首页 / 正文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五十五

万历三十七年二月癸丑朔命御史金明时巡视居庸等关

○辽东巡按熊廷弼劾奏防海副总兵吴有孚镇江游击吴宗道役纵水兵兴贩海上每装载货物撒放中江勒□民取直甚至改换丽服潜入属国压取貂参其资本出有孚而宗道为之窝顿地主乞将二弁正法章下兵部

○□人陈贤王相等领价买铅坐乾没转以琉璃厂放出之铅捏为买到以俟验收工部参送法司监督主事陈国是勘明另议

○甲寅祭 三皇于 景惠殿遣礼部侍郎杨道宾行礼赐二辅臣祭设

○狭西巡抚顾其志辞总督三边之命不许

○改吏部验封司郎中胡国鉴于南京别衙门以科臣论列故

○施州卫民牟海容等奏土酋覃寅化等劫杀荼毒 上命兵部看了来说

○时建州夷人朝见有火哈等二名出班次冲御道投掷印文一纸词极谩大略言彼疆界九百余里以新立碑碣为卷案辽东六万余人因避差徭繁重逃在彼境久假不归其意为阻挠勘地者御史房壮丽冯嘉会等益追言辅臣李廷机遣使召侮矣

○乙卯予故朝鲜国王李昖谥昭敬仍册封承袭国王李珲及妃柳氏诰命命行人熊化赍赐之

○以云南巡抚标下游击孟续孔为神枢八营参将山西老营游击马小泗为延绥西路参将沈阳游击傅元勋为宁远参将

○丙辰 上以蓟密警急着借太仆寺马价银十万两仍户部凑处十万两速角□羊该镇充饷备用其俵马折价各省直将今年本色折价一年补还其数毋得偏执奏扰

○云南巡抚薛梦雷以逆酋阿克郑举等生擒奏闻 上命兵部会同三法司审确献俘正罪

○先是甘肃西寨孤悬万历二十七年恢复松山始创松山堡屯劄兵将为庄浪屏蔽续又创筑新边自红水界至大靖延长百里兰州守将移住旧老虎城当以阿坝裴家营为门户松山宜在所缓于是兵部议以松山游击移驻阿坝堡阿坝守备移驻裴家营裴家营操守移驻松山其阿裴操守一听游击节制报可

○加漕储道副使梅守相山东右参政仍管该道事  ○丁巳祭 先师孔子遣礼部侍郎萧云举行礼

○户部以浙江抚按请杭嘉湖等府各卫仓粮正米共九万一千九百余石准尽数改折南京供用库白熟粳米三千五百石系内供急需照旧徵解本色定仓草折银三千四百余两与一半蠲免杭州府各卫仓派剩米折银二百余两系太仓济边正额照旧徵解从之

○治李家峪苇子谷五道岭及擦崖子关等处各失事罪守备李文光叚弘祖等革任罚治有差

○戊午祭 社稷遣英国公张惟贤行礼

○辅臣以阁揭留中再列款上请一推阁臣一补大僚一下章奏一会议军饷一处分求去诸臣不报

○工科都给事中孙善继于文华门拜疏去  ○连山驿之捷总兵杜松因奉檄捣东虏黄酋以牵蓟贼乃率众从宁远中左夜驰至哈流兔剿杀拱兔营夷级一百四十六颗宁远兵备马拯谓拱兔原系款夷今既被剿势必复讐宁前单弱事将叵测各相饮憾辽东巡按熊廷弼以闻请分谕镇道□求目前所以待虏之策毋徒各逞私忿仍乞速行哈流兔之赏以申激劝 上命兵部看了来说

○以魏国公徐弘基掌南京右军都督府印管事

○己未仲贼阿牙等作乱定番金筑间杀略颇惨贵州巡抚郭子章久之始行奏报且无参处各官失事者兵科给事中宋一韩劾罪之

○庚申工部右侍郎刘元霖引病不许着即出会收叚疋

○光禄寺佥□陈文举马应科者夤缘锦衣卫千户陈锐御用监太监马堂突奉中旨免户科给事中王绍徽等言此辈片语只词輙勤御票如此非所以重王言一政体乞正陈锐马堂等交通之罪不报

○以山东佥书章思恭为山东掌印都司河南佥书张庚为浙江掌印都司

○辛酉 孝定皇后忌辰遣官祭 昭陵

○太常寺少卿倪斯蕙言 南郊两郊殿庑墙垣顶帐帏幕之属以至 陵坛祠庙袍服药器供用之类无不圯坏请命工部修理 上下其奏

○蓟辽总督王象乾复言虏儆日急军食日匮 上言既有旨发马价及户部凑处共二十万两着作速解发毋得迟缓

○予故南京右都御史谢鹏举祭二坛造葬

○壬戌 孝贞纯皇后忌辰遣官祭 茂陵  ○以山东按察使汪可受为狭西右布政兵部郎中李本纬为山东阳和道参政户部郎中卫廉为贵州贵宁道副使河南知府张经世为山东怀柔道副使通州知州张文华为云南金沧道佥事

○建夷之谩词无礼也工科给事中王元翰请令辽抚按移谕奴酋哉减近例仿 祖宗时朝贡止许三百余人一切赏赉如旧照给是时建州海西诸夷一闯入关至于千五百人

○夜白云气一道阔二丈余如疋练从巽至乾穿氐宿入太薇垣及北河井宿良久乃散

○癸亥以二品满考加顺天巡抚刘四科兵部尚书右副都御史

○有男子披发疯疾入宝定门口称 圣号者捕之

○滇贼之就擒也旧抚陈用宾请以立功赎罪例贷死 上命候旨听问不许渎辩  ○予故襄城伯李承功赠少保

○甲子吏科给事中刘道隆拜疏去

○乙丑辅臣以开讲日期恭撰讲章进呈是日复恭请 东宫讲学不报

○丙寅益王常迁奏异常水灾府第冲塌 上慰遣之命查例估价修理

○升工部郎中袁和为山西参议户部郎中李文芳为河南参议

○云南道御史郑继芳劾奏工科给事中王元翰贪婪不法盗库金编□豁□赃私至累数十万元翰奏辩谓继芳北鄙小贼为王锡爵申时行吐气于是刘文炳王绍徽等十余<锍-釒>并攻之一时称快而南京给事中金士衡等御史刘兰等乃合词为之申救虽朋党相比而是非较然不可淆也

○以大同北西路参将李高加副总兵职衔调管新平参将事神枢营参将张万邦填补北西路参将

○丁卯驸马冉兴让于文华门受诰给赐冠服是日寿宁公主受册

○戊辰以三品满考加山西按察使刘余泽右布政使仍管岢岚兵备

○左谕德顾天埈李腾芳同拜<锍-釒>出城初南京给事中叚然等参论天埈大略谓天埈扫除逼近揆地之臣腾芳<锍-釒>乞与天埈并谴给事中刘时俊复及腾芳是时南北言臣争论人品 上一无处分者

○己巳祭 朝日坛遣公张惟贤行礼 皇太子第五女生

○辅臣叶向高言顷者群臣意见不同互相矛盾 皇上于一概章奏无所可否以致进退去留听其自便又云南抚镇逮解至京亦已多日而候命旬余未付法司大非清朝之法纪不报

○颁给海西渚冬河等卫女直夷人金孛罗等各贡赏钞绢

○庚午诏逮张名世下狱名世云南临元参将先是交岗之役土舍白麟张德胜争地相讐杀名世奉檄勘谕反左祖德胜戮杀交兵以捷闻比武定之役名世已破小甸关不星夜直捣阿克克逸入复城悬募首级一时部兵屠民无筭既又以先斩阿革捏作阿克图结局幸首功 上命拏问之监军参议康梦相革职听勘该道杨俊臣监纪推官许尧咨降级有差

○吏部左侍郎杨时乔卒时乔江西上饶人嘉靖四十四年进士以工部主事病告补礼部改尚宝丞复引病起历仆常二卿南京通政使晋冢贰署铨五年司两察谢绝私交苦学清修时论罔间焉满三品六年考卒赠吏部尚书予祭葬谥端洁

○辛未 恭仁康定景皇帝忌辰遣官祭金山 陵寝祭 历代帝王遣英国公张惟贤行礼

○辅臣叶向高言会推阁臣一事屡烦 天听方今时事殷烦隐忧万种其大者府藏尽空灾祲相继臣僚无师济之风封疆有凭陵之患 皇上何惜纶扉一席地不赐登延又今日大僚非但少而且空其点用未至卒以时事艰难徘徊□□咨跙而赵世卿沈应文等又宛转哀号极其迫切列署空虚一至此极乞留神览焉

○以缉捕三年类叙升北镇抚司李桢国为本卫佥书

○礼部左侍郎杨道宾卒道宾福建晋江人万历丙戌廷试第二授编修迁司业为 东宫讲读官旋迁祭酒以侍郎教习庶吉上三典文衡署礼部事物论翕然归之属效卜将举行而遽尔沦没不尽其用言者谓道宾温良端亮十年讲读五载秩宗一时正人倚以为重赠礼部尚书予祭葬谥文恪

○予故广东总兵左都督陈璘祭六坛造葬

○壬申以前府佥书武靖伯赵祖荫掌南京后军都督府印管事

○以延绥镇城游击李崇荣为宁夏西路参将清浪参将董献策为云南临元参将大松山游击王从谏为狭西永泰参将

○甲戌祭 太仓之神遣户部尚书赵世卿行礼

○云南逆贼阿克等俘至京师克凤氏嘉隆间已剿叛酋凤继祖之侄原徙金沙江外叛贼郑举等数诱克复为土官克因结江外七州诸夷为姻亲号召四十七马直陷武定既又胁取武定印于是克自立为土知府署先锋总管等官所在焚劫大兵始复嵩明全寻甸既复元谋复武定复禄豊克始遁走东川为土酋禄寿兄弟所获槛致九人级五颗

○乙亥户部言西镇告急外解寥然本部劄行太仓银库先将三十六年未发年例作速设处角□羊发其盐课银亦已经具题外至山东河南二省未兑民运咨限严催仍将玩愒各官开送宣大督抚衙门从重忝处从之

○时营造 福府监督主事房楠带在京□在于地方告讨预支所增料价至三四十万工部奏请行文该省禁止或将京□撤回 上遣中使持问辅臣此<锍-釒>与 福王府第有相干否辅臣以府第已照 潞王<矢见>无容别议独奸□夤缘冒破为害不小工部言撤回是 上从之  ○以镇海参将祁德调西宁管副总兵事水泉守备陆大锡为镇海游击

○丙子兵科都给事中宋一韩言武定之变不过起于夷民之讐杀成于郡县之疏防该省云生擒审确无非欲成就其献俘叙功之计以明镇抚非贪功非妄杀耳此辈献之阙庭有何足以彰两观之威于是 上以兵部言克举小丑本非勍敌盈城之祸惨而执讯之功微命免献俘

○下陈用宾沐睿于狱

○命湖广买办方物银两随税银一并留采大木应用

○以江西水旱灾伤准将鱼课银两自三十六年以后一并豁免

○先是御史徐鉴参论谕德沈<氵隺>南御史汪怀德言<氵隺>赞决朱□□羽□贝□驱逐孙矿众人不能而<氵隺>独能鉴更论列之  ○论安邑县举人景陲威诸不法状行山西巡按提问

○戊寅以广西总兵黄冈为左军都督府佥书各管事

○以代州参将彭有德为山东总兵大同入卫游击唐尧辅为神机三营参将四川东路游击高凌云为广西柳庆参将郧阳巡抚标下游击郭绳武为贵州新添参将贵州掌印都司成一贯为清浪参将广西昭平参将张可纪为广东惠州参将

○假官临清州大使许文光冒以己故胡文光文凭鬻顶之任仍捏<锍-釒>复姓事觉与书办周建宇并论斩

○庚辰改萧云举吏部右侍郎升吴道南礼部右侍郎俱兼翰林院侍读学士

○辛巳辽东巡按熊廷弼以勘明抚镇弃地啖虏事闻其略谓抚臣赵楫镇臣李成梁弃与夷界者宽奠等六城堡延袤八百里其概作逃民为韩宗功驱逐者六万四千余众自清河之鸦鹘关以至一堵墙之盘岭各墩弃而七十里之边失矣自张其哈喇佃子弃而八十里之边失矣自叆阳界起赛儿疙疸迤东至横江一带尽弃而三百里之边又失矣此弃地之大略也居民告垦自万历十三年间已有之二十八年间复委官传调夷人公同踏勘以居民现住为界楫与成梁欲以此数万人援招回之例冒邀封荫遂假通事董国云之口以奴酋索地为名驱迫人民渡江潜避此驱回人口之大略也奴酋既安坐而得数百里之疆而知我之所急在贡也曰必为我立碑则许之立碑必依我夷文则许之刻夷文必副将盟誓则又许之必立碑开原则又许之今其碑文有所谓你中国我外国两家一家者种种悖谩此界碑之大略也岁犒赏银五百两派凑于东西新地垦种人户为存吾地耳地既归夷则前赏宜革今奴酋已三不贡而所许赏额则俱借库银逐年支给不敢迟缺此抚赏之大略也是四略者谓之献地不止弃地谓之通虏不止啖虏楫与成梁之罪可胜诛耶至于委勘批详皆何尔徤任内之割弃而朦胧题叙又康丕扬事后之扶同此皆不能为二按臣解者若所立石碑应行毁碎以存中国之体而奴酋畏威怀德退还旧土此则该部督抚镇臣之事而非臣所敢预闻也<锍-釒>上不下

○吏部以科臣孙善继等擅去非法请旨处治 上命辅臣票拟久之不下是日辅臣复以为请

○狭西巡抚顾其志以总兵孙仁等青羊水渠地方遇虏斩级十颗功闻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五十五完

猜你喜欢
  汉臣传第十八·欧阳修
  卷一百三十三·列传第七十一·叛臣·脱脱
  卷八十四·列传第二十二·脱脱
  卷三·孙盛
  第七十六回 策十胜郭嘉申议 劝再进贾诩善谋·蔡东藩
  宋史全文卷三十一·佚名
  卷之三百四十·佚名
  卷之五十七·佚名
  三八一 浙江巡抚三宝奏查明《经义考》书板现存杭州并据情转谢天恩折·佚名
  钦定古今储贰金鉴卷四·佚名
  九、儿童时代的上海·包天笑
  十国春秋卷五十四·吴任臣
  晋纪三十一 安皇帝甲隆安元年(丁酉、397)·司马光
  卷20·吴缜
  由铁路联想到前清之祈雨·齐如山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吴殳

      问曰:“五言古诗如何?”答曰:“此体之名,失实久矣!汉固有高澹、浓诡二种诗,皆入歌喉,皆在乐府。乐府乃武帝所立官署之名。《古诗十九首》,谓是古不知何人所作之诗,亦在乐府中。故乐府之‘青青河畔草&r

  • 卷225 ·佚名

    陆游 遣怀 息倦登耕陇,乘闲弄钓舟。 安能书咄咄,且复送悠悠。 穷巷谁来往,村醪自献酬。 何妨晏平仲,岁晚一狐裘。 陆游 遣怀 穷每占周易,闲惟读楚骚。 病随灾渐退,嬾与拙相遭。 投枕灯

  • ●卷二十二。诗文三·梁章钜

    ◎王昶文二首△军机处题名记军机处,盖古者知制诰之职。其制无公署,大小无专官。直庐始设于乾清门外西偏,继迁于门内,与南书房邻,复于隆宗门西供夜直者食宿。其大臣惟尚书、侍郎被宠眷尤异者,始得入,然必重以宰辅。其属例用内

  • 卷之七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卷之二百九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蔡序·温睿临

    谥以尊名节,以壹志;饰终之典,代有常经。夫时至明末,南渡而下,荒残丛扰;即此两字褒勋,亦率多偏私冒滥。迨我高庙重予权衡,特施旷典;庶几尔时诸臣、诸士民之殉于国是者,志节胪章,无憾千古矣。比者,子玉氏于「绎史」勘补事竟、捭版就

  • 卷七 宋帝北迁·李有棠

    〔和议附〕太宗天会五年,即宋钦宗靖康二年也。春二月丙寅,诏降宋二帝为庶人。夏四月丙戌,宗翰、宗望以宋二帝北归。五月庚寅朔,宋康王构即位于归德。六月庚辰,宗望卒,以宗辅为右副元帅。冬十月辛未,宋二帝自燕徙居于中京。十

  • 正道·黄石公

      德足以怀远,信足以一异,义足以得众,才足以鉴古,明足以照下,此人之俊也。  行足以为仪表,智足以决嫌疑,信可以使守约,廉可以使分财,此人之豪也。  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见嫌而不苟免,见利而不苟得,此人之杰也。 译文  

  • 卷二十五·孙瑴

    钦定四库全书古微书卷二十五明 孙防 编论语纬贲居子曰论语不入经亦不立纬惟谶八卷与老子尹公诸防并行故其命曰比考盖以上比之三王下自考也考之不得而后曰摘辅曰摘衰始自安矣其于七纬之文賔主已见故识于诗纬之后犹云

  • 注解正蒙卷上·李光地

    大学士李光地撰太和篇第一太和所谓道中涵浮沈升降动静相感之性是生絪緼相荡胜负屈伸之始其来也防微易简其究也广大坚固起知于易者干乎效法于简者坤乎散殊而可象为气清通而不可象为神不如野马絪緼不足谓之太和语道者知

  • 卷十二·梁寅

    钦定四库全书 诗演义卷十二 明 梁寅 撰 小旻之什 小旻 王惑於邪谋不能断以从善故大夫作是诗以刺之 旻天疾威敷于下土谋犹回遹何曰斯沮谋臧不从不臧覆用我视谋猷亦孔之卭 六章皆赋也旻天者言天之幽远疾威者其威疾速

  • 卷二十六·佚名

    △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第十之六复次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具足成就第九功德。善男子,菩萨诃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初发五事悉得成就。何等为五。一者信。二者直心。三者戒。四亲近善友。五者多闻。

  • 答李近聃书·太虚

    过蒙称崇,非能克受!而所赐教者诚是,稍俟当应来嘱。而答净悟女士之言,不唯材料问题,经济问题,并有办理问题,公其有以赐教乎!太虚复。(见海刊一卷八期)

  • 佛说辟除贼害咒经·佚名

    南无佛南无法南无比丘僧。南无过去七佛。南无诸佛南无诸佛弟子。南无诸师南无诸师弟子。南无默利薛利鬼神王。礼是已便说是咒。令我所咒皆从如愿。北方有山名健陀摩诃术。有鬼神王名默利阴利居止彼。有四姊弟。何等为

  • 卷第十二·居顶

    续传灯录卷第十二目录 大鉴下第十三世 · 法云秀禅师法嗣五十九人 ·法云惟白禅师 ·保宁子英禅师 ·仙岩景纯禅师 ·广教守讷禅师 ·慈济聪禅师 ·白兆圭禅师 ·

  • 全室外集·宗泐

    九卷。《续集》一卷。明僧宗泐撰。宗泐,字季潭,临海(今属浙江)人。洪武初,选拔修行高的和尚,宗泐居其首,命住天界寺。洪武十一年(1378),明太祖以佛书有遗佚,命其往西域求遗经,洪武十五年(1382)得经还朝,授左善世。太

  • 近词丛话·徐珂

    词话。清末徐珂撰。一卷。清徐珂撰。徐珂,清末民初时人,生卒年不详。杭县(今浙江余杭)人。他是谭献的学生,曾帮助谭献汇编《复堂词话》。著作除《近词丛话》外,有《纯飞馆词》、《纯飞馆词续》、《纯飞馆词三集》、《

  • 六妙法门·智顗

    亦称《修禅六妙门》、《六妙门禅法》,简称《六妙门》。佛教著述。隋智顗撰。一卷。约成书于南朝陈光大元年至太建七年(567—575)间。是系统论述天台宗教义“六妙法门”的著作。智顗将“止观”分为渐次止观、不定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