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斛斯椿传

斛斯椿,字法寿,广牧富昌人。父亲斛斯敦,肃宗时任左牧令。当时黄河以西敌人叛乱,牧民惶恐不安,斛斯椿于是率领家人投奔..朱荣,..朱荣任命他为其都督府铠曹参军。斛斯春跟随..朱荣征战有功,..朱荣上表皇帝命他为厉威将军。后迁升中散大夫,代理对外战事。斛斯椿性情谄佞乖巧,很得..朱荣的欢心,荣军中密谋,椿经常参与。

等到肃宗逝世,斛斯椿跟随..朱荣来到洛陽。庄帝初年,封为陽曲县开国公,食邑一千户,迁任散骑常侍、平北将军司马,不久升任..朱荣大将军府司马。随荣平定葛荣之乱,因功升任上党太守。等到元颢到洛陽,斛斯椿随从..朱荣奉迎庄帝,便跟随攻打元颢。元颢失败,升任安北将军、建州刺史,改封深泽县,转任镇东将军、徐州刺史,又转为征东将军、东徐州刺史。

等到..朱荣死,斛斯春十分忧闷惧怕。当时萧衍以汝南王元悦为魏主,资助他士卒马匹,进驻魏国边境。斛斯椿听说,大为高兴,便率领部下放弃州城,归顺元悦,元悦授他为使持节、侍中、大将军、领军将军、领左右、尚书左仆射、司空公,封灵丘郡开国公,食邑一万户,又任大行台前驱都督。正逢..朱兆到洛陽,斛斯椿又率领部属背悦归兆。

..朱世隆拥立前废帝,斛斯椿参与此事,因决策之功,朝廷拜他为侍中、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京畿北面大都督,改封城陽郡开国公,增加食邑五百户,加上前面所封一共一千五百户,不久加授开府,当时斛斯椿父亲敦先在秀容,忽然有传闻说敦已死了。斛斯椿请求朝廷减低自己官阶以赠其父,于是朝廷自襄威将军超阶赠予斛斯敦车骑将军、恒州刺史。不久又获悉他的父亲仍然健在,皇帝下诏复椿官爵,又除授其父为车骑将军、扬州刺史。世隆厚待斛斯椿由此可见。

斛斯椿与..朱度律、仲达等人率军北抵齐献武王,驻军陽平。正逢..朱兆与度律等人相互猜疑,逃回来了,语在《..朱兆传》中。斛斯椿后又与..朱度律等同抗义军,败于韩陵。斛斯椿对都督贾显智等人说:“如不先杀..朱,我等死无类了。”于是与显智等人夜晚在桑树之下结盟,日夜兼行。斛斯椿进入北中城,收捕..朱部属尽数斩杀,命令长孙稚、贾显智等率领数百名骑兵袭击..朱世隆、..朱彦伯兄弟,斩于阊阖门外。斛斯椿入洛陽,把..朱世隆兄弟的头颅挂在自家门前的树上。他的父亲出门看见了,对斛斯椿说:“你与..朱拜为兄弟,今天怎么能忍心把他的头挂在自家门口,你这样做难道不感到愧对天地吗?”斛斯椿于是把世隆的头,加上被囚禁的..朱度律、..朱天光,一起送到齐献武王那里。出帝拜授斛斯椿侍中、仪同开府。

当初,献武王到洛陽途中,在祁山停留,..朱仲远军中都督桥宁、张子期从滑台前来。献武王责备桥宁等人说:“你们侍奉仲远,享受荣利,与他盟誓百重,同生共死。从前仲远在徐叛逆,你们同为贼首,而今仲远南逃,你们又背叛他。于臣节则不忠,论事人则无信。犬马还识恩养,你们今天连犬马都不如!”于是斩杀。斛斯椿觉得自己屡次反复,看见桥宁等人死去,心中常常不安。便秘密地谋划,劝说出帝设置门合内都督部曲,又增加禁卫军人数,自直门合以下,增员数百,皆选拔天下勇健剽悍者充任。又劝说出皇帝屡出游玩,号令部属,演习战阵,斛斯椿亲自发号施令,阵前指挥。从此以后,军事谋划、政治决策,全都听斛斯椿决策。椿又劝说出帝征兵,欺骗说向南讨伐,实是准备讨伐齐献武王,出帝答应了。于是斛斯椿陈兵城西,北接邙山,南到洛水,出帝一大早身着戎装,与斛斯椿一起临军检阅,献武王以斛斯椿扰乱朝政,打算诛杀他。斛斯椿谎言成真,到这时便蠢蠢欲动。出帝统兵驻河桥,命令斛斯椿为先头部队,驻扎在邙山北面。不久又派斛斯椿率步骑兵数千人镇守虎牢关。斛斯椿弟弟豫州刺史元寿与都督贾显智镇守滑台,献武王命令相州刺史窦泰攻打击破他们。斛斯椿害怕自己难以幸免,又启奏出帝,假说游击以威胁敌人。出帝相信了他的话,于是入关,椿也向西逃往长安。斛斯椿狡猾好事,喜乱乐祸,干预时政败坏国家,朝野上下没人不痛恨他。斛斯元寿不久被部下所杀。

猜你喜欢
  卷十六·黄以周
  东汉会要卷二十·徐天麟
  第二十五回 各业艺工·德龄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九·佚名
  卷之一千三·佚名
  ●南疆绎史勘本卷二十九·温睿临
  第四十三卷 仕绩 三 四·缪荃孙
  卷七十六·傅恒
  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司马迁
  柳胟传·姚思廉
  岳飞传·脱脱
  ●雪交亭正气录卷六·高宇泰
  卷九十六·雍正
  卷六十四·纪昀
  六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百六十二·彭定求

        卷862_1 【同沈恭子游虎丘寺有作】清远道士   我本长殷周,遭罹历秦汉。四渎与五岳,名山尽幽窜。   及此寰区中,始有近峰玩。近峰何郁郁,平湖渺瀰漫。   吟俯川之阴,步上山之岸。山川共澄澈,光彩交凌乱。  

  • 第四折·宫天挺

    则想在昨却外相见之后,便指望便回俺那七里滩去天。不想今日又请我做拂尘筵席。 【双调】【新水令】屈恙着野人心直宣的我入宫来,笑刘文叔我似前是何相待。待刚来则是矜夸些金暇宁,显耀些玉楼台,末过足玉殿金阶。我住的草

  • 补遗卷二十一·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补遗卷二十一旷达攓篷赋          【金】赵秉文释世累而逺游兮聊逍遥以徜徉行乎莽渺之野兮厯榛芜之苍苍攓髑髅以睨视兮嗟游魂之何方贵贱荣辱杳莫讥兮奚氏族之能详岂结缨齿剑以身殉

  • 卷二十八·本纪第二十八·脱脱

        高宗五   五年春正月乙巳朔,日有食之。帝在平江府。金人去濠州。丁未,戒诸军战陈毋杀中原民籍充金兵者。命鬻官田宅输钱专充军费。戊申,进庐、泰二州守御官属各一官。己酉,诏前宰执吕颐浩等十九人及行在

  • 平定三逆方略卷九·佚名

    卷九   康熙十三年九月壬戌朔,命将军额楚等帅师赴徽州。总督阿席熙奏:饶州逆贼犯徽州婺源县。上谕:徽州,浙江接壤要地;将军额楚、署副都统宗室巴尔堪等于扬威将军所统骁骑并江宁将军所辖兵内酌量率赴徽州,堵剿逆贼。署副

  • 辽史拾遗卷八·厉鹗

    钱塘厉鹗 撰本纪第十五圣宗六二十八年夏五月丙午髙丽西京留守康兆弑其主诵擅立诵从兄询诏诸道缮甲兵以备东征髙丽史曰献哀王太后皇甫氏戴宗之女生穆宗穆宗即位册上尊号曰应天启圣静徳王太后穆宗年已十八太后摄政居千

  •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佚名

     天启六年四月癸酉朔孟夏 上亲享 太庙○兵部尚书王永光等题总兵副将而下参游守把为缺尽多而都司佥书额原甚少前此通融调剂或升都司佥书管游击事或升游击管参将事人数适均等级不紊今明旨不许越次兼管且著为令惟是次

  • 卷八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八十三明 俞汝楫 编宗庙备考庙祀荐幔褥正统十年十二月祭告七庙太皇太后皇考宣宗章皇考曰比者畿内野蚕成茧以丝来献此诚天地和气所致祖宗福佑所臻不敢自用谨用制成幔褥陈於神位伏惟鉴知量增奉

  • 平书订卷十一 财用第七下·李塨

    商税则尽变从来之法而别为制,今之所恃以征商者,榷关耳。税日增而无所底,百数十倍于旧而犹不足,官吏如狼虎,搜及丝忽之物而无所遗,商旅之困惫已极,其为暴不几杀越人于货哉!宜尽撤之,以苏天下而通其往来。其征之也,分行商坐商。坐

  • 孝道可使民风淳朴·孔子

    【原文】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注释】 终:老死,指父母去世。远:祖先。 【译文】 曾子说:“谨慎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虔诚地追念祭祀祖先,这样做就可以使老百姓的道德风俗归于淳朴厚道了。” 【读解】 慎终追远是

  • 卷七·崔子方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本例卷七宋 崔子方 撰夫人门例日入庄二十四年八月丁丑夫人姜氏入右一着例致僖八年秋七月禘于太庙用致夫人【致犹致女也父母家之辞也盖齐女先妾耳而致之为夫人非礼矣故去氏姓以

  • 绪 论·林语堂

    一孔子的人文主义能否叫中国古人感到充分的满足呢?答复是:它能够满足。同时,也不能够满足。假使已经满足了人们的内心欲望,那么就不复有余地让道教与佛教得以传播了孔子学说之中流社会的道德教训,神妙地适合于一般人民,它适

  • 付嘱品第十·释法海

    师一日唤门人法海、志诚、法达、神会、智常、智通、志彻、志道、法珍、法如等,曰:汝等不同余人,吾灭度后,各为一方师。吾今教汝说法,不失本宗。先须举三科法门,动用三十六对,出没即离两边,说一切法,莫离自性。忽有人问汝法,出语

  • 叹衍品第二十三·佚名

    须菩提白佛言:唯世尊摩诃衍。摩诃衍者,出诸天世间人阿须伦之上。衍与空等如虚空。与无量无央数众生而作救护。以此世尊为摩诃衍。菩萨摩诃萨亦不见来时亦不见去时亦不见住处。摩诃衍如是,亦不见前後亦不见中央。世尊,是故

  • 人间苦海的回头是岸·太虚

    张金鉴君的民主主义在今日一文,谓‘追溯过去三百年之世界史,殆为一部争自由平等求解放的民主主义奋斗记’。而最近则以苏俄的无产阶级专政,及意、土、日、德、美之法西斯独裁,所谓自由平等之民主主义,已趋于崩溃不可收拾的

  • 观总相论颂一卷·陈那

        陈那菩萨造    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  诸有乐略者  彼已显方隅  若有爱烦文  为彼说总相  由声及义智  俗言为本者  是观总相言  此颂声及义  谓声并义二  此中二种智  名声兼义智

  • 凤山县采访册·卢德嘉

    一名《凤山采访册》。地理杂志。清卢德嘉纂辑。十部,首一卷。为纂修《台湾通志》,于光绪二十年(1394)成是编,约三十三万字。卷首有案由、旧志原委,详叙此册纂辑过程。正文分地舆、 规制、职官、科目、列传、列女、艺文七

  • 天凑巧·佚名

    三卷。题“罗浮散客鉴定”,罗浮散客又有小说《贪欣误》六回,其真实姓名及生平无考。据书中内容判断,作者是明末人,书成于明天启年间。《天凑巧》或误作《天然巧》,拟话本小说集,每卷演一回故事,共三个故事。第一回 《佘尔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