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二十二·列传第十

    郭子兴 韩林儿

  郭子兴,其先曹州人。父郭公,少以日者术游定远,言祸福辄中。邑富人有瞽女无所归,郭公乃娶之,家日益饶。生三子,子兴其仲出。始生,郭公卜之吉。及长,任侠,喜宾客。会元政乱,子兴散家资,椎牛酾酒,与壮士结纳。至正十二年春,集少年数千人,袭据濠州。太祖往从之。门者疑其谍,执以告子兴。子兴奇太祖状貌,解缚与语,收帐下。为十夫长,数从战有功。子兴喜,其次妻小张夫人亦指目太祖曰:“此异人也。”乃妻以所抚马公女,是为孝慈高皇后。

  始,子兴同起事者孙德崖等四人,与子兴而五,各称元帅不相下。四人者粗而戆,日剽掠,子兴意轻之。四人不悦,合谋倾子兴。子兴以是多家居不视事。太祖乘闲说曰:“彼日益合,我益离,久之必为所制。”子兴不能从也。

  元师破徐州,徐帅彭大、赵均用帅余众奔濠。德崖等以其故盗魁有名,乃共推奉之,使居己上。大有智数,子兴与相厚而薄均用。于是德崖等谮诸均用曰:“子兴知有彭将军耳,不知有将军也。”均用怒,乘间执子兴,幽诸德崖家。太祖自他部归,大惊,急帅子兴二子诉于大。大曰:“吾在,孰敢鱼肉而翁者!”与太祖偕诣德崖家,破械出子兴,挟之归。元师围濠州,乃释故憾,共城守五阅月。围解,大、均用皆自称王,而子兴及德崖等为元帅如故。未几,大死,子早住领其众。均用专狠益甚,挟子兴攻盱眙、泗州,将害之。太祖已取滁,乃遣人说均用曰:“大王穷迫时,郭公开门延纳,德至厚也。大王不能报,反听细人言图之,自剪羽翼,失豪杰心,窃为大王不取。且其部曲犹众,杀之得无悔乎?”均用闻太祖兵甚盛,心惮之,太祖又使人赂其左右,子兴用是得免,乃将其所部万余就太祖于滁。

  子兴为人枭悍善斗,而性悻直少容。方事急,辄从太祖谋议,亲信如左右手。事解,即信谗疏太祖。太祖左右任事者悉召之去,稍夺太祖兵柄。太祖事子兴愈谨。将士有所献,孝慈皇后辄以贻子兴妻。子兴至滁,欲据以自王。太祖曰:“滁四面皆山,舟楫商旅不通,非可旦夕安者也。”子兴乃已。及取和州,子兴命太祖统诸将守其地。德崖饥,就食和境,求驻军城中,太祖纳之。有谗于子兴者。子兴夜至和,太祖来谒,子兴怒甚,不与语。太祖曰:“德崖尝困公,宜为备。”子兴默然。德崖闻子兴至,谋引去。前营已发,德崖方留视后军,而其军与子兴军斗,多死者。子兴执德崖,太祖亦为德崖军所执。子兴闻之,大惊,立遣徐达往代太祖,纵德崖还。德崖军释太祖,达亦脱归。子兴憾德崖甚,将甘心焉,以太祖故强释之,邑邑不乐。未几,发病卒,归葬滁州。

  子兴三子。长子前战死,次天叙、天爵。子兴死,韩林儿檄天叙为都元帅,张天祐及太祖副之。天祐,子兴妇弟也。太祖渡江,天叙、天祐引兵攻集庆,陈野先叛,俱被杀。林儿复以天爵为中书右丞。已而太祖为平章政事。天爵失职怨望,久之谋不利于太祖,诛死,子兴后遂绝。有一女,小张夫人出者,事太祖为惠妃,生蜀、谷、代三王。

  洪武三年追封子兴为滁阳王,诏有司建庙,用中牢祀,复其邻宥氏,世世守王墓。十六年,太祖手书子兴事迹,命太常丞张来仪文其碑。滁人郭老舍者,宣德中以滁阳王亲,朝京师。弘治中,有郭琥自言四世祖老舍,滁阳王第四子,予冠带奉祀。已,为宥氏所讦。礼官言:“滁阳王祀典,太祖所定,曰无后,庙碑昭然,老舍非滁阳王子。”夺奉祀。

  韩林儿,栾城人,或言李氏子也。其先世以白莲会烧香惑众,谪徙永年。元末,林儿父山童鼓妖言,谓“天下当大乱,弥勒佛下生”。河南、江、淮间愚民多信之。颍州人刘福通与其党杜遵道、罗文素、盛文郁等复言“山童,宋徽宗八世孙,当主中国”。乃杀白马黑牛,誓告天地,谋起兵,以红巾为号。至正十一年五月,事觉,福通等遽入颍州反,而山童为吏所捕诛。林儿与母杨氏逃武安山中。福通据朱皋,破罗山、上蔡、真阳、确山,犯叶、舞阳,陷汝宁、光、息,众至十余万,元兵不能御。时徐寿辉等起蕲、黄,布王三、孟海马等起湘、汉,芝麻李起丰、沛,而郭子兴亦据濠应之。时皆谓之“红军”,亦称“香军”。

  十五年二月,福通物色林儿,得诸砀山夹河;迎至亳,僣称皇帝,又号小明王,建国曰宋,建元龙凤。拆鹿邑太清宫材,治宫阙于亳。尊杨氏为皇太后,遵道、文郁为丞相,福通、文素平章政事,刘六知枢密院事。刘六者,福通弟也。遵道宠用事。福通嫉之,阴命甲士挝杀遵道,自为丞相,加太保,事权一归福通。既而元师大败福通于太康,进围亳,福通挟林儿走安丰。未几,兵复盛,遣其党分道略地。

  十七年,李武、崔德陷商州,遂破武关以图关中,而毛贵陷胶、莱、益都、滨州,山东郡邑多下。是年六月,福通帅众攻汴梁,且分军三道:关先生、破头潘、冯长舅、沙刘二、王士诚趋晋、冀;白不信、大刀敖、李喜喜趋关中;毛贵出山东北犯。势锐甚。田丰者,元镇守黄河义兵万户也,叛附福通,陷济宁,寻败走。其秋,福通兵陷大名,遂自曹、濮陷卫辉。白不信、大刀敖、李喜喜陷兴元,遂入凤翔,屡为察罕帖木儿、李思齐所破,走入蜀。

  十八年,田丰复陷东平、济宁、东昌、益都、广平、顺德。毛贵亦数败元兵,陷清、沧,据长芦镇,寻陷济南;益引兵北,杀宣慰使董搏霄于南皮,陷蓟州,犯漷州,略柳林以逼大都。顺帝征四方兵入卫,议欲迁都避其锋,大臣谏乃止。贵旋被元兵击败,还据济南。而福通出没河南北,五月攻下汴梁,守将竹贞遁去,遂迎林儿都焉。关先生、破头潘等又分其军为二,一出绛州,一出沁州。逾太行,破辽、潞,遂陷冀宁;攻保定不克,陷完州,掠大同、兴和塞外诸郡,至陷上都,毁诸宫殿,转掠辽阳,抵高丽。十九年陷辽阳,杀懿州路总管吕震。顺帝以上都宫阙尽废,自此不复北巡。李喜喜余党复陷宁夏,略灵武诸边地。

  是时承平久,川郡皆无守备。长吏闻贼来,辄弃城遁,以故所至无不摧破。然林儿本起盗贼,无大志,又听命福通,徒拥虚名。诸将在外者率不遵约束,所过焚劫,至啖老弱为粮,且皆福通故等夷,福通亦不能制。兵虽盛,威令不行。数攻下城邑,元兵亦数从其后复之,不能守。惟毛贵稍有智略。其破济南也,立宾兴院,选用元故官姬宗周等分守诸路。又于莱州立屯田三百六十所,每屯相距三十里,造挽运大车百辆,凡官民田十取其二。多所规画,故得据山东者三年。及察罕帖木儿数破贼,尽复关、陇,是年五月大发秦、晋之师会汴城下,屯杏花营,诸军环城而垒。林儿兵出战辄败,婴城守百余日,食将尽。福通计无所出,挟林儿从百骑开东门遁还安丰,后宫官属子女及符玺印章宝货尽没于察罕。时毛贵已为其党赵均用所杀,有续继祖者,又杀均用,所部自相攻击。独田丰据东平,势稍强。

  二十年,关先生等陷大宁,复犯上都。田丰陷保定,元遣使招之,被杀。王士诚又躏晋、冀。元将孛罗败之于台州,遂入东平与丰合。福通尝责李武、崔德逗挠,将罪之。二十一年夏,两人叛去,降于李思齐。时李喜喜、关先生等东西转战,已多走死,余党自高丽还寇上都,孛罗复击降之。而察罕既取汴梁,遂遣子扩廓讨东平,胁降田丰、王士诚,乘胜定山东。惟陈猱头者,独守益都不下,与福通遥为声援。

  二十二年六月,丰、士诚乘闲刺杀察罕,入益都。元以兵柄付扩廓,围城数重,猱头等告急。福通自安丰引兵赴援,遇元师于火星埠,大败走还。元兵急攻益都,穴地道以入,杀丰、士城,而械送猱头于京师,林儿势大窘。明年,张士诚将吕珍围安丰,林儿告急于太祖。太祖曰:“安丰破则士诚益强。”遂亲帅师往救,而珍已入城杀福通。太祖击走珍,以林儿归,居之滁州。明年,太祖为吴王。又二年,林儿卒。或曰太祖命廖永忠迎林儿归应天,至瓜步,覆舟沉于江云。

  初,太祖驻和阳,郭子兴卒,林儿牒子兴子天叙为都元帅,张天祐为右副元帅,太祖为左副元帅。时太祖以孤军保一城,而林儿称宋后,四方响应,遂用其年号以令军中。林儿殁,始以明年为吴元年。其年,遣大将军定中原,顺帝北走,距林儿亡仅岁余。林儿僣号凡十二年。

  赞曰:元之末季,群雄蜂起。子兴据有濠州,地偏势弱。然有明基业,实肇于滁阳一旅。子兴之封王祀庙,食报久长,良有以也。林儿横据中原,纵兵蹂躏,蔽遮江、淮十有余年。太祖得以从容缔造者,藉其力焉。帝王之兴,必有先驱者资之以成其业,夫岂偶然哉!

猜你喜欢
  卷一百五十 志一百二十五·赵尔巽
  卷三 武帝·王夫之
  卷二百二十二·杨士奇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一十六·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九十一·佚名
  卷之十六·佚名
  第四二八票光绪五年五月初十日一二二二○--二·佚名
  第二五七副详及批光绪十五年十一月四日一一六一○--一·佚名
  第一章 明清时期的徽州社会·佚名
  卷五十二·佚名
  卷八·温达
  提要·陆游
  一八二 监狱生活·周作人
  二三 和我的交谊·许寿裳
  卷四·顺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十三·陆游

    钦定四库全书 劎南诗稾卷六十三 宋 陆游 撰 秋雨 老火阻余威赖此一雨洗一雨岂遽凉凉亦自此始陂湖菱芡熟小市新酒美行歌多醉人驩意溢闾里悬知屡丰年丝谷贱如水呼儿具笔牍作诗识吾喜 江村 江村一雨喜尘清隐隐雷车意

  • 卷三十一·王琦

    钦定四库全书李太白集注卷三十一钱塘 王琦 撰序志碑传【十二首】草堂集序          李阳氷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暠九世孙蝉聨珪组世为显着中叶非罪谪居条支易姓与【缪本作为】名然自穷蝉至舜五世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十一·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建炎三年三月己卯朔诏金人已退当进幸江宁府经理中原庚辰中书侍郎兼御营副使朱胜非守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兼御营使胜非自平江还朝以晡入见是夕锁院故事命相进官三等至是胜非特迁五官为宣奉大夫熊克小历胜

  • 八八 两淮盐政李质颖奏专差赍送第五批书籍折·佚名

    八八 两淮盐政李质颖奏专差赍送第五批书籍折乾隆三十八年六月二十四日奴才李质颖谨奏,为钦奉上谕事。窃奴才前奉谕旨,访觅遗书,当卽钦遵圣训,于商人马裕家选取,并令总商等善为访觅。于闰三月及四月内,三次共呈进书八百十八

  • 二十一、出就外傅·包天笑

      我自从脱离了顾九皋先生以后,便拜朱静澜先生为师了,这是我离家就傅之始,这在我童年是一个变换时期。  前文不是说朱静澜先生是我的表姊丈吗?自从我顾氏表姊嫁到朱家去后,因为表姊是祖母抚育长大的,她视我家为母家,归宁

  • 二一 上海生活——前五年·许寿裳

    一九二七——一九三一)鲁迅自一九二七年回上海,至一九三六年逝世,这十年间,国难的严重日甚一日,因之,生活愈见不安,遭遇更加惨痛,环境的恶劣实非通常人所能堪,他的战斗精神却是再接再厉,对于帝国主义的不断侵略,国内政

  • 熊廷弼传·张廷玉

    熊廷弼,字飞百,江夏人。万历二十五年(1594)考中乡试第一名,第二年成进士,初授官为保定推官,继而升为御史。三十六年(1608)外出巡按辽东。巡抚赵楫与总兵官李成梁放弃宽甸地方的八百里领土,把当地六万老百姓迁移到内地来安家

  • 卷之三·黄景昉

    雒阳陷,上常宁涕泗,自伤以天下之大,不能庇一亲叔。遣内臣、戚臣偕礼科臣趋视,赙恤良厚。先是,徐州获豆如人面,守臣封进。同年丘公瑜私语余曰:「菽,大豆也,面形具有授首之象,应在亲藩。」旋验。郑世子素不靖,王老,政在世子,至是薨。

  • 徐庆云·佚名

    徐庆云先生小传徐先生名品伟字庆云浙江慈谿人父锦章公设纱肆于沪性好施予交游称长者先生幼敏慧就读村塾九龄即通四子书塾师奇之无何锦章公捐馆舍纱肆亦耗闭先生母冯太君泣谓先生曰汝父一生仁慈我知汝之必能有成然恐予

  • 诰志第七十一·戴德

    公曰:“诰志无荒,以会民义,斋戒必敬,会时必节,牺牲必全,齐盛必洁,上下禋祀,外内无失节,其可以省怨远灾乎?”子曰:“丘未知其可以省怨也!”公曰:“然则何以事神?”子曰:“以礼会时。夫民见其礼则上下援,援则乐,乐斯毋忧,以此省怨而乱不作

  • 原序·杨于庭

    春秋质疑原序自公羊氏谷梁氏出而左氏绌自胡氏列之学官而公谷亦绌然其徵事不于盲史乎其参订不于二氏乎而若之何华衮也斧钺也一切尸祝胡氏而亡敢置一吻也盖孔子晩而作春秋其微者使弗知也即知之弗使告也而七十子窃闻之则

  • 卷七·傅恒

    <经部,春秋类,御纂春秋直解钦定四库全书御纂春秋直解卷七【癸丑】匡王五年【在位六年弟定王立】宣公名倭文公庶子也元年春王正月公卽位桓宣之簒则一而情稍殊桓首恶也宣与闻耳其卽位则同而实逈异桓以罪归寪氏贼已就讨

  • 卷三十八·佚名

    △离世间品第三十三之三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巧方便分别智。何等为十。所谓入一切佛刹巧方便分别智。入一切众生处巧方便分别智。入一切众生心心所行巧方便分别智。入一切众生根巧方便分别智。入一切众生诸行业报巧

  • 父子合集经卷第十·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 诏译   大梵王天授记品第二十   尔时会中。有六十俱胝梵天子众。见诸阿修罗王乃至他化自在天等。于世尊所作供养已。复闻如来与彼授记。欢喜踊

  • 添品妙法莲华经卷第五·佚名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共笈多译  安乐行品第十三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是诸菩萨。甚为难有。敬顺佛故。发大誓愿。于后恶世护持读诵说是法华经。世尊。菩萨摩诃萨。于后恶世云何能说是经。佛

  • 诈妮子调风月·关汉卿

    简名《调风月》或《诈妮子》。杂剧剧本。元关汉卿作。四折,旦本。剧取材于现实。写金国尚书之子小千户自燕京来洛阳探望某夫人,夫人令侍婢燕燕服侍。千户爱悦之,许以小夫人而诱合。寒食节,千户踏青遇尚书女莺莺,一见钟情,互

  • 钦定大清通礼·佚名

    50卷。乾隆元年 (1736) 来保等奉敕撰。二十一年告成。嘉庆年间续纂。记述各种礼仪制度。首记朝庙大典及钦颁仪式,其次记吉礼、嘉礼、宾礼、军礼、凶礼等五礼。另附冠服通制及仪卫通制。不涉及制度沿革,器物形制,避免

  • 草木子·叶子奇

    明代笔记。4卷。叶子奇撰。该书大约写成在洪武十一年(1378)之后,但最早刊刻却是在正德十一年(1516),系由其七代宗子叶溥付梓刊行。此外,还有明万历,清乾隆,同治年间的重刻本。中华书局1959年出版了校点本。北京图书馆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