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光绪十六年

出使日本大臣黎庶昌密陈日本近日情形片(十一月二十一日)

出使日本大臣黎庶昌密陈日本近日情形片(十一月二十一日)

再,密陈者:窃查日本一国,面面阻海,地形险固,长约五千余里。南与浙江对峙,北与吉林近连;实为中国外海一大屏障。人民四千万,确有户籍可稽。近年事事讲求,海、陆两军扩张整饬,工商技艺日异月新,物产又极富饶。以中国三省之地,岁入洋银八千余万元;出亦如之。其力量,几与西洋次等之国相敌。溯查惰、唐,通使往来甚亲。开元、天宝三数十年之间,效慕华风,倾城悦服;亦如今日之崇尚西法。故惰、唐旧制,存于日本者尚多。至元世祖跨海远征,丧师十万,乃启戎心;有明一朝,遂为边患。国家威德,遐远二百余年,海疆静谧;虽未尝通聘遣使,而文物声明一遵汉制。迨西洋各国通商后,明治维新,废藩置县,始有狡焉思逞之志。由是侵台湾、灭琉球、窥朝鲜,与我成为敌国。然二十余年来,百务繁兴,物力已竭。国中通行纸币,银元流行出外洋,漏卮颇巨;一朝有急,势便难支。臣愚以为轻视日本者非,其畏日本者亦非也。

臣两次奉命驻扎,前后六年;观其国情,凡有三变。当光绪七年初至之时,倭人锐气方张,素以中国为办事迟缓,过待情形比较西洋各国隐然有低下一等之意。又因球案,时时提论防我用兵,猜忌尤甚。至八年夏间朝鲜变乱,朝廷遣兵戡定,策应如神,乃憬然知中国非尽事持重;情形遽为一变。嗣是法、越事起,该国外托中立之名、内与法人为比,特于其时派遣陆军大臣大山岩游历欧洲,实则假道越南,窥中国兵势之强弱。厥后马江、台湾之役,彼皆派有兵船往观。然自我与法人构难以来,其心愈益不敢轻视;又于其时乘势谋夺朝鲜,事终无成,盖亦知难而退。逮臣二次驻扎,适值彼外务大臣井上馨与西人订约,受制甚多,为众论所不容,罢职而去;国情复为一变。上年九月大隈重信再持修约之议,被人刺伤,大臣中如伊藤博文、黑田清隆等相继辞职,人怀戒心;国情又为一变。今则朝野上下,似悟既往之失,渐有亲我之心;与初至时迥然不同矣。即交涉事件,亦近和平;不似从前之有意挑剔。此臣六年中所见之实在情形也。

现虽设立议政院,而开设以来,议论颇属平静。其国人与臣往还者,又多以亚洲大局为言。臣愚以为:凡事图功于闲暇时则易,救敝于已败后则难。该国近在邻封,唇齿相依;轮船往来,一画两夜可达。兼以二国同文,风气切近,可以为祸、为福。而窃计我国海军,除「镇远」、「定远」二铁舰外,其余兵轮不过与之相敌,未必能驾而上之。似宜因彼有响善之诚,随势利导,与为连络;趁修改条约之际,将球案一宗彼此说明,别订一亲密往来互助之约,如德、奥、义三国之比,用备缓急。设异时西洋强国启衅东方,庶免肘腋之虞,别生枝节。虽公法、条约原不足恃,而且此成言在前,则在我所有羁縻、在彼亦有关外人之口;虽不明为朝鲜,朝鲜实阴受其庇。此之为利,似十倍于争论琉球。至于修约一节,目下尚无定议。中国与西洋情事不同,彼以不能以西法施之于我,该国近颇体悟此义;将来必有变通办法,不至过难。微臣管见所及,谨附片密陈。是否有当?伏乞圣鉴训示!谨奏。

光绪十七年二月初六日,奉朱批:『该衙门知道了。钦此』。

--见原书卷十二。  

猜你喜欢
  卷二百三十·表第二十一·脱脱
  卷下·马缟
  宋史纪事本末卷二十二·陈邦瞻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八十四·佚名
  卷之三十六·佚名
  卷之二百六十六·佚名
  皇王大纪卷二十八·胡宏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八 乐略二·纪昀
  一六三 户部为纂修日下旧闻处查明各衙门情况事致典籍厅移会·佚名
  五十六、金粟斋的结束·包天笑
  ·论征台壮丁停饷归农书·丁曰健
  契丹传·薛居正
  卷九十七·杨士奇
  ●皇朝通典卷二十三·佚名
  十五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杨无咎·唐圭璋

      无咎字补之,清江人。生绍圣四年(1097)。高宗累征不起,自号清夷长者。以画梅名。乾道七年(1171)卒,年七十五。有逃禅词。   水龙吟   当年谁种官梅,自开自落清无比。一朝惊见,危亭岑立,繁华丛里。知是贤侯,有难兄弟,素书时

  • 第二十出 火并·许自昌

    【迎仙客】〔净戎服杂持礼上〕事谋始。费商量。权在我。任主张。他们似虎更如狼。今日容情到底有参商。女无美恶。入宫见妬。士无贤否。入朝见忌。昨日晁盖数人相投山寨。本该留他。只是我区区一个书生。颇无过人谋

  • 卷三十·王奕清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御选历代诗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三十目录【五十六字】虞美人南唐李煜【二首】冯延已【二首】晏几道【八首】张 先【二首】苏 轼【六首】黄庭坚【二首】秦 观【三首】晁补之【三

  • 卷一百二·吴之振

    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一百二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先天集钞许月卿字太空婺源人後字宋士人称山屋先生小名千里驹字驹父从董介轩於程正思朱子门人也又受学魏鹤山有志当世入江淮幕中以军功补校尉诏罢鶡弁就举制以易魁江东

  •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二·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姓名爵里二诸家姓名爵里曾棨【字子启永丰人永乐甲申赐进士第一选进学文渊阁授翰林修撰歴侍讲侍读学士左春坊大学士进詹事府少詹赠礼部左侍郎諡襄敏有巢睫集】周述【字崇述吉水人永乐甲申赐进士第

  • 卷五·庞元英

    钦定四库全书文昌杂録卷五宋 龎元英 撰元丰甲子正月五日宴北辽国信使於紫宸殿酒七行不作乐以鲁国大长公主在殡故也是时上元节有司已设山楼诏撤之罢御端闱鲁国仁皇帝之女恩礼加隆焉熙宁二年朝廷始命两浙福建等路转

  • 卷十七大内规制纪略·刘若愚

    皇城外层,向南者曰大明门,与正阳门、永定门相对者也。稍东而北,过公生左门向东者,曰长安左门。再东,过玉河桥,自十王府西夹道往北向东者,曰东安门。转而过天师庵草场,再西向北,曰北安门,即俗称"厚载门"。转而过太平仓,迤南向西,曰

  • 石匮书后集卷第二十三·张岱

    乡绅死义列传(有总论)闻之君臣大节,惟在致身;忠孝大纲,难于死义。以故须漕碎体、弘演纳肝、蕩阴被矢、侍中溅血,如此忠烈,其来尚矣。间尝论之,弘演以使旋复命、侍中以护驾蒙尘,主辱臣死,固其分也。若夫罢职归田、优游林下,苟能以

  • ●王弇州崇论卷之一·李衷纯

    太仓王世贞元美着秀水李衷纯玄白辑如皋张玉成成倩李之桢克生李之本道生李之椿大生仝阅太公论闳夭不赂纣成王赐伯禽天子礼乐上成王赐伯禽天子礼乐下管仲春秋论一春秋论二春秋论三春秋论四屈建去芰论季札论公孙杵臼程婴

  • 卷三十一·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三十一明 杨士奇等 撰治道宋仁宗庆历五年张方平上论曰臣闻天下之事政无小大系在庙堂有图议而後有得失有得失而後有治乱有治乱而後有安危有安危而後有存亡善议政者不使有失善正失者不成於

  • 卷六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六十六土田志五土田规制奉天规制国初创业东土扈从将士按旗分处各有定界继因归附益衆粮不足支展边开垦移两黄旗於铁岭两白旗於安平两红旗於石城其两蓝旗所分张义站靖远堡地瘠以大城地与之顺

  • 经礼补逸卷四·汪克宽

    元 汪克寛 撰吉礼天子躬耕礼月令仲春天子亲载耒耜措之于参保介之御间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籍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诸侯九推祭义天子为籍千畆冕而朱纮躬秉耒祭法天子亲耕于南郊以共齐盛甸师掌帅其属而耕耨王籍以时

  • 卷十五·易祓

    钦定四库全书周官总义卷十五     宋 易袚 撰典庸噐掌藏乐噐庸噐及祭祀帅其属而设笋簴陈庸噐飨食賔射亦如之大丧廞笋簴庸功也庸噐即伐国所之寳噐明堂位所言崇鼎贯鼎及左氏传所谓作林钟而铭鲁功之类是已且周自

  • 阿毗达磨品类足论 第十七卷·世友

    阿毗达磨品类足论 第十七卷尊者世友造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辩千问品第七之八几有身见为因非有身见因等者。一切应分别。谓色蕴。若染污有身见为因非有身见因。若不染污非有身见为因非有身见因。受蕴有三句。或有

  • 卷四十·彭绍升

    居士传四十严敏卿陆与绳传严敏卿名讷。苏州常熟人也。嘉靖二十年进士。官翰林院侍读。三吴数被倭患。岁复大祲。民死徙几半。有司徵敛益急。敏卿疏陈民困。请蠲贷。报可。累迁吏部尚书承。严嵩乱政後。吏道污襍。敏卿

  • 太清导引养生经·佚名

    古代气功养生术书。作者不详。一卷。《通志·艺文略》著录。论述行气导引的养生方法。列叙赤松子、宁先生、彭祖、王子乔等人之导引法以及虾蟆行气法、龟鳖行气法、雁行气法、龙行气法。运用一些呼吸运动形式强身治病

  • 痰疬法门·李子毅

    清·李子毅撰。子毅字庆申,楚北斩水人,是书首列痰疬总论。大致谓轻微易治者,痰子也,迟重难愈者瘰疬也。次述痰疬鉴别法,外治法门,内治法门,禁用须知。如灯火,禁戒须知。如饮食、服药,宜忌物品。痰疬医案,末附杨梅验方

  • 父子合集经·佚名

    20卷,宋日称等译。彼一切智作是说诸界本来常空寂。如示空拳但有名诳诱愚童实无得。凡愚妄想执为有由於胜义不能解。展转轮回三有中譬如商人迷巨海。尔时世尊知诸天子深心所念。口放净光普照时会。尊者马胜比丘睹是光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