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巻九

钦定四库全书

闽中十子诗卷九     明 袁表

马荧 编

陈徴君集四

七言律诗

寄陈叔起时在永嘉不归

闽南一别几经秋林馆莺花忆旧游过鴈不堪频北望沧江无奈自东流风尘冉冉逢人少江草萋萋向客愁白髪丹青应更好何时飞翰寄沧洲

希召彦中见访有诗留别次韵

壮嵗相期据要津中年共爱作闲人赏心未逐青春老佳景惟添白髪新映日花枝深浅发拂波燕子往来频他时海上能相忆还记花朝是别辰

冶城怀古

东西屹立两浮屠十里台江似带纡八郡河山闽故国双门楼阁宋行都自从风俗归文化几见封疆入版图惟有粤王城上月年年流影照西湖

拟咸阳怀古

羣山迢逓走咸阳王业当年此地昌天府首开秦社稷金城已作汉封疆渑池北入河流去轵道西连草树荒故苑离宫何处是空令词客吊兴亡

沧浪漫兴赠友人

湖波漾清晖闲倚苔矶坐不归日暖风恬鱼自跃渚深沙静鹭忘飞青山满目堪忘虑白髪盈簪未息机笑问矶头杨桞树何年始挂薜萝衣

暮春望日陪彦贞诸友游西岩留宿而归

厯涧穿林不觉遥石门咫尺到丹霄春晴野色相辉映日落烟光欲动摇岩壑暂纡高士驾杯盘还愧故人招多情昨夜台前月不比防常照寂寥

秋日与林彦衡游集怀乃弟彦賔不预奉寄

小陆清才敌阿机鴈行何事每分飞故园摇落经时别佳节登临几日归客梦未忘巫峡路乡心终恋钓鱼矶新诗江左题皆遍却讶云牋到我稀

代送林童子恩荣学道之延平

一棹夷犹上剑津烟霞楼观可栖身云山漫漫空伤别野鹤昻昻已出尘溪路梅花千树雪仙家瑶草四时春他年錬得金丹就持向高堂寿老亲

奉寄高廷礼时求贤甚急高且讲学编诗不暇

壮游心事已蹉跎寂寞扄扉似养疴秋尽却看来鴈少暮愁空对逺山多频伤白露摧兰蕙独羡清风满薜萝见説新编又超絶近来衡鉴复如何

送道士王景防还上清

无心出洞等闲回莫共离亭醉一杯看竹忆曾飞佩过还山应许寄书来乡园雨后饶芳草仙灶春深长碧苔几欲从师游物外却怜容鬓满尘埃

七言排律

代赋野堂诗

白沙深浅映丛篁中有幽人卜草堂绕屋晴波浮鸭绿近堤新桞拂金黄芳洲水满鳬鸥集曲岸风来杜若香小艇系篱闲不钓青山当户澹相忘幽居岂必岩栖逺渉世何如书味长厐德只将安遗子冯唐不觉老为郎牀头古帖从人借缸面新醪约客尝谁道沽名高世俗悬知得趣在林塘胜游屡接湖山赏晚学难追翰墨场时得抱琴弹夜月濯缨一曲和沧浪

 

闽中十子诗卷九

猜你喜欢
  潘良贵·唐圭璋
  卷十二·陈廷敬
  卷一·董康
  卷十八·仇兆鳌
  卷一·唐圭璋
  谷城山馆集卷十·于慎行
  二集卷四十四·乾隆
  卷七 今體詩·王士祯
  卷一百十六·陈思
  乾坤清气卷十·偶桓
  卷三十九·方回
  御选元诗卷十七·康熙
  山谷内集诗注卷七·黄庭坚
  第十七场·田汉
  王诜词作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九十四·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九十四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姑溪诗集甘露堂歌炎天熇熇如涌汤使君置酒甘露堂无风但觉冷彻骨坐来髣髴飞青霜使君顾客指新榜天假此应来辉光八十里叟感盛事献颂请名相激昂我非取専已上

  • 本纪第四 高宗上·刘昫

    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讳治,太宗第九子也,母曰文德顺圣长孙皇后。以贞观二年六月,生于东宫之丽正殿。五年 ,封晋王。七年,遥授并州都督。幼而岐嶷端审,宽仁孝友。初授《孝经》于着作郎萧德言,太宗问曰:“此书中何言为要?”对

  • 卷四十六·志第二十七·食货一·脱脱

        ◎食货一   国之有食货,犹人之有饮食也。人非饮食不生,国非食货不立。然燧人、庖牺能为饮食之道以教人,而不能使人无饮食之疾。三王能为食货之政以遗后世,而不能使后世无食货之弊。唯善养生者如不欲食啖

  • 广西巡抚金奏折三条 一、雍正收用密亲王妃嫔的谣言·雍正

      编者按:曾静供出谣传雍正收用密亲王妃嫔一事(参见《大义觉迷录》卷三),使雍正大为恼火,下令广西巡抚追查出此造谣人为谁,广西巡抚这份奏章,便是接到谕旨后的表态,而使曾静案牵连进一步扩大。  【原文】  广西巡抚臣金

  • 雍正实录卷之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  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卷八十七上下·郝经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八十七上下  元 郝经 撰 録第五上下 礼乐 地类【社稷 军社 亳社 灵星 先蚕五祀 藉田 岳渎山川 封禅】 谨案此卷内缺社稷军社灵星先蚕藉田五篇 亳社 亳社胜国

  • 第八十六卷 文苑 一 三·缪荃孙

    常 州 府 三 清(上)龚百药龚百药,字介眉。三益孙。学问该博,下笔辄数千言。年十八,举顺治丙戌乡试。性落拓,不事生产。诗歌倜傥豪迈,与董以宁、邹祗谟、陈玉瑾称毗陵四家。坐墨误废,益肆力诗、古文词,性情工力,迥出

  • 提要·冯从吾

    臣等谨案元儒考畧四卷明冯从吾撰从吾字仲好长安人万厯已丑进士改庶吉士又改御史以上疏言事廷杖厯迁左副都御史以争红丸挺击事乞归起工部尚书以疾辞后竟削夺及奄党败诏复官谥恭定事迹具明史本传是编乃集元代诸儒事实各

  • 历代名贤确论卷六十八·佚名

    太宗一帝悟弓工之言延五品以上问政事得失曰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徧知乎【范祖禹】朝廷之制【孙之翰】諌官预闻中书门下议事【孙之翰】责臣下诏敕有不便者皆应论执【范祖禹】言事告讦者以谗人罪之

  • 唐纪二高祖神尧大圣光孝皇帝上之中武德元年(戊寅、618)·司马光

    唐纪二唐高祖武德元年(戊寅,公元618年) [1]八月,薛举遣其子仁果进围宁州,刺史胡演击却之。郝瑗言于举曰:“今唐兵新破,关中骚动,宜乘胜直取长安。”举然之,会有疾而止。辛巳,举卒。太子仁果立,居于折城,谥举为武帝。 [1]八月,薛举

  • 凡例·山井鼎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凡例一世称十三经而今曰七经者据足利学所有也臣【鼎】赐吿三年校书其中所藏经书古本五经之外论语孝经孟子耳且自汉唐艺文志及文献通考有五经六经七经九经之目而不称十三经尔雅孟子古不列之经经之者自

  • 诗传遗説序·朱鉴

    先文公诗集传豫章长沙后山皆有本而后山本雠校为最精第初脱藁时音训间有未备刻版已竟不容増益欲着补脱终弗克就未免仍用旧版葺为全书补缀趱那久将漫漶朅来富川郡事余暇輙取家本亲加是正刻寘学宫以永久抑鉴昔在侍旁每

  • 钟声铿,铿以立号①·戴圣

    ——君子听音与众不同 【原文】 钟声铿,铿以立号,号以立横(3),横以立武。君子听钟声,则思武臣。石声磬(4),磬以立辨⑤,辨以致死(6)。君子听磬声,则思死封疆之臣(7)。丝声哀,哀以立廉,廉以立志。君子听琴瑟之声,则思志义之臣。

  • 卷二十三·佚名

    △劝受世利品中尔时菩萨。过是夜已,於晨朝时。正著衣服。从般茶山。安庠而行。至王舍城。为乞食故。观诸阴等苦空无常。欲求无馀大涅槃故。视地一寻。调伏诸根。所染著处。皆悉除断。不令点污。复作是念。我今乞食。无

  • 昙无德部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卷下·道宣

    京兆崇义寺沙门道宣集衣药受净篇第四受衣法(时诸比丘多畜衣服。佛言。当来善男子不忍寒苦。畜二衣足不得过。僧祇云。三衣是沙门贤圣幖帜故。萨婆多云。为五意故。障寒热。除无惭愧。入聚落。在道行。生善威仪清净故

  • 李太白集分类补注·李白

    三十卷。唐李白撰。宋杨齐贤集注。元萧士赟补注。杨齐贤,字今存子见,舂陵(今湖北枣阳)人,生卒年不详。是李白诗最早作注者。萧士赟字粹可,生卒年亦不详。潜心笃学,他对杨齐贤注“ 惜其博而不能约,因取其本类比为之,节

  • 上清回耀飞光日月精华上经·佚名

    《上清回耀飞光日月精华上经》,撰人不详,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内载五言颂诗一首,言超度飞升,游行上天之事。又《三条别颂》诗一首,内容文字近似《真诰》卷三所载诸真歌诗,盖为六朝上清派道士所作。

  • 淮阳集·张弘范

    元诗别集。1卷;附《淮阳诗余》1卷。张弘范撰。《四库全书》曾据浙江鲍士恭家藏本编入别集类。卷首有两序:至正十年(1350)许从宣序,庐陵邓光荐序。据许从宣序,张弘范曾孙、江南御史台监察御史张旭“访求先世遗文,得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