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为欲由上海往峨嵋者告

在中国佛教徒之传说上,称安徽之九华,浙江之普陀,四川之峨嵋,山西之五台,为四大名山。以寺僧之众多,香市之繁盛言,诚哉其为四大名山也!唯在今轮船火车交通便利之时,中国东南北人士欲往九华、普陀、五台皆极其易。以上海为出发点言,一夕可达普陀,二日可达九华,六日可达五台。而以言至峨嵋,则大抵犹存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观念。且向来皆以四川为多匪之区,遂视游川为至艰之事。然以川省山水之佳与夫峨嵋之秀甲天下,闻者又莫不养养然欲一身临其地,顾梗于行路之阻危,宁不引以为恨!

然我今欲为之告者,则旧时之所险,今十之六七已化为夷。而峨嵋兼备雄奇尊秀诸美,据余生平所曾见之山岳言,殆无其匹!且由宜昌一转而入三峡,即呈一转进转胜、重重无尽之奇境。而陟涉之所至,无往非蜿蜒陂陀之川山,亦无往非明媚幽倩之园苑。锦官城畔之沃野千里,堪比苏、杭;青衣江上之奇峰两点,远胜金、焦;若往峨嵋,则皆可历观无隐。故峨嵋万灯朝普贤,三光聚金顶,不惟佛教信徒为必须往之圣域,而凡有山水之好、诗歌之趣、绘画之兴者,皆不可不一游览其间也。至于川地虽向传多匪,而至近年则皆已化而为兵。除偶然有一二处有匪警之外──不过遍地营垒森严,军区割据而已──,不惟较匪共蹂躏之湘、鄂、赣、闽为安静,就其大体言之,即较江、浙亦宁静多矣。而且川中农畴整洁,向为各省之冠,而比年各地驻军,又皆竞为路政市政之修治,虽山邑、溪镇,亦十之八九已有公园及汽车手车之公路。不惟江、浙等省之通常县市不能企及,即宁波、绍兴等皆不能与之比。其内地之治安交通如此,而由上海又有轮船可直通重庆,故迄今犹执川路难行之说者,直谓之瞽论焉耳!然上峨嵋必登其顶,而峨嵋四月、九月皆雪,故登之宜在五六七月时间。况宜宾──叙府──以上之汽轮,亦须其时方可驶行,故游者又不可不依而往也。

四月至七月间,时有轮船由上海直航重庆。但船无定期,故须预为探听──如行李简单,则至汉口至宜昌换船,尤便──,约十一天或十二天可达巴县──即重庆。经汉口、宜昌必停,可登岸游览。宜昌以上,日行夜停。停夔、万等处,皆宜登眺。抵重庆后,宜由合川至潼川趁汽车到成都,再换汽车以至峨嵋县。不担搁,五天可到──成渝路成后,则三天可到矣。如在成都游览二三天,亦七八天可到山矣。上山有三条路,由龙门洞上金顶,百里,极快一日可到。由伏虎寺经万年寺上金顶,百二十里,则可作二日。若由伏虎经二坪、大坪、九老洞以上金顶,则百八十里,极快二日,可作三日。如从容,则取此路作四五日上山。取华严顶、出龙门洞,作二三日下山尤好。至于能于五月初上山至中秋下山,则为最佳。如急则上下三四五六七日均可。下山可至嘉定憩游一日,揽乌尤大佛之胜。沿江而下,经叙、泸,约三日或四日可到重庆。或由此路上山,彼路下山亦可,但上水须较慢一二天耳。最速四十天可由上海往返峨嵋,如能有二月工夫,则从容不迫矣!(见海刊十二卷六期)


猜你喜欢
  致宝庆县知事函·太虚
  新与融贯·太虚
  卷第三十·佚名
  赴东亚佛教大会中华代表团留别日本诸佛教同袍文·太虚
  续高僧传卷第六·道宣
  功德品第三·佚名
  毗尼母经卷第一·佚名
  卷四十三·性音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五·佚名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七·玄奘
  卷第十四·费隐通容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八·澄观
  三宜盂師語錄卷一·明盂
  天台韶国师·惠洪
  青州百问·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四·尤袤

    ○项斯 斯,字子迁,江东人。始未为闻人,因以卷谒杨敬之,杨苦爱之,赠诗云:“几度见诗诗尽好,及观标格过于诗。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未几,诗达长安,明年擢上第。 《苍梧气诗》云:“何年画

  • 秧歌·刘半农

    秧针芒细似眉梢,秧田水足如明镜。 镜里眉头笑语人,郎唱秧歌与侬听。一九二三,七,二三,巴黎

  • 送梅觐庄往哈佛大学·胡适

    一吾闻子墨子有言: “为义譬若筑墙然。 能实壤者且实壤, 能筑者筑掀者掀。” 吾曹谋国亦复尔, 待举之事何纷纷。 所赖人各尽所职, 未可责备于一人。 同学少年识时务, 学以致用为本根。 争言“治病须对症, 今之大患弱与贫。

  • 列传第四十六·刘昫

    ○姚崇 宋璟 姚崇,本名元崇,陕州硖石人也。父善意,贞观中,任巂州都督。元崇为孝敬挽郎,应下笔成章举,授濮州司仓,五迁夏官郎中。时契丹寇陷河北数州,兵机填委,元崇剖析若流,皆有条贯。则天甚奇之,超迁夏官侍郎,又寻同凤阁鸾台平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九十八·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第八卷 明举人 (一)·缪荃孙

    [洪武庚戌科] 应天府 赵 权 句容人。 苏州府 郑权雨 吴县人。 张 著 常熟人。 唐 溥 常熟人。 邹立诚 常熟人。

  • 四四 我们的“家长”·邹韬奋

    我现在要谈谈我们的“家长”。稍稍留心中国救国运动的人,没有不知道有沈钧儒先生其人。我认识沈先生还在前年(一九三五)十二月底组织上海文化界救国会的时候。我记得那时是文化界救国会开着成立大会,沈先生做主席。我那时

  • ●凡例·海宁

    一纪政之书不欲简亦不欲繁苟详其所不必详则必畧其所不可畧繁冗寡当奚取焉是编荟萃櫽括不漏不支故名辑要 一事贵核实不以文胜征典期可征诸事征事期可措诸用综核名实原委毕陈此其实录也 一官以任政各有攸司周礼首序职官

  • 卷十二交代·冯煦

    司道交代凡司道交代布政使,自接任官到任之日起。限两个月造册,详请具题。《户部则例》内载,布政使新旧交代,自新任官到任日起,统限两个月交代清楚。造具册结,呈详督抚保题。其统限两个月内,旧任分限一个月。凡署任在两月以上

  • 吴淸度·周诒春

    吴淸度 字璧城。年二十八岁。生于江苏泰县。父锺绶。本籍住址。江苏泰县袁后街。已婚。初学于上海南洋公学。宣统元年。以官费游美。入罗棱斯学校。宣统二年。入伊里诺爱大学。习理科。民国二年。两得学士学位。入佑

  • 卷十四·叶梦得

    钦定四库全书叶氏春秋传卷十四宋 叶梦得 撰成公二六月癸酉季孙行父臧孙许叔孙侨如公孙婴齐帅师防晋却克卫孙良夫曹公子首及齐侯战于鞌齐师败绩叔孙侨如公孙婴齐皆吾大夫之三命者也却克公子首晋曹大夫之三命者也晋以

  • 御制题宋版聂从义三礼图·聂崇义

    御制题宋版聂从义三礼图尚忠尚质尚乎文三代因之政以分何必衣冠定相袭要知和敬有尊闻观图可识闗雎意抚册犹欣旧茧芬汲黯谠言对汉武懐防那复更云云

  • 妙法莲华经序品第一·佚名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逮得己利,尽诸有结,心得自在。其名曰:阿若憍陈如、摩诃迦叶、优楼频螺迦叶、伽耶迦叶、那提迦叶、舍利弗、大目犍连、摩诃

  • 菩萨念佛三昧经卷第五·佚名

    宋天竺三藏功德直译  三法品第十二  尔时不空见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具足几法得此三昧。世尊即告不空见言。菩萨若能具足三法。得此诸佛所说三昧。何者为三。所谓不贪不嗔不痴。如此善根。若是菩

  • 第五卷·慧沼

    金光明最胜王经疏 第五卷(尽灭业障品)梦见忏悔品第四梦见忏悔品三门分别。一来意。二释名。三释难。来意有四。一上之二品明所得果。次下五品明所修行。分之为四。初二品明地前行。次一品明十地行。次一品因为

  • 佛说大悲空智金刚大教王仪轨经卷第五·佚名

        宋西天三藏银青光禄大夫试光禄卿普明慈觉传梵大师法护奉 诏译  金刚王出现品第十五之余  复次金刚藏菩萨。是诸明妃右半跏趺立如舞势。二臂三目竖忿怒髻。皆用如前五印庄严。遨哩明妃黑色陬哩明妃红色。

  • 卷第十五·昙噩

    新修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五 淛东沙门 昙噩 述 戒学 护教科 齐僧锺 生孙氏。鲁人也。年十六为沙门。至寿春。讲涅盘成实十地诸经论。游京师止中兴寺。永明初。魏遣李道固来聘。帝以锺有才辨。诏与道固语。日差午。锺

  • 附随·佚名

    巴利名Pariva^ra 。又作附录。为巴利文律藏三大部之一。系律藏之附录部分,其内容主要为对于戒条之解释,共分十九章,即大分别、比丘尼分别、等起之摄颂、无闲省略与灭诤分解、问犍度章、增一法、布萨初解答章与制戒之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