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颜之仪传

颜之仪字子升,琅笽临沂人,是晋朝侍中颜含的九世孙。

祖父颜见远,任齐国治书侍御史,在朝中端庄严肃,人称“当官”。

等到梁武帝执政时,以病辞去官职。

不久齐和帝突然驾崩。

颜见远竟痛哭而死。

梁武帝十分遗憾,对朝臣说:“我自是顺应天命人心,与人世上各种事情有什么关系?而颜见远竟然这样。”当时人嘉许颜见远的忠烈,都称赞感叹不已。

父亲颜协,由于颜见远信守忠义而触怒当局,就不求仕进。

梁元帝任湘东王时,推荐颜协担任他的王府记室参军。

颜协没有办法,只得服从。

梁元帝后来著有《怀旧志》和诗歌,都称赞颜协的美德。

颜之仪自幼聪明,三岁能读《孝经》。

长大以后,博览群书,好写词赋。

曾奉献《神州颂》,文笔高雅,词藻丰美。

梁元帝亲自写信道:“枚乘父子,都有机会游历大梁;应贞父子,均以文学闻名天下。

我求得您这位才子,心中的郁塞才得到真正的慰藉。”江陵平定以后,颜之仪依照惯例迁往长安。

世宗任命他为麟趾学士,又升任司书上士。

高祖初建储宫,大选师傅,任命颜之仪为侍读。

后来太子征伐吐谷浑,在军中犯了错误,郑译等人都因为不能纠正辅助而遭到谴责,只有颜之仪因为多次劝谏而获得赏赐。

当即任命为小宫尹,封爵平阳县男,食邑二百户。

宣帝登基,升上仪同大将军、御正中大夫,晋封公爵,食邑增加一千户。

宣帝后来刑罚政令执拗背理,昏庸放纵,日甚一日,颜之仪冒犯威严,直言劝谏,虽不被采纳,但始终没有停止过。

深为宣帝所忌恨。

可是由于念及故交世好,每次都宽容他。

宣帝杀王轨的时候,颜之仪坚持规劝。

宣帝大怒,想把他也一块儿治罪。

后来考虑到颜之仪正直无私,才放过他。

宣帝驾崩后,刘日方、郑译等人假传遗诏,任命隋文帝为丞相,辅佐幼主。

颜之仪知道这不是先帝的旨意,拒不服从。

刘日方等人起草诏书署名后,威逼颜之仪也在上面署名。

颜之仪严厉地对刘日方等人说:“先帝驾崩,幼主尚小,辅佐帝王的重任,应由宗族中俊杰人物承担。

如今皇族之中,赵王年岁最大,从血缘亲近看,从品德看,他最适合当此重任。

你们备受皇恩,应当考虑尽忠报国,为什么一下子要把国家托付给他人。

我只有一死,决不能用不实之词来欺骗先帝。”刘日方等人知道无法使他屈服,就代他在诏书上签名而颁布。

后来隋文帝索要帝王的印信,颜之仪又严正地说:“这是天子的东西,自有掌管之人,宰相为什么索要?”隋文帝大怒,命令将他带出处死,可是又顾忌到颜之仪是民之所望,终于没有执行死刑,让他出任西疆郡守。

隋文帝登基后,诏命将颜之仪调回京师,晋封新野郡公。

开皇五年(585),任集州刺史。

在州为政清静,各民族都能安居乐业。

第二年被代职回来,生活悠闲,不再当官。

十年正月,颜之仪依照惯例入朝。

隋文帝看见了,还认得他,令人把他引导到御座旁坐下,对他说:“危难之际不惜牺牲性命,面临安危存亡的大事而节操不变,这是连古人也很难做到的,为什么落到您的头上?”于是赏赐他十万钱、一百石米。

十一年冬逝世,享年六十九岁。

有文集十卷流传。

当时京兆郡丞乐运也曾多次坦直劝谏皇帝。

猜你喜欢
  孝顺孝冲孝质帝纪第六·范晔
  列传一 后妃·薛居正
  东观奏记序·裴庭裕
  卷三 真宗·王夫之
  卷六 光武·王夫之
  皇清开国方略卷十九·阿桂
  卷之二百五十四·佚名
  卷之一百八·佚名
  第四卷 农业二·缪荃孙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四 列传一百七十四·纪昀
  郦生陆贾列传第三十七·司马迁
  竟陵文宣王萧子良传·李延寿
  刘伸传·脱脱
  弇山堂别集卷七·王世贞
  卷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李希声诗话 全文·李錞

      一、唐诗一诗传为两人例   唐人诗流传讹谬,有一诗传为两人者。如"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既曰王维,又曰李嘉祐,以全篇考之,摩诘诗也。①又:"楚乡寒食梅花时,野渡临风驻彩旗。草色连云人去住,水纹如谷燕差池",既

  • 楚辞辩证上·朱熹

    余旣集王、洪骚注,顾其训故文义之外,犹有不可不知者。然虑文字之太繁,覧者或没溺而失其要也,别记于后,以备参考。庆元己未三月戊辰。目录洪氏目録九歌下注云:「一本此下皆有传字。」晁氏本则自九辩以下乃有之。吕伯恭读诗记

  • 卷四十三·志第十·柯劭忞

      ○五行上   太祖十四年夏,西征,大雨雪。帝疑之,耶律楚材进曰:“克敌之征也,明年冬,震雷。帝又疑之,楚材曰:“西域主将死矣。”已而,皆然。夫天之垂戒,无分于夷夏。夷夏虽殊族姓,又无不知天变之可畏者。或乃疑其附会失实,不

  • 何法盛晉中興書卷二·汤球

      懸象說一作垂象記。   愍帝建興六年十一月光晦。二日丙子日食。十二月。愍帝崩于虜庭。開元占經九。   元帝渡江。歲、鎮、辰、太白、等四星聚于牛女之閒。御覽七。   武王伐紂。五星聚房。漢祖入秦。亦聚

  • 卷第一百九十六·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太中大夫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公食邑二千二百户食实封九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唐纪十二〔起重光赤奋若(辛丑),尽昭阳单阏(癸卯)三月,凡二年有奇。〕太宗

  • ◎兽性人·李定夷

    苏乡陆墓镇地方,某农民有耕田雌牛一头。被该处称周先生者,与之通奸。周先生每日下午,必至放牛场内,将牛牵至住宅围墙内,行不端之事。该乡民得悉,不动声色,侦察周之动静。一日下午,果然见周前往,将雌牛牵去。一般好事之徒,从后跟

  • 唐纪六十五 宣宗元圣至明成武献文睿智章仁神聪懿道大孝皇帝下大中四年(庚午、850)·司马光

    唐纪六十五 唐宣宗大中四年(庚午,公元850年) [1]春,正月,庚辰朔,赦天下。 [1]春季,正月,庚辰朔(初一),唐宣宗宣告大赦天下。 [2]二月,以秦州隶凤翔。 [2]二月,唐朝廷将秦州隶属于凤翔。 [3]夏,四月,庚戌,以中书侍郎、同平章事马植为

  • 汉纪二十三 孝成皇帝上之下阳朔三年(己亥、前22)·司马光

    汉纪二十三 汉成帝阳朔三年(己亥,公元前22年) [1]春,三月,壬戌,陨石东郡八。 [1]春季,三月,壬戌(疑误),东郡坠落八块陨石。 [2]夏,六月,颍川铁官徒申屠圣等百八十人杀长吏,盗库兵,自称将军,经历九郡。遣丞相长史、御史中丞逐捕,以军兴

  • 汉纪三 太祖高皇帝中五年(己亥、前202)·司马光

    汉纪三 汉高帝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 [1]冬,十月,汉王追项羽至固陵,与齐王信、魏相国越期会击楚;信、越不至,楚击汉军,大破之。汉王复坚壁自守,谓张良曰:“诸侯不从,柰何?”对曰:“楚兵且破,二人未有分地,其不至固宜;君王能与共天下,可

  • 十一年·佚名

    (己酉)十一年大明宣德四年春正月1月1日○戊申朔,上率王世子及百官,行賀正禮,御勤政殿,受群臣賀禮。王世子詣太平館,見使臣,使臣贈鍍金碧玉帶一腰、班白綾巾一幅。回贈黑細麻布、白細苧布各二匹。○命知申事鄭欽之,邀使臣,宴于勤

  • 卷十二·蔡德晋

    钦定四库全书礼经本义卷十二无锡蔡德晋撰凶礼士丧礼上【此言士之丧自始死以至既葬之礼 记曰恤由之丧哀公使孺悲之孔子学士丧礼士丧礼於是乎书】死于适室幠用敛衾【适室正寝之室也幠覆也衾被也敛衾拟制大敛所用之衾盖

  • 卷一·傅逊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属事卷一    明 傅逊 撰周桓王伐郑隐公三年 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王崩周人将畀虢公政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

  • 现忧惧品第九·马鸣

    王愍太子愁,劝令行游观。始出宫城门,霍然日出雲。驾乘七宝车,众德相自严。所将从贵重,如月与众星。功德充满备,形容甚殊妙。都敕国邑里,并除老病死。穷冻困厄者,莫令现道侧。各各尽力严,若干幢幡盖。楼阁诸妇女,犹如天宫城。严

  • 人生佛教与层创进化论·太虚

      一、人生佛教之层系  第一图的七个横线,是是表示人生佛教的七个层系。这种次第含有高度和广度的意义;高度者,是以其理性的高低浅深而言,亦可说为深度。广度即以其范围而言,亦即是示其量的大小。今逐层分说于下:  甲

  • 四十二章经·佚名

    后汉西域沙门迦叶摩腾共法兰译  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殿前。意中欣然。甚悦之。明日问群臣。此为何神也。有通人傅毅曰。臣闻天竺。有得道者。号曰佛。轻举能飞。殆将其神也。于是

  • 金刚仙论 第九卷·佚名

    金刚仙论 第九卷魏天平二年菩提流支三藏于洛阳译须菩提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须弥山王等。此是断疑分中第十段经文。此三千譬喻已四遍来。何故数来。而非重者。此乃文句相似。而义有别。故非重也。此复所以来者。

  • 卷第四十九·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第四十九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诈言不知学处第八十三尔时薄伽梵。在室罗伐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佛告诸苾刍。半月半月应说波罗底木叉戒。时诸苾刍奉教而说。六众苾刍听戒之时作如是语。具寿我今始

  • 燕市货声·蔡省吾

    一作《一岁货声》。 清·闲园鞠农(蔡省吾)编,凡一卷,载张江裁编《京津风土丛书》,双肇楼1938年出版。本书辑录清末北京市井的各种招徕市声。卷首有光绪丙午(1906年)的“自序”;全书依元旦、二月、三月、四月、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