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王雄传

王雄字胡布头,太原人。

父亲王仑,由于王雄功勋,追赠柱国大将军、少傅、安康郡公。

王雄体态魁梧,少年时就有谋略。

永安末年,跟随贺拔岳入函谷关,任征西将军、金紫光禄大夫。

魏孝武帝西迁后,被任命为都督,封临贞县伯,食邑五百户。

大统初年,晋封公爵,食邑增加二百户。

任武卫将军,加骠骑将军衔,食邑增加八百户,升大都督。

随即被任命为仪同三司,食邑增加三百户。

又升开府仪同三司,加侍中衔,出任岐州刺史。

晋封武威郡公,升大将军,代理同州政事。

大统十七年(551),王雄率军从子午谷出发,围攻梁国的上津、魏兴。

次年攻占,在那里设置东梁州。

不久东梁州叛变,又令王雄讨伐。

魏恭帝元年(554),赐姓可频氏。

孝闵帝登基,授官太傅,食邑增加二千户,升柱国大将军。

武成初年,晋封庸国公,食邑一万户。

不久,出任泾州总管诸军事、泾州刺史。

保定四年(564),跟随晋公宇文护东征。

王雄半途得病,仍奋力前进。

抵达邙山,与齐国将领斛律明月交战。

王雄驰马冲锋,杀死三人,斛律明月逃走,王雄追击。

斛律明月左右随从都先后逃散,箭又用完,只剩下一名奴仆和一根箭。

王雄手持长矛,矛尖距斛律明月只有一丈多远,说道:“可惜不能杀你,但要活捉你去见天子。”斛律明月回身射箭,正中王雄额头,王雄抱着马颈退回,到营地时去世。

享年五十八岁。

追赠使持节、太保、同华等二十州诸军事、同州刺史,谥号为“忠”。

儿子王谦承袭爵封。

王谦另有传。

猜你喜欢
  卷七十三 志四十八·赵尔巽
  卷一百六十六·毕沅
  第二十九回 萧昭业喜承祖统 魏孝文计徙都城·蔡东藩
  卷第一百一十七·胡三省
  卷之一百三十六·佚名
  卷之一千一百十八·佚名
  钦定石峰堡纪略卷九·佚名
  彭乐传·李延寿
  晋纪二十五 太宗简文皇帝咸安元年(辛未、371)·司马光
  汉纪二十七 孝哀皇帝下元寿元年(己未、前2)·司马光
  汉纪二十二 孝成皇帝上之上建始元年(己丑、前32)·司马光
  中婆移民协定·佚名
  卷五十三·佚名
  卷七·陆宗楷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五十五·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谢金莲诗酒红梨花·臧懋循

    谢金莲诗酒红梨花杂剧(元)张寿卿撰●谢金莲诗酒红梨花杂剧目录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赵汝州风月白纨扇 正名 谢金莲诗酒红梨花第一折〔冲末扮刘太守引张千上诗云〕

  • 卷之八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第二章 童年·林语堂

    我生在前清光绪二十一年(西历一八九五年),时值满清帝国末叶,光绪年轻,虽然在位,伯母慈禧太后,独握大权,在国势岌岌可危之日,这位老太婆骄奢淫逸。我之降生,正值中日战争起,中国惨败,订马关条约,割台湾与日本。中日战争之前,慈禧太后

  • 胡叟传·魏收

    胡叟,字伦许,安定临泾人。家中世代为官,胡氏家族为西夏著名的姓氏。胡叟少年时即聪慧敏捷,十三岁时就能辨别疑难,解释义理,名传乡国,他所明白的义理,即使与成人交手辩论,也很少有屈服的。他不从师,完全凭自学掌握义理,朋友劝他还

  • 辅公礻石传·欧阳修

    辅公礻石是齐州临济县人。隋朝末年与乡人杜伏威一起为盗,转掠淮南地区。伏威兵马渐多,自称为总管,任公礻石为长史。贼寇李子通占据江都,伏威派公礻石率精兵数千人渡江进讨。子通率领十倍之众拒战,其兵锋甚锐。公礻石挑选甲

  • 聂豹传·张廷玉

    聂豹,字文蔚,吉安永丰人。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授官为华亭知县。疏通陂塘,使三千余户农民复业。嘉靖四年(1525)被召到京都封为御史,巡按福建。又派到苏州任知府。家有丧事归回故里,后来补为平阳知府。山西多次受到寇贼的

  • 卷三百二十六·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三百二十六明 杨士奇等 撰御边宋仁宗庆历二年欧阳修知谏院论韩琦范仲淹乞赐召对陈边事奏曰臣伏见自西鄙用兵以来陛下圣心忧念每有臣僚言及西事

  • ●皇朝通典卷十·佚名

    食貨十 ○食貨十 錢幣 △錢幣 (臣)等謹按國朝錢幣目太祖太宗應運龍興即已頒鑄錢文所以足國裕民之規模至為宏遠矣逮定鼎燕京府事孔修內則設寶泉寶源二局外則設各省局凡開停鼓鑄增減鑪座無時不以便民為計邇自回疆底定月竁

  • 第八卷·冯梦龙

    《江南士民公禁檄【张国桢等】》檄为严党贼之诛,申煽惑之禁,以折奸谋,以杜乱萌。事闯逆无天,震惊宫阙,屠我忠良,嵗我士女。杀掳之酷,亘古未闻。侦报甚明,万口无异,乃闻有衣冠狗彘,丧心从贼者,贼淫其妻妾,而反认为亲,贼拷其体肤」而

  • 颠倒·方以智

    少学阴阳家诀曰:“阴阳阳阴,颠倒倒颠,体用用体,是地皆天。”圣人从无名中而天之、地之、阴之、阳之,又从而善之、恶之。人执其名既久,则以恶为嫌。嫌名者,未可与言阴阳。未可与言阴阳,则未可与言权。权者,无可无不可之至衡也。

  • 卷十六·沈廷芳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注疏正字卷十六山东按察使沈廷芳撰诗小雅谷风之什诂训传第二十序疏凡民禀五常之性【禀汉志作函】礼俗防纪皆以地美恶为轻重之法而行之【纪误记防纪下经有祭祀二字美经作】一章疏习习至弃予○能及

  • 双峰钦禅师·惠洪

    禅师名竟钦。益州人。生郑氏。少为大僧。于峨眉溪山黑水寺。出蜀南抵韶石云门。得心法。即就双峰之下。创精舍以居。号兴福。开堂之日。匡真禅师躬临证明。僧问。宾头卢应供四天下。还遍也无。钦曰如月入水。又问。如

  • 佛印品第十六·佚名

    佛於是语跋陀和。若有菩萨闻是三昧。闻者当助欢喜当学。得学者持佛威神使得学。当好书是三昧著素上。当得佛印印当善供养。何等为佛印。所识不当行。无所贪。无所求。无所想。无所著。无所愿。无所向生。无所適。无所

  • 众事分阿毗昙论 第五卷·佚名

    众事分阿毗昙论 第五卷尊者世友造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共菩提耶舍译分别摄品第六之二云何善法。谓善五阴。及数灭。云何不善法。谓不善五阴。云何无记法。谓无记五阴。及虚空非数灭。云何学法。谓学五阴。云何

  • 卷第六(弥沙塞)·佚名

    五分律卷第六(弥沙塞)宋罽宾三藏佛陀什共竺道生等译初分之五堕初(九十一堕法)佛在舍卫城。尔时有法师比丘。名沙兰。聪明才辩。一切四众外道沙门婆罗门。无能及者。遂乃以非为是以是为非。知言非知非知言知。恒以辩巧

  • 折疑论卷第四·佚名

    金台大慈恩寺西域师子比丘述注殊见第十四(此篇因所见差异而殊别。故曰殊见)客曰。子之所言。佛道尊崇无圣可上(此因第二第三篇中。言佛之法身广大证圣极尊以为问也)。或有人曰。佛之为教也。其文富赡。其说宏远。义句

  • 政和五礼新仪·郑居中

    二百二十卷。宋郑居中等撰。郑居中,字达夫,河南开封人,登进士第,由中书舍人连擢至翰林学士。官拜太宰,加少师,封燕国公,卒谥文正。本书为其于议礼局官知枢密院时奉敕所撰。有宋徽宗御制序文,并题有“政和新元三月一日

  • 观虚空藏菩萨经·佚名

    一卷,宋昙摩蜜多译。说欲治人罪者,应先决定毗尼,观想虚空藏菩萨。佛住佉陀罗山,优波离问。欲治罪者,云何作观?佛言,先依决定毗尼,敬礼三十五佛。次想此菩萨顶,有如意珠,若见此珠,即见天冠中现三十五佛。珠中现十方佛,或得除罪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