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杨玄感传

杨玄感,是司徒杨素的儿子。

他体貌雄伟,须髯漂亮。

小时不成器,世人大都说他痴呆,他父亲常对所亲近的人说:“这个孩子不痴呆。”长大后,好读书,爱骑射。

因他父亲的军功,当了柱国,与他父亲都是二品官,上朝见帝时,父子同列。

此后高祖让玄感官品降一级,玄感拜谢说:“没料到陛下如此宠爱我,让我在公廷上得以表示对家父的尊敬。”刚授郢州刺史时,他到了任,偷偷安排很多耳目,看看官吏们是否能干。

那些有政绩和贪污行为的,即使只有一点点事,也会知道,往往揭发其事,没有敢隐瞒欺骗的。

吏民敬服,都说他很能干。

后来,他转任宋州刺史,因遭父丧离职。

一年多后,授他鸿胪卿,袭爵为楚国公,升为礼部尚书。

他虽生性骄傲,但爱重文学,四海知名之士,大多到他门下。

他自因累代尊贵显赫,有大名于天下,朝中文武百官,大多是他父亲手下的将吏;又见朝纲渐渐紊乱,炀帝又一天比一天爱猜忌,他心中不安,于是与诸弟谋划,准备废掉炀帝,立秦王杨浩为帝。

到随皇上征讨吐谷浑,回来时到了大斗拔谷,当时随从官员都很狼狈,玄感想袭击行宫。

他叔父杨慎对玄感说:“朝士的心还是一致的,皇上还没有垮台的迹象,不可胡来呀!”玄感这才作罢。

当时炀帝喜欢征讨,玄感想立威名,偷偷求取将领。

他对兵部尚书段文振说:“玄感我世代承受国家大恩,得到的宠爱超过了应得到的,如不立功于边塞,何以塞责?如边疆有风尘之警,我要执鞭于战阵之中,立点小小的功劳。

明公你是主管兵革的,我冒昧地把心思告诉您。”段文振对炀帝说了这些,炀帝夸奖了玄感,对群臣们说:“将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这话真不假。”于是赐缣纟采千段,对他礼遇更加隆重,他颇参预朝政。

炀帝征讨辽东,命玄感在黎陽督运粮草。

那时百姓苦于劳役,天下思乱。

玄感于是与武贲郎将王仲伯、汲郡赞治赵怀义等谋议,想让炀帝所在的部队挨饿,因此常常逗留,不按时发运粮草。

炀帝军缓慢下来,派使者来逼促。

玄感扬言说:“水路有很多反贼,不可前后而发运。”他弟弟武贲郎将玄纵、鹰扬郎将万硕,都随军到了辽东,玄感偷偷派人召他们回来。

当时将军来护儿率领水军,将从东莱入海,到平壤城去,部队还未出发。

玄感无法号令大伙,于是派家奴装作使者,从东方来,谎称来护儿因失军期而造反。

玄感于是进入黎陽县,关闭城门,大搜男夫。

于是用帆布作牟甲,设官署,都按开皇中(581~600)的办法来办。

他又送文书到周围的州郡,以讨伐来护儿为名,让他们发兵,到粮仓所在地相会。

他以东光县尉元务本为黎州刺史,赵怀义为卫州刺史,河内郡主簿唐礻韦为怀州刺史,有近一万人,将袭击洛陽。

唐衤韦到了河内,跑到东都报告了玄感谋反事。

越王杨侗、民部尚书樊子盖很害怕,调兵防御。

修武县百姓一起守住了临清关,玄感没法过河,于是在汲郡南渡黄河,随之叛乱的人很多很多,像街市一样。

几天后,驻兵于上春门,人数到了十几万。

樊子盖命令河南赞治裴弘策抵抗,弘策战败。

鏶、洛的父老乡亲们竞相送牛送酒,慰劳玄感。

玄感屯兵于尚书省,每每向众人发誓说:“我身为上柱国,家里黄金巨万,到了既富且贵的地步,我一无所求。

现在我不顾破家灭族,只是为了为天下人解倒悬之急,拯救黎民百姓的性命罢了。”众人都很高兴,到他军门请求效力的,每天都有几千人。

他给樊子盖写信说:建忠立义,途径很多。

见机行事,不只一个办法。

往日伊尹把太甲流放到桐宫,霍光废刘贺于昌邑,这都是你知道的,不必一一叙说。

高祖文皇帝承受天命,造此天下,在王旋玑以齐七政,握金镜以驭天龙,无为而治而流俗化之,垂手拱袖而天下治之。

现在炀帝继承皇位,本应该打好基础,他却自绝于天,害民败德,连年胡搞,盗贼因此越来越多;到处大兴土木,民力因此耗尽。

他荒婬酒色,美女都被他侵害;沉溺打猎,禽兽都遭受他的毒害。

朝中朋党相互煽动,公开贿赂,听信奸佞的鬼话,杜绝正直之士的嘴巴。

加上转运不息,徭役无期,士卒填满沟壑,骸鼻遮蔽原野。

黄河之北,千里无人烟;江淮之间,长满了野草。

我杨玄感世世代代承受国恩,当了上将。

先父曾奉高祖遗诏说:“如果是好子孙,你就给我辅佐他;如是坏子孙,你就给我废了他。”所以我上遵先皇的圣旨,下顺百姓的民心,要废掉这个荒婬的昏君,另立明哲的君主。

四海同心,九州响应,士卒听从命令,就像报私仇一样。

百姓竞相追随,大义行于公道。

天意人事,明白可知。

你独守孤城,怎能支持多久?望以百姓为念,以国家为念,不拘小礼,贻害亲人。

谁会想到国家一朝变成这个样子!执笔写信时,我眼泪汪汪的,言不尽意。

于是进逼都城。

刑部尚书卫玄,率众几万,从关中来援救东都。

卫玄用步兵骑兵二万,渡过鏶、涧来挑战,玄感假装失败。

卫玄追赶他,这时玄感的伏兵冲了出来,卫玄的前军全被消灭。

几天后,卫玄又与玄感交战,两军刚交战,玄感就让人大呼道:“官军已经捉住了杨玄感了!”卫玄军稍稍松懈下来,玄感与几千骑兵乘机进攻,卫玄军于是大败,只带了八千人逃走。

玄感骁勇力大,每次作战,他都亲自挥舞长矛,身先士卒,呼叫叱咤,众敌莫不震骇。

人们把他比作项羽。

他又善于安抚、带领部队,士兵乐意为他拚死效力,因此战无不胜。

卫玄军一天天蹙迫,粮食又完了,于是全部上前决战,阵地就摆在北邙。

一天之中,交战十几次。

玄感的弟弟玄挺被流箭射死,玄感稍稍退却。

樊子盖又派兵进攻尚书省,又杀了几百人。

炀帝派武贲郎将陈棱在黎陽进攻元务本,武卫将军屈突通驻扎在河陽,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发兵继进,右骁卫大将军来护儿又来增援。

玄感请计于前民部尚书李子雄,子雄说:“屈突通晓习军事,如一渡过黄河,那么就胜败难定了。

不如分兵拒守黄河。

屈突通过不了黄河,那么,樊子盖、卫玄就失去了援兵。”玄感以为然,将分兵赴黄河拒防屈突通。

樊子盖知道他的计谋,几次进攻他的军营,玄感不能前进。

屈突通于是渡过黄河,在破陵驻军。

玄感分为两支人马,西面抵抗卫玄,东面抵抗屈突通。

樊子盖又出兵,于是大战,玄感军频频败北。

玄感又请计于李子雄,子雄说:“东都的援军到了,我军屡败,不可久留。

不如直入关中,打开永丰仓,以赈济穷人,三辅可指挥而平定。

占据粮仓,再向东争夺天下,这也是霸主之业。”刚好华陰的各位杨姓请求当向导,玄感于是放了洛陽,西取必中,扬言说:“我已破了东都,要夺取必西去了。”宇文述等部队跟在后面追击。

到了弘农宫,父老们拦着玄感说:“弘农宫兵力空虚,又有很多粮食,容易打下来。

这样,进可绝敌人的粮食,退可占取宜陽的地盘。”玄感以为然,留下攻弘农宫,打了三天,打不下来,追兵于是追了上来。

玄感往西到了阌乡,上盘豆,布阵连绵五十里,与官军且战且走,一天几次战败。

又在董杜原摆下战阵,诸军进攻,玄感大败,独与十几个骑兵在林间逃跑,将到上洛去。

追兵到,玄感叱咤之,追兵都被吓走了。

到了葭芦戍,玄感窘迫,独与其弟弟积善步行。

他自知难免一死,对积善说:“事情失败了。

我不能让人杀辱,你可杀死我。”积善抽刀砍死了他,并自杀,未死,被追兵抓住,与玄感的首级一起送到炀帝的行宫。

把玄感的尸体,在东都洛陽分尸,暴尸三天,又把他的肉切成一块一块的,放火焚烧。

余党全被平息。

他的弟弟玄奖任义陽太守,将投归玄感而被郡丞周..玉所杀。

玄纵的弟弟万硕,自炀帝处逃走,到了高陽,住在驿站里,被监事许华和郡兵抓住,斩于涿郡。

万硕的弟弟民行,官至朝请大夫,被杀于长安。

都被砍头分尸。

公卿请求把玄感的杨姓改为枭姓,炀帝下诏同意。

起初,玄感包围东都时,梁郡人韩相国举兵响应他。

玄感命他为河南道元帅。

二十天个把月的样子,他的部下到了十几万,进攻剽掠州县,到了襄城,碰上玄感失败,兵众逐渐溃散,他被官吏抓住,把首级传到东都洛陽。

猜你喜欢
  卷一三七 齊紀三·司马光
  第六十四回 宗留守力疾捐躯 信王榛败亡失迹·蔡东藩
  第一百四十一回 发宣言孙中山回粤 战北江杨希闵奏功·蔡东藩
  卷八·王世贞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六十八·佚名
  ●崇祯实录卷之十三·佚名
  贪官污吏传·佚名
  第二○九副详及批光绪十八年九月初五日一一四一○—五一·佚名
  一三○五 军机大臣和珅等为查询《热河志》已否刊竣事致阿哥等函·佚名
  卷十·佚名
  狄仁杰传·欧阳修
  朱寿传·张廷玉
  卷九十·佚名
  卷八十五·赵汝愚
  选举三三·徐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三十二·彭定求

        卷432_1 【西明寺牡丹花时忆元九】白居易   前年题名处,今日看花来。一作芸香吏,三见牡丹开。   岂独花堪惜,方知老暗催。何况寻花伴,东都去未回。   讵知红芳侧,春尽思悠哉。   卷432_2 【伤杨弘贞】白

  • 卷之三佳话挽词·梁章钜

    佳话临海王芝圃广文世芳生于顺治己亥,年一百十岁时入都庆祝,赐侍讲衔。都人呼为王寿星。扶侍者为其第三子,白发飘萧,背转伛偻。问其长子,曰:“不幸夭亡矣。”问夭亡之年,曰:“八十五岁。”当年届七旬时,孙

  • 卷三百四·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四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初集二十四 李德 神释 大哉浑沦妙槖龠自无穷絪縕一巳构畀付出至公灵台本无物而我处其中清虚为我体昭明为我庸倏去入无间忽来归寂

  • 卷三十七 卫康叔世家第七·司马迁

    卫康叔名封,周武王同母少弟也。其次尚有冉季,冉季最少。武王已克殷纣,复以殷馀民封纣子武庚禄父,比诸侯,以奉其先祀勿绝。为武庚未集,恐其有贼心,武王乃令其弟管叔、蔡叔傅相武庚禄父,以和其民。武王既崩,成王少。周公旦代成王

  • 卷第二百八十二 後晉紀三·司马光

      起屠維大淵獻(己亥),盡重光赤奮若(辛丑),凡三年。   高祖聖文章武明德孝皇帝天福四年(己亥、九三九年)   春,正月,辛亥,以澶州防禦使太原張從恩為樞密副使。   朔方節度使張希崇卒,羌胡寇鈔,無復畏憚。甲寅,以義成節度使

  • 卷八·张预

      71.齐斛律光   斛律光,字明月,金之子也。马面彪身,神爽雄杰,少言笑,工骑射。初以库直事文襄,从出野,见雁双飞来。文襄使光驰射之,以二矢俱落焉。后从金西征,文帝长史莫孝晖在行间,光年十七,驰马射中之,因禽于阵。神武即擢授

  • 卷之一百四十四·佚名

    顺治十八年。辛丑。春。正月。辛亥朔。上不视朝。免诸王文武■臣行庆贺礼。○孟春时享太庙。遣都统穆理玛行礼。○壬子。上不豫。○甲寅。信郡王多尼薨。年二十六。追封多罗宣和郡王。○丙辰。谕礼部。大享殿合祀大

  • 卷之六十五·佚名

    宣统三年。辛亥。冬十月。乙未朔。时享太庙。遣豫亲王懋林恭代行礼。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泰东陵。裕陵。昌陵。昌西陵。慕陵。慕东陵。定陵。定东陵。惠陵。  ○遣

  • 史记正义论例·司马迁

    诸王侍读宣议郎守右清道率府长史张守节上◎ 论史例古者帝王,右史记言,左史记事。言为尚书,事为春秋。太史公兼之,故名曰史记。并採六家杂说,以成一史。备论君臣父子夫妻长幼之序,天地山川国邑名号,殊俗物类之品也。太史公作

  • 钦定南巡盛典卷三十九·高晋

    目录河防【五】 钦定南廵盛典卷三十九河防乾隆二十二年九月初七日裘曰修梦麟鹤年奏言窃【臣】裘曰修【臣】鹤年于六月之初在于峄县韩荘之迤西查旧有伊家河一道虽河形尚存而淤埂已乆是否开通得以疏消湖水臣等遽难定议

  • 卷十·李廉

    <经部,春秋类,春秋会通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会通卷十     元 李廉 撰僖公十有二年春王三月庚午日有食之○夏楚人灭黄左氏【黄人恃诸侯之睦于齐也不其楚职曰自郢及我九百里焉能害我夏楚灭黄】谷梁【传见上胡氏

  • 提要·孙复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五春秋尊王防    春秋类提要【臣】等谨按春秋尊王防十二卷宋孙复撰复字明复平阳人事迹详宋史儒林李焘续通鉴长编曰国子监直讲孙复治春秋不惑注其言简易得经之本义既被疾枢密使韩

  • 修身第六十一·管仲

    失传。

  • 卷一百五十一·佚名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三十之四十九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为发无上菩提心者,宣说静虑波罗蜜多。作如是言:汝善男子。应修静虑波罗蜜多。不应观苦圣谛若常若无常。不应观集灭道圣谛若常若无常。何以故?苦圣谛苦圣谛

  • 致汉藏教理院第一届毕业生函·太虚

    本院承刘主席及诸院董之提倡维护,诸教职员之毅力热诚,诸同学之继续精勤,以有今日之毕业;望尔等深造研究,或宏法为众,不忘沟通汉藏宗旨,以酬檀护师长之厚望。特托法舫法师代为致词,幸皆存察!太虚。(见海刊十八卷三期)

  • 卷第三十三·白岩净符

    宗门拈古汇集卷第三十三 古杭白岩嗣祖沙门 净符 汇集 △青六 洪州同安常察禅师(青六九峰虔嗣) 僧新到。绕禅床三匝振锡一下曰。凡圣不到处。请师道。安鸣指三下。僧曰同安今日吓得忘前失后。安曰阇黎发足何处。僧

  • 台湾诗钞·佚名

    本书分编二十五卷,乃选抄诸家有关台湾史事之诗篇辑成。有关台湾诗篇,除见已刊各种「方志」及第六四种「台湾诗乘」(连横撰)外,另见已刊专集者合共近三十种(书目详本书「弁言」);其余未刊专集与零篇,尚不在少数。由于编刊主旨侧

  • 不空罥索神咒心经·佚名

    唐大慈恩寺沙门释玄奘译,即《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之第一品,咒内间诸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