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提要

欽定四庫全書       經部五

春秋集傳釋義大成     春秋類

提要

【臣】等謹按春秋集傳釋義大成十二卷元俞臯撰臯字心遠新安人初其鄉人趙良鈞宋末進士及第授修職郎廣德軍教授宋亡不仕以春秋教授鄉里臯從良鈞授學因以所傳著是書經文之下備列三傳其胡安國傳亦與同列吳澄序謂兼列胡氏以從時尚而四傳之名亦權輿於澄序中胡傳日尊此其漸也然臯雖以四傳並列而於胡傳之過偏過激者寔多所匡正澄序所謂玩經下之釋則四傳之是非不待辨而自明可謂專門而通者固亦持平之論矣觀臯自序稱所定十六例悉以程子傳為宗又引程子所謂微詞隱義時措時宜于義不同而詞同事同而詞不同者反覆申明不可例拘之意又稱學者宜熟玩程傳均無一字及安國蓋其師之學本出于程子時以程傳未有成書而胡傳方為當代所傳習故取與三傳並論之統核全書其大旨可以概見固未嘗如明代諸人竟尊胡傳為經也乾隆五十三年七月恭校上

總纂官【臣】紀昀【臣】陸錫熊【臣】孫士毅

總校官【臣】陸費墀

猜你喜欢
  难势第四十·韩非
  管子补注卷十九·刘绩
  子罕篇·王夫之
  述而第七·孔子
  士翼原序·崔铣
  卷四十三·胡广
  第四卦:《蒙卦》·佚名
  春秋传卷十五·胡安国
  卷十六·叶梦得
  原道原文·韩愈
  大智度論卷第十七·欧阳竟无
  潮音草舍诗存序·太虚
  致 蒋 主 席 书·太虚
  维摩诘经别记·太虚
  佛说须摩提长者经(一名会诸佛前亦名如来所说示现众生)·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二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四百二十二元稹梦游春七十韵昔岁【一作君】梦游春梦游何所遇梦入深洞中果遂平生趣清泠浅漫流【一作溪】画舫兰篙渡过尽万株桃盘旋竹林路长廊抱小楼门牖相回互楼下杂花丛丛边绕鸳鹭池光漾霞影

  • 刻太白山人漫藁题辞·孙一元

    刻太白山人漫藁题辞孙太初先生以超轶絶世之才游半天下卒卜居於吾湖考其年仅三十有七而当时之伟人杰士无不折节下先生若得交於先生为幸者没之日各分任其平生所属使无复有遗憾非有一段不朽者沁入人心奚以至於斯余生也晩

  • 卷二十九 前燕録七·崔鸿

    慕容暐下 建熙十年夏四月立贵妃可足浑氏为皇后浑氏太后从弟尚书令豫章公翼女也六月晋大司马桓温率徐兖二州刺史郄愔江州刺史南中郎将桓冲豫州刺史西中郎将袁真江夏相刘岵等歩骑五万来伐温又遣

  • 曾静供词五条 五、雍正皇帝是霸嫂为妃,还是按照惯例·雍正

      【原文】  问曾静:你在湖南供内,有“将二爷的妃嫔收了”等语。当日密亲王之妃,于康熙五十七年内已经病故。其余宫人等,密亲王病故之后,皇上念理郡王难以养赡多人,或至少有失所,于密亲王甚有关系。是以特降谕旨,令理郡王

  • 皇王大纪卷一·胡宏

    宋 胡宏 撰三皇纪盘古氏太和涵动静之性一动一静交天地之道也动则为阳阳极则隂生一隂一阳交天之用也静则为柔柔极则刚生一刚一柔交地之用也动之大者为太阳太刚小者为少阳少刚静之大者为太阴太柔小者为少阴少柔太阳为

  • 第七六乙牌示光绪十二年八月十二日一一二一二-五·佚名

    新竹知县方,为三皂头役萧嘉充任,悬牌示知钦加五品衔、特授埔里抚民分府、署新竹县正堂方为悬牌示知事。照得本衙门额设各班头役,均有责成,不容旷悬。查三皂头役李益,因年老、误公示革,所遗斯缺,现据倪总

  • 第一○九卷 方 外·缪荃孙

    江 宁 府 汉茅盈 茅衷 茅固茅盈,咸阳人,汉元帝时之句曲山,学仙成道,人称茅君。盈弟衷,为五官大夫、西河太守。固,为执金吾。各弃官渡江,求兄于东山,后成得仙道。太上命固治丹阳句曲山,衷治良常山,盈为司命真君。东岳上乡

  • 二六三 陕甘总督勒尔谨等奏遵旨查办应禁书籍情形折·佚名

    二六三 陕甘总督勒尔谨等奏遵旨查办应禁书籍情形折乾隆四十年五月十三日陕甘总督臣勒尔谨、陕西巡抚臣毕沅跪奏,为遵旨覆奏事。窃臣等钦奉上谕:今日海成奏到搜罗遗书一折,据称:绅士明理之人,现在宣扬恩旨,伊等天良难泯,自当

  • 沈道虔传·沈约

    沈道虔,吴兴武康人,少年便非常仁厚,喜爱老、庄哲学,居住在县城北边的石山之下。孙恩之乱后发生饥荒,县令庾肃之迎接他出来到县城南边的废头里,为他建起小屋,前临小溪,那里有很美的山水。沈道虔不时地回到石山旧舍,和那些成了孤

  • 附录一 台湾东部碑志·佚名

    新建埤南天后宫碑记新建埤南天后宫捐题碑记(甲)新建埤南天后宫捐题碑记(乙)埤南天后宫置产碑记.新建埤南天后宫碑记(光绪十七年)国朝敕封天上圣母,由来旧矣。神灵显应,如日月之经天,江河之纬地,固无往不在,亘古为昭者也。俎豆馨

  • 卷五 士昏礼第二·郑玄

    女次,纯衣?衤冉,立于房中,南面。(次,首饰也,今时{髟皮}也。《周礼·追师》掌“为副、编、次”。纯衣,丝衣。女从者毕衤?玄,则此衣亦玄矣。衤冉,亦缘也。衤冉之言任也。以?缘其衣,象阴气上任也。凡妇人不常施衤冉之衣,盛昏礼,为此

  • 第十二 符言 5·王诩

    【原文】一曰天之,二曰地之,三曰人之①,四方上下、左右前后,荧惑②之处安在?右主问③。【注释】①天之、地之、人之:指三才之道,幽邃深远,必问于贤者方可行之。陶弘景注:“天有逆顺之纪,地有孤虚之理,人有通塞之分。有天下者,宜皆

  • 妙法蓮華經卷第二·欧阳竟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奉詔譯   [一]譬喻品第三   爾時舍利弗踊躍歡喜卽起合掌瞻仰尊顏而白佛言.今從世尊聞此法音心懷踊躍   得未曾有.所以者何.我昔從佛聞如是法見諸菩薩受記作佛而我等不預斯事.甚自   

  • 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卷第四·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明教大师臣天息灾奉 诏译  菩萨变化仪轨品第二之一  尔时妙吉祥童子。观察会中一切大众。于是妙吉祥童子。入观照三摩地。入此定已。从其脐轮出大光明。复有无数百千那由他俱胝光

  • 四教义卷第一·智顗

    天台山修禅寺智顗禅师撰夫众生机缘不一。是以教门种种不同。经云。自从得道夜乃至泥洹夜。所说之法皆实不虚。仰寻斯旨。弥有攸致。所以言之。夫道绝二途。毕竟者常乐。法唯一味。寂灭者归真。然鹿野鹤林之文。七处八

  • 止观义例纂要卷第一(并序)·从义

    摩诃止观者法华之妙行也止观义例者妙行之轮輗也传止观之道而不明义例者则妙行倾覆也昔天台智者禀之於灵岳悟之於道场说之於玉泉付之於章安自章安至荆溪师资道契德音莫违后以清凉僻见逆路论兴背我天台朋他贤首抑根本之

  • 册府元龟·王钦若

    宋代最大史料性类书。字数比《太平御览》多一倍。 初拟名《历代君臣事迹》。宋真宗命王钦若、杨亿等辑。景德二年(1005年)始编,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编成。共1000卷。“册府”即收藏典册的秘府,“元龟”即以灵龟占卜未

  • 金刚顶莲华部心念诵仪轨·佚名

    全一卷。唐代不空译。又作金刚界仪轨、莲华部心念诵仪轨、莲华部心仪轨、莲华部心轨、莲华部仪轨。收于大正藏第十八册。内容记述金刚界曼荼罗诸尊之念诵供养法,依序明示成身会、羯磨会、三昧耶会、供养会等诸尊之印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