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贺若弼传

贺若弼字辅伯,河南洛陽人。

他的父亲贺敦,因勇武刚烈而闻名,在北周时任金州总管,宇文护因嫉妒他的才能而陷害他。

临刑时,贺敦把若弼叫到跟前对他说:“我决心平定江南,但是此志不能实现,你应成就我的志愿。

我是因为不慎言而死,你不可不深思。”于是用锥子把若弼的舌头刺出了血,告诫他说话要谨慎。

若弼年轻时慷慨激昂,胸有大志,骁勇无敌,射箭骑马技巧娴熟,通晓撰文,博览群书,在当时很出名。

周齐王宇文宪听到后很敬重他的才干,选拔他为记室。

不久,封为当亭县公,升迁为小内史。

周武帝时,上柱国乌丸轨对武帝说:“太子不是帝王之才,我也曾跟贺若弼议论过他。”武帝唤若弼问及此事,若弼知道太子之位不可动摇,恐怕祸及自己,就违心地对武帝说:“皇太子的德望一天比一天高,我没有发现他的过错。”武帝听后默然不语。

若弼退出后,乌丸轨责备他背叛自己,若弼回答说:“君王做事不密就失去臣子;臣子做事不密就丧失生命,所以不敢随便议论。”等到宣帝继位,乌丸轨终究被杀,若弼却得以免罪。

不久他与韦孝宽一起攻打陈国,攻克了数十座城,其中若弼攻下的最多,这样他官拜寿州刺史,改封为襄邑县公。

高祖担任北周丞相时,尉迟迥在邺城反叛,高祖恐怕若弼有变,就派长孙平乘驿马去替代了他。

高祖称帝以后,心中就有吞并江南之志,寻找可担大任之人。

高赹说:“朝臣之中,有文武全才的没有能比得上贺若弼。”高祖说:“你推荐对了人。”于是拜贺若弼为吴州总管,委托他以平陈之事,若弼欣然接受并以此为己任。

他与寿州总管源雄同为军事重镇的长官。

若弼曾赠诗给源雄:“交河有骠骑将军的帐幕,合浦有伏波将军的军营,不要让麒麟阁上,没有我们二人的名号。”若弼进献十条攻陈之策,皇上称赞不已,赐给他宝刀。

开皇九年(589),大规模攻陈,高祖任命若弼担任行军总管。

准备渡江时,若弼酹酒发誓说:“我亲承皇上旨意,远振国威,讨伐罪人,慰问百姓,剪除残暴。

悠悠苍天,浩浩长江,请为我作证。

如果扬善抑祸,大军就能顺利过江;如果事与愿违,就葬身鱼腹之中,死而无怨。”当初,若弼请求派遣沿长江防务之兵在办理换防之时,一定要先聚集在历陽。

于是士兵广列旗帜,营幕遍野,陈国认为是隋朝的大军到了,就调动国中全部兵马准备迎敌。

后知这只是驻军换防,陈国集聚的人马又散开了。

陈军习以为常,不再加以防备。

到这时,若弼派大军横渡长江,陈国的军队一点也没有察觉。

若弼偷袭陈国的南徐州,攻下此城,活捉了刺史黄恪。

若弼的部队军令严肃,秋毫无犯,如发现军士到民间买酒的,若弼立即将他斩首。

若弼屯兵驻扎在蒋山的白土岗上,陈将鲁达、周智安、任蛮奴、田瑞、樊毅、孔范、萧摩诃等用强兵抵挡,田瑞先进攻若弼的军队,若弼打跑了他。

鲁达等将轮番进攻,若弼的军队屡屡退却。

若弼估计到其将领骄横,其士卒懈怠之时,就督促勉励将士,拼死作战,于是大败陈军。

部下开府员明擒拿到萧摩诃,若弼命令左右推出斩首,可是摩诃神情自若,若弼放了他并且以礼相待。

若弼的军队从北掖门进入城内,当时韩擒虎已经捉到了陈叔宝,若弼到时,叫来陈叔宝观看。

叔宝恐惶得汗流满面,两腿战战去给若弼下拜。

若弼对他说:“小柄的国君向大国的大臣下拜,是礼节。

到了我朝还不失做一个归命侯,不要害怕。”若弼怨恨自己没有擒住叔宝,功在韩擒虎之后,于是同韩擒虎互相责骂,以致拔刀相向。

皇上听到若弼有功,很高兴,下诏褒扬他,这记在《韩擒虎传》中。

晋王因为若弼在事先决战,违反军令,于是把若弼交给属下处分。

皇上让人乘驿马召他来,见面时,亲自迎接并慰劳他,说:“攻取三吴,是你的功劳。”皇上叫他登上御座,赐给若弼缣帛八千段,授官上柱国,加封宋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给他宝剑、宝带、金雍瓦、金盘各一个,和雉尾扇、曲盖,杂采二千段,女乐二部,还赐陈叔宝的妹妹给他做妾,让他担任右领军大将军,不久拜为右武侯大将军。

若弼在当时贵极一时,官高位重,其兄贺隆封为武都郡公,其弟贺东封为万荣郡公,同时担任刺史、列将之职。

他家中珍宝古玩不计其数,穿绮罗的婢妾有几百人,当时的人以此为荣。

贺若弼自认为功名在群臣之上,常常以宰相自居。

不久杨素担任右仆射,但若弼仍是将军,很感不平,形于言表,因此被免去官职,若弼不满就更深了。

数年以后,若弼下狱,高祖对他说:“我让高赹、杨素担任宰相,你总是扬言说他们两个仅仅能吃饭罢了,是什么意思?”若弼说:“高赹,是我的朋友;杨素,是我的舅子,我知道他们的为人,的确说过这样的话。”大臣启奏若弼怨恨大,按罪当死。

皇上爱惜他曾有功,只是免官为庶民。

一年多后,恢复其爵位。

高祖也猜忌他,不再任用他,然而每当高祖设宴有所赏赐时,给他的赏赐很多。

开皇十九年(599),高祖驾临仁寿宫,宴请王公大臣,下诏让若弼作五言诗,他作的诗蕴含愤怨之情,高祖看后宽容了他。

若弼曾经遇到突厥使者入朝,高祖赐突厥人射箭,突厥人一射就射中了靶子。

高祖说:“除了贺若弼没有人能像他这样善射。”于是叫若弼来射箭,若弼拜了两拜祝愿说:“我若是赤诚为国的人,就应当一射就中靶子,如果不是这样,就射不中。”结果一射就中了靶子。

皇上很高兴,回过头对突厥人说:“这个人,是上天赐给我的!”炀帝还在东宫当太子时,曾经对若弼说:“杨素、韩擒虎、史万岁三个人都是良将,相比之下谁优谁劣呢?”若弼回答说:“杨素是员猛将,不是谋将;韩擒虎是员战将,不是统帅之将;史万岁是马上将领,不是大将才。”太子说:“那么大将是谁呢?”若弼拜后说:“只有靠殿下抉择了。”若弼的意思是自己是大将。

等到炀帝继位后,他更加被皇上疏远猜忌。

大业三年(607),若弼跟随皇上到北方巡视,到了榆林。

炀帝设了一个很大的帐篷,那帐篷下可坐几千人,召见了突厥启民可汗并设宴款待。

若弼认为这样太浪费,同高赹、宇文弼等人私下议论皇上过失。

被人奏明皇上,最后因这事被杀,时年六十四岁。

猜你喜欢
  卷一·钱俨
  東觀漢記卷八·多人
  资治通鉴后编卷六十八·徐乾学
  卷之一百八十二·佚名
  卷之四百六十三·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八 列传二百五十八·纪昀
  八一 浙江巡抚三宝奏续获遗书二百二种并进呈书目折·佚名
  卷二十六·傅恒
  史记集解卷六十·裴骃
  第34章 鼓励贪污·冯玉祥
  汉纪—太祖高皇帝上之元年(乙未、前206)·司马光
  卷八十三·佚名
  礼四三·徐松
  卷七十七 魏公子列传第十七·司马迁
  明鉴易知录卷十三·吴楚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十三·郭元釪

    钦定四库全书御订全金诗增补中州集卷二十三张郾城公药【三首】公药字元石宰相安简公孝纯永锡之孙以父荫入仕尝为郾城令诗号竹堂集寒食云一百五日寒食节二十四畨花信风新年云客情病里度残腊老色镜中添一年云树萦寒犹漠

  • 卷三百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百六朱湾朱湾字巨川西蜀人自号沧洲子贞元元和间为李勉永平从事诗一卷九日登青山昔人惆怅处系马又【一作共】登临旧地烟霞在多时草木深水将空合色云与我无心想见【一作缅想】龙山会良辰亦似

  • 卷二百十八·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十八杜甫贻阮隐居【昉】陈留风俗衰人物世不数塞上得阮生迥继先父祖【谓阮籍咸孚辈】贫知静者性自【一作白】益毛髪古车马入邻家蓬蒿翳环堵清诗近道要识子【一作

  • ●崇禎長編卷之五十四·汪楫

      崇禎四年十二月   ○崇禎四年十二月   四年辛未十二月己巳朔兵科都給事中汪始亨上言邊政大壞極弊向非徹底澄清則一切議戰議守縂成虛語徒負聖懷而誤封疆盖武臣之剝下自營逓相灌輸不獨偏禪為然每從大將而起如

  • 卷之九 南都甲乙纪(续)·计六奇

      宏光出奔  五月初十日,京师各城闭门。午后,唤集梨园子弟入大内演戏,上与太监韩赞周、屈尚忠、田成等杂坐酣饮。二鼓后,上奉太后、一妃与内官四、五十人跨马从通济门出,文武百官无一人知者。遗下宫娥女优五、六十人,杂

  • 雍正十一年一月至雍正十三年十一月·蒋良骐

    雍正十一年正月,命鄂尔泰往北路军营经略军务。设西安兵备道一员。命海望、李卫往浙江会同程元章相度海塘工程。给直省书院膏火银。四川建昌总兵官赵儒疏报:紫古别儿斯堡等处贼番不法,杀害厂员,臣率官兵进剿,克寨六十余,擒

  • 卷之三百六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一百二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南疆绎史勘本卷三十·温睿临

    霅川温氏原本古高阳氏勘定目录列传二十四山西:李虞夔陕西:孙守法(武大武、姚翀霄、卫天明、康姬命、王知礼、李世仁、曹三俊等)右山、陕义兵列传第二十四。◎南渡以来,视西土若弁髦矣;盗贼蹂躏之余,亦曾无一言计及者。乃得此

  • 第二十八章 隋唐的社会·吕思勉

    从南北朝到隋唐,是由战乱而入于升平的。隋文帝本是个恭俭之主。在位时,国富之盛,甲于古今。虽然中经炀帝的扰乱,然而不久,天下即复见清平。唐太宗尤为三代以下令主。贞观、永徽之治,连续至三十年。亦和汉代的文、景,相差不远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三十七·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十七 洪武二十八年三月甲午朔。 乙未,后军都督府都督佥事刘宁卒。宁,亳县人,初隶刘福通麾下为总管。岁丙午,来降,授管军百户,累功至都督佥事。十八年,以老疾致任,卒年七十五。 丙申,罢应天府龙江

  • 景公春夏游猎兴役晏子谏第八·晏婴

    景公春夏游猎,又起大台之役。晏子谏曰:“春夏起役,且游猎,夺民农时,国家空虚,不可。”景公曰:“吾闻相贤者国治,臣忠者主逸。吾年无几矣,欲遂吾所乐,卒吾所好,子其息矣。”晏子曰:“昔文王不敢盘于游田,故国昌而民安;楚灵王不废乾溪

  • 卷六十 孟子十·黎靖德

      ◎尽心上   △尽其心者章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者"字不可不子细看。人能尽其心者,只为知其性,知性却在先。〔文蔚〕   李问"尽其心者,知其性也"。曰:"此句文势与'得其民者,得其心也'相似。"〔雉〕   人往往

  • 第二章 4·辜鸿铭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辜讲孔子说:“十五岁时,我决心全心全意严谨治学;三十岁时,我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和判断标准;四十岁时,我已经没有任何疑问;五十岁时,

  • 金刚顶瑜伽他化自在天理趣会普贤修行念诵仪轨·佚名

        唐特进试鸿胪卿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 诏译  我以净三业  为利诸众生  令得三身故  归命礼三宝  金刚身语意  遍满生死中  秘密金刚界  大悲依护者  雄猛阿閦鞞  最胜宝生尊  大悲阿弥

  • 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林希逸

    宋代诗文别集。30卷。林希逸著。据《宋史·艺文志》载作者尚有《鬳斋前集》60卷,已散佚不存。本书为其门生林式之所编。作者为理学名家,文章大多以宣扬理学为宗旨;在《学记》中论及文艺,尚有部分可取的观点。诗歌多遣

  • 元宪集·宋庠

    又名《宋元宪集》。诗文别集,北宋宋庠(996—1066)撰。三十六卷。庠字公序,初名郊,安州安陆(今属湖北)人。后迁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进士,曾任平章事、枢密使,被包拯弹劾,出任地方官。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

  • 读易考原·萧汉中

    元萧汉中撰。一卷。《四库全书》本。此书凡三篇,一论分卦,一论合卦,一论卦序。其中虽未攻驳《序卦传》,亦不用《序卦传》之说。书中大旨,以邵雍所传《六十四卦圆图》之《乾》、《坤》、《坎》、《离》居四正方,为上经之主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