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列传卷第一 高丽史八十八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

后妃一。

○高丽之制王母称王太后嫡称王后妾称夫人贵妃淑妃德妃贤妃是为夫人秩 正一品。 自余尙宫尙寝尙食尙针皆有员次。 靖宗以后或称宫主或称院主或称翁主改复不常未可详也。 太祖法古有志化俗然 于土习以子聘女讳称外姓其子孙视为家法而不之怪惜哉! 盖夫妇人伦之本也国家理乱罔不由之可不愼欤故作后妃传而嫔 夫人幷各附于其次。

○太祖神惠王后柳氏贞州人三重大匡天弓之女天弓家大富邑人称为长者太祖事弓裔为将军引兵过贞州息马古柳下后立路傍川上见其有德容问: "汝谁氏女 " 对曰: "此邑长者家女也。" 太祖因至宿焉其家飨一军甚 以后侍寝。 厥后絶不相闻后守志贞洁剃发为尼太祖闻之召以为夫人。 弓裔末洪儒裴玄庆申崇谦卜智谦诣太祖第将议废立不欲令后知之谓后曰: "园中岂有新瓜乎可摘来。" 后知其意出从北户潜入帐中。 于是诸将遂言推戴之意太祖作色拒之甚坚后遽从帐中出谓太祖曰: "举义代虐自古而然。 今闻诸将议妾犹奋发 大丈夫乎。" 手提甲领以被之诸将扶拥而出遂卽位。 太祖十六年后唐明宗遣太仆卿王琼等来册后官告曰: "为人之妻能从夫以贵者是为宜其家矣。 封邑之制 典所垂 增伉俪之光以称国君之爵。 大义军使特进检校太保使持节玄 州都督上柱国高丽国王妻河东柳氏内言必正同奬固多赞虎幄之嘉谋保鱼轩之宠数辅成忠节谅属柔明爰降殊荣载踰常等勉助勤王之志是谓报国之规可封河东郡夫人。" 薨谥神惠王后 葬显陵。

○庄和王后吴氏罗州人祖富 父多怜君世家州之木浦。 多怜君娶沙干连位女德交生后。 后尝梦浦龙来入腹中惊觉以语父母共奇之。 未几太祖以水军将军出鎭罗州泊舟木浦望见川上有五色云气至则后浣布太祖召幸之以侧微不欲有娠宣于寝席后卽吸之遂有娠生子是为惠宗。 面有席纹世谓之* 主。 常以水灌寝席又以大甁贮水洗臂不厌眞龙子也。 年七岁太祖知有继统之德恐母微不得嗣位以故 盛 黄袍赐后后示大匡朴述熙述熙 知其意请立为正胤。 后薨谥庄和王后。

○神明顺成王太后刘氏忠州人赠太师内史令兢达之女。 生太子泰定宗光宗文元大王贞证通国师乐浪兴芳二公主。 薨谥神明顺圣太后。

○神静王太后皇甫氏黄州人太尉三重大匡忠义公悌恭之女生戴宗及大穆王后。 初封明福宫大夫人成宗二年七月薨。 成宗早丧宣义太后长于后故哀慕尽礼率百僚临于殡殿上谥曰神静大王太后册文曰: "德 附宝功比姜嫄曾表异于手文亦炳灵于胎敎。 端逢圣祖始卜好逑膺妙选于六宫赞昌基于庶政克修妇道爰备坤仪节俭之风行乎闺 箴规之义播在朝廷。 樊姬之不食鲜禽楚王改过卫女之不听* {淫}乐齐主知非 乃辞辇之谦群情所伏破环之智列 攸尊 业之兴由其儆诫洪 之盛仗乃贤谋旋属驾枉商山天崩杞国 居四纪鞠育诸孙。 名在景锺事光 管。 顾惟 质早 闵凶 当  之年旣违慈母比及幼 之岁又丧严亲便归祖 之怀中似接高堂之膝下。 旨甘辍口每加吐哺之恩软暖附身几沐字孤之惠盖因抚养以至长成幸承门荫之功 获禅传之位欲报祖先之德誓输孙子之诚岂期太史书 灵台告 。 松龄未享兰质俄捐鱼轩静兮鉴殿 空十乱缺兮百身难赎。 九族茹靡依之叹众民含罔极之悲。 今则远日已臻玄宫欲 启殡堂兮殓仪必备仍泉隧兮 具将加。 特命礼官敎征茂实考前芳而累行表徽号以易名今遣某官某谨上谥曰神静大王太后。" 葬寿陵。 穆宗五年四月加谥定宪显宗五年三月加懿敬十八年四月又加宣德文宗十年十月加谥慈景册文曰: " 石开祥鸠洲 德涨家成国内伸弼赞之劳翼子谋孙旁及慈和之训。 嫔风载 王化由宣所以契二仪合配之尊处百代不迁之庙。 但臣因 庆系弥注孝思奉群序以合升执薄羞而亲馈属兹龟献仍益鸿称谨奉册加上尊谥曰慈景。" 仁宗十八年四月加柔明高宗四十年十月加贞平。

○神成王太后金氏新罗人 干亿廉之女新罗王金傅遣使请降太祖待以厚礼使归告曰: "今王以国与寡人其为赐大矣愿结昏宗室以永甥舅之好。" 傅报曰: "我伯父亿廉有女德容双美非是无以备内政。" 太祖遂取之生安宗显宗卽位追谥神成王太后陵曰贞。

○贞德王后柳氏贞州人侍中德英之女生王位君仁爱君元庄太子助伊君文惠宣义二王后。

○献穆大夫人平氏庆州人佐尹俊之女生寿命太子。

贞穆夫人王氏溟州人三韩功臣太师三重大匡景之女生顺安王大妃。

东阳院夫人庾氏平州人太师三重大匡黔弼之女生孝穆太子义孝隐太子。

肃穆夫人史失其姓氏鎭州人大匡名必之女生元宁太子。

天安府院夫人林氏庆州人太守彦之女生孝成太子琳珠孝祗太子。

兴福院夫人洪氏洪州人三重太匡规之女生太子稷公主一。

后大良院夫人李氏陜州人大匡元之女。

大溟州院夫人王氏溟州人内史令乂之女。

广州院夫人王氏广州人大匡规之女。

小广州院夫人王氏亦规之女生子广州院君。

东山院夫人朴氏升州人三重大匡英规之女。

礼和夫人王氏春州人大匡柔之女。

大西院夫人金氏洞州人大匡行波之女。

小西院夫人金氏亦行波之女行波善射御太祖赐姓金太祖幸西京行波率猎徒道谒请至其家留信宿以二女各侍一夜。 后不复幸二女皆出家为尼太祖怜之召见曰: "尔等旣出家志不可夺也。" 命于西京城中作大小西院两寺置田民令各居之故称大小西院夫人。

西殿院夫人史失其氏族。

信州院夫人康氏信州人阿飡起珠之女生一子早卒养光宗为子。

月华院夫人大匡英章之女史失姓氏。

小黄州院夫人元甫顺行之女史失姓氏。

圣茂夫人朴氏平州人三重大匡智胤之女生孝悌孝明二太子法登资利二君。

义城府院夫人洪氏义城府人太师三重大匡儒之女生义城府院大君。

月镜院夫人朴氏平州人太尉三重大匡守文之女。

梦良院夫人朴氏平州人太师三重大匡守卿之女。

海良院夫人海平人大匡宣必之女史失姓氏。

○惠宗义和王后林氏鎭州人大匡曦之女太祖四年十二月册惠宗为正胤以后为妃生兴化君庆化宫夫人贞宪公主薨谥义和王后葬顺陵 惠宗庙。 穆宗五年四月加谥成懿。 显宗五年三月加景信十八年四月加怀宣。 高宗四十年十月加靖顺。

 

○后广州院夫人王氏广州人大匡规之女。

淸州院夫人金氏淸州人元甫兢律之女。

宫人哀伊主庆州人大干连乂之女生太子济明惠夫人。

○定宗文恭王后朴氏升州人三重大匡英规之女薨谥文恭王后葬安陵 定宗庙。 穆宗五年四月加淑节显宗五年三月加孝愼十八年四月加景信后又加宣穆顺圣。 文宗十年十月加贞惠高宗四十年十月加安淑。

○文成王后朴氏亦英规之女生庆春院君公主一。

○淸州南院夫人金氏元甫兢律之女。

○光宗大穆王后皇甫氏太祖之女生景宗孝和太子千秋宝华二夫人公主一。 光宗七年命按检奴婢辨其是非奴背主者甚众陵上之风大行人皆嗟怨后切谏之光宗不纳。 薨谥大穆王后 光宗庙。 穆宗五年四月加安静显宗五年三月加宣明十八年四月加懿正后又加信敬。 文宗十年十月加恭平高宗四十年十月加静睿。

○庆和宫夫人林氏惠宗之女惠宗二年王规 王弟尧及昭有异图惠宗乃以女妻昭以强其势语在规传。

○景宗献肃王后金氏新罗敬顺王之女也薨谥献肃王后 景宗庙。 穆宗五年四月加温敬显宗五年三月加恭孝十八年四月加良惠后又加懿穆顺圣。 文宗十年十月加怀安高宗四十年十月加仁厚。

○献懿王后刘氏宗室文元大王贞之女。

○献哀王太后皇甫氏戴宗之女生穆宗穆宗卽位册上尊号曰: "应天启圣静德王太后。 穆宗年已十八太后摄政居千秋殿世号千秋太后。 与金致阳通而生子欲以其子嗣王位时显宗为大良院君太后忌之强令出家寓居三角山神穴寺时称神穴小君太后屡遣人谋害。 一日使内人遗以酒 皆和毒药内人到寺求见小君欲亲劝食寺有僧辄匿小君于地穴中 之曰: "小君出游山中安知去处耶 " 及内人还散之庭中乌雀食而卽毙。 凡忠臣义士尤所忌惮多以非罪陷之穆宗不能禁。 十二年正月千秋殿 太后入长生殿后康兆杀致阳父子流太后亲属于海岛又使人弑穆宗。 于是太后归居黄州者二十一年显宗二十年正月薨于崇德宫寿六十六葬幽陵。

○献贞王后皇甫氏亦戴宗之女景宗薨出居王轮寺南私第尝梦登鹄岭旋流溢国中尽成银海卜之曰: "生子则王有一国。" 后曰: "我旣寡何以生子 " 时安宗第与后第相近因与往来通焉有娠弥月人莫敢言。 成宗十一年七月后宿安宗第家人积薪于庭而火之火方炽百官奔救成宗亦 往问之家人遂以实告乃流安宗后 恨哭泣比还其第 及门胎动攀门前柳枝免身而卒。 成宗命择姆以养其儿是为显宗。 显宗卽位追尊为孝肃王太后陵曰元陵。 八年五月加惠顺十二年六月改惠顺为仁惠十八年四月加宣容高宗四十年十月加明简。

○大明宫夫人柳氏宗室元庄太子之女。

○成宗文德王后刘氏光宗之女初适弘德院君后配成宗。 薨谥文德王后 成宗庙。 穆宗五年四月加孝恭显宗五年三月加顺圣十八年四月加英容后又加肃节文宗十年十月加元献高宗四十年十月加宣威。

○文和王后金氏善州人赠侍中元崇之女初称延兴宫主或称玄德宫主。 生贞元王后显宗二十年四月封为大妃九月赠元崇特进守*大尉兼侍中上柱国和义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五百户母王氏和义郡大夫人祖光义尙书左仆射上柱国和义县开国伯食邑七百户祖母金氏和义郡大夫人。 后薨谥文和王后。

○延昌宫夫人崔氏右仆射行言之女生元和王后。

○穆宗宣正王后刘氏宗室弘德院君圭之女。 薨谥宣正王后 穆宗庙显宗五年三月加懿节后加安献贞愼文宗十年十月加襄坚高宗四十年十月加元贞。

○宫人金氏有宠号邀石宅宫人庆州人融大诈称新罗元圣王远孙认良民五百余口为奴婢以赠金氏及平章韩蔺卿侍郞金诺为援御史台按问得实奏请罪之穆宗命罚金氏铜一百斤流蔺卿诺于外闻者皆贺。

○显宗元贞王后金氏成宗之女显宗卽位纳为后称玄德王后。 元年王避契丹兵南幸后从行九年四月薨谥元贞葬和陵十八年加懿惠。

○元和王后崔氏亦成宗之女生孝静公主天寿殿主初称恒春殿王妃后改常春殿亦从王南幸。 八年十二月赠后外祖崔行言尙书左仆射外祖母金氏 山郡大夫人母崔氏乐浪郡大夫人。 薨谥元和王后。

○元城太后金氏安山人侍中殷傅之女生德宗靖宗仁平王后景肃公主。 初显宗南幸及贼退还至公州殷傅时为节度使使后制御衣以进因纳之称延庆院主。 九年七月生靖宗改院号为宫遣使赐礼物。 十三年九月追赠殷傅为推忠守节昌国功臣开府仪同三司守司空上柱国安山郡开国侯食邑一千户 安山郡大夫人寻册后为王妃。 十五年又赠祖肯弼为尙书右仆射上柱国安山县开国侯食邑一千五百户祖 安山郡大夫人外祖李许谦尙书左仆射上柱国邵城县开国侯食邑一千五百户十八年九月赐后旧宅号为长庆宫。 十九年七月薨谥元成王后葬明陵 显宗庙。 德宗卽位追尊为王太后后加容懿恭惠文宗十年十月加英穆后又加良德信节顺圣仁宗十八年四月加慈圣高宗四十年十月加广宣。

○元惠太后金氏亦殷傅之女生文宗平壤公基孝思王后初称安福宫主显宗十一年五月改安福为延德十三年六月卒谥元惠葬怀陵十六年四月追赠王妃十八年五月加谥平敬王后文宗时尊为太后。

○元容王后柳氏宗室敬章太子之女显宗四年五月纳为妃薨谥元容王后。

○元穆王后徐氏利川人内史令讷之女显宗十三年八月纳为淑妃称兴盛宫主十七年三月追赠母崔氏为利川郡大夫人继母郑氏利川郡大君文宗十一年五月卒有司奏: "礼庶母有子者 麻三月兴盛宫主无子上不宜服。" 制可辍朝三日。 又制兴盛宫主火殡讫令有司 骨置陵定侍卫员吏及守陵户岁时奉祀。 中书省奏: "伏审乙未十二月判旨景兴院主贵妃依文和大妃例葬除其陵号。 兴盛景兴皆是圣考妃追孝之礼不宜有异 兴盛无后上旣无服请除陵号及岁时奉祀。" 制从之赠谥元穆王后。

○元平王后金氏亦殷傅之女生孝敬公主显宗十九年十月赠元平王后陵号曰宜。

○元顺淑妃金氏史失其乡平章事因渭之女生敬成王后初称景兴院主显宗十五年正月册为德妃九月授因渭尙书左仆射 知政事柱国京兆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仍令致仕。

○元质贵妃王氏淸州人中书令可道之女。

○贵妃庾氏史失世系初为宫人显宗十六年封贵妃。

宫人韩氏名萱英杨州人平章事蔺卿之女生检校太师忠。

宫人李氏给事中彦述之女。

宫人朴氏全州人内给事同正温其之女生一女阿志。

○德宗敬成王后金氏显宗之女德宗三年二月纳为王后宣宗三年七月薨谥敬成葬质陵肃宗元年六月 德宗庙仁宗十八年四月加柔贞高宗四十年十月加宽肃。

○敬穆贤妃王氏中书令可道之女德宗卽位纳为妃寻册为贤妃生 怀公主卒谥敬穆。

○孝思王后金氏显宗之女。

○李氏扶余郡人工部侍郞 焉之女。

刘氏忠州人检校少监宠居之女。 史皆失其称号。

○靖宗容信王后韩氏湍州人赠门下侍中祚之女靖宗初为平壤君纳以为妃及卽位号延兴宫主元年后生子赐名 册为惠妃后封定信王妃二年七月薨八月葬玄陵。 文宗二年三月追谥容信王后十年十月加定懿仁宗十八年四月加明达高宗四十年十月加禧穆。

○容懿王后韩氏亦祚之女靖宗四年四月册为丽妃号昌盛宫主后改玄德宫六年二月册为王后生哀 君昉乐浪侯璥开城侯 。

○容穆王后李氏扶余郡人工部侍郞 焉之女号昌盛宫。 生悼哀公主。

○容节德妃金氏庆州人门下侍中元 之女号延兴宫主肃宗七年三月卒王降吊慰敎书追封德妃谥容节。

○延昌宫主卢氏未详世系初靖宗闻其美潜纳宫中遂专房宴。 文宗立以遗命赐卢氏延昌宫门下省及御史台驳奏: "卢氏纳不以礼且先王乱命不可从也。" 王终不允。 二年三月卒。

○文宗仁平王后金氏显宗之女。

○仁睿顺德太后李氏仁州人中书令子渊之长女号延德宫主。 文宗六年二月封为王妃册曰: "王化兴邦首述关* {雎}之义坤元立配固推神马之占盖所以敦序二仪甄扬四德彪简编而可久柬贤淑以为先 据前修用旌殊宠咨尔延德宫主李氏含章有顺饰性无亏。 覆以玉衣早膺嘉瑞贮之金屋亮 幽求。 爰将五可之称来演六宫之庆葛覃之咏* 着于睦和兰梦之征诞彰于蕃衍执组 之妙致景慕共姜守闺 之令猷思齐*大 {太 }顾惟弘懿宜示正封遂颁命于 衔 加荣于翟服令遣使某官某持节备礼册为王妃。 于 后妃之职国家所宗励乃柔规效余芳于翼夏竟令 史免专美于熙殷永孚于休毋忘厥训。" 以父子渊为太尉母乐浪郡君金氏为大夫人后生顺宗宣宗肃宗大觉国师煦常安公琇普应僧统规金官侯*卞韩侯 乐浪侯 聪慧首座璟积庆保宁二宫主。 宣宗三年二月册封为太后诸道皆表贺州县 献布无虑十万余匹 罗亦来贺献方物。 九年九月薨于西京归葬戴陵。 后性好佛创国淸寺又愿银书瑜伽显扬论至肃宗乃成。 仁宗十八年四月加谥圣善高宗四十年十月加孝穆。

○仁敬贤妃李氏亦子渊之女号寿宁宫主文宗三十六年正月封淑妃生朝鲜公焘扶余公*辰韩公愉卒谥仁敬。

○仁节贤妃李氏亦子渊之女号崇敬宫主文宗三十六年七月卒谥仁节。

○仁穆德妃金氏侍中元 之女号崇化宫主宣宗十一年六月卒谥仁穆。

○顺宗贞懿王后王氏宗室平壤公基之女。

○宣禧王后金氏庆州人大卿良俭之女顺宗在东宫选入宫有宠然文宗恶之 还外第故终无子。 号延福宫主仁宗四年二月卒追谥宣禧王后八年四月命有司 于*大庙 顺宗庙。 仁宗十八年四月加谥恭懿高宗四十年十月加和顺。

○长庆宫主李氏仁州人户部郞中颢之女顺宗卽位纳以为妃王薨在外宫与宫奴通事觉废。

○宣宗贞信贤妃李氏仁州人平章事预之女宣宗为国原公纳以为妃生敬和王后而卒谥贞信。

○思肃太后李氏仁州人工部尙书硕之女号延和宫妃初宣宗为国原公纳之生献宗及遂安宅主宣宗卽位册为王妃献宗嗣位尊为太后殿号中和置府曰永宁王幼弱不能听决机务太后称制凡军国大小事咸取决焉。 献宗薨有司奏罢永宁府及中和殿号薨谥思肃太后。 睿宗二年四月王欲以贞信贤妃 宣宗谏官奏曰: "贞信为国原公妃年月不久思肃自嫔公府以至践祚内助居多及太子继统临朝称制者三年献宗逊位于肃宗乃退居旧宫终无失德宜以思肃升 。" 制曰: "嫡庶之分不可不别更详礼典以闻。" 谏官复奏曰: "春秋之义国君卽位未踰年者不合列序昭穆国君尙如此 后妃乎请以思肃升 。" 王从之。 仁宗十八年四月加谥贞和高宗四十年十月加匡肃。

○元信宫主李氏仁州人平章事 之女号元禧宫妃生汉山侯 。 献宗立妃兄中枢使资义欲奉 为王事觉诛肃宗卽位流宫主及 于庆源郡。

○肃宗明懿太后柳氏贞州人门下侍中洪之女号明福宫主后改号延德宫主。 肃宗二年宫主生子王遣使下敎赐银器匹* {段}布谷鞍马四年三月封为王妃册曰: "殷聘有莘而作配周征太任以为妃而皆致王业之勃兴载史编而彪焕合遵旧制特举宠章。 咨尔延德宫主李氏霁月储精曾沙 庆结 外邸行妇道以有闻鸣 中 赞皇猷而匪懈旋被神明之福佑得谐胤嗣之蕃昌。 今遣某官某持节备礼册命为王妃于 丝纶降命 正位于璇宫 翟加仪永流芳于 管敎训斯在敬愼勿忘。" 后生睿宗及上党侯 圆明国师澄俨带方公 大原公* 齐安公* 通义侯侨大宁兴寿安寿福宁四宫主。 睿宗卽位尊为王太后殿曰天和府曰崇明生辰曰至元节三年正月册曰: "臣闻册后之制历代相因称皇太者秦汉之通规以子贵者春秋之格语凡为后胤合 前修伏惟我圣母德备母仪位居坤极神资淑哲蚤储沙麓之祥性蕴贞明独 涂山之训遂令大业永保中兴臣 膺顾命嗣守宗 自承鞠育之恩誓奉慈严之敎虽日以万钱之养未能尽于孝诚而尊加三字之封庶永光于信牒虔寻旧典率 群情爰撰吉辰用上尊号臣不胜大愿谨遣某官某奉玉册金宝上尊号曰王太后伏愿遵前古之宪章顺上天之眷佑俯 睿鉴诞受嘉称。" 七年七月病革王驰诣请入大内行至信朴寺薨王率百官上谥明懿王太后。 册曰: "礼以饬终为子之达孝谥以旌德历代之成规合举旧章用申哀恳。 伏惟大行王太后柔嘉赋性恭俭律身自先王之在藩作好仇而宜室辅佐志存于卷耳肃和德茂于 华于文祖有逮事之勤于戴陵有思齐之敬属君临于大宝整后服于六 吉 黄裳美流 管。 顾惟 昧仰荷 劳 袭丕图动烦慈训 海宇奉长乐之养以宝册称太上之尊。 八载母临万姓孩慕令闻动于中夏异恩浃于东朝何其不 之深罹此乃 之酷攀号莫及创巨奚胜。 今有礼官恭稽谥法独见先识曰明温和圣善曰懿以彰莫大之德 永无穷之传谨奉册上尊谥曰明懿王太后伏惟诞膺典册幽赞邦家。" 八月葬崇陵。 八年辽遣使致祭其文曰: "惟灵温惠毓德柔嘉成仪以母道敎于一方以亲恩睦于九族。  兰香气本自芬芳桃李有华加之 实先臣谢世长嫡承家棘风方 于吹嘘 露遽悲于零落人生至此天道难知。 朕方抚存侯藩知恤臣意彼死生虽以数至于母子其如哀何爰遣介 往陈奠礼魂兮不昧歆我殊私。" 百官奏曰: "本朝自祖宗以来太后升遐邻国未尝遣使吊祭今始见是礼又前夕雨雪暴作及车驾行礼日色淸明人心喜悦宜令百僚朝贺。" 王从之。 仁宗十八年四月加谥柔嘉高宗四十年十月加光惠。

○睿宗敬和王后李氏宣宗之女长于外家封延和公主睿宗纳为妃容仪淑丽甚有宠。 年三十一薨葬慈陵谥敬和王后。

○文敬太后李氏朝鲜国公资谦第二女选入宫号延德宫主。 睿宗四年生元子于私第是为仁宗王遣使下诏曰: "汝肃穆以着仪柔顺以迪性有俔天之德主于内朝应弥月之期诞我元子固祖宗之基构得臣庶之欢欣宜示宠嘉以彰眷遇。" 仍赐银器绫罗锦绢鞍马布米妃上表谢。 九年册为王妃册曰: "在天成象尙有轩星之 理国齐家必崇坤极之位。 上以承宗庙下以厚人伦永惟兴替之本靡不由此焉。 夏之兴也以涂山殷之兴也以莘野朕若稽于典宪祈 于神民咨尔延德宫主李氏性惠而明仪静而肃惟乃烈祖克勤王家累为姻亲积有善庆笃生圣后世继哲王覃及后昆产兹懿媛 朕登位来嫔于京关* {雎}之化行 木之恩逮常有进贤之志固无私谒之心以至 熊梦之祥诞生* { }嗣申鸡鸣之戒密辅朕躬宜加显号以表中 。 今遣某官某持节备礼册命尔为王妃。 夫惟先王厘厥士女始自内理御于邦家。 于 予思大赉之人褒升令德尔以相成之道益砺芳猷同济宏休永绥遐福。" 后生仁宗承德兴庆二宫主十三年薨后性柔嘉聪*彗{慧}有宠于王自寝疾王亲调药饵及薨屡举哭临谥顺德王后葬绥陵王亲祖送于神凤门外后又幸魂堂* {谏}官上* 曰: "前日初丧悲哀过度及葬祖祭亲拜献爵臣民瞻望窃谓过礼今又守小信屈至尊以临灵帐恐伤大体。" 王曰: "祖庭之事非自朕起尝闻宋帝祖送靖和皇后出端门外亲酌拜奠故仿而为之 一幸魂堂何害于义。" 仁宗卽位追尊为文敬王太后十八年四月加谥慈靖。

○文贞王后宗室辰韩侯愉之女选入宫王薨出居永贞宫仁宗七年封贵妃十六年薨王避正殿素服三日百官亦素服三日谥文贞王后。

○淑妃崔氏 政涌之女选入宫号长信宫主仁宗七年封淑妃二十二年赠其父涌守司空尙书右仆射 知政事明宗十四年卒。

○仁宗废妃李氏朝鲜国公资谦第三女资谦恐他姓为妃权宠有所分强请纳之仁宗不得已纳之册为延德宫主。 资谦败谏官累* 言: "宫主于上为从母不可以配极。" 王乃出之虽以资谦故出恩赉优渥十七年卒。

○废妃李氏资谦第四女资谦图不轨置毒 中以进妃密白王以 投乌乌毙。 又送毒药令妃进于王妃捧椀阳蹶而覆之。 资谦败亦以谏官言废王念覆椀之功赐田宅奴婢恩眷甚厚。 毅明二王亦事之谨。 明宗二十五年卒葬以后礼。

○恭睿太后任氏中书令元厚之女门下侍中李玮之外孙妃诞夕玮梦有黄大旗竖于其第中门旗尾飘 于宣庆殿 尾妃生玮奇爱之曰: "此女后当游宣庆殿。" 及 平章事金仁揆子之孝聘之婚夕之孝至门妃暴疾几死乃谢遣卜人占病曰: "勿忧此女贵不可言必为国母。" 时李资谦已纳两女于王闻其言恶之卽奏贬元厚为开城府使。 岁余府 梦太守厅事梁栋坼作大窦黄龙从窦而出诘朝 具朝服诣元厚具陈其梦以贺曰: "使君家必有异庆公其识之。" 仁宗尝梦得荏子五升黄葵三升以语拓俊京俊京对曰: "荏者任也纳任姓后妃之兆也其数五者诞五子之瑞也黄者皇也与皇王之皇同葵者揆也与道揆之揆同所谓黄葵者皇王执道揆御邦家之瑞也其数三者五子之中三子御国之兆也。" 王旣出资谦二女四年选入宫号延德宫主。 五年生毅宗王遣使下诏曰: "汝任氏起自德门入司阴敎受儆戒相成之道无险陂私谒之心得纯震之长男 斯干之吉梦爰 迩臣式将好赐。" 赐银器彩* {段}布谷鞍马。 七年册为王妃诏曰: "古先哲王之有天下也非独由己德之茂盖亦有内助之贤。 朕 承景命嗣守丕基王假有家重人伦之大义天作之合宜君子之好 咨尔任氏夙以妇才起于德阀动必由于礼节居不忘于女功自初作嫔爰得有子岂特室家之好实增邦国之休是用举以典章加之位号。 今遣某官某持节册命为王妃。 于戱俭约可以保厥身肃恭可以共其职当体朕意永孚于休。" 八年生大宁侯暻王又遣使下诏曰: "汝以俔天之资居俪极之贵乐关* {雎}之窈窕服卷耳之勤劳乃符带 之祥载见弄璋之庆叹嘉无已恩礼当优仍赐礼物。" 九年生明宗王又遣使下诏曰: "兹尔任氏典予内职正位中宫震索得男旣主其器 斯多子亦由尔贤谓兹 熊之祥 彼燕媒之后宜膺宠数永保洪休。" 十六年妃母李氏卒王素服避正殿百官表慰素衣三日赠李氏辰韩国大夫人后生毅宗及大宁侯璟明宗元敬国师 曦神宗承庆德宁昌乐永和四宫主毅宗卽位尊为王太后殿曰厚德立府曰善庆置官属。 初后爱次子欲立为太子以故王怨之。 一日侍坐语侵后跣下殿仰天而誓忽雷雨大震电光入座王惊惧 入太后衣下俄而震殿柱王悔悟遂为母子如初。 明宗十二年 曦死王恐后悲痛不白居数月后闻之意诸将害之愤 得气攻 病。 时神宗封平谅公亦患痔久不入觐后疑神宗与曦同祸王命腰舆入谒后且喜且泣曰: "吾以为死不意复见尔面。" 平谅公曰: "母后之疾劳心致然请张乐悦解。" 于是奏管弦王与平谅公上寿为乐气少下未几复笃薨寿七十五葬纯陵上谥恭睿太后。 明年金遣使来祭其文曰: "惟灵早自庆阀来嫔侯藩始以妇道相其夫终以母慈保厥子遽违荣养良可哀怜宜加赙赠之恩仍致酒 之奠贞魂如在宠数其歆。"

○宣平王后金氏兵部尙书璇之女仁宗五年纳为次妃毅宗尊为王太妃延寿宫主。 明宗九年卒谥宣平王后。

○毅宗庄敬王后金氏宗室江陵公温之女毅宗为太子时纳为妃仁宗遣使下诏仍赐礼物。 毅宗卽位封为兴德宫主生孝灵太子祈敬德安贞和顺三宫主高宗四十年十月加谥惠资。

○庄宣王后崔氏 知政事端之女。

○明宗光靖太后金氏江陵公温之女封义静王后生康宗延禧寿安二宫主薨。 康宗立追册为光靖太后册曰: "贵以子春秋之成式谥知行戴礼之格言欲伸永慕之怀须举追尊之典。 恭惟我圣母姿凝偃月庆洽玄云妙龄作配于先皇妇道正仪于中馈谓当眉寿以长生坐膺至理乃乘莽渺而奄弃已积流年而臣今居莫大之崇高实本难名之鞠育虽 九州岛之富而无以致养唯极天下之美而庶几荐名谨遣某官某奉玉册追尊为太后谥曰光靖俯纳丕称曲垂阴援。" 高宗四十年十月加谥恭平。

○神宗宣靖太后金氏江陵公温之女神宗为平谅公纳之及卽位立为元妃三年封为宫主册曰: "朕闻自古有国有家立政立事非独咨谋于外辅亦先求助于中闺咨尔金氏星 分精银潢联派贞明之性本自天成柔静之仪不烦姆训动而中节于环佩居则专精于组  朕躬之在藩以淑质而作配早 坤贞之吉不显其光果符震长之尊则笃其庆岂独室家之正始实惟社稷之延休共潜光于二十年聿修妇道今践祚于九五位尽赞皇猷。 今遣使某官某持节册命为宫主。 于戱能以俭约率其身克绍关* {雎}之化亦以法度供其职远颁 管之风祗服训辞永膺天禄。" 后生熙宗及襄阳公恕孝怀公主敬宁宫主。 熙宗立尊为王太后府号庆兴殿号长秋俄改府号为膺庆殿号为绥福后自幼勤女功当忠献废立之际备尝艰难谨愼自守。 高宗九年薨王哀悼命有司以礼葬于眞陵上谥宣靖太后高宗四十年十月加信献。

○熙宗成平王后任氏宗室宁仁侯 之女讳称任氏熙宗七年封为咸平宫主册曰: "朕闻易赞坤元所以配干刚之道诗称后德所以明王化之基故涂山适而夏业兴*大任{太任}归而周室盛盖赖内助之美以臻外理之功布在前书贻为后范朕祗承景命缵守宏 理国先家所重人伦之本自天作合岂无君子之逑咨尔元妃任氏 宿分辉天潢毓粹夙着肃雍之德而无险 之心朕初在藩乃为嘉 比登大宝益赞洪猷允 斯干之吉梦长发其祥果符纯震之得男克昌厥后岂特室家之庆实惟邦国之光旣妇德之若斯宜恩章之特厚肆颁爵号 正宫庭今遣某官某持节备礼册命尔为王妃咸平宫主。 于戱躬勤俭以保身循法度以供祀宜思厥服罔或不祗。" 后生昌原公祉始宁侯 庆原公祚大禅师镜智 明国师觉膺安惠太后永昌德昌嘉顺贞禧四宫主高宗三十四年薨葬绍陵上谥成平王后册曰: "功崇则礼优德盛则谥重爰稽古典式荐鸿休。 伏惟大行王后宗室之英王姬之女圣皇知其有相留养后宫上皇纳以为妃 专中 笃生邦媛升配朕躬梦幻 然纵有千秋之痛子孙多矣已符万叶之传凡此嫔功职由母训何上寿未满卽大期奄臻冥冥难可凭漠漠不可问但于畴昔历诸险难恐积心劳因以疾化徒 无从之泣追扬不朽之芬谨遣某官某奉册上谥曰成平王后惟冀上灵俯膺嘉册。" 四十年十月加贞章。

○康宗思平王后李氏义方之女康宗为太子义方纳之生寿宁宫主义方诛见黜。

○元德太后柳氏宗室信安侯珹之女生高宗康宗元年册为延德宫主诏曰: "为君克艰理内尤剧大舜之化天下也盖赖娥皇之厘降王季之肇邦基也亦因挚仲之思齐。 顾予天匹之贤明有古后妃之辅弼 加显册以答潜功今遣某官某持节备礼册命尔为王妃延德宫主兼赐印绶衣 金银器匹* {段}布谷奴婢鞍马。" 册曰: "后妃之德王化所基周文迎渭水以立嫔本* {支}益茂夏禹娶涂山而作匹历数遐昌宜用前规特举 典。 咨尔王妃柳氏天生淑质玉润奇姿内无险陂之心外有柔嘉之行感赤龙之入寝诞得元良翫黄鸟之集林广施仁惠顾阴功之旣着合徽号之优加兹择蕙时载颁竹册。 今遣某官某持节备礼册命尔为王妃延德宫主。 于戱能循厥度淑愼其身。" 高宗二十六年薨葬坤陵上谥元德太后四十年十月加贞康。

○高宗安惠太后柳氏熙宗之女熙宗七年册为承福宫主高宗五年纳为妃生元宗安庆公 寿兴宫主十九年薨百官玄冠素服三日上谥安惠元宗元年追尊为王太后。 忠宣王二年元武宗降制曰: "崇德报功法举追荣之典分邦列爵恩颁及内之章酬我旧勋同兹显号。 高丽国王王璋曾祖母柳氏传芳令族作配高门属皇祚之兴隆偕名藩而臣附明贤所化贞信无颇传子至孙极富与贵三韩保国位同异姓之侯王五等* 封名亚寡君之宗室。 聿新殊渥庸慰淑灵可追封高丽王妃。"

○元宗顺敬太后金氏庆州人庄翼公若先之女封为敬穆贤妃高宗二十二年元宗为太子纳为妃生忠烈王而薨元宗三年追封为静顺王后忠烈王卽位追尊顺敬太后忠宣王二年元武宗降制曰: "昭令德于前人爵以隆于三世受介福于王母恩特侈于再传。 高丽国王王璋祖母金氏淑愼其仪柔嘉维则东藩作俪北阙联姻不坠簪圭功有武公之父子亲承 馈礼如王氏之舅姑一则彰夙夜之勤一则示闺门之肃嗣为贵壻 有贤孙谆袭请* 之来闻赫奕徽 之 举凤 鸾检翟 鱼轩。 于戱重莫重于传家有懿含饴之训荣莫荣乎锡号往歆加 之章可追封高丽王妃。"

○庆昌宫主柳氏宗室新安公佺之女号庆昌宫主元宗元年册为王后生始阳侯 顺安公悰庆安咸宁二宫主王欲封忠烈为太子后 于王曰: "太孙闻殿下东还稍无喜色且储副继体者也岂可立权臣之甥乎 " 王颇信之金俊力谏疑乃释忠烈王三年诬坐呪诅废为庶人。

列传卷第一。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三十 太史公自序第七十·司马迁
  卷七十九·志第三十二·律历十二·脱脱
  卷三·张预
  卷第一百七十九·胡三省
  卷之七百九十·佚名
  ●郑氏史料续编卷一·佚名
  九二三 军机大臣奏覆据各省续行送到应毁重本等书缴进销毁片·佚名
  续集卷三·宋名臣言行录
  卷三十一·班固
  序·喻血轮
  侯莫陈顺传·令狐德棻
  卢照邻传·刘昫
  卜天璋传·宋濂
  卷七十五·阿桂
  卷二百十四之六·雍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宋褧·隋树森

    宋褧(一二九四———一三四六), 字显夫,大都宛平(今属北京市)人。泰定元年(一三二四)进士,授秘书监校书即,改翰林编修。后至元三年(一三三七)累官监察御史,出佥山南宪,改西台都事,入为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擢翰林

  • 四集卷六十五·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六十五古今体五十九首【庚子一】庚子元旦首祚庚庚吉兆频岁维轮子旦维辰田蚕四海殷同祝礼乐三年此重新玉帛依然拱北极舆舻将以事南巡囘思廿五方践阼开袠谁知忽七旬元旦试笔两岁太和罢贺正事过

  • 卷五十八·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五十八    明 冯惟讷 撰 宋第四 谢灵运【二】 初去郡 彭薛裁知耻贡公未遗荣或可优贪竞岂足称达生伊余秉微尚拙讷谢浮名庐园当栖岩卑位代躬耕顾已虽自许心迹犹未并无庸方【选作妨】周任有

  • 卷一百九十三·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九十三琴类【附风琴】五言古秋夜咏琴        【梁】刘孝绰上宫秋露结上客夜琴鸣幽兰暂罢曲积雪更传声赋得为我弹鸣琴     【陈】贺 彻薄暮高堂上调琴召美人伯喈声

  • 列传第五十六 甄琛 高聪·魏收

    甄琛,字思伯,中山毋极人,汉太保甄邯后也。父凝,州主簿。琛少敏悟,闺门之内,兄弟戏狎,不以礼法自居。颇学经史,称有刀笔,而形貌短陋,鲜风仪。举秀才。入都积岁,颇以弈棋弃日,至乃通夜不止。手下苍头常令秉烛,或时睡顿,大加其杖,如此非

  • 列传第三 宗室·欧阳修

    江夏王道宗广宁县公道兴 永安王孝基涵 淮阳王道玄汉 长平王叔良郇国公孝协 彭国公思训 新兴郡王晋 长乐王幼良 襄武王琛河间王孝恭晦 汉阳王庐江王瑗 淮安王神通胶东王道彦 梁郡公孝逸国贞 暠 说齐物 复

  • 卷之一千三百三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绎史摭遗卷四·温睿临

    吴郡李瑶子玉纂目录浙东监国诸臣列传于颍庄元辰李长祥(章有功)徐孚远(沈光文)王思任王玉藻李山吴从鲁何弘仁刘穆(子肇绩、肇勷、吴邦璇、张国纪、谢震龙)鲁监国画江之役,向以为张公玉笋之勋也;而实自于公九瀛,始湛然明节。史乘

  • ·复台府陈芍亭台防厅叶峭岩书·丁曰健

    飞复者:二十三日灯下接到公函,备悉前钉封要函已到,并商留镇台驻茅港尾兼顾郡城;于弟二十二日分布一函意相同;并府城调勇屯四、五百人防御,皆现时之急务。二十三日镇台来函,有暂驻盐水港,候弟回示之说;忽于二十四

  • 明亡述略卷二·锁绿山人

    呜呼!天之厌明久矣,其兴可复望哉!使得贤主建国、君臣同心,无蹈前代之辙,江以南犹不能长保,况承以淫昏之人,欲苟延其祚,得乎?然其臣皆激于忠义,事虽无成,固不得而泯没也。福王由崧者,神宗之孙,而庄烈帝之从父兄也。父曰常洵,郑贵妃之

  • 宽彻普化传·宋濂

    宽彻普化,世祖之孙,镇南王脱欢之子,泰定三年封为威顺王,镇守武昌,赐金印,拨付怯薛丹五百名,又自募至一千人。湖广行省供给钱粮衣装,每年支米三万石、钱三万二千锭。还要供给其王子诸妃膳食。文宗天历初年(1328),赐宽彻普化金银

  • 卷九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九十九礼部五十八朝贡四事例土官每三年朝觐差人进贡一次限本年十二月终到京一贡物不等马        象金银器皿     降香黄蜡一方物及中途倒死马匹例不给价其到京马匹每匹赐钞一百锭迤

  • 卷六 礼乐篇·王通

    子曰:“吾于礼乐,正失而已。如其制作,以俟明哲,必也崇贵乎?”贾琼、薛收曰:“道不行,如之何?”子曰:“父母安之,兄弟爱之,朋友信之。施于有政,道亦行矣,奚谓不行?”子谓:“任、薛、王、刘、崔、卢之昏,非古也,何以视谱?”文中子曰:“帝之

  • 卷一·惠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说卷一翰林院侍读惠士奇撰闵公二年夏五月乙酉吉禘于庄公【纪年曰康王三年定乐歌吉禘于先王此王者丧终之禘也故曰大禘则终王定乐歌即所谓禘乐】左传夏吉禘于庄公速也【孔疏云襄十五年晋悼公卒十六年传

  • 水喻品第十七·佚名

    净心常忆念,无所有贪爱。已度愚痴渊,如鹅守枯池。彼心既弃舍,翱翔昇虚空。修行出世间,能破魔罗众。少不修梵行,至老不积财。愚痴乐睡眠,由己不修善。少不修梵行,至老不积财。鸳鸯守空池,守故有何益。莫轻小恶罪,以为无殃报。水

  • 戎幕闲谈·韦绚

    轶事小说集。唐韦绚撰。宋人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载此书是韦绚在文宗大和中为李德裕从事时,记录李德裕的一些日常言谈。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载此书是韦绚做西川巡官时,记李文饶所谈。李德裕字文饶,曾于大和四年至

  • 船子和尚拨棹歌·释德诚

    唐代诗人船子和尚著,无法忍寺首座坦禅师刻本,正集2卷,续集2卷,收船子和尚渔父歌词29首,以及历代僧俗和咏等。船子即德诚,遂宁(今四川省内)人,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于中唐时期。《五灯会元》卷五说他“节操高邈,度量不群”,得法于

  • 阿弥陀经义疏·元照

    全一卷。宋代灵芝元照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七册。亦为注释鸠摩罗什所译之阿弥陀经。正文前立教、理、行、果四门:(一)教分教兴、教相二种,教兴之下,记叙如来出兴为令众生厌娑婆之苦,欣慕极乐净土,执持名号而得往生;教相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