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谊传
王谊字宜君,河南洛陽人。
父亲王显,北周凤州刺史。
王谊年青时,慷慨有大志,善习弓马,博览群书。
周闵帝时,他任左中侍上士。
那时大冢宰宇文护执政,势倾王室,闵帝拱手沉默而已,什么都不能管。
有朝士在闵帝身边,对皇上略有不恭,王谊勃然大怒,上前要杀他,这个人连忙请罪,王谊才罢。
从此以后,朝士没有谁敢对闵帝不恭谨的。
一年多以后,升任御正大夫。
遭父丧,哀毁过礼,在父亲坟墓边搭草房,自己背土成坟。
过了一年多,拜授雍州别驾,他坚辞不受,但闵帝不准他不当官。
周武帝即位后,授他仪同之职,逐步升迁为内史大夫,封为杨国公。
跟随武帝讨伐北齐,来到并州,武帝入城,反被齐人打败,近臣大多战死。
王谊率领麾下骁勇善战者赴难,武帝得以保全。
当时武帝因为六军受挫,将要班师回朝,王谊努力劝阻,武帝听从了他的计谋。
等到平定北齐后,授他为相州刺史。
不久,又征他为大内史。
汾州的稽胡造反,王谊率兵打击他。
武帝弟越王宇文盛、谯王宇文俭虽任总管,但都受王谊节制。
他就是这样被看重。
等到平定反贼回京,赏赐布匹五千段,封一个儿子作开国公。
武帝快崩驾时,对皇太子说:“王谊是国家大臣,应把他放在机密位置,不必让他到远处为官。”皇太子即位,这就是周宣帝。
他怕王谊刚正,让他当了襄州总管。
等到隋高祖任丞相,他转任郑州总管。
司马消难举兵造反,高祖任王谊为行军元帅,率领四个总管讨伐他。
官军到近郊,司马消难害怕而逃奔陈国。
于是,北至商、洛,南到江、淮,东西两千多里,巴蛮大多背叛,一起推渠帅兰雒州为主。
雒州自称为河南王,以归附司马消难,北面连接尉迟迥。
王谊率领行军总管李威、冯晖、李远等分路讨伐,上十个月全部讨平。
高祖因王谊是前代旧臣,对他非常尊敬,派人慰问他,路上车盖络绎不绝。
让自己的第五个女儿嫁给他的儿子王奉孝,不久拜他为大司徒。
王谊也因与高祖有旧交,也归心于高祖。
等到高祖受北周禅让,对他更加礼遇,高祖亲自来到他的府第,与他极尽欢乐。
太常卿苏威提议,认为户口增多,田地太少,想减少功臣的封地以给百姓。
王谊上奏道:“文武百官,都是历代的功勋贤人,这才被赏赐爵土。
一旦削了他们的爵土,未见其可行之处。
我担心的是,朝中大臣的功德不能得到表彰,何必担心人民田地不足?”皇上以为然,未采纳苏威的建议。
开皇初,皇上将巡幸岐州,王谊劝告说:“陛下刚刚君临万国,民情还未融洽,为什么要有此行?”皇上开玩笑说:“我过去与你地位、声望相同,你一朝屈节为臣,或许以此为羞耻。
这次巡幸,是想扬扬威武,想以此让你心里服气罢了。”王谊笑笑退下。
不久奉命出使突厥,皇上夸奖他称职,封他为郢国公。
不久,他儿子王奉孝去世。
过了一年,王谊上表说,公主年少,请除丧服。
御史大夫杨素弹劾王谊说:“我听说丧服有五,亲疏不同;丧制有四,降杀也很不同。
这是君王所常推行的办法,所以说是不能变易的公道。
因此,贤人不能超过,不肖的也不能不及。
而仪同王奉孝,既与兰陵公主婚配,奉孝在去年五月去世,刚刚一年,但王谊便请求除丧。
我私下以为,公主虽是王姬,但终因成了下嫁之礼,‘公’道则‘主’之,就好比是天经地义。
何况三年的服丧期,从上到下,到时就除丧服,在礼仪虽未详细记载,但夫妻是人伦之始,丧失配偶是人道中最大的事,如不重视,就会取笑于君子。
所以钻燧改火,责备他居丧太短;早上遭丧,晚上就唱歌,嘲笑他忘哀太早。
虽然王谊不是要自己无礼,而且他爵位又很高,他想做无礼之事,怎么行呢?他鄙薄风俗有伤教化,为父则不慈;轻视礼教和丧礼,把媳妇搞到无义的地步。
如若放纵他而不加纠正,恐怕有伤风俗,请将他交有关部门治罪。”有诏书说不治他的罪,但皇上对他的恩宠和礼遇稍稍差一点了。
王谊颇有些怨恨。
有人告王谊谋反,皇上下令查验其事。
主持调查的上奏说,他只说了些不该说的话,实在没有造反的证据。
皇上赏他酒喝,然后放了他。
这时上柱国元谐也很失意,王谊多次与他来往,言论不恭。
胡僧告了他。
公卿大臣们上奏说王谊大逆不道,其罪该死。
皇上看见王谊,悲怆地说:“我与你过去是同学,很同情你,但拿国法怎么办呢?”于是下诏说:“王谊,在北周时代,很早就参予政治,我和他一起读书,两人关系很好。
但他性格刻薄,巫道盈门,尽说怪话,装神弄鬼。
我刚当皇帝时,曾告诫过他,他口里虽说改悔,心里实际上不肯改。
于是他说根据四天王神道,他王谊应受命当天子,还说书上有王谊当天子的灵谶,天上有他王谊的星象,他要在桃、鹿二川,在岐州之下,在辰巳年,兴帝王之业。
他还密令卜问,窥伺朝廷火灾。
还说他就是明君。
他信任旁门左道,说他一定会当帝王。
这样的人,如果赦免他,或许以后会造反。
禁止暴乱,除掉险恶,他应服刑!”皇上又令大理正赵绰对王谊说:“你的命如此,怎么办呢?”于是赐他死在家中,死时四十六岁。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六 儒 林·李百药 志第十四 天文上·魏徵 卷九十七·列传第三十五·脱脱 國朝獻徵錄卷之五十九·焦竑 卷六十六·谷应泰 第二十七回 战湖口李司令得胜 弃江宁程都督逃生·蔡东藩 辽史拾遗卷四·厉鹗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佚名 卷之一千三百十七·佚名 卷九·曾巩 一四六四 湖北巡抚福宁奏本年查缴《通鉴纲目续编》一部折·佚名 卷四十九·傅恒 卷十二·吕中 卷三十三·乾隆 卷七十九·雍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