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夷貊传论

评论说:自从晋代南渡,夹居江东,西北部荒凉偏远地区,被阻隔不能交通。至于东南边疆,国界相连,到宋代元嘉应天顺时,动用武力,象浦大捷,威震海外,于是各国使节接连不断,年年都来朝拜。直到齐、梁年间,各国贡奉都不失臣仆之礼。到了侯景作乱,边境日益告急。陈朝的基业,已是十分衰微,不是救首就是救尾,身躯还能存在几天呢。因此外国来朝贡之事。就不见于史册。恐怕这就是所谓的有德则来,无道则去吧。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八 尉元 慕容白曜·魏收
  卷上·佚名
  第五十八回 钦使迭亡太平建国 悍徒狡脱都统丧躯·蔡东藩
  卷二十九·杨士奇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佚名
  卷之三百六十六·佚名
  卷之三百八十四·佚名
  卷二十三·吕中
  ·会镇请筹款防洋议·丁曰健
  仆散安贞传·脱脱
  继晓传·张廷玉
  枣林杂俎仁集·谈迁
  燕饥赵将伐之·佚名
  秘书志卷第九·王士点
  卷五十五·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十五·梅鼎祚

    <集部,总集类,古乐苑钦定四库全书古乐苑卷四十五明 梅鼎祚 编杂歌谣辞【汉谣】武帝太初中谣【拾遗记曰太初二年大月氏国贡双头鸡四足一尾鸣则俱鸣武帝置於甘泉故馆更以余鸡混之得其种类而不能鸣誎者曰诗云牝鸡无晨

  • 成化御制原序·商辂

    朕惟天地纲常之道载诸经古今治乱之蹟备诸史自昔帝王以人文化成天下未始不资於经史焉我太宗文皇帝表章五经四书辑成大全纲常之道粲然复明後有作者不可尚已朕只承丕绪潜心经训服膺有年间閲历代史书舛杂浩繁不可殚纪惟宋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一百七十九·佚名

    弘治十四年九月丙子朔日食 镇远侯顾溥襄城伯李鄌以日食救护入礼部中门为缉事官校所奏溥等上疏引罪宥之 录辽东义州等处杀贼功官军给赏有差 广东钦州地震有声如雷○丁丑工部覆奏礼科都给事中甯举等所言恤军士事谓今边

  • 卷之二百三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四○ 闽浙总督钟音等奏呈续购书集目录清单折·佚名

    四○ 闽浙总督钟音等奏呈续购书集目录清单折乾隆三十八年三月十七日闽浙总督臣钟音、福建巡抚臣余文仪、福建学政臣汪新谨奏,为钦奉上谕事。窃照案准礼部咨,钦奉上谕,采访遗书。臣等当即钦遵,率属善为搜罗,并于省城公所设

  • 循吏传序·李延寿

    从前汉宣帝认为“政治稳定,狱讼得以妥善处理,恐怕靠的是郡守一级的地方长官了”。前代史书也说,“如今的郡守,就是古代的诸侯啊”。所以各级官吏的职责,就是要爱惜百姓。至于道德教化,移风易俗,没有不要靠他们的。宋武帝出身

  • 卷四十八·阿桂

    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四十八盛事【二十四 收成分数三】乾隆五十四年直省收成分数直隶省二麦八分有余秋禾八分 江苏省二麦九分有余秋禾八分有余 安徽省二麦八分有余秋禾七分有余 江西省二麦早稻晚稻八分有余

  • 秦败魏于华·佚名

    【提要】 学问学多了如果不善加运用,就会变得非常的迂腐,甚至连基本的人世常识、人情伦理都忘却了。“邯郸学步”中的那人迂腐得连原来怎么走路都不知道了。现在魏王执意去秦国送死,这样迂腐的行为谁能阻止他呢? 【原文】

  • 崇礼第三十七·桓宽

    大夫曰:“饰几杖,修樽俎,为宾,非为主也。炫耀奇怪,所以陈四夷,非为民也。夫家人有客,尚有倡优奇变之乐,而况县官乎?故列羽旄,陈戎马,所以示威武,奇虫珍怪,所以示怀广远、明盛德,远国莫不至也。”贤良曰:“王者崇礼施德,上仁义而贱怪力

  • 论语学案卷十·刘宗周

    (明)刘宗周 撰○下论子张第十九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学问只有生死一闗为究竟地寻常只有义利一闗最难破解子张劈头说见危致命便是究竟学问而继之以见得思义正见平时所致力处丧祭二端又就民生切

  • 卷一·陈确

    近言集 贤者见其远,不肖者见其近,吾言近而已。言近矣,则何以集?吾闻惟圣贤者为能不弃近言,吾固知天下后世之必多圣贤者也,故不以近言而弗集也。文章入妙虚,无过是停当。学道入妙处,亦无过是停当。无不停当,即是可与权、不逾矩

  • 提要·佚名

    【臣】等谨案程氏经説七卷皆伊川程子解经语也原本不着编辑者名氏书录解题谓之河南经説称系辞一书诗二春秋一论语一改定大学一又称程氏之学易传为全书余经具此其门目卷帙与此本皆合则犹宋人旧笈也其中若诗书解论语説本

  • 宗镜录卷第三十一·延寿

    夫诸佛境界。唯趣不思议一心解脱之门。何谓不思议解脱。以一切法非有而有。有而非有。非定量之所知故。称不思议。既以非有而有。即不住于无。有而非有。即不住于有。有无不住。即于诸法悉皆解脱。以一切法不出有无故

  • 华严经探玄记卷第一·法藏

    归依大智海  十身卢舍那充满诸法界  无上大慈尊方广离垢法  圆满解脱轮普贤文殊等  海会大菩萨我在具缚地  悕心大法门唯愿见加哀  令增念智力开此秘奥藏  广益于自他愿令法久住  传灯报佛恩夫以法性

  • 摩利支天一印法·佚名

    有二印。一者身印。二者隐形印也。先作身印当心诵真言七遍。加持身五处。谓五处者。一心二额三左肩四右肩五顶是也。身印相虚心合拳。以二中指指端屈缠著二头指端。是大金刚轮印也真言曰。次作隐形印当心念诵一百八遍

  • 卷第一·宋濂

    宋文宪公护法录卷第一 皇明金华宋濂着 云栖袾宏 辑 虞山钱谦益订 国初应召大浮屠塔铭(凡十有三人) 大天界寺住持孚中禅师信公塔铭(有序) (至正十七年化即龙凤三年) 大天界寺住持孚中禅师信公示寂之十四年其弟子似桂

  • 神峰通考·张神峰

    原名《神峰张先生通考命理正宗辟谬大全》,为明朝神峰子张楠所著。张楠是郎中,研用子平命学四十余年。此书是他七十多岁时所写,乃积数十年实战经验之心血结晶,在结构体系上继承了《渊海子平》的传统子平论命体系,同时结合自

  • 地府十王拔度仪·佚名

    地府十王拔度仪,撰人不详。约出于宋元时。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威仪类。本篇所载为超度亡灵仪法。行道者首先焚香供养大罗天三清三宝天尊,其次焚香供养地府十王,赞颂启告,祈求众神垂降大慈悲力,救度亡灵。所谓地府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