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侯莫陈顺传

侯莫陈顺,是太保、梁国公侯莫陈崇之兄。

从小豪迈任气,有志向气度。

最初担任尔朱荣的统军,后来跟随贺拔胜镇守井陉。

武泰初年,讨伐葛荣,平定邢杲,征讨韩娄,都立下战功。

被任命为轻车将军、羽林监。

又参与击败元颢,升任宁朔将军、越骑校尉。

普泰元年(531),任持节、征西将军,封木门县子,食邑三百户。

随即加散骑常侍、千牛备身、卫将军、阁内大都督等衔。

跟随魏孝武帝入函谷关。

侯莫陈顺与太祖是同乡,素来交好,而且他的弟弟侯莫陈崇先在关内,太祖见到他很高兴。

于是晋封彭城郡公,食邑一千户。

大统元年(535),授卫尉卿、仪同三司。

梁人山定围攻河州时,侯莫陈顺任大都督,同赵贵击败梁人山定,随即代行河州政事。

后来跟随太祖攻克沙苑,因战功食邑增加一千户。

四年,魏文帝东征,与太尉王盟、仆射周惠达等留守长安。

当时赵青雀反叛,王盟、周惠达奉护魏太子出居渭水北岸。

侯莫陈顺在渭桥与贼人交战,接连击败贼军,贼人不敢进逼。

魏文帝回来后,亲自拉着侯莫陈顺的手说:“渭桥之战,你立有大功。”解下所围的金镂玉梁带赏赐给他。

南岐州氐人苻安寿自称太白王,攻占武都,州郡动荡。

又任命侯莫陈顺为大都督,前去讨伐。

贼人重兵把守险要之处,大军无法前进。

侯莫陈顺于是利用间谍离间贼人内部,使其亲信之间不和;又立下即时兑现的赏格,引诱贼军部属。

苻安寿知道大势已去,率领部落一千家,赴大军归附。

当时侯莫陈顺的弟弟侯莫陈崇又封彭城郡公,封侯莫陈顺为河间郡公。

次年,加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行西夏州事、安平郡公等衔。

十六年,出任荆州总管、山南道五十二州诸军事、荆州刺史。

孝闵帝登基,授官少师,升任柱国。

当年去世。

豆卢宁传豆卢宁字永安,昌黎徒何人。

祖先原姓慕容氏,是前燕的支脉。

高祖父慕容胜,皇始初年,归附魏国,任长乐郡守,赐姓豆卢氏,也有人说是因避难而改姓。

父亲豆卢长,任柔玄镇将,有威严,为当时人所称许。

武成初年,由于豆卢宁功勋显赫,追赠豆卢长为柱国大将军、少保、涪陵郡公。

豆卢宁少年时期骁勇果敢,有志向气量,身高八尺,容貌漂亮,风度潇洒,善于骑马射箭。

永安年间,以别将之职随从尔朱天光入函谷关,加授都督。

又因为击败万俟丑奴有功,赐爵灵寿县男。

曾与梁人山定在平凉川相遇,相互比试箭法。

于是在百步以外悬挂莎草作为箭靶,豆卢宁七射五中。

梁人山定佩服他的本领,赠给他丰厚礼物。

尔朱天光失败后,侯莫陈悦反叛,太祖前去讨伐,豆卢宁与李弼率领部属归附太祖。

魏孝武帝西迁时,由于奉迎有功,封河阳县伯,食邑五百户。

大统元年(535),授官前将军,晋封侯爵,食邑增加三百户。

升任显州刺史、显州大中正。

随即被任命为抚军将军、银青光禄大夫,晋封公爵,食邑增加五百户。

又任镇东将军、金紫光禄大夫。

跟随太祖活捉窦泰,收复弘农,攻克沙苑,任武卫大将军,兼任大都督。

随即升任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食邑增加八百户。

又被任命为北华州刺史,在任时间不长,以廉洁公正出名。

加散骑常侍衔。

七年,跟随于谨在上郡击败稽胡帅刘平伏。

梁人山定反叛后,朝廷任命豆卢宁为军司,监督陇右诸军事。

平定叛乱后,升任侍中、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九年,跟从太祖接应高仲密,在邙山与东魏作战,升左卫将军,晋封范阳郡公,食邑增加四百户。

十六年,被任命为大将军。

羌帅傍乞铁匆心及郑五丑等人反叛,豆卢宁率军将其讨平。

魏恭帝二年(554),改封武阳郡公,升任尚书右仆射。

梁国将领王琳派遣侯方儿、潘纯陀侵犯江陵,豆卢宁与蔡..、郑永等将其击退。

三年,武兴氐人与固道氐人魏大王等人,相继反叛,豆卢宁又将其讨平。

孝闵帝登基,授官柱国大将军。

武成初年,出任同州刺史。

又督率各军击败稽胡人郝阿保、刘桑德等。

率军返回后,升任大司寇,晋封楚国公,食邑一万户,另外在盐亭县食邑一千户,收其租税。

保定四年(564),任岐州刺史。

当时大军东征,豆卢宁有病,乘车随军。

五年,在同州去世,享年六十六岁。

追赠太保、同..等十州诸军事、同州刺史。

谥号为昭。

最初豆卢宁没有儿子,收养弟豆卢永恩之子豆卢责力为儿子。

后来生下儿子豆卢讠赞,有人认为应立豆卢讠赞为嫡子。

豆卢宁说:“兄弟的儿子,如同自己的儿子,我还选择什么?”就立豆卢责力为嫡长子。

世人因此而称赞他。

豆卢宁去世后,豆卢责力承袭爵位,从少年时就历任高官。

大象末年,任上柱国、利州总管。

豆卢讠赞由于父亲功勋,建德初年,赐爵华阳县侯。

官至开府仪同大将军,晋封武阳郡公。

猜你喜欢
  卷四百七十三 元祐七年(壬申,1992)·李焘
  卷三百九十三 元祐元年(丙寅,1086)·李焘
  卷二十 太平興國四年(己卯,979)·李焘
  卷第一·徐鼒
  ●卷六·邵廷采
  辽史拾遗卷十二·厉鹗
  卷之二百八十三·佚名
  今献备遗原序·项笃寿
  第一九一禀光绪十二年十二月十八日一一四○六—一·佚名
  卷八十二·佚名
  六八八 寄谕大学士英廉于仅存名目之书查清后将底本发还·佚名
  苟颓传·魏收
  路敏行·周诒春
  成功一·周诒春
  二十二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三·丁绍仪

    ○词综讹脱自竹太史词综出而各选皆废,各家选词亦未有善於词综者。惜彼时宋元善本书匿而未出,仅见毛氏所刻与世俗流传刊钞各本,每有错脱,梓时又多帝虎之讹,均未校改。如苏东坡醉翁操云:“琅然清圆。”夏均父减字

  • 卷一·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千叟宴诗【乾隆五十年】卷一预宴十八人诗六十三首【郡王品级多罗贝勒】允 祁【年七十四】绍绳家法洽重熙三世重逢介夀祺例溯尧衢开钜典纶颁禹服沛鸿厘曾元庆裕麟之定?瓞祥绵凤在岐五代一堂征福备本

  • 卷三百八十四·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八十四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十八 陈? 老将行 忆在羽林年少时飞鞚惯将生马骑自怜生忝将门子寜比长安狂狭儿二石雕弓不虚发几从大将西出师左挟蛇矛右龙劒斩除虏寇如蒿藜未数嫖姚功

  • 卷三百三十六·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三十六笋类五言古食笋          【唐】白居易此州乃竹乡春笋满山谷山夫折盈把抱来早市鬻物以多为贱双钱易一束置之炊甑中与饭同时熟紫箨拆故锦素肌擘新玉每食遂加飡经

  • 卷二百二十四·列传第一百十二·张廷玉

        严清 宋纁 陆光祖 孙鑨 陈有年 孙丕扬 蔡国珍杨时乔   严清,字公直,云南后卫人。嘉靖二十三年进士。除富顺知县。公廉恤民,治声大起。忧归,补邯郸。入为工部主事,历郎中。董作京师外城,修九陵,吏无所侵牟,工

  • 七国考卷五·董说

    ○楚国名楚 荆吕览荆平王得如黄之狗箘簬之矰以畋于云梦檀弓襄公朝于荆国策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又荆宣王问羣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越絶书荆平王传韩非子齐荆攻魏魏王遗荆王美人亢仓子荆君熊圉问水旱理乱韩诗外传

  • 凡例·商辂

    凡提纲分目悉遵朱子凡例凡事迹悉据正史【谓宋辽金元史及皇明实录】正史或有阙畧异同参取宋长编元经世大典等书增入订正或事有可疑正史不载而传闻彰着者畧述於目之末以圈隔之或出某人曰以爲别疑以传疑也凡得天下有救世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十六·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卷三十五·郝经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三十五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三十二 魏臣 李通【孙秉 秉子重】 臧霸【孙观】 文聘 吕? 许褚典韦 龎悳 郝昭 张特 龎淯【张猛 杨丰鲍出】阎温【张恭 恭

  • 第三卷 关津 桥梁·缪荃孙

    关 津江宁府石灰山关在上元县幕府山,明初置,今废。江东渡、龙江渡、五马渡在幕府山前,晋元帝与诸王渡江处。(以上上元县)龙江关在江宁县西仪凤门外,今移上新河。旧管收工部税务,另设户部钞关。清康熙二十八年并两税为一,民商

  • 耶律斜涅赤传·脱脱

    耶律斜涅赤,字撒剌,六院部舍利袅古直之族人。初时字铎碗,先隶于太祖幕下,曾经生了病,太祖赐予他一樽酒,喝下便痊愈了,辽语酒樽称“撒剌”,所以下诏让他改字撒剌。太祖即位,掌管腹心部。天赞初年,分迭剌部为北、南院,斜涅赤为北院

  • 卷九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九十五郊社考【五】祀后土顺治元年定制每岁夏至大祀地於北郊方泽以五岳五镇四海四渎为四从坛配享  【方泽坛详见於後】八年尊封肇祖原皇帝兴祖直皇帝陵山为启运山景祖翼皇帝显祖宣皇帝陵

  • 农战第三·商鞅

    题记:商鞅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述了农战政策,并从九个方面论述了农战的重要性,提出要根据民众在农战中的功绩受官加爵,那些儒生、说客、商人不参加农战,不能受官加爵。平常国君用来勉励民众的是官职和爵位。可是国家得以兴旺的

  •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卷第二·佚名

    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 诏译  二者说诸佛出现证修金刚菩提殊胜第二品  是时释迦牟尼如来。告曼殊室利菩萨言。吾今启请诸佛如来。令圣力加持一切菩萨摩诃萨。进修一切如来金刚三密三菩提法三摩地观。令诸

  • 论书·苏轼

    书法心得论著。三卷。宋苏轼撰。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土。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官至礼部尚书,追谥文忠。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等并举为“宋四家”。擅长行、楷,取法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

  • 龙凤配再生缘·佚名

    清代白话长篇才子佳人小说。又名《再生缘》。十二卷七十四回。不题撰人。成书于清光绪年间。现存主要版本有上海鸿文书局石印本,藏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1988年湖南文艺出版社排印本,1997年岳麓书社排印本。叙述孟丽君

  • 南村诗集·陶宗仪

    四卷。明陶宗仪撰。陶宗仪字南村,号九成,台州黄岩 (今属浙江)人。元末举进士不第,明洪武中曾任教官。洪武二十九年(1396)率诸生到南京赴礼部试,赐钞而归。宗仪学识广博,不但长于诗文,精于书法,还勤于记述典章制度。著

  • 金光明经文句·智顗

    凡六卷。隋代智顗口述,门人灌顶笔录。略称金光明文句、光明文句。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九册。为天台五小部之一。随文解释北凉昙无谶所译之金光明经,并排斥江北及江南诸师三分科经之分法,而自‘如是我闻’至寿量品之‘悉来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