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李若水传

李若水字清卿,氵名州曲周人,原名若冰。他以上舍生登第,调任元城县尉、平阳府司录。参加学官考试获第一名,任济南教授,被命为太学博士。蔡京晚年恢复相位,儿子蔡绦用事专权,李邦彦愤愤不平,打算以病辞谢离开朝廷。若水则说“:大臣以道德事奉君主,不可以就此停止,为什么不取决皇帝面前,使去留的大义,显露于天下呢?难道可默默托病而退去,使天下有尸位素餐的讥讽吗?”又说“:积弊已经很久,要求得治理是很难。建议裁损费用而国家用度不丰裕,减省科赋徭役而百姓财力还是困乏,权贵谦退而越是骄横,仕流泛滥而不能澄清。正应当置驿求贤,解榻待士,采纳他们的小小长处和远见卓识,以振兴治理之功。”共十多条,都很切中时病,李邦彦不高兴。

靖康元年(1126),李若水任太学博士。开府仪同三司高俅死去,按照以前旧例,皇帝应当挂服举哀,李若水说“:高俅以幸臣的身份逾越等级跻身显位,败坏军政,致使金人长驱直入,他的罪恶应当与童贯等同。他得以保全脑袋而死,尚且应当追削官秩,表示被大家忘记;但官吏们循常习故,打算加以繁琐的礼仪,这不是可以用来平息公议的办法。”奏章一再呈上,才使朝廷停止了这种做法。

钦宗将要派遣使臣到金国去,讨论用赋税收入赎回三镇,诏令推举可堪出使重任的人,李若水名列选人之中。皇帝召见了他,赐给他今名,迁任著作佐郎。作为使臣,李若水在云中会见了粘罕。刚返归朝廷,金兵已经南下,又以徽猷阁学士的身份,辅佐冯氵解前往金国。方停留在中牟,守御黄河的军队互相惊慌以为金兵来了,左右侍臣商议从小路离开,冯氵解问若水:“怎么办?”若水回答说“:戍兵害怕敌人而溃散,怎么能仿效他们,今天恰好以死报国。”下令敢讲退却者斩首,这样大家才安定下来。

已经出行,累次上奏章,说和议必定不可以成功,应当告诫严加守备。到怀州,遇上金国馆伴使萧庆,把他挟持一起回朝。到京城门口,把萧庆拘留在冲虚观,只令萧庆、冯氵解进去。既而双方所议多不合,粘罕加紧攻打京城,李若水入朝见皇帝,告诉这一情况,皇帝命令何..前行。何..还朝,说他们二人想与太上皇徽宗相见,皇帝说:“我应当前往。”第二天皇帝临幸金兵军营,过了二夜才归。提拔若水任礼部尚书,李若水坚决辞谢。皇帝说“:学士与尚书同班,何必辞谢。”李若水不停地请求,改任吏部侍郎。

靖康二年(1127),金人再次邀请皇帝出郊,皇帝很有难色,李若水认为不要有其他顾虑,随从前行。金人中途改变主意,逼迫钦宗换下皇袍,李若水抱住痛哭,骂金人是狗辈。金人把他拖出去,击坏他的脸,因气结倒在地上,众人都散去,留下铁骑数十人看守。粘罕下令说:“一定使李侍郎无恙。”李若水绝食,有人劝勉他说:“事情已经没有办法,你昨天虽然骂人,国相没有生气,今天归顺服从,明天就荣华富贵了。”若水感叹说:“天无二个太阳,我李若水难道有二个君主吗!”他的仆从也来劝慰说“:您父母年岁已高,如果稍稍屈服,希望能得到一个回去觐见的机会。”李若水大声呵斥说:“我不再顾及家里了!忠臣事奉君主,有死无二。但我亲孝老人,你回去后不要马上告诉他们,让兄弟慢慢告诉他们就行了。”

十天以后,粘罕召他商议事情,而且询问不肯拥立异姓为帝的情况。李若水说“:上皇为百姓着想,罪责自己内禅皇位,主上仁义孝道慈仁节俭,没有什么过错,怎么适宜轻议废立?”粘罕指责宋朝失信,李若水说:“如果以失信为过错,你是最失信的人。”历数粘罕失信的五件事说“:你是大猪和长蛇式的贪暴者,真是一个剧贼大盗,灭亡没有多少日子了。”粘罕命令把他推出去,李若水反而骂得越发厉害。到达郊坛下面,李若水对仆从谢宁说“:我为国家而死,这是职责,只是一起连累你们了!”又骂不绝口,监军的人打破他的嘴唇,他喷血痛骂更加不停,最后用刀裂颈断舌而死,享年三十五岁。

谢宁得到机会回朝,详细说李若水就义情形。宋高宗即皇帝位,下诏说:“若水忠义气节,无与伦比,我听说后,为之流涕哭泣。”特赠若水观文殿学士,谥号叫“忠愍”。李若水死后有从北方逃归的人说“:金人相互说‘,辽国灭亡,死于忠义的十多人,南朝只有李侍郎一人。’他临死前毫无恐怖之色,做歌诗而死,歌诗云‘:昂首责问苍天啊,苍天终于没有话说,忠臣以死效忠国家啊,死又有什么罪咎呢?’在场的人为之悲痛。”

猜你喜欢
  卷二百二十七·表第十八·脱脱
  第八十二回 孝妇伸冤于公造福 淫妪失德霍氏横行·蔡东藩
  第七回 寻生路徐市垦荒 从逆谋李斯矫诏·蔡东藩
  第九十三回 战秦晋曹文诏扬威 闹登莱孔有德亡命·蔡东藩
  卷第一百三·胡三省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七十三·佚名
  卷之二百四十四·佚名
  卷之五百九十一·佚名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下卷十八·杜大珪
  钦定执中成宪目录·佚名
  评鉴阐要卷七·乾隆
  世家卷第四十三 高丽史四十三·郑麟趾
  康延孝传·欧阳修
  余靖传·脱脱
  纲鉴易知录卷三五·吴楚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王奕·唐圭璋

      奕字伯敬,自号玉斗山人,玉山人。与谢枋得相善。入元后曾补玉山教谕。有东行斐稿传于世。   摸鱼儿   肯堂欲惠书不果,借萧彦和梅花韵见意   问梅花、几人邀咏,平生见外骚楚。相思一夜罗浮远,姑射仙姿何处。情未

  • 卷八百九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九十三毛文锡【字平珪登进士第後事蜀为翰林学士迁内枢密使历文思殿大学士司徒词三十一首】西溪子昨夜西溪游赏芳树奇花千样锁春光金尊满听弦管娇妓舞衫香暖不觉到斜晖马驮归何满子【何一

  • 卷四百六 列传一百九十三·赵尔巽

      骆秉章 胡林翼   骆秉章,原名俊,以字行,改字籥门,广东花县人。道光十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迁御史,稽察银库,却陋规,严检阅。吏不便其所为,欲齮龁去之,会发其奸,不得逞。历给事中、鸿胪寺少卿、奉天府丞兼学政。二十三

  • 卷一百六十八 表八·赵尔巽

      ◎诸臣封爵世表一   《史记》、《汉书》皆表列侯。明史世表亦及功臣。清于封爵,皆仿古制。世及为礼,视汉特优。非罔替者,甲令按等皆有袭次,不容稍紊。开国所封,沐雨栉风,攀鳞附翼,与汉元功实无差异。其后荡定边徼,开拓

  • ●卷一百九十九。·徐梦莘

      炎兴下帙九十九。   起绍兴十年正月,尽二月。   绍兴十年正月李谊为工部尚收迎奉梓宫奉迎两宫使莫将为工部侍郎以副之使於金国。   十日丙戌李谊落职放罢。   李谊既承奉使之命力辞其行亲旧日不可谊曰:我不

  • 卷十二上·杨士奇

    洪武三十五年九月辛巳朔肃王楧来朝○命户部郎中李昶抚安北平郡县○夜有星如鸡子大青白色有光出土司空旁西南行至云中火星犯右执法○壬午蜀王椿来朝○秦王尚炳至○癸未晋王济熺辞归赐钞五千锭其从官赐钞有差○赐中军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一百八十·佚名

    弘治十四年十月丙午朔孟冬享 太庙 遣内官祭司井之神遣驸马都尉马诚游太分祭 长陵 献陵 景陵 裕陵 茂陵 遣仪宾杨淳祭 景皇帝陵寝 遣内官祭 恭让章皇后陵寝 太子太保宁晋伯刘福卒福之先直隶清丰县人兄禄袭父爵卒无子福

  • 卷之五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藳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三 礼略三·纪昀

    礼畧吉礼○吉礼三宗庙时享祫禘功臣配享七祀上陵△宗庙唐宝应二年 【时代宗嗣位尚未敢元】 祧献祖懿祖祔玄宗肃宗 【开元创立九室此仍其制以太祖代祖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 宗玄宗肃宗为九室也】 自是之后常为九室德宗时

  • 卷三十七【起襄公二十六年尽二十六年】·杜预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注疏卷三十七【起襄公二十六年尽二十六年】晋杜氏注 唐陆德明音义 孔頴达疏经二十有六年春王二月辛卯卫甯喜弑其君剽【音义】【剽匹妙反】卫孙林父入于戚以叛注衎虽未居位

  • 原序·惠栋

    九经古义原序汉人通经有家法故有五经师训诂之学皆师所口授其后乃着竹帛所以汉经师之説立于学官与经并行五经出于屋壁多古字古言非经师不能辨经之义存乎训识字审音乃知其义是故古训不可改也经师不可废也余家四世传经咸

  • 昭公·昭公二十九年·左丘明

    【经】二十有九年春,公至自乾侯,居于郓,齐侯使高张来唁公。公如晋,次于乾侯。夏四月庚子,叔诣卒。秋七月。冬十月,郓溃。【传】二十九年春,公至自乾侯,处于郓。齐侯使高张来唁公,称主君。子家子曰:「齐卑君矣,君只辱焉。」公如乾

  • 称赞功德品第八·佚名

    尔时贤护菩萨。及宝得离车子。善商主长者,伽诃岌多居士子。那罗达多摩纳。水天长者与五百徒众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即以五百上服奉覆世尊,复以多种供具供养世尊,心乐法故各以己身奉承如来。尔时世尊,告阿难言:是贤护菩萨

  • 恋情的终结·格雷厄姆

    《恋情的终结》是英国作家格雷厄姆·格林最受公认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其最具自传性质的小说。入选2015年《卫报》历史百大英语小说;2015年BBC历史百大英国小说;2014年英国《每日电讯报》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爱情小说。威廉·

  • 性善堂稿·度正

    诗文别集。南宋度正撰。十五卷。正字周卿,合州(今四川合川)人。绍熙元年(1190)进士。历官国子监丞,累迁礼部侍郎,兼同修国史实录院。致仕卒。著有《周子年谱》、《夷白斋诗话》等。原有集十五卷,曹彦约为之序,自明以

  • 小名录·陆龟蒙

    轶事小说集。唐陆龟蒙撰。《宋史·艺文志》题《古今小名录》5卷,《直斋书录鲜题》作1卷,《四库全书总目》作2卷,今有《续百川学海》、《说郛》本、《五朝小说》本、《唐人说荟》本、《唐代丛书》本、《丛书集成》本。《

  • 国故论衡·章太炎

    近代章炳麟著。清宣统二年(1910年)在日本初版。共三卷,上卷小学,中卷文学,下卷诸子学。凡七万言,以发扬国学传统为宗旨,被黄侃称为能“见古人之大体”、“识刑名之取舍”(《国故论衡赞》)。其中《原学》、《原儒》、

  • 五门禅经要用法·佚名

    一卷,佛陀蜜多罗撰。宋昙摩蜜多译。说数息等五种之观门。标云:一安般。二不净。三慈心。四观缘。五念佛,释不次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