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十八 内务府题请将湖口等十四关铜斤分别交与张鼎臣王纲明曹寅等经营本

康熙四十年五月二十三日 

总管内务府谨题:为遵旨议奏事。 

案据本月十六日员外郎张鼎臣、张鼎鼐,主事张常住禀称:我等具奏,奴才等父祖世受圣恩,至深且重,无时无刻,不在想念,愿尽犬马之劳,以报主上鸿恩。奴才等世业木商,每年获利不过二分。去年主上施恩,将龙江等八关铜斤,赏给奴才弟兄三人经营。奴才等初次接办铜斤,因不知内情,承办之时,大概计算,曾按每斤铜节省银一分五厘,总共铜一百三十四万二千六百余斤,一年共交节省银二万两。今已经营一年,关于铜价及杂用等项,既皆明了,不敢不明白奏陈主上。查原来各关规定铜价每斤银一钱五分,据我等经营,看得每斤铜需银七分,运费及杂项用费需银三分,合计每斤铜需银一钱,于是每斤铜馀银五分,其中解交我等节省银一分五厘后,仍馀银三分五厘。又,原来铜商因有酌量助给各关监督盘缠银之处,我等即由所馀之三分五厘内,按照每斤铜需银一分一厘计算,交给关监督。又,买铜之时,如候关监督交付银两,即将迟误,而我等因自己银两不敷,乃借用利息银,所付利息二分四厘。以上各项,皆由所馀之五分银内支付。现在倘能借给官银承办,又可节省支付利息之银二分四厘,加上我等先节省之银一分五厘,则每斤铜即可节省银三分九厘。若将芜湖等六关算上,共十四关铜斤,借支银十万两承办,则一年可节省银十四万两,八年终了时,连同本银,总共可得银一百二十二万两。奴才等愚思,京师两局铸钱,皆靠此十四关铜斤,关系甚大,并非一二人能办之事。奴才等提请将十四关之铜三百五十八万一千馀斤,分为三份,由曹寅、王纲明及我弟兄,各自承办。若能如此,即与曹寅等总办一样,断不致误事,而且各自若有更多效力之处,圣上亦能知道。借支之银十万两,亦分三份领取,不办之时,各自将借支之本银照常交库等语具奏。奉旨:交内务府总管立即议奏。钦此钦遵。 

查江宁织造.郎中曹寅奏称:奴才承主上慈恩,无时不念高厚之恩,图报于万一也。康熙三十九年上谕,将十四关规定数目之铜,交与张鼎臣、王纲明等采买,每年节省银五万两。奴才曹寅现在情愿将十四关铜斤,完全接办采购,竭力设法节省,以略尽犬马之心。恳请主上施恩,借给本银十万两,以便购铜,八年交本银及节省银总共一百万两,每年交内库银十二万五千两等语具奏。奉旨:交内务府总管。钦此钦遵。 

臣等议得:查康熙三十八年十二月内,张家口商人王纲明等呈请接办芜湖、浒墅、北新、淮安、扬州、湖口六关,总共铜二百二十四万六千三百六十斤,每年节省银三万两,交与内库等因。当经臣衙门与户部会议具奏,已将芜湖等六关铜斤交给王纲明等经营。又查康熙三十九年三月内,员外郎张鼎臣等呈请接办崇文门、天津、临清、龙江、赣关、太平桥、凤眼仓、[注]南新等八关,总共铜一百三十三万四千五百余斤,每年节省二万馀两,交与内库等因。当经臣衙门血一户部、工部会议具奏,已将崇文门等八关铜斤交与张鼎臣等经营。员外郎张鼎臣及商人王纲明等,八年共节省银四十万两。今曹寅欲借支银十万两,八年交银一百万两,共中销除本银十万两,计节省银九十万两,其所节省之银,比张鼎臣、王纲明等所节省之银,既多五十万两,请将十四关铜斤,皆交曹寅承办。曹寅拟借银十万两,俟查明其家产后,另议奏请借给。郎中曹寅一年之本银及节省银十二万五千两,请于每年进送缎匹时,顺便带来,交给内库。 

又议得:郎中曹寅拟借支银十万两,接办十四关,总共铜三百五十馀万斤,每年交本银及节省银十二万五千两,销除借支之银十万两后,计八年中总共可交节省银连同利息银九十万两。因此郎中曹寅节省之银,比张鼎臣、王纲明等所节省之银既多,则十四关铜斤,理应交给郎中曹寅经营。惟以京师宝泉、宝源两局铸钱,系靠十四关之铜。买铜时皆由关监督处先领银两,始能买铜进交。惟京师用钱关系既甚重要,如将十四关铜斤,完全交给曹寅经营,倘若曹寅自身贻误,因无人继续交铜,恐致有误铸钱,因此请将十四关钢斤,交与郎中曹寅员外郎张鼎臣、张鼎鼐,主事张常住,商人王纲明、范玉芳、王振绪、翟共高等,共同经营。十四关铜斤既由彼等共同经营,则十万两银,亦由彼等共同借支。节省之银,即按曹寅所说之数,八年之中,著交本银及节省银一百万两。如此,则节省之银相同,而事亦可靠。 

已将所议之两本具奏,奉旨:汝等二次所议甚是,若将事只交一人,地方甚大,设若某时出一事故,尔内务府总管亦断难辞咎。著将曹寅之弟曹荃及张鼎鼐等叫来具奏。钦此钦遵。于本月十二日具奏,据物林达曹荃称:我兄曹寅拟接办十四关铜斤,因绝不致贻误,一定能成,才奏恳主上,设若不能,他亦不敢独自接办。倘因主上钱粮甚为重要,不可交与我兄曹寅一人办理,则奴才曹荃,既蒙主上鸿恩,派出差使,情愿协助我兄曹寅经营,以效犬马之劳于主上。如能更多节省,当再具呈节省,绝不致贻误.倘略有迟误,甘愿领罪。今若交给八人共同经营,人数既众,则不一定能多节省钱粮也。等语。又据员外郎张鼎臣、张鼎鼐,主事张常住,商人王纲明等称:京师宝泉、宝源两局铸钱,系靠十四关钢斤,此非一二人所能承办之事,关系甚为重大。如蒙圣上鸿恩,借给银十万两,我等共同办理。则不致误事。而且八年之中,很可节省银一百万两等语,缮文具奏。奉旨:著去信问曹寅。钦此。 

臣等议得:据员外郎张鼎臣等奏称:去年主上施恩,将龙江等八关铜斤,赏给奴才弟兄三人经营。奴才等初次接办铜斤,因不知内情,大概计算,一年共交节省银二万两。今已经营一年,关于铜价及杂用等项,既皆明了,不敢不明白奏陈。若将芜湖等六关算上,共十四关铜斤,借支银十万两承办,则一年可节省银十四万两,八年终了时,连同本银,总共可得银一百二十二万两。奴才等愚思,京师两局铸钱,皆靠此十四关铜斤,关系甚大,并非一二人能办之事。奴才等拟请将十四关之铜三百五十八万一千馀斤,分为三份,借支银十万两,由曹寅、王纲明及我弟兄,各自承办,如此断不致误事,而且各自若有更多效力之处,圣上亦能知道等语。前会奏请,将十四关铜斤,交给彼等共同经营。查共同经营分为三份,与各自尽力经营相同,且今张鼎臣等八年节省之银,既又多出二十二万两,因此请将十四关铜斤,分为三份经营,计交给张鼎臣兄弟三人一份,王纲明等四人一份,曹寅既系独自一人,即与共弟物林达曹荃共为一份。借支银十万两,请由广储司具领,分为三份借给。每年按节省银十四万两计算,八年共交银一百十二万两。借支银十万两,八年终了,如何抽还,请再议奏。十四关之铜三百五十八万馀斤,分为三份,因共合伙之人数多寡不等,而十四关之远近,铜数之盈缺,既不相同,将此斟酌情形,请分给员外郎张鼎臣、张鼎鼐、主事张常住以湖口、扬州、凤阳仓、崇文门、天津、太平桥六关,共铜一百十五万二千七百馀斤,分给商人王纲明、范玉芳、王振绪、翟其高以芜湖、浒墅、北新,此三关共铜一百四十一万六千九百九十馀斤,分给郎中曹寅、物林达曹荃以龙江、淮安、临清、赣关、南新,此五关共铜一百零一万一千一百八十九斤馀。为此谨题请旨。等因缮本。 

内务府总管玛斯喀、唐岱,交给奏事主事存柱、蓝翎长寿转奏。 

本月二十四日,奉旨:依议。钦此。 

交给员外郎张鼎臣、张鼎鼐,主事张常住,郎中曹寅之家人老汉,商人王纲明、范玉芳、王振绪、翟其高等本人。 

[译自内务府满文奏销档] 

[注]凤眼仓,满文原音如此,似为凤阳仓之误。

猜你喜欢
  前汉孝宣皇帝纪卷第十八·荀悦
  卷第四十二·胡三省
  大事记续编卷二十三·王祎
  卷之一百五十五·佚名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九十四·佚名
  卷之九十九·佚名
  一三六六 云南巡抚谭尚忠奏本年并无挖补《通鉴纲目续编》折·佚名
  三六○ 军机大臣奏进呈各省送到必应销毁书籍片·佚名
  卷四·胡一桂
  钦定金史语解卷二·佚名
  三国史记卷第三十九。·金富轼
  垣护之传·沈约
  高桢传·脱脱
  卷十一 石晋背盟·李有棠
  卷六十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歴代诗话卷七十二·吴景旭

      癸集上之上  明诗  实字  刘伯温雪鹤篇云鸾鹓鳬鸿鹑鹄翚鹭鹗鹳鹊鷢与鵗吴旦生曰沙中金集载唐宋人有叠用七实字为句者岷峨之山中巴江桂椒柟栌枫柞樟又异人间出骇四方严王陈李司马杨又骓駓骃骆骊骝騵白鱼赤兎

  • 卷一百三十·列传第六十八·列女·脱脱

        ◎列女   ○阿邻妻 李宝信妻 韩庆民妻 雷妇师氏 康住住 李文妻 李英妻 相琪妻 阿鲁真 撒合辇妻 许古妻 冯妙真 蒲察氏 乌古论氏 素兰妻 忙哥妻 尹氏 白氏 聂孝女 仲德妻 宝符李氏(张凤奴附)   汉

  • 卷五十七·毕沅

      ◎宋纪五十七 ∷起强圉作噩八月,尽屠维大渊献三月,凡一年有奇。   ○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   嘉祐二年辽清宁三年   八月,乙巳朔,知襄州、兵部员外郎、知制诰贾黯,降知郢州。黯请解官就养,不

  • 卷第一百八十四·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隋纪八〔起强圉赤奋若(丁丑)六月,不满一年。〕

  •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一百十七·乾隆

      附明唐桂二王本末【唐王】  【乙酉】我  大清  世祖章皇帝顺治二年【臣等谨案明自北都沦覆宗社已墟洪惟我国家应天顺人光宅区宗薄海内外咸归正□福王以败亡余烬偷息金陵首尾才及一嵗我皇上量同覆载念其尚有

  • 椒生随笔·卷四·王之春

    ◎自警箴高伯祖中翰公,讳光国,字梅浦,雍正乙卯科中第四名经魁。著有《自警箴》,云:“勿自足,自足自画。勿多言,多言多失。勿宴安,宴安气惰。勿玩物,玩物志溺。勿为诡异以沽虚名,勿矜细行以累大德。勿亲损友远益友,勿作无益

  • 第三十一册 天聪四年六月至七月·佚名

    第三十一册 天聪四年六月至七月初十日,先是遣阿什达尔汉西巴泰额儿比和艾松古等往问科尔沁部未发兵伐明诸贝勒罪。至地携八马还,进汗以赎其罪。是日,英古尔岱致书云:“二十三日渡镇江河讯问,知毛青布尚未运至。因驴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二 列传一百七十二·纪昀

    列传宋 【七十六】○宋七十六刘锜吴玠吴璘【挺】李显忠 杨存中 郭浩杨政刘锜吴玠吴璘李显忠杨存中郭浩杨政△刘锜刘锜字信叔秦州成纪人泸州军节度使仲武第九子也美仪状善射声如洪钟尝从仲武征讨宣和闲授合门祗候高

  • 第十章 三十年代·林语堂

    北京大学的教授出版了几个杂志,其中有《现代评论》,由胡适之为中心的若干人办的;一个是颇有名气的《语丝》,由周作人,周树人,钱玄同,刘半农,郁达夫等人主办的。胡适之那一派之中包括徐志摩,陈源(西滢),蒋廷黻,周甦生,陶孟和。说来也

  • 乌古孙泽传·宋濂

    乌古孙泽,字润甫,临潢人。其祖先为女真乌古部,因以乌古为姓。祖父名璧,为金朝明威将军、资用库使,随金朝皇帝迁到汴京。汴京陷落,迁居大名。父名仲,豪爽,洒脱不拘,但教其子孙泽却特严。孙泽天性刚毅,读书只理解其大略,不拘泥于词

  • 陈道原·周诒春

    陈道原 字贯一。年二十九岁。生于上海。父荫昌。业商。永久通信处。天津河北孙家花园。已婚。女二。初学于上海南洋中学。及天津北洋大学。光緖三十二年。以官费游美。入康奈尔大学。习机器工程及造船科。宣统元年。

  • 卷三 士冠礼第一·郑玄

    若不醴,则醮用酒。(若不醴,谓国有旧俗可行,圣人用焉不改者也。《曲礼》曰:“君子行礼,不求变俗。祭祀之礼,居丧之服,哭泣之位,皆如其国之故,谨修其法而审行之。”是。酌而无酬酢曰醮。醴亦当为礼。)[疏]“若不”至“用酒”。○注

  • 卷六九·邱濬

    ▲设学校以立教(中) 《礼记王制》曰:天子命之教,然后为学。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半页>宫。 陈澔曰:“辟,明也;雍,和也。君则尊明雍和,于此学中习道艺,使天下之人皆明达谐和也。<半页>之

  • 卷二·严虞惇

    钦定四库全书 读诗质疑卷二 太仆寺少卿严虞惇撰 召南 鹊巢夫人之德也国君积行累功以致爵位夫人起家而居有之德如鳲鸠乃可以配焉 朱注南国诸侯被文王之化能正 心修身以齐其家其女子亦被后妃之化有专静纯一之德故嫁於

  • 敕修百丈清规卷第一·德辉

    大智寿圣禅寺住持臣僧德辉奉 敕重编大龙翔集庆寺住持臣僧大诉奉 敕校正祝厘章第一人之所贵在明道。故自古圣君崇吾西方圣人之教。不以世礼待吾徒。尊其道也。钦惟国朝优遇尤至。特蠲赋役使安厥居。而期以悉力于道圣

  • 弘一法师全集·李叔同

    《弘一法师全集》是现代人调节自身心理和人际互动的指南;《弘一法师全集》是年轻人收获心灵深处淡定、从容、静心的明灯;《弘一法师全集》是禅者、世人人赢得正念、正觉、正能量的禅宗入门指南;《弘一法师全集》是一套让

  • 皇甫司勋集·皇甫汸

    明代诗文别集。皇甫汸(字子循,号百泉)著。皇甫著述甚丰,诗文有《政学》、《还山》、《奉使》、《寓黄》、《家居》、《南都》、《禅柄》、《澶州》、《栝州》、《南中》、《山居》、《副京》、《来凫》、《司勋》、《

  • 大乘起信论略述·昙旷

    佛典注疏。唐昙旷撰。二卷。敦煌遗书藏本。正文标题下署“建康沙门昙旷撰”。据研究,此处的建康应为唐证圣元年(695)在甘、肃两州之间所设的建康军。本书前有沙门澄漪撰序文一篇,内称昙旷先撰《大乘起信论广释》,但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