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梁睿传

梁睿,字恃德,从小深沉机敏,很有操行。他的父亲梁御曾跟随周文帝宇文泰征战,屡立功勋,被封为侍中、仪同三司、雍州刺史等职。因为他是功臣的儿子,宇文泰从小就将他养在宫中,命他与自己的儿子们一起游玩。七岁,继承父亲的封爵,为广平郡公。以后,历任仪同三司、本州大中正、开府,改封爵位为五龙郡公,任渭州刺史。周闵帝受西魏禅让称帝,封他为御伯。出任中州刺史,镇守新安以阻挡北齐。齐军进犯,他常常把他们打退。闵帝对他大为赞叹,封他为大将军。因为他父亲的功劳,朝廷又给晋爵为蒋国公,征入朝廷任司会。后来,他跟随齐王宇文宪在洛阳抗拒齐将斛律明月,每次战斗都立下战功,迁任小冢宰。他又历任敷州刺史、凉州和安州的总管,每到一处,都有突出的政绩,因而,被晋封为柱国。

  隋文帝杨坚总揽北周的朝政,命梁睿代王谦为益州总管。他行至汉川西部,王谦反叛,领兵攻打始州,使他无法前进。杨坚命他为行军元帅,率领行军总管于义、张威、达奚长儒、梁升、石孝义各部步骑两军共二十万人马讨伐王谦。王谦派开府李三王把守通谷,梁睿派张威将通谷打破。大军进至龙门。王谦的部将赵俨、秦会拥众十万,据险设营,绵延三十里长。梁睿命将士们衔枚疾进,从小路突然杀出,四面奋勇攻击,将三十里防线打得七零八落。周军一鼓作气,继续前进。王谦的部将敬豪率兵把守剑阁,梁岩守卫平林,都因畏惧周军威势前来投降。王谦又命高阿那王襄、达奚其心等率重兵进攻利州。听说梁睿率大军将至,达奚其心分出一部兵力占据开远。梁睿派上开府拓跋宗进向剑阁,派大将军宇文..直指巴西,大将军赵达所部水军进入嘉陵江。又派张威、王伦、贺若震、于义、韩相贵、阿那惠等人率兵分道进攻达奚其心,从午时至申时,两军鏖战厮杀,叛军终被打败,达奚其心逃奔王谦那里。梁睿挥师进逼成都,王谦命达奚其心、乙弗虔把守城池,亲率五万精兵,背城结阵,迎战周军。梁睿一举将他打败。王谦正要逃回城中,达奚其心、乙弗虔献城投降。王谦领部下三十人骑马逃走,新都县县令王葆将他捉拿。梁睿在街市上将王谦斩首,剑南全被平定。朝廷晋封他为上柱国,总管的职位不变,又赏赐给他丝绸五千段、奴婢一千人、金二千两、银三千两,封给食邑一千户。

  这时,梁睿威名震动西部各州,夷獠纷纷归附,惟有南宁首领爨震倚恃偏远,不肯投降。梁睿上疏陈奏:“南宁州,是汉代....管辖的地方。近代以来,那里分别设置兴古、云南、建宁、朱提四郡,人口繁多,财宝丰饶。二河盛产军马明珠,益州、宁州有盐井和珍奇的犀牛角。晋泰始七年(271),因益州地处偏远,地面辽阔,又分设了宁州。到南梁时,南宁州刺史徐文盛被从湘东征调到荆州,因中原尚被阻隔,无法顾及远方的州郡,土人爨瓒便乘机占据一方。国家只得授予他刺史的职位以便遥控,他的儿子爨震继承父职,以至于今。而爨震经常不向朝廷行人臣大礼,贡赋也常不缴纳。听说那里的百姓都苦恼于他的苛政,可望沐浴天子的惠风。借着这次平蜀的军队,不需再重派人马,群獠已经降服,请求再去平定南宁。”杨坚很同意他的意见,然而因天下初定,恐怕人心不安,所以没有允许。后来派史万岁率兵讨平了南宁,但执行的都是梁睿的策略。

  梁睿恩威兼著,边境的人民对他心悦诚服,声望越来越高,杨坚心中暗暗地嫉妒他。薛道衡随军队在蜀地,劝他上表请杨坚称帝,杨坚看到奏章十分高兴。杨坚接受禅让即皇帝位,对梁睿礼遇更加优隆。他又陈奏平定南陈的策略,文帝赞同,颁布诏书说:“过去,公孙、隗嚣,都是东汉的仇人,光武帝还与他们和好,承认他们是皇帝。尉佗对于汉高祖,开始也不愿意臣服。孙皓给晋文帝写信,信中不用‘启’而用‘白’字。有的通款降服,有的被武力消灭。王者应胸怀远大,允许败亡之君尊养待时。虽然陈国使者来朝拜,不愿臣服,如您的雄才大略,实在需要责罚他们。我还想着暂时缓一缓对他们的诛灭,你应该了解其中的用意。淮海西岸还未平定,一定要兴动大军,如果用水兵袭击,还需要委屈你去效力。你以身许国,想来是不会推辞的。”梁睿便不再说攻打南陈的事。他当时见突厥日益强大,又陈奏镇守北部边境的方略十余条。文帝深为赞叹,并殷勤答复。

  他认为自己是北周的旧臣,长久镇守要害的地方,心内很不安稳,屡次请求入朝任职,于是被征还至京城。文帝接见他时,很替他高兴,命他进殿,两人握手笑谈,极为高兴。他出宫后对亲近的人说:“功成身退,今天正是时候啊。”便称病在家,闭门自守,不与当时权贵交往。文帝赐给他板舆上殿。梁睿平定王谦以后,自认为名声太大,恐怕被人们忌恨,便大肆接受贿赂以自损污,因此,他登记的立功将士的簿册多有不实之处。到朝廷喊冤叫屈的前后有一百来人。文帝命有司调查这些事,主使的人大多获罪,梁睿畏惧,上表陈述并谢罪,请求把自己投入大理监狱。文帝宽慰并送他回家。

  开皇十五年(595),他跟随文帝到洛阳,去世,谥号为襄。

猜你喜欢
  卷七十五 志五十·赵尔巽
  第三十四回 序侯封优待萧丞相 定朝仪功出叔孙通·蔡东藩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佚名
  卷之一百零七·佚名
  皇王大纪卷二十四·胡宏
  九一九 户部为知照四库全书馆四月至六月记过人员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附黏单)·佚名
  一五 安徽巡抚裴宗锡奏现得书名部数及酌定章程饬办情形折·佚名
  南唐书卷十四·陆游
  骆牙传·姚思廉
  杜伏威传·欧阳修
  汉纪五十 孝灵皇帝中光和四年(辛酉、181)·司马光
  渚宫旧事补遗·余知古
  卷三十二·雍正
  卷二十五·佚名
  卷01·陈邦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三集目录二·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总目卷九辛巳元旦元旦试笔新正瀛台即景宝月楼题句紫光阁写功臣像及诸战图毕集讌落成爰赋六韵仍叠四章紫光阁落成锡宴即席得句紫光阁落成锡宴联句尊藏得胜灵纛於紫光

  • 卷八十七·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八十七曲江类五言古同诸公秋霁曲江俯见南山 【唐】储光羲天静终南高俯映江水明有若蓬莱下浅深见澄瀛羣峰悬中流石壁如瑶琼鱼龙隐苍翠鸟兽逰清泠菰蒲林下秋薜荔波中轻山灵浴兰沚水若

  • 卷四百四十六 列传二百三十三·赵尔巽

      郭嵩焘弟昆焘 崇厚 曾纪泽 薛福成 黎庶昌马建忠 李凤苞洪钧 刘瑞芬 徐寿朋 杨儒   郭嵩焘,字筠仙,湖南湘阴人。道光二十七年进士,选庶吉士,遭忧归。会粤寇犯长沙,曾国藩奉诏治军,嵩焘力赞之出。赣事亟,江忠源乞师国藩,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八十八·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卷之三百九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二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史记集解卷十·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十孝文本纪第十孝文皇帝【汉书音义曰讳恒】髙祖中子也髙祖十一年春已破陈豨军定代地立为代王都中都太后薄氏子即位十七年髙后八年七月髙后崩九月诸吕吕产等欲为乱以危刘氏大臣共诛之谋召立代王事在吕

  • 王溥传·张廷玉

    王溥,安仁人。在陈友谅部下任平章,镇守建昌。太祖命令将领前往攻打,没有攻下。朱亮祖在饶州安仁港攻打,也失利。陈友谅的将领李明道进攻信州,王溥的弟弟汉二在军中,都被胡大海俘虏,归附行省李文忠,文忠命令他们两人招降王溥。

  • 卷五·黄训

    钦定四库全书名臣经济録卷五明 黄训 编保治【成化】谏元宵灯火防【章懋】翰林院编修臣章懋臣黄仲昭检讨臣庄防谨奏为培养圣德事成化三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内阁遣郎中韩定持小掲帖到于东阁及史舘分与太常寺卿兼翰林院侍

  • 明鉴易知录卷七·吴楚材

    明纪孝宗敬皇帝编 乙卯,八年,春二月,少保、大学士邱濬卒。编 命礼部侍郎兼侍读学士李东阳、詹事兼侍讲学士谢迁参与机务。编 张秋堤成,召刘大夏为户部右侍郎。编 秋八月,设江西巡抚于南赣。纪 时汀、漳多盗,岭南奸民附

  • 卷十·真德秀

    <子部,儒家类,西山读书记钦定四库全书西山读书记卷十宋 真德秀 撰礼义书仲虺之诰以义制事以礼制心此仲虺称汤之词记冠仪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顔色顺辞令容体正顔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以正君

  • 卷四十五·冯复京

    钦定四库全书六家诗名物疏卷四十五 明 冯复京 撰小雅鱼藻之什鱼藻篇镐郡县志周武王宫即镐京也在京兆府长安县西北十八里自汉武帝穿昆明池于此镐京遗址沦陷焉○括地志滈水源出长安县西北滈池北流入渭○盟会图云丰镐

  • 第二十部分·毛公

    鲁颂 駉之什《駉》,颂僖公也。僖公能遵伯禽之法,俭以足用,宽以爱民,务农重穀,牧于坰野,鲁人尊之,于是季孙行父请命于周,而史克作是颂。【笺】季孙行父,季文子也。史克,鲁史也。駉駉駉牡马,在坰之野。【传】駉駉,良马腹干肥张也

  • 第三卷·知礼

    金光明经文句记 第三卷宋四明沙门释知礼述二复次下明五戒事理复简偏圆。上虽通六。五戒之义该摄浅深。若不委论事理偏圆。何能精识持犯之相。此自分五。初不杀戒二。初委示二。初总示事理持犯。欲令行者用理不

  • 光与静默·纪伯伦

    本书收入了纪伯伦不为人知的大量散文、杂文、演讲、译文、箴言录等等,纪伯伦的诗歌才华掩盖了他作为冠绝一世的散文家的身份。这是目前全球收录纪伯伦散文、杂篇最全的一本书。从这本书中你可以看到一个慷慨激昂、横眉

  • 便宜十六策·诸葛亮

    一卷。旧题汉诸葛亮撰。考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亮之著述详列于传后,无是书之名。故宋代晁公武《郡斋读书志》疑附托者所为,甚为有据。《文献通考·经籍考》著录此书名作《武侯十六策》,引晁氏之言曰十六策者,一治国,二

  • 洞玄灵宝五感文·陆修静

    刘宋陆修静集。述修六斋之法及九斋十二法,并述五感之文。

  • 华严经文义纲目·法藏

    全一卷。唐代贤首大师法藏撰。又称华严八会纲目章、大方广佛华严八会纲目章、华严经纲目、华严纲目。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五册。内容系开立十门以述说华严经之大要,即:(一)辨教起所因,(二)释经题目,(三)明经宗趣,(四)说经时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