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任城王拓跋云传

任城王拓跋云,是和平五年(464)所封的。他从小聪明灵慧,景穆皇帝去世时,他啼哭不停。太武皇帝抱起他,流着泪说“:你懂得什么事而像大人似的!”献文帝时,被任命都督中外诸军事、中都大官,听取诉讼,在当时很有声誉。

  当献文帝准备禅位给京兆王子推时,朝廷的王公卿士们没有一个人敢先站出来讲话。元云进谏说:“父子相传,为时已久,皇魏以来,没有改变过。”太尉源贺又进谏说,不能禅让,希望献文帝考虑任城王的意见。东阳公元丕等又进言说“:皇太子虽然圣德一向显彰,但年纪很小。陛下想要兴隆帝室,独善其身,将宗庙置之何地?”献文帝这才说“:太子为正统继位,群公加以辅助,有什么不可以的呢?”于是,传位于孝文帝。

  后来蠕蠕入侵边塞,云任中军大都督,随从献文帝讨伐。当经过大沙漠时,云对皇帝说“:夷狄人的马匹过去没有见到过武头木盾,如果把武头木盾设在队伍的前面,肯定能打败敌人。”献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于是,让敕勒人领头,皇帝亲切地和他们握手慰问,派他们出发。于是,将士们相率高歌,并排成行勇猛直前,大破了蠕蠕人,抓住了他们的首领。后来,仇池氐人反叛,皇帝又令云讨平了他们。被任命为开府、徐州刺史。任城王云因为太妃孟氏去世,上表请求解除职务,献文帝不答应,云号啕大哭,并引发了一场病,皇帝这才应允了。他一向善于安抚和接纳各种人士,深得徐州一带的民心,百姓们都十分留恋他,送给他的钱财物品,他一点也不肯收受。

  再改任冀州刺史,很得下面人的信赖,于是全州人请求每户交绢五尺,粟米五升,用来报答云的恩德。孝文帝嘉奖云,下诏宣告天下人,让大家知道朝廷所提倡和勉励的方向。改任长安镇都大将、雍州刺史。拓跋云廉洁谨慎,自我约束,留心于处置狱讼,抑制豪强,强盗因而消失了。州人有一千多人颂扬他的恩德。太和五年(481)去世,遗嘱要给他薄葬,不接受别人赠送的助丧衣衾。他的儿子们都严格遵照办理。谥为“康”,陪葬在云中的金陵。

猜你喜欢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五十二·杨仲良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十二·李心传
  卷二十七 懿宗·王夫之
  第二十四回 执天子洛中遭巨劫 起义旅关右迓亲王·蔡东藩
  第八回 变生不测蔡使遭惊 喜如所期袁公就任·蔡东藩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十六·佚名
  卷之一千三百九十二·佚名
  附录一 年谱·林语堂
  傅竖眼传·李延寿
  神宗纪·脱脱
  杨廉传·张廷玉
  清季申报台湾纪事辑录十二·佚名
  提要·雍正
  卷二百四·雍正
  卷一百二十三 大宛列传第六十三·司马迁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折·王实甫

    (正旦上,云)老夫人着红娘问长老去了,这小贱人不来我行回话。(红上,云)回夫人话了,去回小姐话去。(旦云)使你问长老:几时做好事?(红云)恰回夫人话也。正待回姐姐话:二月十五日,请夫人姐姐拈香。(红笑云)姐姐,你不知,我对你说一件

  • 原序·汪泽民

    诗所以咏情性而夲乎风教之盛衰其体固有古近之殊求之六义一也宛陵为江左大藩文风之盛盖乆矣世逺而辞不传宋太平兴国中少卿李公以文学显继而侍读梅公以诗名当世搜访所作皆仅余数篇侍读从子都官圣俞则尤大昭著者幸其集独

  • ●序·李绛

      公元和二年四月,以监察御史选充翰林学士。未几,改主客员外郎,依前充学士。逾年,转司勋员外郎。年来改本司郎中,依前充学士。自始直内署,周旋凡五年,不独以文章号令为应职,意欲极直谏之道,开天子之耳目,致生人于仁寿,以为己任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三十六·佚名

    嘉靖三十五年六月戊子朔勒提督操江都御史史褒善闲住初褒善驻芜湖闻有倭自浙西突至即以是日驰往徽宁避之贼度江阴过狼山直抵瓜州至扬州宝应城大掠皆江防地官军无能御者于是南科给事中张师载论劾褒善选愞失职遂坐免○升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七十·佚名

    废帝郕戾王附录第八十八景泰七年九月戊辰朔 太上皇帝居南宫 命右佥都御史陈泰巡抚南直隶苏州松江等处时泰在扬州疏浚河道巡抚南直隶都御史邹来学卒户部以闻故命泰代之○夜昏刻有流星大如盏色赤尾迹有光起紫微东藩内西

  • 卷之二百五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南闽十年之梦影(2)·李叔同

    十一月,我搬到草庵来过年。一九三四年二月,又回到南普陀。当时旧友大半散了;佛学院中的教职员和学僧,也没有一位认识的。我这一回到南普陀寺来,是准了常惺法师常惺法师: 名寂祥,江苏如皋人,对华严、天台等具有很深造诣。1934

  • 卷六十五 皇甫张段列传第五十五·范晔

    ( 皇甫规、张奂、段颎)◆皇甫规传,皇甫规字威明,安定郡朝那县人。祖父皇甫棱,度辽将军。父亲皇甫旗,扶风都尉。永和六年(141),西羌大寇三辅,包围了安定,征西将军马贤率领各郡兵讨伐,不胜。皇甫规这时虽为布衣之士,看见马贤不懂军

  • 薄葬篇第六十七·王充

    圣贤之业,皆以薄葬省用为务。然而世尚厚葬,有奢泰之失者,儒家论不明,墨家议之非故也。墨家之议右鬼,以为人死辄为神鬼而有知,能形而害人,故引杜伯之类以为效验。儒家不从,以为死人无知,不能为鬼,然而赙祭备物者,示不负死以观生也

  • 阮逸序·王通

    周公,圣人之治者也,后王不能举,则仲尼述之,而周公之道明。仲尼,圣人之备者也,后儒不能达,则孟轲尊之,而仲尼之道明。文中子,圣人之修者也,孟轲之徒欤,非诸子流矣。盖万章、公孙丑不能极师之奥,尽录其言,故孟氏章句略而多阙。房、杜

  • 春秋大全卷一·胡广

    明 胡广等 撰隐公上公名息姑姬姓侯爵自周公子伯禽始受封传世二十三而至隐公摄主国事在位十一年諡法不尸其位曰隐左传惠公元妃孟子孟子卒继室以声子生隐公宋武公生仲子仲子生而有文在其手曰为鲁夫人故仲子归于我生桓

  • 八说·韩非

    为故人行私谓之“不弃”,以公财分施谓之“仁人”,轻禄重身谓之“君子”,枉法曲亲谓之“有行”,弃官宠交谓之“有侠”,离世遁上谓之“高傲”,交争逆令谓之“刚材”,行惠取众谓之“得民”。不弃者,吏有奸也;仁人者,公财损也;君子者

  • 卷五百六十六·佚名

    △第六分缘起品第一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王舍城鹫峰山顶。与大刍众四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荆无复烦恼得真自在。心善解脱慧善解脱。如调慧马亦如大龙。已作所作已办所办。弃诸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智解脱。

  • 卷一百四十七·佚名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三十之四十五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为发无上菩提心者,宣说般若波罗蜜多。作如是言:汝善男子。应修般若波罗蜜多。不应观意界若常若无常。不应观法界意识界及意触意触为缘所生诸受若常若无常

  • 瑜伽论记卷第十九(之上)(论本第七十至七十二)·遁伦

    释遁伦集撰论本第七十次第三明智光明胜利。初辨智光有五胜利。复辨智光有十五德。前中言与第一乐与第一趣者。玄云。菩提名第一乐。涅槃名第一趣也。今解。现得法乐后趣菩提涅槃也。下辨智德胜外。中言有闇相违者外光

  • 终南家业卷下(本)·守一

      论心用双持犯结制罪  学者皆云。心用双持犯。但论化业。不犯制罪。余昔亦同此见。於会元等处。并约化业注释。今详诸文。义则不可。既云持犯。犯则结罪。但教行则临事约教。须遵法式。心用依修对治。常时摄念。

  • 卷第十三·佚名

    嘉兴大藏经 神鼎云外泽禅师语录云外禅师语录卷第十三侍者深知编杂着端本论古今知识所遇不同因缘亦异故其形诸作用者不得不殊而其弘法利生之心则未有不同焉者也欲行古道于当今之世者勿法古人之迹当法古人之心法其心

  • 彻悟禅师语录·彻悟

    一卷。清代释际醒撰。彻悟,号梦东。生于1741年,卒于1810年。为清代弘扬净土宗代表人物之一。彻悟初从北京广通寺粹如参禅,后继主法席,为道俗所归仰。嘉庆五年 (1800),居京郊怀柔红螺山资福寺,倡导念佛,依从者众多,遂成为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