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李叔同年谱(3)

同时,与柳亚子、陈无我等组织“文美会”,编辑名家书画印稿,并拟创原第151页图放于242页李叔同夫人俞氏偕子李端(左),李圣章

夫人邹氏偕女李孟娟(右)(摄于1911年)

办《文美杂志》。

七月,《太平洋报》被封,应浙江两级师范学校校长经亨颐之邀,赴杭州任教,在该校图画手工科负责音乐、美术课程。从此,李叔同专心于教育事业,在艺术领域培养出大量人才,其学生中后来卓有成绩者有丰子恺、刘质平、吴梦非、李鸿梁、蔡因等。

一九一三年二月,浙江两级师范学校改名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即浙一师),李叔同留任。

为更好地传播音乐、美术等艺术门类知识,李叔同以“浙师校友会”的名义创办综合性文艺刊物《白阳》,集写稿、编辑、题图、封面设计于一身,并作《〈白阳〉诞生词》。《白阳》创刊号发表有李叔同之文学论述《近世欧洲文学之概观》、音乐论述《西洋乐器种类概说》、美术论述《石膏模型用法》,另外还发表有李叔同作词并配曲的三部合唱曲《春游》(这是中国近代音乐史上第一部合唱曲)等诸多作品。《白阳》是我国近代最早的艺术教育校刊。

是年,浙江省教育厅有官员来校巡查,认为在美术课使用裸体模特有伤“风化”,遂下文“不得在图画课上画模特儿”,引发浙一师师生的强烈不满。经过斗争,浙一师终于取得了胜利。

一九一四年二月,在浙一师成立“洋画研究会”,定期举办各种活动,普及西洋画知识。

倡议创立“乐石社”,并被推为社长。

与著名书画金石家吴昌硕往来频频,并应约加入西泠印社。

五月,黄炎培来校考察,对李叔同所担任之音乐、美术课印象深刻,特在其《考察教育日记》(商务印书馆出版)中予以高度评价:“其专修科的成绩殆视前两级师范专修科为尤高。主其事者为吾友、美术专家李君叔同(哀)也。”

一九一五年在杭州浙一师任教的同时,又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音乐、美术教职,奔波于杭州、金陵之间。

是年系李叔同歌曲创作的高峰期,为教学的需要,或作词配曲,或选词配曲,创作了大量优秀歌曲,其中以《送别》最为著名。

是年夏季,李叔同携日籍夫人赴日本度假省亲。

一九一六年拟在杭州西子湖畔创建“中华艺术师范学校”,并聘徐悲鸿、陈师曾、夏尊等著名艺术界人士来校任教,为国家培养艺术师范人才。可惜,天时不济,李家赖以生存的“桐达银号”在此际宣告彻底破产,李叔同教育救国之大业也随之幻灭。

是年夏,得意门生刘质平自浙一师毕业,李叔同力劝其东渡日本继续深造,虽为其努力争取官派经费不成,但在他之大力帮助下,终于使刘得以成行。

对佛教兴趣渐浓,有辞去两校教职之意,无奈两校均“坚留”不允。

一九一七年自上一年底至是年一月上旬,利用年假时间,在杭州大慈山虎跑定慧寺试验断食,由校役闻玉陪侍,共历时三周。第一周,由每餐一碗半饭,逐渐减至每餐一碗粥;第二周,全部断食,每餐仅饮清水一杯;第三周,由每餐半碗粥,渐渐恢复原来的食量。

断食期间,每天或练字刻印,或调息静坐。三周中,共作书法一百多幅,刻印数枚,并作《断食日记》。

李叔同对外改称“李婴”。断食后,李叔同与著名佛教居士马一浮交往甚密,并在其指导下全心学佛。

自是年下半年起,李叔同开始发心吃素。入冬后,请回诸多经卷,如: 《产贤行愿品》、《楞严经》、《大乘起信论》,潜心读经,又在房间里供奉地藏菩萨、观世音菩萨的佛像,并天天为之焚香。

是年冬季,因刘质平留学经费发生困难,愿每月无偿支助其留学费用直至毕业。

一九一八年是年初,阳历年假期间,在虎跑寺过年。正月初八日,适逢彭逊之在此“发心出家”,并由虎跑寺当家为他剃度,李叔同在场大受感动,故即于正月十五日(公元一九一八年二月二十五日)皈依三宝,礼了悟法师为皈依师,取法名演音,字弘一。起初为在家弟子,自称“来沙弥”。

六月下旬,李叔同在浙一师提前举行图画、音乐课之期终考试。

六月底,李叔同将自己的所有财物分赠他人——将当年上海名妓朱慧百、李苹香赠他的诗画扇页、他赠与金娃娃的同卷,以及所书“前尘影世”横额、一块金表,均赠与夏尊;将自己的油画、水彩画作品,寄赠北京国立美术专门学校;将自己的金石作品及所藏名家金石作品,赠给西泠印社;将画谱等美术书籍、《莎士比亚全集》及自己的几幅书画作品,赠丰子恺留存;将音乐书籍赠给刘质平;将文具、《南社文集》赠给王平陵;将钢琴等家产赠给日籍夫人;将一些衣物赠给校役闻玉。随即,李叔同换上麻布长衫,与两位最心爱的弟子丰子恺、刘质平合影留念后,即在丰子恺与闻玉的护送下,正式去大慈山虎跑寺出家了。据考证,李叔同之正式出家日,为一九一八年六月三十一日。

八月十九日,相传是大势至菩萨的圣诞,李叔同于此日正式剃度落发。

猜你喜欢
  列传第十 贾充 郭彰 杨骏·房玄龄
  列传第二十三 王晏萧谌萧坦之江祏·萧子显
  卷二百七十七 列传六十四·赵尔巽
  卷十 善谋下第十·刘向
  卷三百三十四 元豐六年(癸亥,1038)·李焘
  东汉会要卷二十三·徐天麟
  卷之一百三十七·佚名
  卷之四百七十三·佚名
  三八四 谕内阁所有《明史 本纪》着英廉等将原本逐一考核添修·佚名
  七 屠家小店·周作人
  鲁世任传·张廷玉
  王逢传·张廷玉
  卷之三十九  立齋閒錄一(明)宋端儀 著·邓士龙
  卷二十一·鄂尔泰
  卷三十五·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六十回 奋神锤生擒小丑 降番将暗用机谋·萧晶玉

    且说耶律寿山正在伺敌,只见灯光临近,也是一员穿白主将,两员偏将,也是平北元帅旗号。寿山看了心中诧异道:“怎么这边又一个宋元帅?”遂督兵前进。战杀了一阵,宋将却又败去。寿山复整人马,才要前进,忽听背后呐喊,一双人

  • ●卷二·邵博

      ○建炎元年五月二日手诏建炎元年五月二日,门下、中书省、枢密院同奉圣旨:“宣仁圣烈皇后保佑哲宗,有安社稷大功。奸臣怀私,诬蔑圣德,著在《国史》,以欺后世。可令国史院别差官,摭实刊修,播告天下。其蔡确、蔡卞、邢恕、蔡

  •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七·佚名

    隆庆元年四月丙戌朔孟夏享 太庙○是日陪祀官多不至有旨查奏罚定西侯蒋佑等一百五十余员禄俸各一月○吏部上给事中张卤御史陈联芳等会荐起废诸臣南京户部尚书刘采礼部尚书吴山兵部右侍郎吴嘉会都御史方廉郎中刘尔牧知

  • 卷之一百六十五·佚名

    光绪九年。癸未。六月。甲子。谕军机大臣等、张树声奏、台站被灾。遵旨筹拨银两。以资抚恤一摺。默霍尔嘎顺布鲁图等处、蒙古台站被灾。需款抚恤。张树声现筹拨银三万五千两。派员解赴察哈尔都统衙门交收。即着吉和

  • 恭题「陈清端公年谱」·丁宗洛

    陈钧百年天地间茫茫,半世何从说短长。惟有高贤能■〈林上豆下〉立,更逢大雅善搜扬;检金采玉精英簇,旧墨新朱翰藻香。流布人间关世教,深心不为里闾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四 列传二百八十四·纪昀

    列传元 【三十八】○元三十八尚文申屠致远雷膺胡祗遹王利用 畅师文张照 袁裕张昉郝彬高源杨湜吴鼎梁德珪尚文申屠致远雷膺胡祗遹王利用畅师文张照袁裕张昉郝彬高源杨湜吴鼎梁德珪△尚文尚文字周卿保定人张文谦宣

  • 卷九十四·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九十四 唐 张守节 撰 田儋列传第三十四    史记九十四 田儋者狄人也【淄州高苑县西北北狄故县城】故齐王田氏族也儋从弟田荣荣弟田横皆豪宗强能得人陈涉之初起王楚也使周市略定魏地北

  • 第九章 16·辜鸿铭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辜讲有一次孔子站在湍急的河流边说:“自然的一切都这样匆匆消逝——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都不会停息!”

  • 修务训·刘安

    【原文】 或曰:“无为者,寂然无声,漠然不动,引之不来,推之 不往;如此者,乃得道之像。”吾以为不然。尝试问之矣:若夫神农、尧、舜、禹、汤,可谓圣人乎?有论者必不能废。以五圣观之,则莫得无为,明矣。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

  • 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太虚

    ──二十九年四月在马六甲青云亭讲──主席、各位来宾:今天承马六甲青云亭的僧众及各界侨胞的盛大招待,殊深感谢!我知道,马六甲是马来亚文化开发最早的地方,有五六百年的建筑,青云亭也已有三四百年;侨胞来这里多有很长的历史

  • 妙法莲华经玄赞卷第七(本)·窥基

    经。尔时摩诃迦叶(至)不求自得赞曰。长行四人同领。颂领独迦叶者最年大故。叙众意故影彰余人亦颂说故。下有八十六颂半分二。初七十三行半颂颂前三文。世尊大恩下十三行颂。属品中第三段荷佛恩深。初文有三。初二颂颂

  • 卷第一·佚名

    百痴禅师语录卷第一嗣法门人超宣等编福建建宁莲峰禅院语录师于崇祯辛巳年十月初七日受众绅衿请就院开堂法座前拈疏云珠回玉转百匝千重佛祖纲宗尽在里许烦维那道破令四众咸知。指法座云宝华座最高层谁人敢踏上头行新长

  • 卷之一·别庵性统

    续藏经 续灯正统清 性统编集续灯正统卷一南海普陀嗣祖沙门西蜀 性统 编集临济宗大鉴下第十六世昭觉勤禅师法嗣临安府径山宗杲大慧普觉禅师宣城奚氏子。夙有英气。年十二入乡校。一日因与同窗戏。以砚投之。悞中先

  • 荆楚岁时记·宗懔

    梁代宗懔撰。1卷。古代记述岁时风俗的名著。按时序记录古荆楚地区节令风俗。自元日至除日,凡36事,如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正月七日为人日;立春,正月十五;二月八日,释氏下生之日,迦文成道之时。又如春分、寒食、三月三、四月

  • 大城北京·林语堂

    林语堂旅居美欧数十年,用多部传世经典专著,向西方介绍光辉灿烂的中国文化。本书同大师同类专著一样,旁征博引,纵横捭阖,以丰富的文史资料和自由的行文风格,重新演绎了北京数千年的历史演变,北京文化的各个层面——内城与外郛

  • 书述·李煜

    五代南唐后主李煜撰。称书有八字法,谓之“拨镫”,自卫夫人并钟繇、王羲之,传授于欧阳询、颜真卿、褚遂良、陆柬之等,流传于当时。记述了擫、压、钩、揭、抵、拒、导、送之法:擫者,擫大指骨上节,下端用力欲直,如提千钧

  • 孤山再梦·王羌特

    清王羌特撰。三卷六回。题“渭滨笠夫编次,姑苏游客校集》。羌特字冠卿,号梦醒主人、惊梦主人。十二岁入泮,顺治四年选拔贡,康熙九年授云南顺宁府。书叙江南姑苏梅雨林与万宵娘的婚姻故事。梅生与宵娘去游春时相遇,互相爱慕

  • 警富新书·安和先生

    又名《七尸八命》。长篇小说。清安和先生撰。四十回。安和先生广东人,字里不详。书叙广东番禺梁、凌两家斗争故事。凌梁两家都是商人,但凌家依仗官府势力,逼得梁天来家破人亡。主旨虽在劝人安分守己,宣扬功名富贵,听命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