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八一五 谕内阁《契丹国志》体例书法讹谬着纪昀等依例改纂

八一五 谕内阁《契丹国志》体例书法讹谬着纪昀等依例改纂

乾隆四十六年十月十六日

乾隆四十六年十月十六日内阁奉上谕:

四库全书馆进呈书内,有宋叶隆礼奉勅所撰《契丹国志》。其说采摘通鉴长编及诸说部书,按年胪载,抄撮成文,中间体例混淆,书法讹舛,不一而足。如书既名《契丹国志》,自应以辽为主,乃卷首年谱,既标太祖、太宗等帝,而事实内或称辽帝,或称国主,岂非自乱其例?又是书既奉南宋孝宗勅撰,而评断引宋臣胡安国语,称为胡文定公,实失君臣之体。甚至大书辽帝纪元于上,而以宋祖建隆等年号分注于下,尤为纰谬。夫梁、唐、晋、汉、周僭乱之主,享国日浅,且或称臣、称儿、称孙于辽,分注纪元尚可。若北宋则中原一统,岂得以春秋分国之例,概予分注于北辽之下?又引胡安国论断,以刦迫其父、开门纳晋军之杨承勋,谓变而不失其正。时承勋被围,虑祸及身,乃刦其父,致杀戮,而己受爵赏。夫大义灭亲,父可施之子,子不可施之父,父卽(既)背叛,子惟一死,以答君亲,岂有蔑伦背义,尚得谓之变而不失其正?此乃胡安国华夷之见,芥蒂于心,右逆子而忘天经,诚所谓胡说也!其它乖谬种种,难以枚举。朕详加披览,经指驳者数十条,馆臣乃请撤出此部书。朕以春秋天子之事,是非万世之公,昨曾着《正统辨》,论断甚明。今《契丹国志》既有成书,纪载当存其旧,惟体例书法讹谬,于纲目大义有乖者,不可不加厘正。

着总纂纪昀等详加校勘,依例改纂。其志中之事迹,如祭用白马、灰牛、毡中枯骨、变形视事及戴野猪头披皮之类,虽迹涉荒诞,然与书诗所载简狄吞卵、姜螈履武,复何以异?盖古人神道设教,以溯发群,义正如此,又何信远而疑近乎?其余辽帝过举,如母后擅权诸事,足为后世鉴戒者,仍据志实书,一字不可易。

该总裁等覆阅进呈,候朕亲定,录入四库全书,并将此旨书于简端,以昭纲常名敎、大公至正之义。特谕。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一十二 平津侯主父列传第五十二·司马迁
  卷第二百四十九 唐紀六十五·司马光
  卷三十二·吴广成
  第八十八回 吕隆累败降秦室 刘裕屡胜走孙恩·蔡东藩
  第五十九回 绕法坛迓来仙鹤 毁行宫力救真龙·蔡东藩
  ●卷七·赵翼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八十三·佚名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九·佚名
  七四三 山西巡抚喀宁阿奏汇缴违碍书籍折·佚名
  六九三 大学士英廉等奏遵旨查审提调陆费墀遗失底本情形折·佚名
  学史卷六·邵宝
   第十五章 東坡居士·林语堂
  皇甫诞传·魏徵
  卷六十·雍正
  卷一百七十四之十七·雍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一出 缄愁·李渔

    〖南吕引子·步蟾宫〗(外冠带,引众上)公车十上今方售,信大器、晚成非谬。胯边人今已上瀛洲,轻薄少年知否?下官曹个臣,来京会试,忝中高魁。只因圣恩破格,选馆俱用宿儒,不拘年貌,故此下官幸入词林。我想去岁在扬州,那些轻狂小

  • 丙集第十·钱谦益

    文待诏徵明八十四首【岁莫斋居即事】檐树扶疏带乱鸦,萧斋只似野人家。纸窗猎猎风生竹,土盎浮浮火宿茶。日色射云时弄彩,雨丝吹雪不成花。庭中卉物凋零尽,独有苍松领岁华。【人日昌国西斋小集】景色融

  • 卷十·陈邦彦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十目录山水类书王定国所藏烟江叠嶂图【宋苏轼】读东坡叠嶂图【宋张九成】秋烟叠嶂图【元刘因】米元章云烟叠嶂【元刘因二首】题赵子昂叠岫图【元戴表元二首】题烟江叠嶂图【元王恽二首

  • 卷九十八 元后传第六十八·班固

    孝元皇后,王莽姑也。莽自谓黄帝之后,其《自本》曰:黄帝姓姚氏,八世生虞舜。舜起妫汭,以妫为姓。至周武王封舜后妫满于陈,是为胡公,十三世生完。完字敬仲,奔齐,齐桓公以为卿,姓田氏。十一世,田和有齐国,二世称王,至王建为秦所灭。项

  • 卷之一千一百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四百三十八·佚名

    光绪二十五年。己亥。正月。甲子。两江总督刘坤一等奏、筹办徐海赈务情形。得旨、仍着该督抚将春赈事宜。兼筹并顾。务令各属灾黎。均沾实惠。随手  ○河南巡抚裕长奏、遵办团练事宜。得旨、已悉。所拟团练章程。

  • ◎李郎妙计(居然入我彀中)·李定夷

    武城县李生,年十八。美仪容,好修饰,翩翩佳公子也。某公之女,亦素有艳色,与生为姨姊行。生颇向往,因使人探于父。父素爱生,而未忍拂,竟央媒聘定焉。乙卯八月,涓吉成婚。李固是乡之富者,于时贺客盈门,颇极一时之盛。无何,新人交拜堂

  • 王伯颜传·宋濂

    王伯颜字伯敬,滨州沾化人。由湖广省宣使历任永州祁阳县尹、湖州乌程县尹及信州推官。至正九年(1345),迁任福宁知州。三年后,又升福建盐运副使。将赴任,省府以当时有动乱,乃留伯颜仍领福宁州事。不久,起义民众自邵武取小路逼

  • 答里麻传·宋濂

    答里麻,高昌人,祖父撒吉思,为辽王师傅,世祖器重,称赞他贤能,参加讨伐李王..,因功授山东行省大都督。答里麻二十岁时就入宫参加宿卫军。大德十一年(1307)授御药院达鲁花赤,后调回回药物院达鲁花赤,不久出任佥湖北、山南两道廉访

  • 卷二十四 澶渊之盟·李有棠

    圣宗统和十七年,宋真宗咸平二年也。秋九月庚辰朔,圣宗幸南京。己亥,南侵宋。冬十月癸酉,攻遂城,不克。遣萧继远攻狼山镇石砦,破之。次瀛州,与宋军战,擒其将康昭裔、宋顺,获兵仗器甲无算。进攻乐寿县,拔之。次遂城,敌众临水以拒,纵

  • 卷二十二·佚名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御选明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臣奏议卷二十二郊礼议【嘉靖九年】       夏 言臣於前月伏承圣制问及南北郊大祀幷朝日夕月之礼臣即时欲述所闻以对乃以臣前上疏已略开陈奉有谕旨今

  • 法言義疏四·汪荣宝

      或問:「公孫龍詭辭數萬以為法,法與?」曰:「斷木為棋,捖革為鞠,亦皆有法焉。不合乎先王之法者,君子不法也。」〔注〕大匠之誨人也,必以規矩;君子之訓物也,必以仁義。〔疏〕公孫龍者,史記孟荀列傳云:「趙有公孫龍,為堅白同異之辯

  • 卷三八·邱濬

    ▲礼仪之节(上) 《易》象曰:上天下泽,履。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 程颐曰:“履,礼也。礼,人之所履也,为卦天上泽下。天而在上,泽而处下,上下之分、尊卑之义,理之当也。礼之本也,常履之道也。” 朱熹曰:“履,礼也

  • 卷二十八·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二十八宋 陳祥道 撰<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二十八><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二十八>夏貢【五十畮】商助【七十畮】周徹【百畮】詩曰徹田為糧又曰徹申伯土疆有若謂魯

  • 卷六十四·程川

    钦定四库全书朱子五经语类卷六十四钱塘程川撰礼五附论今之冠婚礼易行丧祭礼繁多所以难行使圣人复出亦必理防教简要易行今之祭礼岂得是古人礼唐世三献官随献各自饮福受胙至本朝便都只三献后方始饮福受胙也是觉见繁了故

  • 卷九·佚名

    △拥护品之馀唯置作五逆者诽谤正法者谤无贤圣者,身口意业所作之恶业及果报一切皆灭。若此法门乃至经卷。若但书持置於宅中。彼等所有诸业烦恼能为障碍量等须弥皆悉消灭。一切善根悉得增长。一切善分皆悉满足。意所悕望

  • 妙吉祥平等秘密最上观门大教王经卷第一·佚名

        宋契丹国师中天竺摩竭陀国三藏法师慈贤译  尔时世尊在舍卫国。于华林园中饮食讫跏趺而坐。时有弥勒菩萨等。白佛言世尊我等虽闻三乘甚深妙法。我有少疑欲当启问世尊。此法门外更有法不。世尊告曰善哉善哉。

  • 止观义例纂要卷第三·从义

    永嘉沙门释 (从义) 撰二为示极理异后乘故者即止观中约三义读十法界三字以成三谛之文也辅行云初以十字独呼法界两字合呼此约真谛作所依释十数是假所依是空以能从所十法皆空故此十以空法为界名十法界次以十法两字合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