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孝昭帝纪

孝昭皇帝名演字延安,神武皇帝的第六个儿子,文宣皇帝同母的弟弟。他自幼英俊过人,很早就有成大器的器量,武明皇太后早就非常喜爱和看重他。魏元象元年(538),被封为常山郡公。当文襄帝执政时,派中书侍郎李同轨到王府中给几个弟弟当老师。高演所读过的文章书籍,都要详细溯源并明白其要旨所在,但不喜欢修饰文辞。他常感叹说:“虽是盟津之师,左骖受了震惊依然不败。”认为这是有本领的表现。于是,他专心致志阅读《汉书》,读到《李陵传》,很佩服他的壮志和作为。他聪敏过人,凡是和人交游,一旦知道人家忌讳的地方,终身就不会有因疏误而触犯人家。李同轨病故后,又让开府长流参军刁柔来替代,刁柔性情严肃又比较狭隘,不适宜充当老师,因此中途被换出。高演一直把他送出门去,面容凄切,流泪数行,左右人无不嘘唏而泣。他敬重老师和故友都是这样的。

  天保初年(550),晋封爵位为王。五年(554),任并省的尚书令。高演善于判断,长于思考,省内对他畏惧和信服。七年,跟随文宣帝回到邺都。文宣帝因尚书们奏事时,很多都有出入,便让高演和朝臣们事先论定得失,然后再上奏。高演长于政术,处置都符合事理,文宣帝赞叹并敬重他。八年,转任司空、录尚书事。九年,任大司马,仍兼录尚书事。

  当时,文宣帝溺于游玩和饮宴,高演十分忧虑和不满,并表露在面上。文宣帝发觉以后,对他说:“只要有你在,我为什么不纵情欢乐?”高演只是哭泣着拜伏在地,竟然没有什么话可说。文宣帝也十分悲伤,便把酒杯扔到地上,说“:你好像讨厌我,从今以后,敢于进酒的人斩首。”于是便把自己平时所用的酒杯,全部毁掉。但他后来更加沉缅酒中,有时跑到各贵戚家里,和人家比力气,相互推拉,也不分贵贱。惟独常山王到场时,内外肃然。高演又暗暗写下许多条款,准备进谏,他的好朋友王日希认为不行,可是高演不听。他找了个机会极力劝谏,因而引起文宣帝大怒。高演的妻子顺成皇后本是魏国的宗室,文宣帝要高演离开她,便暗地里到处替高演寻找贤惠的女子,希望能够使高演感情转移到其他人身上。高演虽然当面表示听从并接纳了这些女子,可是对顺成皇后情义却更加深重。高演一向要求严格,尚书郎中们分析判断出现失误,他就加以痛打,令史们有所隐瞒实情,立即加以追究。文宣帝命令高演站在他面前,用刀刃按在他的胁下,召来平时被高演责罚过的人,以白刃相逼,让他们说出高演的短处,但他们都没有说出什么东西来,这才把高演放了。从此不许他鞭打郎中们。后来,文宣帝曾经把魏帝的宫女赐给高演,醒来以后他却把这件事忘记了,说是高演擅自取去的,便让人用刀环乱打,高演因而受重伤。皇太后为此日夜啼哭,文宣帝却不知怎么办好。原先他囚禁了高演的好朋友王日希,这时便把他释放了,让他侍候高演。高演过了一个多月才渐渐康复,不敢再进谏。

  当文宣帝去世时,高演在宫中护办丧事。文宣帝的儿子继位,高演便就朝班。被任命为太傅、录尚书事,朝政都由高演决定。过了一个多月,才出居王府。从此,诏敕大多不告诉高演。有客人对高演说“:鸷鸟离巢,必然有失卵的危险,以今日处境,怎能经常外出呢!”

  乾明元年(560),他随从废帝到达邺城,住在领军府。当时,杨忄音、燕子献、可朱浑天和、宋钦道、郑子默等因为高演威望太重,在朝内害怕他以权逼迫,请求任命高演为太师、司州牧、录尚书事,长广王高湛为大司马、录并省尚书事,解除京畿大都督的职位。高演见自己以皇帝的尊长和亲族而遭到猜疑和排斥,便和长广王约定时间一起打猎,在野外商量计谋。

  三月二十三日,高演初次到省。早晨,他从领军府出发,大风突起,吹坏了所用的车幔,高演很不高兴。当到省时,朝士们都聚集在那里了。坐定之后,喝了几巡酒,便从座中抓了尚书令杨..、右仆射燕子献、领军可朱浑天和、侍中宋钦道等。高演身穿戎装和平原王段韶、平秦王高归彦、领军刘洪徽从云龙门入内,在中书省前遇见了散骑常侍郑子默,便又抓了他,一起把他们斩于御府里面。高演走到东阁门时,都督成休宁抽刀叫住高演。高演让高归彦前去说服,成休宁厉声大喊,不肯听从。高归彦身居领军之职,一向为军士们所信服,他们都把兵器放在一边,成休宁这才叹息着停止抵抗。

  高演来到昭阳殿时,幼主、太皇太后、皇太后都一同出居御座。高演奏明杨..等人的罪状,请求处罚自己专擅的罪行。当时庭中以及两廊下有卫士两千多人,都身穿盔甲等待诏令。武卫娥永乐武力绝伦,又曾受到文宣帝的厚侍,正抚着刀准备报效皇帝。废帝原口吃说不清楚,更兼事情发生十分仓猝,竟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太皇太后又向皇太后发誓,说高演并没有不好的念头,只是受到逼迫而已。高归彦命令卫士们解除戒严,娥永乐便收起刀痛哭起来。高演便让高归彦领着侍卫的军士们去华林园,由京畿的兵士入守门阁,将娥永乐斩于华林园。下诏任命高演为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凡丞相府的佐史们都晋升一等爵位。高演不久便前往晋阳。有诏令说,凡军国大政,都听由高演决定。

  高演掌握了大权以后,凡所知的无不作为,选择重要的法令典章,考察名实是否相符,废帝克己自持以听政。不久,太皇太后下令废了幼主,命高演统领大业。

  皇建元年(560)八月初三,高演即位于晋阳宣德殿,大赦天下,改乾明元年为皇建元年。下诏尊奉太皇太后仍为皇太后,皇太后称为文宣皇后,居住的宫名为昭信。初六,下诏说,从太祖创业以来,所有佐命的功臣,子孙已绝灭,封国没有传人的,由有关部门搜访他们的近亲,以名字上报朝廷,自当量情为他们立后嗣;所有郡国的老人,各授给朝笏和职号,赐给黄帽和鸠杖。又诏令正直不阿之士,听由进见陈告各种事情,军人作战阵亡死于王事的,按时申报,当给予荣耀和封赠;督将朝士们一向名望很高,职位显要的,从天保以来没有得到追赠的,也都记下上奏。又因廷尉、中丞是执法的地方,判决罪犯,不允许任意利用法律条文来作弊。官奴婢年纪六十以上的,免去奴婢身份成为平民。初九,任命太傅、广阳王高湛为右丞相,任命太尉、平阳王淹为太傅,任命尚书令、彭城王氵攸为大司马。

  十三日,下令分派大使,巡察四方,观察各地风俗,访问民间疾苦,考求政事得失,寻访各类贤良之材。十五日,下诏说“:往昔武王克殷,先封古代君王之后,两汉及魏晋,不废此典。到元氏统领天下,不依旧章。朕继承大业,想要弘扬古典。但二王三恪之说,旧说不同,可议定是非,列名条奏。其礼仪体式,也加以商议。”又下诏在国子寺准备设立官员,依旧制安置学生,讲习经典,岁时考试。所有文襄帝运来的石经,应立即排列在学馆。外面各州的太学,也由有关人员严加督课。十七日,下诏说,凡九州以内因功勋而受到重封的人,可以让他们分开授封给子弟,以广骨肉的恩情。

  九月二十四日,下诏议定三祖皇帝的祭献之乐。

  冬十一月初四,立妃元氏为皇后,世子百年为皇太子,赐天下为父有后嗣的一级爵位。

  当月,皇帝亲自领兵北征库莫奚,出长城。敌人奔逃,便分兵追击,捕获了大批牛马,全部送入晋阳宫。

  十二月二十九日,车驾到达晋阳。

  二年(551)春正月初四,在圆丘祭祀。初五,祭祀太庙。初六,下诏给罪人减刑,轻重不等。

  二月初一,下令朝廷内外执事官员从五品以上以及三府的主簿录事参军、诸王的文学、侍御史、廷尉三官、尚书郎中、中书舍人,每二年之内,各举荐一人。

  冬十月初四,任命尚书令、彭城王高氵攸为太保,长乐王尉粲为太尉。己酉日,野鸡栖息在前殿的大庭中。

  十一月初二,下诏说:“我不幸得了暴病,死期临近。如今太子幼小,不熟悉政术,社稷重任,理应归于上德之人。右丞相、长广王湛,深明机运与变化,体验大道而又是皇室宗亲,人杰所望,海内瞻仰,同胞共气,家国所依。可派尚书左仆射、赵郡王睿又前去宣旨,征召长广王统继帝位。其治丧之礼,一同汉文帝时,三十六日后,便可公除丧服。山陵设施与费用,务从节俭。”起先,皇帝身体已经有病了,却仍不间断地听理朝政和览阅奏章等。当天,在晋阳宫去世,当年二十七岁。太宁元年(561)闰十二月初一,棺材送回邺城,上谥号为孝昭皇帝。二十九日,葬于文静陵。

  孝昭帝聪敏有见识,为人深沉善于判断,人们难以窥测他的心思。他身高八尺,腰阔十围,仪容神态,迥然异乎常人,特出秀拔。自从掌管台省要职之后,留心于政术,深明簿籍文书的要领,官吏们都比不上他。当他身居帝位后,更加克己自励,轻徭役薄赋税,常常体恤民间疾苦。他内无私情宠幸,外接各类人物,虽是皇后的父亲,地位也不过是特进,并没有格外看待。日偏西时还在临朝听政,务必弄清人的善恶。

  每次询问身边的人,都希望能够听到直言。他曾经问舍人裴泽外间怎样议论朝政得失。裴泽直接了当地回答说:“陛下聪明,秉公办事,当然能够远胜于古人,而有识之士,都说管得太具体,以帝王的器度而论,恐怕不够宏大。”孝昭帝笑着说“:确实如您所说,我初理万机,总怕事情考虑得不周全,所以才会这样。这种情况怎么能够长久呢,不过,只怕以后会嫌我管得太宽松了。”裴泽因而受到宠遇。他就这样乐于听人讲自己的过失。赵郡王睿又和厍狄显安在皇帝身边侍坐,皇帝说:“须拔是我同堂的弟弟,显安是我亲姑的孩子,今天我们只排家人礼节,不论君臣之间的礼敬。你们可以直说我做得不够的地方。”显安说“:陛下经常说假话。”皇帝问:“怎么说?”回答说:“陛下过去见文宣帝用马鞭打人,常常说是不对的,而今你自己也这样做,难道不是说假话吗?”皇帝握住他的手表示感谢,又让他有话直说,回答说“:陛下管得太细,说是皇帝却更像下面的吏人。”皇帝说“:我也深知,只是没有法律为时已久,我准备加以整顿,希望能够做到无为而治呢!”他又问王日希,王日希的回答和显安相同。皇帝很冷静地听取和采纳他们的意见。

  他十分孝顺,太后身体有病而出居南宫,他行路时鞋子也不整齐,面容憔悴,衣不解带,将近四十天时间。大殿离南宫五百多步远,他鸡鸣便去,辰时才回,来回步行,不乘车子。太后病情稍有加重,他便在阁房外面住下,太后的饮食服药,他都亲自过问和操作。太后曾经因为心痛发作,难以忍受,皇帝站在帷帐前侍候,以指头抓着手心,血流出了衣袖。他疼爱自己的几个弟弟,不因君臣关系而有所阻隔。

  孝昭帝雄杰勇武而有谋略。当时国富兵强,他就准备为神武帝雪当年的遗恨,打算驻屯于平阳,作为进取的准备。可是他的宏大谋略未能实现,实在是可惜啊!

  当初,孝昭帝和济南王约定,彼此不伤害。当孝昭帝车驾在晋阳时,武成帝镇守邺城。会望气的人说“:邺城有天子气。”孝昭帝担心济南王又出来争帝,便暗地下了鸩毒。济南王不肯听从,他便把济南王掐死了。后来他对这件事颇感后悔和惭愧。起初常苦于内热,频频喝进汤散药物。当时有位姓赵的尚书令史说,他在邺城见到文宣帝和杨..、燕子献等人向西走去,口里说要一起去报仇。后来,孝昭帝跟毛夫人住在晋阳宫,也见到了他们的模样。于是,他便渐渐病危了,宫中安排了各种祈祷和厌胜方面法事,有时熬着热滚的油四处乱洒,有时拿着大火把追逐焚烧,这些厉鬼才离开大殿,一起骑坐在屋栋上,高歌呐喊,毫不畏惧。这时又有天狗下凡,他便在讲习武艺的地方设法厌胜,突然有兔子奔出,惊了孝昭帝的坐骑,孝昭帝掉下马来,肋骨被折断了。太后前来看望他的病,问他济南王在什么地方,连问三次,孝昭帝都不回答。太后愤怒地说“:杀掉了?你不听我的话,活该死掉!”临终时,他只是扶着床枕,不住叩头哀求,并派使者带着诏书去召长广王继承帝业。他又亲手写了一封信,说:“应该将我的妻子安置在一个好的地方,不要学前人的作为。”

猜你喜欢
  卷七十六·列传第六·脱脱
  卷一百二十一·列传第五十九·忠义一·脱脱
  卷三十六·谷应泰
  平定三逆方略卷六十·佚名
  ●卷十五·司马光
  卷之二百七十五·佚名
  八十五 八贝勒等奏查报讯问曹寅李煦家人等取付款项情形摺·佚名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下卷十九·杜大珪
  历代名贤确论卷三十八·佚名
  学史卷二·邵宝
  十国春秋卷八十二·吴任臣
  周弘正传·姚思廉
  元熙传·李延寿
  任谅传·脱脱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六十五·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九·杨慎

      ○渚宫妓高使君别宴  “悲莫悲兮生别离,登山临水送将归。武昌无限新栽柳,不见杨花似雪飞。”高骈自渚宫移镇扬州,别宴口占楚词二句,使幕下续之,久未有应。有一妓进曰:“贱妾感相公之恩,续貂可乎?”

  • 提要·刘克庄

      《后村诗话》前集二卷,后集二卷,续集四卷,新集六卷,宋刘克庄撰。克庄有《后村集》,已著录所撰诗话,惟前集有本别行,其余皆编入文集中,共十四卷。末有自跋,称前后二集为六十至七十岁时所作,续集四卷为八十岁时所作,新集六卷则

  • 第六出 怅眺·汤显祖

    【番卜算】〔丑扮韩秀才上〕家世大唐年,寄籍潮阳县。越王台上海连天, 可是鹏程便?“榕树梢头访古台,下看甲子海门开。越王歌舞今何在?时有鹧鸪 飞去来。”自家

  • 第三折·佚名

    (刘唐上,云)我把李孔目盆吊死了,如今拖他出去。丢在死人坑里。(做背尸出,放下科,云)把李孔目尸首丢在这坑里。呀,兀的不下雨了。我回去罢。(下)(正末做醒科)(唱) 【双调】【新水令】一灵真性离子躯腔,又被雨和风半空飘荡。

  • 四集 一卷·钱德苍

    缀白裘四集序仆浪迹苏台,跌宕欢场,寄情风月,每酒旗歌板之间,扇影衣香之侧,浅斟低唱,选妓征歌:回风飞雪之舞,遏云绕梁之音,未尝不目眩情移,倾耳忘倦。夫折扬皇华,下里之曲,一经博雅之士,叶以宫商,被以管弦,繁音缛节,不啻抚渌水,扬白雪使

  • 杂传第三十八·欧阳修

    ○王峻王峻,字秀峰,相州安阳人也。父丰,为乐营将。峻少以善歌事梁节度使张筠。唐庄宗已下魏博,筠弃相州,走归京师。租庸使赵岩过筠家,筠命峻歌佐酒,岩见而悦之。是时岩方用事,筠因以峻遣岩。梁亡,岩族诛,峻流落民间。久之,事三司

  • 卷之二百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宋白传·脱脱

    宋白字太素,河北大名人,十三岁的时候,就已经善做文章了。他常游历于..、杜之地,曾借宿于张琼家,张琼乃一武将,他钦佩宋白的才华,所以对宋白招待得十分周到。宋白性情豪爽刚直,崇尚气节,注重友情,在词坛上颇有名声。建隆二年(961

  • 九三、惠施仕魏考·钱穆

    《魏策》:“齐、魏战于马陵,齐大胜魏,杀太子申。魏王召惠施而告之曰:夫齐,寡人之雠也,怨之至死不忘。吾常欲悉起兵而攻之,如何?惠子教以变服折节而朝齐。楚王大怒,自将伐齐,大败齐于徐州。”今按:马陵之役,在惠王二十八

  • 卷二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二十二礼部仪制清吏司朝会三凡元日长至次日皇太后圣夀节直省文武官豫期进表称贺至日五鼔内銮仪卫陈仪驾於慈宁门阶下至长信门外【详见銮仪卫】东西向内监陈中和韶乐於慈宁宫檐下陈丹陛大乐

  • 本命第八十·戴德

    分于道,谓之命;形于一,谓之性,化于阴阳,象形而发,谓之生;化穷数尽,谓之死。故命者,性之终也。则必有终矣。人生而不具者五:目无见、不能食、不能行、不能言、不能化。三月而彻盷,然后能有见;八月生齿,然后食;期而生膑,然后能行;三年●

  • 第六章 人所尊尚之苦·梁启超

      富人之苦:人之所望者富,所求者富,富者宜无不乐也耶?则又大有不然者。吾见富者之忧苦又与贫者无异矣。夫凡富者必有田畴,而田则有水旱之苦、加税之苦。加拿大之鸟士威士开埠,有富人焉,全埠皆其地也,及英国加税而埠不盛,彼

  •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九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一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二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三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四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五

  •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第二十·圆悟克勤

    偈颂高宗在藩邸三次请升座说偈善因招善果。种粟不生豆。大福德人修。大福德人受。八万四千波罗蜜。一毫头上已圆成。棒头喝下承当得。高步毗卢顶上行。至简至易至尊至贵。往还千圣顶[寧*頁]头。世出世间不思议。弹指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五十·澄观

    (已下入第五十二经)第五明出现境界。正显分齐之境。兼辨所缘之境。依初义者。前约智以显心。此正明智用分齐。依后义者。前明能知今辨所缘。由所缘无边故。显分齐难思。分齐难思故方穷所缘之境。二义相成如函盖相称。

  • 宋史·脱脱

    这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书,全书共有496卷,旧题元脱脱撰。书中所录内容从宋建隆元年(960年)起到宋祥兴二年(1279年)止,记载了两宋320年的历史。元至正三年(1343年),元翰林国史院组织宋史局撰修。 由右丞相脱脱及阿鲁图等为督

  • 经学通论·皮锡瑞

    即《五经通论》。清皮锡瑞撰。五卷。包括《易经通论》、《书经通论》、《诗经通论》、《三礼通论》、 《春秋通论》。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湖南思贤书局刊行。是作者晚年在湖南讲授经学的课本。认为“经为孔 子所定,孔

  • 成就妙法莲华经王瑜伽观智仪轨·佚名

    全一卷。唐代不空译。略称法华经观智仪轨、成就法华仪轨、法华观智轨、法华仪轨。今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本书属密教经典之秘密部,系说明法华经之供养法。初有归命法华经二十八品之赞偈,又列举成就此法者应具备之四缘,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