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孔绍安传(附孔祯、孔若思传)

孔绍安,越州山阴人,南朝陈时吏部尚书孔奂的儿子。少年时和哥哥孔绍新俱以文章知名。十三岁时,陈朝灭亡入隋朝,迁居京..县。绍安闭门读书,能背诵古文典集几十万字,表兄弟虞世南感叹称异。绍新曾对世南说:“本朝灭亡,分当朝没,只是看看我这个弟弟,私下以为家族不会灭亡了。”当时有个擅长文辞的孙万寿,与绍安友情笃厚为忘年之交,被当时的人并称为孙、孔。绍安大业末(618)为监察御史,那时唐高祖还在河东为隋朝讨伐贼寇,诏命绍安监督高祖的军队,很得接纳遇合。到高祖受禅即位时,绍安从洛阳隐秘地前去投奔。高祖见他来很高兴,授予他内史舍人官职,赐给住宅一处、良马两匹,还有钱米绢布等物。当时夏侯端也曾做御史,监高祖的军队,先于绍安归顺唐朝,授官秘书监。绍安曾在一次陪侍皇帝的酒宴上应诏命吟咏《石榴诗》道:“只为时来晚,开花不及春。”得到当时人的称赞。不久诏命撰写《梁史》,书未撰成而先逝。有文集五卷。

儿子孔祯,唐高宗时为苏州长史。曹王李明任州刺史,不遵守法令制度,孔祯常常进行规谏,李明说:“我是皇上的弟弟,哪里就会有失于为王呢!”孔祯说:“恩宠是不能依赖的,大王不奉行国法,恐怕今日的荣誉地位,不是大王所能保住的,难道没看到淮南王刘长的事吗?”李明听后不高兴。李明身边有人欺凌虐待老百姓,孔祯就把这些人抓起来杖打而死。李明后来果然获罪判刑,被贬谪到黔中(今湖南沅陵西),曾对人说:“我愧悔没有听孔长史的话,以至于有这样的下场!”孔祯后升任绛州刺史,封爵武昌县子。死后谥号为温。

祯子孔季诩,早年知名,官做到左补阙。

绍安有个孙子叫孔若思。若思从小丧父,母亲褚氏亲予教育训导,于是以学识品行知名。年少时,有人带了褚遂良的几卷书法遗墨送给他,他只接受了其中一卷。这人说:“此种书法为今日人们所看重,价比黄金,为什么不全部收下?”若思说:“如果是价比黄金的话,我收下的就已经很多了!”又取出一半送还来人。考中明经科,后升任库部郎中。若思曾对人说:“官做到郎中就足够了。”从此将一石止水放置在座位右边,以表示止足不前的意思。不久转任给事中。中宗即位,敬晖、桓彦范等人主持国政,因为若思了解很多旧日典章制度,所以凡有改革大事及疑惑难决的问题,多来向若思进行咨询。后又转任礼部侍郎,出京任卫州刺史。在此之前,各州的别驾官职都用宗室的人担任,他们都不对刺史表示敬意,因此多做不法的事。若思到达卫州后,上奏别驾李道钦犯法的状书,请求加以审讯。于是诏命别驾对刺史行礼表敬,这点是从若思开始的。不久以廉洁方正著称,加官银青光禄大夫,赐绢绸一百匹。历任汝州刺史、太子右谕德,封爵梁郡公。开元十七年(729)去世,谥号为惠。

猜你喜欢
  卷三百五十八 列传一百四十五·赵尔巽
  第三回 攻城掠地迭遇奇材 献币释嫌全资贤妇·蔡东藩
  卷五十五·佚名
  卷之三百二·佚名
  卷之一百六十一·佚名
  目录·佚名
  史纠卷五·朱明镐
  六 园里的动物·周作人
  弁言·丁曰健
  李苗传·魏收
  李革传·脱脱
  第六节 唐末割据(下)·吕思勉
  钦定南巡盛典卷八十六·高晋
  钦定南巡盛典卷四十三·高晋
  206.岳家军大破兀术·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御选元诗卷四十八·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元诗卷四十八七言律诗六呉莱次韵柳博士五泄山纪游日晓行呼野鹤羣山溪五级洗岩氛虹霓射壁从空现霹雳搜潭到地闻桑苎茶铛遗冻雪偓佺药杵落晴云飘然早已同仙术老我曽探岳渎文一防刚风削玊蓉仙山肺腑閟重

  • 第一百四十三回 战博罗许崇智受困 截追骑范小泉建功·蔡东藩

      却说禄国藩听了赵宝贤一番议论,一时良心激发,十分不安,便笑道:“赵同志的话,自是不错,我也并非不愿前进,实在为着士兵没饷,不肯出发,也叫无可如何。就借士兵两字收场,方见饷糈上特加士兵二字妙处。现在大元帅既有命令,明天

  • 第四十六回 情脉脉洪姨进甘言 语詹詹徐相陈苦口·蔡东藩

      却说罗文干辞职后,帝制风潮,愈演愈盛。筹安会兴高采烈,大出风头,都中人士,争称杨度等六人,为筹安六君子,他亦居然以君子自命,按日里放胆做去。看官!试想这六君子有何能力,敢把这创造艰难的民国,骤变为袁氏帝国?难道他不管好

  • ●卷一 记事第一上·徐时栋

    邃古之初,有少典氏国焉。少典娶于有蟜,爰产轩辕,是为黄帝,实姬姓。黄帝元妃嫘祖,产青阳。青阳,方雷氏之甥也,厥名曰质,是为少昊,实己姓。少昊之裔娶帝颛顼之裔女修。女修方织,玄鸟陨卵,取而吞之,生子大业。大业取少典氏,曰女华。生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二·佚名

    弘治六年二月丙申朔○丁酉释奠先师孔子遣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刘健行礼○戊戌祭 太社 太稷○遣顺天府官祭先农之神○天下朝觐官陛辞各赐之敕曰朕惟 祖宗受 天命为民牧而以天下生民付于朕朕受 祖宗命一人不能独治而

  • 卷之二百七十九·佚名

      康熙五十七年。戊戌。五月。己酉朔。上至热河。驻跸行宫。  ○庚戌。谕大学士等曰、连日望雨。近见西南风起云生随散。理合祈求雨泽。着交与该部速议、令京师祈雨朕于此处、俟部覆到日、亦一体祈求。  ○升

  • 尚史卷五十六·李锴

    列传三十四楚诸臣传防章 防吕臣防章又曰蔿章事武王为大夫武王三十五年【桓六年】王侵随使章求成随惧而修政我不敢伐三十七年【桓八年】王合诸侯于沈鹿【楚地】黄随不会使章让黄王伐随三十八年【桓九年】王使大夫道

  • 金濂传·张廷玉

    金濂,字宗瀚,山阳人。永乐十六年(1418),中进士,被授予御史。宣德初年,他巡按广东,最为廉洁能干。后来改巡按江西、浙江。因没能把大盗抓获,被免职。盗贼就擒后,他才得复官。他曾说郡县官员贪污,应敕令按察司、巡按御史考察廉洁

  • 卷三十九·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三十九明 杨士奇等 撰治道宋神宗时枢密使文彦博赴河阳陛辞面奏曰陛下忧勤庶政切於致治乃尧舜用心更愿陛下广开言路兼采博纳使下情上逹收揽权纲

  • 卷一百二十三·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一百二十三雍正十年九月上谕八道初一日奉上谕此次凖噶尔逆贼志欲抢夺泽卜尊丹巴胡土克图侵掠喀尔喀部落直越察汉叟尔大营由杭蔼山肆行猖獗王丹津多尔济额驸策凌参赞大臣塔尔岱及诸王

  • 卷六·韩婴

    比干谏而死。箕子曰:“知不用而言,愚也,杀身以彰君之恶,不忠也。二者不可,然且为之,不祥莫大焉。”遂解发佯狂而去。君子闻之,曰:“劳矣!箕子!尽其精神,竭其忠爱,见比干之事,免其身,仁知之至。”诗曰: “人亦有言,靡哲不愚。” 齐桓公

  • 卷六十一·佚名

    释随喜品第三十九【经】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语慧命须菩提:&ldquo;有菩萨摩诃萨随喜福德,与一切众生共之,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所得故。若声闻、辟支佛福德,若一切众生福德,若布施、若持戒、若修定、若随喜,是菩

  • 苏学士集·苏舜钦

    宋代诗文别集。16卷。苏舜钦著。据欧阳修《序》称:“苏子美之亡后四年,始得其平生文章遗稿于太子太傅杜公之家而集录之为十五卷。”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称其有《沧浪集》15卷。此书现为16卷,卷1至5收古体诗96首,卷

  • 青楼梦·俞达

    又名《绮红小史》。章回小说。近代俞达著。六十四回。叙事以文人金挹香狎邪生活为中心,写他与吴中娼女三十六人朝夕往来,感情缠绵,受诸美爱重。后纳五妓,一妻四妾,共聚一堂,生三男一女。金挹香虽终日寻花问柳,然亦用功读书,中

  • 黄绣球·汤宝荣

    章回小说。近代颐琐著。小说主人公名黄绣球﹐“黄”指黄种人﹐“绣球”意为“绣成一个全地球”﹐是当时新女性的代表。她原是个不识字﹑贤妻良母式的旧时代妇女﹐受到丈夫黄通理维新思想的影响﹐放了足。又在梦中得到法国罗兰夫人

  • 成唯识论观心法要·智旭

    凡十卷。明代僧智旭(1599~1655)撰。收于卍续藏第八十二册。又作唯识心要。为阐释成唯识论之著作。唐中叶,法相宗已逐渐衰落,智旭乃依据云峰之唯识开蒙问答二卷以研究唯识义之梗概,并援引大疏钞、宗镜录等;更溯及瑜伽、显扬等

  • 庄严王陀罗尼咒经·佚名

    唐代义净(635~713)译。又作庄严经、庄严王经、庄严王陀罗尼经、杂密经、拥护饶益法。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本经叙述佛在布怛洛迦山,向观自在菩萨、妙吉祥菩萨宣说‘一切如来所护观察众生示现佛刹庄严王陀罗尼’;次说诵持

  • 普贤菩萨行愿王经·佚名

    亦称《普贤愿经》。佛教经典。一卷。偈颂体。内容系颂赞普贤菩萨十大行愿:一、敬礼诸佛;二、称赞如来;三、广修供养;四、忏悔业障;五、随喜功德;六、请转法轮;七、请佛住世;八、常随佛学;九、恒顺众生;十、普皆回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