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九出 二臣哭夏

【谒金门】〔小外上〕朝命降。不觉重袿流汗。心讶奸谋。缅怀忠鲠。几回肠欲断。〔末上〕十载功铭鼎铉。一旦遽罹刑典。凛凛朔风天际暗。葵心飞散乱。

〔末〕李大人拜揖。〔小外〕周大人拜揖。〔踏莎行〕〔小外〕帝室堂堂。王臣蹇蹇。孤忠自立诚难免。岂堪螳臂挽车轮。徒思仗剑除奸险。〔末〕秉正莱公。嫉邪王旦。十年钦若藏深怨。李膺诛僇范滂囚。纷纷国事知时变。李大人。今日圣旨倒下。将夏太师付市曹处斩。我和你旣有僚友之义不免狐兔之悲。欲同大人到法场上与他一永诀何如。〔小外〕咳周大人。元臣诛戮。国事反常。耳且不忍相闻。目岂容于亲见。下官今早已差听事官去打探消息。大人只在小寓待他回报。再为之处。〔末〕李大人。自古未有首相典刑之理。夏太师虽在危迫。岂无一忠直之臣。保救元老。以全国家体统。〔小外〕周大人。严介溪交通内臣。谮愬已入圣心久矣。况今文武臣僚。多是他家羽翼。言路官员。箝口结舌。尙恐祸至。谁敢舍身力救。〔末〕若如此桂洲公休矣。老天那。如何是好。〔小外〕他也自有些不愼密。〔末〕却为何。

【红衲袄】〔小外〕他恃着屠龙手气冲天。谁想道骑虎势行山险。他做了萧望之逢石显。他做了赵宣子遇屠奸。他做不得亡家远窜的穷张俭。怎学得辟谷归山的松子仙。早知道功高望重招谗也。争似桑田十亩闲。

〔末〕李大人。夏公也只是不识人。

【前腔】他只指望并鹓班驰后先。谁想道独飞鸿遭冷箭。那严老呵。他是个李林甫腹中剑。他是个李猫儿笑裏奸。他待学妨贤病国的卢蓝面。何异那平生奸伪的老曹瞒。夏太师呵。可惜你当朝倚重元臣也。却被牢笼入死关。

〔小外〕周大人。夏公虽有小过。亦有大功。今日朝廷处得太过了些。

【前腔】他也曾凤池环佩赐经筵。他也曾龙楼著作修坟典。他也曾和羹妙手调金铉。他也曾舟楫宏材济大川。纵然使萧相国拘狱犴。难道比淮阴侯付市廛。今日呵。亮工补阙俱忘也。须信为臣难上难。

〔末〕李大人。闻言兴慨。触目惊心。夏公一死不打紧。

【前腔】惊得我战兢兢歪了铁豸冠。惊得我荒忙忙失了白象简。惊得我气漫漫冲倒了朝阳殿。惊得我闹炒炒踢绽了皂靴尖。做甚么持风裁乌台宪。那裏有敢回天靑琐言。今日呵擎天柱石俱颓也。一死须敎轻泰山。

〔小外〕周大人。此时尙未有消息。或者夏公得生了。〔末〕若如此。不惟全了朝廷体面。我辈亦与有光。〔小外〕只是一件。夏公尙未有子。倘有不虞。是忠孝两忘了。〔末〕李大人还不知。闻桂洲幼妾苏赛琼有娠。倘生得一子。亦不绝了忠臣之后。〔小外〕可喜可喜。若果然生子。是夏公为我朝之赵盾。严老为当世之岸贾。但恐程婴杵臼无其人耳。这也是身后之事。万一不免。妻孥就该流徙。皇上方在震怒。这尸骸谁与收葬。〔末〕这也不难。下官当以身任之。彭越死而季布哀。董卓亡而蔡邕泣各尽其心而已。何祸患之有。〔小外〕此际已是午牌时分。如何还不见回报。〔小生扮听事官上〕骇闻破胆惊天事。来报同心辅国臣。听事官叩头。〔小外〕你回来了。夏老爷事情何如。〔小生〕小的一言难尽。〔小外〕你且起来。谩谩的说个详细。

【东瓯令】〔小生〕承钧旨亲视阅。〔小外〕那时却怎么。〔小生〕小的到教场中。只见人马重围。鎗刀密布。被我撞将进去。万刃丛中穿破穴。〔小外〕曾见夏老爷么。〔小生〕小的见夏爷呵。赤身绑缚鬓蓬松。领后旌旗插。〔小外〕还见甚么人。〔小生〕见两旁立着刽子呵。虎狼开吻同蛇蝎胆落心惊裂。

〔末〕却无人救他。〔小生〕咳周爷。

【前腔】畏奸雄言路绝。〔末〕可有人惜他么。〔小生〕小的只见监斩官与众人呵面面相看声痛咽。〔末〕那夏老爷却是怎么。〔小生〕那夏老爷呵。低头惟愿早归泉。泪滴湘江竭。〔末〕那时怎么结果了。〔小生〕那时只见一骑飞马前来。小的将谓是留人。却说时辰已到。监斩官不得久留。霎时间只听得喧声震动刀飞雪。断却常山舌。

〔小外末哭介〕夏公果然斩了。好苦杀人也。〔小外〕周大人。有这等非常之事。

【四边静】太山颓陷梁木折。凭谁挽倾辙。忧国更思臣。衷肠大刀折。〔合〕伤心事切。泪珠难彻。万里接天江。长流怨臣血。

〔末〕人孰无死。只是他死得不明。

【前腔】孤忠此恨何时灭。无辜死缧绁。朝隮乱南山。妖氛蔽忠烈。

〔合前小外〕夏太师这一死呵。

【前腔】衔寃负屈心千结。无由吿金阙。〔小生〕二位老爷。小的见夏爷死时呵。怨气满乾坤。今生与谁雪。〔合〕呑声飮泣。故人永别。荒草暗愁云。啼鹃带归血。

〔末〕时事如此。吾辈做甚么官。

【前腔】兔亡鸟尽良弓绝。空劳尽臣节。〔小生〕二位老爷。夏爷临刑。还有一句说话。〔小外〕他说甚么。〔小生〕他说道寄与后男儿。休将简编阅。〔合前〕

〔小外〕元老孤忠节义高。

〔末〕谁知中却笑中刀。

〔小生〕身骑箕尾归天上。

〔合〕气作山河壮本朝。

猜你喜欢
  卷四百六十八·彭定求
  卷三百二十一·彭定求
  第十四出 情访·李渔
  序·邵雍
  ◆傅广文若金(清江集)·顾嗣立
  沙正卿·隋树森
  元艺圃集卷一·李蓘
  余集卷十三·乾隆
  余集卷一·乾隆
  卷十九·郭元釪
  卷四百三十七·陈廷敬
  卷二百二·陈廷敬
  卷八百九十四·佚名
  陪张燕公登南楼·张说
  卷七·施元之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梁栋·唐圭璋

      栋字隆吉,其先湘州人,迁镇江。淳祐二年(1242)生。咸淳四年(1268)进士。选宝应簿,调钱唐仁和尉,入帅幕。宋亡,归武林,后卜居建康,归往来茅山中。大德九年(1305)卒,年六十四。   念奴娇   春梦   一场春梦,待从头、说与傍人

  • ●续编卷一·况周颐

    ○姚令威忆王孙 姚令威《忆王孙》云:“毵毵杨柳绿初低。淡淡梨花开未齐。楼上情人听马嘶。忆郎归。细雨春风湿酒旗。”与温飞卿“送君闻马嘶”各有其妙,政可参看。 ○梅溪喜迁莺 “诗酒尚堪驱

  • 第廿二折 毁祠·李玉

    【番卜算】[净、外、旦扮各色人,奔上]列位阿,走阿,走阿!向山塘急奔,向山塘急奔。冲天公愤,今朝始泄心头闷。我们苏州百姓,只因魏太监这千刀万剐的,要谋王夺位,害了许多忠臣,拽死了周吏部,又屈杀了颜佩韦、杨念如等五人。人人切齿,

  • 存悔斋稿·龚璛

    (元)龚璛 撰咏岳王孙县尉复栖霞坟田岳鄂诸孙复墓田清明寒食起新烟道傍为我除苍桧山下如今哭杜鹃高庙神灵应悔此中原父老尚凄然西湖靡靡行人去却望栖霞转可怜盛庶斋先生初见于维扬程雪楼学士坐中再见练溪学官诗见遗次韵

  • 卷二百七十一·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七十一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梅屋吟邹登龙字震父临江人隠居不仕结屋于邑之西郊种梅绕之自号梅屋有孤山处士之遗风焉吟藁一卷刘后村戴石屏真西山咸称之闗山月行人十年归不得夜上

  • 梁臣传第十一·欧阳修

    ○杨师厚杨师厚,颍州斤沟人也。少事河阳李罕之,罕之降晋,选其麾下劲卒百人献于晋王,师厚在籍中。师厚在晋,无所知名,后以罪奔于梁,太祖以为宣武军押衙、曹州刺史。梁攻王师范,师厚战临朐,擒其偏将八十余人,取棣州,以功拜齐州刺史

  • 卷三百二十七·列传第八十六·脱脱

        王安石 王安礼 王安国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父益,都官员外郎。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友生曾巩携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擢进士上第,签书淮

  • 卷三百二十六·列传第二百十四·外国七·张廷玉

        ◎外国七   ○古里 柯枝 小葛兰 锡兰山 榜葛剌 沼纳朴儿 祖法儿木骨都束 不剌哇 竹步 阿丹 剌撒 麻林 忽鲁谟斯 溜山南巫里 加异勒 甘巴里 急兰丹 沙里湾泥 底里 千里达 失剌比 古里班卒 剌泥 白葛

  • 东都事略卷七十四·王称

    列传五十七  张方平字安道宋城人也少頴悟绝人凡书一览终身不再读宋绶蔡齐见之以为天下竒才也共以茂才异等荐之中选为校书郎知昆山县复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又中选迁著作佐郎通判睦州时赵元昊欲叛而未有以发则为嫚书

  • 评鉴阐要卷十二·乾隆

    明世宗诏议崇奉兴献王典礼杨廷和等言宜如汉定陶王宋濮王故事目嘉靖欲推崇自出本属人子至情诸臣必执宋时濮议相持无论事理不同且亦无以慰尊亲本愿盖旁支入承大统于孝宗固有为后之义然以毛里至亲改称叔父实亦情所不安嘉

  • 列传卷第二十三 高丽史一百十·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崔有 。○崔有 平章事滋之子。 性恬退不求名仕宦十年不迁。 忠烈久闻其名卽位除监察杂端。 迁侍丞上* 直言时事 旨流大靑岛。 承旨赵仁

  • 三·张资平

    父亲终究不会骗我。当进东山师范时,他对我说,省城有合适的学堂可投考的时,一定送我出省,决不叫我在“东山”读满五年。我于四月初复出省城投考清华学校。同伴有一个从堂兄弟名秉仁的,考清华的经过也在“脱了轨道的星球”里

  • 薛大鼎传·刘昫

    薛大鼎,蒲州汾阳人,北周太子少傅博平公薛善的孙子。父亲薛粹,隋朝介州长史,汉王杨谅谋反,授予薛粹绛州刺史官职,谅失败后被杀。薛大鼎因年幼被免死,流放辰州,后得以返回乡里。唐高祖刚树义旗时,大鼎到龙门拜谒高祖,并说:“请不要

  • 卷二十五·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十五市籴考【臣】等谨案马端临作市籴考其於市则始自周官泉府之法而迄於宋宁宗嘉泰时其於籴则始自齐管仲魏李悝粜籴敛散之法而迄於宋宁宗嘉定时凡

  • 卷九十九·佚名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万寿盛典初集  钦定四库全书万寿盛典初集卷九十九歌颂三十九【蒙养斋诸臣】万寿无疆诗【七言律三首】翰 林 院 庶 吉 士【臣】何国宗运协中天景祚昌万方玉帛拱当阳车书一统仁风合花甲重

  • ●卷之二·吕坤

    按察事宜(二十款) 宪纲十要(须知附) 报政实单 优恤八条 关防八条 仓犯 驿犯 辨盗附(盗狱情之大者也故附于狱政) 审失单式(此条当入风宪约) ○按察事宜(二十款) 夫洁己爱民修政立事有司之职也按问不法察举失职本司之职也今府州县

  • 卷十二·林之奇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全解卷十二宋 林之奇 撰甘誓        夏书啓与有扈战于甘之野作甘誓甘誓古者将欲整齐其众而用之则必有誓而尤严于军旅故书有六体誓居其一焉大抵为誓师而作也周官士师之职以五戒先后刑罚一曰

  • 审视瑶函·傅仁宇

    《审视瑶函》系眼科书。6卷。又名《眼科大全》、《傅氏眼科审视瑶函》。明·傅仁宇(字允科)撰,由其子傅国栋(字维藩)刊于1644年(崇祯17年)。卷首介绍五轮八廓、五运六气及前人医案23则; 卷一为总论,叙述五轮八廓所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