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杨简传

杨简,字敬仲,慈溪人。乾道五年(1169)被推举参加进士考试,被任命为富阳主簿。恰好陆九渊路过富阳,他们问答时互相投合,于是就确定了老师和弟子之礼。富阳百姓多经商而不懂学问,杨简兴学养士,文风更加振兴。

杨简任绍兴府司理,他亲临乡间牢狱,详细地听犯人自己的陈述。越州是陪都,台府鼎立,杨简保持中立,只跟从有理的一方。一个府史触怒统帅,统帅下令审讯他,杨简汇报说府史无罪,统帅又下令审查他的平时表现,杨简说:“小吏有罪哪能免,现在他确实无罪,一定要挑他过去的错依法处理,我不敢从命。”统帅大怒,杨简请假上交这件事,更是据理力争。常平使者朱熹推荐他,先前,丞相史浩亦推荐杨简,被差遣为浙西抚干,他对长官张木匀说,应该趁荒年防备不测。张木匀就命令杨简统领三将兵,杨简对他们施以恩信,拿出诸葛亮的正兵法练兵,军政大修,众人十分高兴和睦。

杨简改任山乘县知县。遭父丧,他服丧期满后,为乐平县知县,他兴办学校,训导学生,学生听到他的话有流泪的。有杨、石二个少年在民间为害,杨简把他们投入狱中,给他们讲明利害,他们都醒悟,愿意自己赎罪。从此乐平县的人都以诉讼为耻,晚上没有偷窃的,路不拾遗。绍熙五年(1194),杨简被召为国子博士。杨、石二个少年率县中的人送他走出本县以外,称他为“杨父”。恰好朝廷贬斥丞相赵汝愚,祭酒李祥反对并申辩,杨简上书说:“原先形势危急,军民将溃乱,社稷将倾覆,是陛下亲眼所见。赵汝愚冒着万死使国家转危为安,人情安定,赵汝愚的忠心,是陛下知道的,不需要再深入辩明。我是祭酒的僚属,每天都用义训导学生,如果见利忘义,怕祸忘义,我认为这很可耻。”不久,杨简也遭贬斥,为主管崇道观。他再被任用,转为朝奉郎。嘉泰四年(1204),赏给他绯衣银鱼,任朝散郎,权且派到全州,因言事被罢职,为主管仙都观。

嘉定元年(1208),宁宗改弦更张,杨简被任命为秘书郎,转为朝请郎,升为秘书省著作佐郎兼权兵部郎官。百官轮次奏对,他极力讲治国的关键,消灾免祸的方法,这些在金国传诵,人们为之流泪。因旱、蝗灾皇上下诏求直言,杨简上封事,认为旱、蝗灾的本源,近在人心。他兼任考功郎官、礼部郎官,被任命为著作郎、将作少监。入朝奏对,他同皇上一问一答,漏壶过了八刻他才离开,皇上目送他很久。他兼任国史院编修官兼实录院检讨官,因在当面奏对时他所建议的没实行,请求到地方任职,他被任命为温州知州。到温州后,他发布文告首先罢去妓女的名籍,尊敬贤能的人。贩私盐的五百人结成群路过辖境,分司干官传檄让永嘉县尉和水寨兵逮捕他们。巡尉不向郡守汇报,杨简惊骇地说:“这能轻举妄动吗?万一招致变乱,就给朝廷带来忧患。兵权在郡将手中,违犯节制是不严格执行天子的命令,违犯节制应该斩首。”他设旗在巡尉庭下,召刽子手站在两旁,郡中属官穿戴整齐站在西边。杨简一一列举巡尉的罪状,下令杀他,郡中属官们相继替巡尉表达悔罪的意愿,很久才释放了巡尉,他上奏罢去分司,他的纪律就是这样。寓居的官僚买百姓的土地还欠钱,杨简追他的仆人责成他还给百姓欠款。有权势的大户人家的宅第阻碍官家的河道,杨简当天就把宅第拆除了,城中百姓十分高兴,把官河叫“杨公河”。

皇上派使者到郡中视察,使者是杨简先世仆人的后代,杨简到郊外去迎接他,使者不敢承受,从小道到州中进入客人的位置。杨简听说后不敢入城,往来传达信息好几次,他才驱车返回。杨简将下车,使者赶紧出来站在戟门外,杨简也赶紧出来站在使者旁边,叩头而拜说:“你是天子的使者,我不敢不恭敬。”使者说“:我是你家仆人的儿子,礼有高低贵贱之分。”杨简说:“我是守臣,使者身负天子的委命,屈临敝邑,你是天子的使者,我不敢不恭敬。”杨简就在使者的西侧一起走进府衙,他在北面向东面的使者施礼,杨简走时就常在使者的西侧,脚步在使者后面,上台阶时,他不敢先上,就在西边的台阶上和使者一起走,脚步很恭敬不敢在主人的位置上就座。使者说“:这是你的府衙,礼有主次之分。”杨简说“:《春秋》讲,王人官虽卑但被授以大事,照例写在大国之上,这是尊奉天子。何况现在天子的使者呢?”杨简极力坚持,使者极力推辞,这样过了一段时间,使者知道不能改变杨简的态度,就说“:我不明智,怎敢不顺承你尊奉天子的大义。”就拱手而出。使者到客馆中,杨简才以客礼与他相见。典章制度长期被废弃,郡中人头一次看到这些礼仪,没有不惊愕地引颈举足观看,屏住呼吸站在那里的。

杨简在郡中廉洁、勤俭、自我约束,他的日常生活用品都很简单,他常说:“我敢用老百姓的膏血养肥自己吗!”城中百姓间很和睦没有争斗声,百姓爱他如同父母,都画他的像侍奉他。他升为驾部员外郎,老少沿路搀扶着全城人哭着送他。他入朝奏对,说:“把喜欢顺承,厌恶异己的私情全部丢掉,好的政令都施行,坏的政令都废除,那么百姓的怨恨自然消失,也不会发生祸乱。”杨简改任工部员外郎,百官轮次奏对,他又说应选择贤良,让他们久任官职。他升为军器监兼工部郎官,转为朝奉大夫,又升为将作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兼实录院检讨官,转为朝散大夫。

金人遭饥荒,来归宋朝的人每天数以千万计,边境的官员在淮水边射杀这些人。杨简悲伤地说:“得土地易,得人心难。近海内外,都是我国的臣民,中原地区陷没敌境的百姓,逃出受涂炭的惨境,投奔慈父母的怀抱,我们还吝惜那点粮食而阻止并杀害他们,他们祈求逃脱死亡却很快就死了,这样做难道符合上帝安抚四方的思想吗?”他当天就上奏,哀痛地讲了这些,朝廷没答复。正巧他得病,更极力请求辞职,于是就以直宝谟阁的身份主管玉局观。他升为直宝文阁主管明道宫、秘阁修撰主管千秋鸿禧观。特被授予朝请大夫、右文殿修撰主管鸿庆宫,赐给他紫衣金鱼。他进升为宝谟阁待制、提举鸿庆宫,赐给他金带。

理宗即位后,杨简升为宝谟阁直学士,赐给他金带。宝庆元年(1225),他转为朝议大夫、慈溪县男,不久被授予华文阁直学士、提举佑神观,得到奉朝请的待遇。诏命他入宫拜见皇上,杨简多次推辞。他被授予敷文阁直学士,历次加官为中大夫,仍提举鸿庆宫,不久以宝谟阁学士、太中大夫的身份辞官,他去世后,被赠官为正奉大夫。

杨简著有《甲稿》、《乙稿》、《冠记》、《昏记》、《丧礼家记》、《家祭记》、《释菜礼记》、《石鱼家记》,还有《己易》、《启蔽》等书,他论述治国最重要的有五条,其次有八条。一是谨慎地选择左右大臣、近臣、小臣;二是选择贤能的人让他们长期在朝内外任职;三是罢去科举而实行乡举里选来选拔人才;四是罢去法术道术和贪色;五是整顿军队,用诸葛武侯的正兵法训练士兵,以备不测。其次有八条:一是募兵屯田,以便节省养兵的费用;二是限制百姓私田,以便逐渐恢复井田;三是罢去妓女名籍,以使她们从良;四是逐渐罢去和买、折帛及其他无名的赋税和榷酤,以便禁止人们聚饮;五是选贤人教给他们大学,他们学成后,让他们分别负责各州的学校,再让他们分别选出县里、乡里的人集中在一起教这些人,这些人学成后,让他们分别负责自己县、乡的学校;六是取《周礼》和古书,讨论并领会出现在可行的就实行;七是禁止淫乐;八是著书以便去掉邪说。这是杨简的志向。后来在咸淳年间,制置使刘黻在他的住处建成慈湖书院。杨简的门人叫钱时。

猜你喜欢
  列传第六十二 尔朱荣·魏收
  卷第二百五十八 唐紀七十四·司马光
  卷之一百六十二·佚名
  卷之一千二百七十六·佚名
  ◎国会寿终正寝·刘以芬
  提要·苏辙
  第八卷 星野晷度(六)·缪荃孙
  战国策卷六·鲍彪
  第十七章 剿白狼·冯玉祥
  九 民报社听讲·周作人
  十国春秋卷二十九·吴任臣
  礼二七·徐松
  第十八章 中俄的龃龉·吕思勉
  二十六年(下)·佚名
  六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千叟宴诗【乾隆五十年】卷四预晏六十四人诗七十二首【四品顶帯】宗室永全【年六十八】甲殿溥琼膏太乙东皇启星从见丙占恩忆成丁始璇源演六戊【臣生戊戌今年六十八共阅六戊】黼衣灿两已惇叙饫庚仪宴接

  • 卷十二 孝武本纪第十二·司马迁

    孝武皇帝者,孝景中子也。母曰王太后。孝景四年,以皇子为胶东王。孝景七年,栗太子废为临江王,以胶东王为太子。孝景十六年崩,太子即位,为孝武皇帝。孝武皇帝初即位,尤敬鬼神之祀。元年,汉兴已六十馀岁矣,天下乂安,荐绅之属皆望天

  • 卷四百九十五 列传二百八十二·赵尔巽

      ◎忠义九   宗室奕功札隆阿等 觉罗清廉等 松林文炘等 崇寿韩绍徽韩培森 马锺祺 董瀚 谭昌祺 庄礼本 冯福畴 宫玉森 景善等 宋春华马福禄 杨福同 吴德潚子仲韬 成肇麟   宗室奕功,历官奉宸苑卿,至御前侍卫。光绪

  • 卷五十 漢紀四十二·司马光

      起柔兆執徐(丙辰,盡閼逢困敦(甲子),凡九年。   孝安皇帝元初三年(丙辰、一一六年)   春,正月,蒼梧、鬱林、合浦蠻夷反;二月,遣侍御史任逴督州郡兵討之。   郡國十地震。   三月,辛亥,日有食之。   夏,四月,京師旱。  

  • 第八十四回 奉皇弟权阉矫旨 迎公主猛将建功·蔡东藩

      却说前御史中丞李孝本,本来是唐朝疏远的宗室,孝本被杀,家属籍没,有二女刺配右军,统是豆蔻年华,芙蓉脸面,文宗闻她有色,召令入宫。自己方得倖生,又想拥抱美人,非昏庸而何?拾遗魏谟上书谏阻,略言:“数月以来,教坊选女,不下百数,又

  • 卷之二百五十六·佚名

      康熙五十二年。癸巳。八月。丙子朔。科尔沁台吉厄尔得普图、来朝。  ○丁丑。遣大学士萧永藻、祭先师孔子。  ○上驻跸噶海图昂阿地方。  ○喀尔喀和硕亲王多罗额驸车妄扎布、来朝。  ○先是、鄂尔多斯

  • 老父云游始末·陆莘行

    康熙元年壬寅春二月,父友王于一者,自闽至浙,寓昭庆寺。忽疾作。父亟为调治,昼夜不息。王竟不起。父为敛资棺殓,并出床头十金,令其仆扶柩归里。偕同人送至江浒。有为父言:“湖州庄姓者,所著秽史,抵触本朝。兼有查、陆、范

  • 志卷第七 高丽史五十三·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五行一。○天有五运地有五材其用不穷。 人之生也具为五性着为五事修之则吉不修则凶。 吉者休征之所应也凶者咎征之所应也。 此箕子所以

  • 卷六十一·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六十一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伯夷列传第一 【索隐列传者谓叙列人臣事迹令可传於後世

  • 淮南衡山列传第五十八·司马迁

    史有为 译注【说明】本篇是淮南厉王刘长及其子刘安、刘赐的合传。刘长是汉高祖的小儿子,汉文帝同父异母的兄弟。他因骄横无度,参与谋反,获罪被捕,在押往流放地蜀郡的途中绝食身亡。之后刘安继封淮南王,刘

  • 宋世景传(附宋季儒传)·魏收

    宋世景,广平人,河南尹宋翻的第三个弟弟。少小即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侍奉父母很是孝顺。世景与弟弟宋道..闭门读书,广泛涉猎,各种书都读,尤其精于经书大义。同族兄宋弁十分器重他。他被州中推举为秀才,对策登第,朝廷拜授他为国子

  • 卷二百五·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五人物志八十五大臣传七十一【汉军镶红旗三 郭世隆 哲尔肯 张仲举 黄秉中 王国栋黄廷桂】郭世隆郭世隆汉军镶红旗人父洪臣原籍汾州顺治二年

  • 钦定南巡盛典卷七十四·高晋

    吁俊【臣】等谨按观民设教王者省方之举其义莫偹于易盖必有久于其道之圣人而后能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斯吁俊之典隆焉礼记王制详廵狩之典首云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盖徳教之纯风俗之盛棫朴薪槱之化吉人吉士之材胥于玊辂所经

  • 卷一百五十二·佚名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三十之五十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为发无上菩提心者,宣说静虑波罗蜜多作如是言:汝善男子。应修静虑波罗蜜多。不应观一切陀罗尼门若常若无常。不应观一切三摩地门若常若无常。何以故?一切陀罗

  •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朱棣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王日休曰】如来。谓真佛也。第五分已言此意矣。于此再言者。为续来听者说。故兼及转轮圣王之说也。   【李文会曰】空

  • 醮三洞真文五法正一盟威箓立成仪·张万福

    唐张万福撰。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此书为斋醮仪法,用于醮祀上清仙箓、灵宝真文、八景五法、六甲秘符、正一盟威箓等道教符箓书中出现的神真仙灵、将官吏兵、玉童玉女等大小神灵,旨在「荐诚于天地,祈福于冥灵」,外

  • 四未曾有法经·佚名

    全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于泰始二年至建兴元年(266~313)顷。又作四未曾有经、四未有经。收于大正藏第二册。内容叙说佛陀以转轮圣王具有四种未曾有法为喻,转而比况阿难亦具有四种未曾有法(奇特法),即:(一)于比丘众中说法,(二)于比

  • 法门名义集·李师政

    佛教辞书。唐武德年间(618—627)李师政撰。一卷。是一部解释佛教名数的辞书。全书共收词目一百二十一条,按性质分“七品”:(1)“身心品”,始自“四大”至“十八界”,共七条;(2)“过患品”,始自“二边”至“五住地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