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傅奕传

傅奕,相州邺人。尤其通晓天文历法。隋开皇年间,以仪曹的身份为汉王陈友谅办事。陈友谅起兵反叛时,对傅奕说“:现今出现火星入井的现象,是什么预兆呢?”傅奕回答说:“天上东井,黄道从中通过,正是火星运行的路径,不算怪异。假如火星进入地上的井,这就是灾难了。”陈友谅很不高兴。到了陈友谅兵败时,傅奕因此免于死罪,迁到扶风居住。

唐高祖李渊那时为扶风太守,对傅奕很恭敬。到了高祖即位,召傅奕入朝封为太史丞。太史令庾俭,因为父亲庾质在隋朝占卜时冒犯了隋炀帝,竟死在狱中,于是警惕那些事情,又觉得凭着占卜之类当官不光彩,于是推荐傅奕代替自己,傅奕升为太史令。傅奕已经与庾俭同级,多次说庾俭的坏话,可是庾俭不怪恨他。当时很多人都认为庾俭厚道,傅奕直爽。傅奕上奏的有关天文的机密奏章,经常与皇上的意思吻合。设置参旗、井钺等十二军的徽号,是傅奕确定的。武德三年(620),进献《漏刻新法》,及时流行开来。

武德七年(624),傅奕上疏请求除去佛教,说:

“佛在西域,言谈怪异路途遥远,用汉语翻译佛书,肆意塞进私货。因此使不忠不孝的人,削发出家就可以告别君王和亲属;有手不生产四处游食,换上僧尼服装来逃避租赋。宣扬他们的妖书,传讲他们的邪法,编造虚假的三种世界,六种轮回,恐吓愚夫,欺骗平民。老百姓当中,有远见的很少,不寻根究底,轻信他们的谎言。于是追补过去的罪孽,空求未来的福份。施舍一钱,企图万倍的报偿;持斋一天,为求百日的饭食。这使愚昧的人,妄求功德,不怕禁令,轻易犯法。其中有作恶犯上的人,身入监牢,于是在监狱中拜佛,诵念佛经,日夜不息忘记了疲劳,以求赦免罪行。其实生死及寿命,是由自然决定的;奖惩及威福,是由皇帝掌握的。说到贫富贵贱,是由建功立业与否造成的,然而不明事理的僧人却说,这一切都是佛决定的。窃取了皇帝的权力,窃夺了自然的威力,他们的做法违害了国家的治理,的确可悲啊!

“《书》里说过:‘只有天子君主作威作福,只有天子君王能享用珍美食物,臣子中有作福作威、享用珍美食物,对家有害,对国有祸,人用偏邪不正。’延续到伏羲、神农,直到汉、魏,都无佛法,君主贤明,臣下忠诚,国家长久。汉明帝借口梦中所托,开始提倡佛教,西域的佛教徒,来宣扬他们的佛法。西晋以前,国家有严格的法令,禁止国人削发为僧。到了苻坚、石勒时,羌胡扰乱中华,君主昏庸、臣子奸佞,政治残暴、国家短暂,都是由佛教带来的灾害。梁武、齐襄的遭遇,足以作为明镜。过去褒姒一个女子,用妖法迷惑周幽王,尚且能使幽王亡国;况且现在天下的僧尼,数字超过十万,裁剪彩绸,装饰泥人而作为鬼神,来迷惑广大百姓呢!现在的和尚尼姑,请责令他们配成夫妻,就成了十万户人家,生儿育女,哺养十年,教育训练十二年,自然有利国家,可以补充军队。四海避免了外族蚕食的灾害,百姓懂得威力福气在于皇家,那么妖惑之风自然消失,淳朴的风气会重新兴起。

“况且古来尽忠进谏的人,很少不惹祸遇害。本人看到齐朝章仇子他上的表中说道‘:僧尼众多,浪费国家财物,寺庙奢侈,白白地消耗钱财。’由于一些僧人投靠了宰相,宰相在朝廷攻击章仇子他,一些尼姑依附于王妃,王妃暗地里诽谤章仇子他。章仇子他竟然被抓了起来,在京城大街上杀头。到了周武平定齐国,才为章仇子他行封修墓。我虽然不算聪明,但私下里钦佩他的行为。”

又上疏十一条,语言直接恳切。高祖发给群臣认真讨论,只有太仆卿张道源称赞傅奕的奏章合理。中书令萧王禹与他争论道:“佛,是圣人。傅奕发出这种论调,攻击圣人者无法无天,请求给予严厉制裁。”傅奕说“:礼义是从奉养父母出发,到为皇家服务为终点,这样就使忠孝的道理显著,臣子的行为规范。而佛教徒走出城镇脱离家庭,背叛其主,以一个普通百姓的身份与天子对抗,以继位来背反亲人。萧王禹不是从佛门出来的,却信奉背反其父的教义。臣听说不孝的人不认父母,大概说的是萧王禹吧。”萧王禹不能回答,只是合上掌说:“地狱正是为这种人设置的。”高祖准备采纳傅奕的建议,遇上传位给太宗而没有实行。

傅奕在武德九年(626)密奏太白金星出现在秦地上空,秦王李世民当有天下,高祖把密奏交给了李世民。到了太宗即位,召见傅奕赐他食物,说道“:你上一次的密奏,几乎连累到我,然而今后是什么说什么,不要因为上次的事有顾虑。”太宗曾在上朝时对傅奕说“:佛教的教义玄妙,留下的圣迹可以学习,而且因果报应显然,经常得到验证,独独你不领会其中教理,什么原因呢?”傅奕回答说:“佛是外族的狡猾之人,用来欺骗边远民族,开始传到西域为止,渐渐流传到国内。信奉佛教,都是邪僻小人,模仿编造庄子老子之类的玄言,来掩饰妖幻的教义罢了。对百姓没有好处,对国家只有危害。”太宗很同意他的说法。

贞观十三年(797)傅奕去世,终年八十五岁。临死前告诫儿子说“:老子庄子以道为一的篇章,周公孔子《六经》的学说,这是儒教,你应当学习它。妖幻的胡教扰乱中华,整个社会都迷惑了,只有我一人叹息,大家都不信从我,可悲啊!你们不要学。古人裸着下葬,你们应该照着办。”傅奕平时生病,从不请医服药,虽然研究阴阳占卜的著作,可并不相信,又曾经醉倒,突然惊起说:“我大概要死了。”因此自己撰写墓志道:“傅奕,青山白云人也。因醉酒而殆,呜呼哀哉!”他的旷达都是这种样子。注过《老子》,并撰写了《音义》一书,又搜集魏、晋以来批驳佛教的人编成《高识传》十卷,流行于世。

猜你喜欢
  卷第六十一·胡三省
  卷之一百九十四·佚名
  卷之五百七十五·佚名
  卷之二百十三·佚名
  尚史卷二十七·李锴
  卷六·王明清
  卷十二·陈均
  第四四三诉呈光绪十年二月八日一二二二六--一·佚名
  第一三三保状光绪十年四月十四日一一三一四—八·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六 列传九十六·纪昀
  二七 两个明堂·周作人
  鲜于亻先传·脱脱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佚名
  卷一百五十六·雍正
  卷11·陈邦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林外·唐圭璋

      外,“全”已见。

  • 东山诗选卷下·葛绍体

    宋 葛绍体 撰七言絶句太师汪焕章社日劝农余出湖曲飞斾行春沐雨天风光一阵杂晴烟麦苖緑润秧芽嫩鼓吹声中卜有年春劝老农夸嵗嵗晚飞新燕贺年年鉴湖一棹烟波客燕舞农歌伴醉眠春晓散歩书满晓窗看不暇推书起歩略寻闲春酣

  • 卷七百六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百六十五王周王周登进士第曾官巴蜀诗一卷【胡震亨云唐宋艺文志并无其人惟文献通考载入唐人集目中今考峡船诗序引陆鲁望茶具诗其人盖在鲁望之後而诗题纪年有戊寅已卯两岁近则梁之贞明远则宋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二十二·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八年九月按是月甲申朔丁亥侍御史萧振言近除发运使令籴米以待阙用其价虽随时低昂当使官价高于民间仍不加耗及即时支钱则有以助国<宀十见>民诏从之振又言古之贤将皆协力以成功今陛下举付之诸将使分屯近

  • 卷九·舒赫德

    冬十月辛巳上命军机大臣传谕舒赫徳曰音济图前在四川军营不能奋勉是以将伊头等侍卫并副都统衔革去降为二等侍卫今捕山东逆贼一案音济图直入王伦楼屋缚擒猝被贼众用刀砍伤甚属奋勉出力音济图着加恩复为头等侍卫并赏给

  • 卷第三·徐鼒

    前翰林院检讨加詹事府赞善衔六合徐鼒譔纪第三隆武(附绍武)隆武(附绍武)隆武帝,太祖九世孙也。讳聿键,小字长寿。其先唐定王桱,太祖第二十三子;封南阳。父器墭,唐世子;母毛氏。祖端王硕熿惑于嬖妾,欲立其爱子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三十六·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三·佚名

    弘治九年五月丁未朔升翰林院检讨李逊学为浙江按察司佥事提调学校○以蝗灾免山东青州府弘治八年税粮有差○己酉南京大龙兴寺左觉义发直等奏请起送行童给度礼部劾其启衅开端故违成命请寘之法 上曰僧道虽额数过多但自弘

  • 王竞传·脱脱

    王竞,字无竞,彰德人。机警聪敏,勤奋好学,十七岁就借助于父祖的功绩补官。宋宣和年间,王竞在太学两次考试合格,被任屯留主簿。进入当朝后,授职大宁县令,历任宝胜盐官,又转为河内县令。这一年地方发生了饥荒,盗贼四起,王竞想方设法

  • 许国祯传·宋濂

    许国祯字进之,绛州曲沃人。祖父许济,在金朝曾任绛州节度使,父许日严,曾任荣州节度判官。祖、父都曾以医为业。国祯精通经史,尤其精于医术。金末,为避战火而居住于嵩州永宁县。蒙古军占领河南后,国祯回到太原。世祖在即位前,把

  • 偏安排日事迹卷十四·佚名

    六月,刘光斗鼒、黄家以北兵抚命至江南,巡抚杨文骢遁。是时苏、松等处各邑多起义者,文骢剿兵入苏,擒家鼒斩之。寻见北兵大至,仍遁入海。原任浒墅关员外程良孺被杀。良孺,右春坊正揆父也。南京破,未解任;先薙发降,以原官管关。时

  • 卷一百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万寿盛典初集卷一百三歌颂四十三【京职诸臣】万寿无疆诗【七言截句二十首】原 任大 理 寺少 卿【臣】朱廷鋐帝德承乾子兆民三阶玉烛太平春螭头雉尾红云动万国梯航觐紫宸【其一】同天有识徧赓尧亘古无

  • 似顺论第五 慎小·吕不韦

    慎小原文:六曰:上尊下卑。卑则不得以小观上。尊则恣,恣则轻小物,轻小物则上无道知下,下无道知上。上下不相知,则上非下,下怨上矣。人臣之情,不能为所怨;人主之情,不能爱所非。此上下大相失道也。故贤主谨小物以论好恶。巨防容蝼

  • 卷第八·呆翁行悦

    列祖提纲录卷第八 武林十八涧理安禅寺住持娄东行悦集 五参提纲 大愚芝禅师上堂。大愚相接大雄孙。五湖云水竞头奔。竞头奔。有何门。击箭宁知枯木存。枯木存。一年还曾两度春。两度春。帐里珍珠撒与人。撒与人。思量

  • 御制董鄂后行状·顺治

    《御制董鄂后行状》是顺治皇帝的宠妃董鄂妃仙逝之后,顺治为爱妃写下的悼文,深切地寄托了自己的哀思。福临亲手执笔,以洋洋四千余字展现了董鄂氏的美言、嘉行、贤德。

  • 四字鉴略·王仕云

    《四字鉴略》是清代顺治年间,江苏南京进士王仕云着手编纂的一本四字一句的概述中国通史的书。凡一卷,更为简洁,易记易诵。侧重记述政治、军事大事,与国家兴亡朝代更替无关的略而不书。 此书顺治年间成书,为了避清帝讳,在翻

  • 兵要望江南·易静

    古代占验书。唐易静撰。一卷。中有《望江南》词五百首。分为占星、占梦、占六壬、占厌禳等二十六类。北京图书馆有旧抄本,今收入张璋、黄畬《全唐五代词》。《崇文总目》兵家类著录“《神机武略兵要望江南词》一卷”

  • 易小传·沈该

    六卷,宋沈该著。此书以正体发明爻象之旨,以变体拟议变动之意,以求合于观象玩辞,观变玩占之义。其论占全用《春秋左氏传》中的筮例,与当时言《易》者不主程颐,则宗邵雍之风大异。陈振孙《书录解题》称,又有《系辞补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