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于亻先传
鲜于亻先字子骏,阆州人。他是唐代剑南节度使鲜于叔明的裔孙。性情庄重,肆力于学。考中进士,为江陵右司理参军。庆历年中,天下发生旱灾,诏令求言。鲜于亻先推究灾变所兴起的原因,又条陈当时的过失有四条,他的话切中事理。唐介与他同乡同里,向上级长官称赞他的名字,相互上奏章议论推荐。鲜于亻先大肆说左参军李景阳、枝江县令高汝士的好话,请求移荐他们,唐介越加认为他贤能。调任黟县县令,代理治理婺源县。奸民汪氏富裕而凶狠,横行乡里,因事触犯法令,众吏四面围绕着鲜于亻先下拜说:“汪氏家族败坏不少前任县令,现在不赦免,以后当遗下祸患。”鲜于亻先愤慨,立即对汪氏施以杖击,奸恶之人销声匿迹。
任绵州通判。绵州地处蜀州西部,官吏贪污成风,以致征用军队供输柴火木炭、草把豆类,卖水果蔬菜求取更多的赢利。鲜于亻先一切不取,郡守以下都效法这一做法。赵忭出使蜀州,向朝廷推荐鲜于亻先,没有及时任用。应何郯的征召,为永兴军签书判官。万年县令不称职,拘系囚犯几百人,军府派鲜于亻先前去整治,几天时间,监狱为之一空。神宗下诏书求直言,鲜于亻先任蔡河拨发官,应诏陈述十六件事,神宗喜爱他的文章。诏命亲近大臣荐举所知的人,范镇以鲜于亻先应选,被任命为利州路转运判官。
开始,王安石居住金陵,享有盛名,士大夫希望以他为宰相。鲜于亻先讨厌他沽名钓誉讨好皇帝,告诉他人说:“此人如果被任用,必定会坏乱天下。”到这时,就上书议论时政,说“:令人担忧的有一事,令人叹息失望的有二事,其他违背治体而招致百姓怨恨的,不可一一列举。”他的意思是专门指向王安石。王安石愤怒,毁谤攻击他,神宗说:“鲜于亻先有文学之才,可以任用。”王安石说:“陛下怎么知道呢?”神宗说:“有奏章在这里。”王安石才不敢说话。
开始,助役法颁行,诏令各路各自决定所役缗钱。利州转运使李瑜定为四十万,鲜于亻先争论说:“利州百姓贫困土地贫瘠,二十万可以了。”李瑜不同意,各自以其事报告朝廷。当时各路役书都没有到,神宗肯定鲜于亻先的建议,谕告司农曾布把它作为定式颁行。因而贬退李瑜,而提升鲜于亻先为转运副使,仍兼提举常平。所属百姓不请贷青苗钱,王安石派官吏查访按察,并且询问鲜于亻先不散发青苗钱的原因。鲜于亻先说:“按青苗法,愿意求取就给与,百姓自己不愿意,怎能强迫他们呢!”
左藏库使周永懿镇守利州,贪残不法,以前的使者害怕他的凶狠,不敢过问。鲜于亻先把他逮捕戴上脚镣手铐关进监狱,流放衡湘,因而请求改以文臣为太守,一并更换在朝做官的位次领县事。鲜于亻先在利州转运司共九年,官府所在地距阆中很近,姻朋亲戚交错,对待他们无所私情,各自得其欢心。苏轼称赞鲜于亻先上不妨害法令,中不废弃亲戚,下不伤害百姓,认为是“三难”。二税输纳绢绵,鲜于亻先奏请听任百姓以畸零钱交纳钱数。其后有叫李元辅的人,就改变而多取求,父老乡亲流泪说:“老运使的办法,怎么可以改变呢?”原来鲜于亻先的侄子鲜子师中也担任这一职务,所以称“老”来区分。
移任京东西路转运副使。黄河在澶渊决口,议论打算不加堵塞,鲜于亻先说:“东州汇聚水的洼地只有两个湖泊,夏秋雨多,还是溢满为害,如果放纵大河流入其中,百姓将成为鱼了。”写《议河书》上呈,神宗称许采纳。后来两路合为一路,以鲜于亻先为转运使。
当时王安石、吕惠卿当权,正直的人多不被容纳。鲜于亻先说:“我有荐举的权力,但所列举的不贤能,这是我的耻辱。”所以凡是所荐举如刘挚、李常、苏轼、苏辙、刘颁、范祖禹,都是遵守道德背离时政的士人。元丰二年(1079),皇帝召对,任命他知扬州。神宗说:“广陵重镇,很久以来没有适合的人选,现在朕亲自选你前去,应好好治理。”苏轼从湖州赴狱,亲戚朋友都与他绝交,路过扬州,鲜于亻先前去会见,御史台官吏不准许通过。有人说:“您与苏轼相知的时间长,所有往来书信文章,应焚烧掉不要保留,不然的话,就要获罪。”鲜于亻先说:“欺骗君主背叛朋友,我不忍心做,以忠义分谴,这是我所希望的。”被检举的官吏所害,罢为主管京西御史台。
哲宗即位,念及东国被赋役所困,吴居厚掊克聚敛残害百姓,把他流窜,再次以鲜于亻先为京东转运使。司马光向朝廷建议说“:以鲜于亻先的贤能,不应让他在外朝做官。看齐鲁之地,已是非常凋敝,需要鲜于亻先前去挽救,怎样才能得到像鲜于亻先这样的一百人,分布在天下呢?”士人百姓听说他重新来到的消息,就像见到慈父慈母。召为太常太卿。侍从建议神宗庙配享祭,有人打算用王安石、吴充,鲜于亻先说:“先朝宰相的贤能,有谁超过富弼呢?”授任左谏议大夫。
鲜于亻先看哲宗年幼,首先说对哲宗言君子小人势力的一消一长的道理很详备。又说:“制举,确实是选取士人的重要方法,本朝制举之制,尤为利于得人。王安石用事当权,忌讳他人诋毁骂新政,于是废除制举这一科目。现在正搜罗俊杰贤能,清除打通言路,应恢复六科的旧制。”又请求废除大理狱,允许两省、谏官互相往来,减少特奏名举人,严格出官的制度,京东盐必须通商,恢复三路义勇以宽保甲,废除戎、泸保甲以宽民力,这些事大多施行。在职三个月,因病请求去职。被授予集贤殿修撰、陈州知州。诏满一年升为待制。闲居不久,去世,终年六十九岁。
鲜于亻先用心于经术,著《诗经》、《易断》,被范镇、孙甫所推重称许。孙复与他讨论《春秋》,认为现在求学的人不能像他这样。作诗平淡深远精粹,尤其擅长于《楚辞》,苏轼读《九诵》,认为其风格近似屈原、宋玉,自认为其水平为自己所不能及。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一百一十一 周王邓陈齐赵二杨顾·欧阳修 ●卷二百三十七·徐梦莘 卷九·吴广成 第四十三回 立幼主高后垂帘 拜首相温公殉国·蔡东藩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五十·佚名 今言卷之二·郑晓 一五一九 军机大臣庆桂等奏文渊阁空函书籍排架完竣折·佚名 八七二 谕内阁着将《明朝宫史》照依原本抄入四库全书以为殷鉴·佚名 四七九 吏部为知照嵇璜等罚俸事致稽察房移会(附黏单)·佚名 第四章 经命终后一日·李叔同 卷一百二十九·司马迁 李严传·薛居正 耶律俨传·脱脱 “公安三袁”传·张廷玉 蕃夷六·徐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