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提要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二

补注杜诗       别集类一【唐】

提要

【臣】等谨案补注杜诗三十六卷宋黄希原本而其子鹤续成之者也希字梦得宜黄人登进士第官至永新令尝作春风堂於县治杨万里为作记今载诚斋集中鹤字叔似着有北窗寓言集今已久佚希以杜诗旧注每多遗舛尝为随文补缉未竟而殁鹤因取椠本集注即遗藁为之正定又益以所见积三十余年之力至嘉定丙子始克成编书首原题补千家集注杜工部诗史所列注家姓氏实止一百五十一人注中徵引则王洙赵次公师尹鲍彪杜修可鲁訔诸家之说为多其他亦寥寥罕见而当时所称为苏注者乃并见采缀盖坊行原有千家注本鹤特因而广之故以补注为名其郭知达九家注蔡梦弼草堂诗笺视鹤本成书稍前【案知逹本成于淳熙辛丑在鹤本前三十余年梦弼成于嘉泰甲子在鹤本前十有二年】而注内无一字引及殆流传未广偶未之见也书中凡原注各称某曰其补注则称希曰鹤曰以别之大旨在于按年编诗故冠以年谱辨疑用为纲领而诗中各以所作岁月注于逐篇之下使读者得考见其先後出处之大致其例盖始于黄伯思後鲁訔等踵加考订至鹤父子而益推明之鈎稽辨证亦颇具苦心其间抵牾不合者如赠李白一首鹤以为开元二十四年游齐赵时作不知甫与白初未相见至天宝三四载白自供奉被放後始相遇于东都观甫寄白二十韵诗所云乞归优诏许遇我宿心亲者是其确证鹤说殊误又郑驸马宅宴洞中一首鹤谓与重题郑氏东亭诗皆在河南新安县作不知长安志有莲花洞在神禾原郑驸马之居即诗所云洞中并不在新安不可与东亭混而为一又高都护骢马行鹤以为天宝七载作考高仙芝平小勃律後以天宝八载方入朝诗中有飘飘远自流沙至语则当在八载而非七载又遣兴诗赫赫萧京兆句鹤以京兆为萧至忠不知至忠未尝官京兆尹诗中所指当是萧炅又喜雨一首鹤谓永泰元年所作考诗末甫自注浙右多盗贼语正指宝应元年袁晁之乱诗当作于是年时甫方在梓阆间故有巴人之句鹤说非是似此者尚数十条皆为踈于考核又题与诗皆无明文不可考其年月者亦牵合其一字一句强为编排殊伤穿凿然其考据精核者後来注杜诸家亦往往援以为证故无不攻驳其书而终不能废弃其书焉乾隆四十六年五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校官【臣】陆费墀

猜你喜欢
  卷一百四十三·彭定求
  补遗 卷二·袁枚
  ●李义山诗集注卷二上·朱鹤龄
  ●金雀记目录·无心子
  第三十八出 闻赦·陆采
  第三十六出 婚走·汤显祖
  王嘉甫·隋树森
  第四折·马致远
  小诗·刘半农
  卷一百二·曹学佺
  苇碧轩集补钞·管庭芬
  卷三·陈元龙
  卷一百五十一·佚名
  石延年词作鉴赏·佚名
  ●戏曲考源·王国维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六回 被妖僧擒拿主将·陈端生

    第六回被妖僧擒拿主将诗曰:妖僧隐定术高深,勇猛英雄竟被擒。蠖屈暂时羁异域,忠良原不改初心。话说皇甫敬,一到山东,早闻得朝鲜人马攻打登州甚急。飞提三户之师,到登州救护。早有守将殷耀先迎于道左。皇甫敬走马到衙,分付城

  • 方泉诗集巻四·周文璞

    宋 周文璞 撰瞿塘神君歌黄衫纱防佳少年炯然饿虎穷山渊不居秦鹿祖龙畔却走碧鸡金马邉左手斜执巨灵凿右手敬抱禹贡篇离堆顺流已受命一下不打天吴鞭有时挟弹暮云表有时蹴踘春风前有时却自着绛帕走入药市寻神仙为人定似

  • ◎“海上三老”的罪责·佚名

    听得人家说:所谓“海上三老”,其中似乎林康侯最没有什么可以原谅的地方;而闻袁二人,马虎则有之,他们未必定是绝对的甘心附敌,可以举两个例:(一)闻兰亭一向对付曰人,说话非常锋利强硬,不过他的翻译朋友,是个胆小的人,此人

  • 卷之一百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东溟文集姚莹·与倪兵备论捕盗书·丁曰健

    漳、泉素称多盗,频年诛捕,不为少矣。而攘劫之风不息,则捕之可胜捕哉!今功令以保甲为弭盗首务。此在西北省行之,或有效者。然行之不善,民间已多病之。东南非阻江湖、则滨大海,闽、广之间山深林密,往往兵役所不能

  • 范绍传·魏收

    范绍,字始孙,敦煌龙勒人。少年聪敏。年十二,父命学习,师从崔光。因父亲去世废弃学业,母亲又告诫他说:“你父亲去世那天,令你远就崔生,希望你有所成就。而今已过丧期,你应遵照父亲成命。”孙绍又去赴学。太和初年,范绍充任太学生

  • 卷一二二·邱濬

    ▲器械之利(下) 《荀子》曰:魏氏武卒,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个,置戈其上,由(与胄同)带剑,嬴(负担)三日之粮。如淳曰:“上身一、髀禅一、胫缴一,凡三属。” 臣按:魏之武卒操弩负矢而置戈其上,是盖长短

  • 卷四十九·卫湜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四十九    宋 卫湜 撰曾子问曰君之丧既引闻父母之丧如之何孔子曰遂既封而归不俟子郑氏曰遂遂送君也封当为窆子嗣君也孔氏曰自此至而往论君葬在路遭父母丧或父母葬闻君丧之事窆下棺也既引

  • 卷四十一·佚名

    <经部,诗类,毛诗李黄集解钦定四库全书毛诗集解卷四十一  宋 李樗黄櫄 撰閟【笔位反】宫颂僖公能复周公之宇也閟宫有侐【况域反】实实枚枚赫赫姜嫄【音元】其德不回上帝是依无灾无害弥月不迟是生后稷降之百福黍稷

  • 第二十九品 威仪寂净分·佚名

    【原文】&ldquo;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①,是人不解我所说义。&rdquo;&ldquo;何以故?&rdquo;&ldquo;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rdquo;【注释】①来、去、坐、卧:这是所谓四威仪。【译文】须菩提,如果

  • 卷三百五十八·佚名

    △初分多问不二品第六十一之八世尊,云何布施波罗蜜多实际相。云何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实际相。诸菩萨摩诃萨如实了知而於中学。於一切法如实了知略广之相。善现,无布施波罗蜜多际是名布施波罗蜜多实际相。无净

  • 辨中边论颂释·太虚

      —─二十六年十二月在重庆佛学社讲──   甲一 安立论体分   甲二 分别论义分    乙一 通辨中边     丙一 辨境      丁一 辨相       戊一 辨法相        己一 辨中

  • 金刚顶经瑜伽观自在王如来修行法·佚名

        唐南天竺国三藏金刚智译  我今依金刚顶经。演金刚莲华达摩法要。先须入于灌顶三昧耶曼茶罗。发大菩提心。舍身命财饶益一切。勇猛精进随念相应。慈悲喜舍无有间断。如是之人方应修习。其曼茶罗画像等法。广

  • 啰嚩拏说救疗小儿疾病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尔时啰嚩拏。观于世间一切小儿。从其初生至十二岁。并在幼稚痴騃之位。神气未足鬼魅得便。有十二曜母鬼游行世间。于昼夜分常伺其便。或因眠睡或独行坐。于此之际

  • 卷第十一·佚名

    镡津文集卷第十一 藤州镡津东山沙门契嵩撰 叙 传法正宗定祖图叙(与图上进) 原夫菩提达磨。实佛氏之教之二十八祖也。与乎大迦叶。乃释迦文如来直下之相承者也。传之中国年世积远谱谍差缪。而学者寡识不能推详其本真

  • 集沙门不应拜俗等事卷第六·彦悰

    弘福寺沙门释彦悰纂录圣朝议拜篇第三(下)状&middot;普光寺沙门玄范质议拜状一首奏&middot;中台司礼太常伯陇西王博叉等议奏状一首诏&middot;今上停沙门拜君诏一首表&middot;京邑老人程士颙等上请出家子女不拜亲表一首

  • 界论·佚名

    归命彼世尊 应供等觉者论母设置分摄.非摄.所摄[者之]非摄.非摄[者之]所摄.所摄[者之]所摄.非摄[者之]非摄。相应.不相应.相应[者之]不相应.不相应[者之]相应.相应[者之]相应.不相应[者之]不相应。所摄[者之]相应与不相应.相应[者之]所摄与非摄.非摄[者

  • 东汉会要·徐天麟

    记述东汉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的会要体史书。徐天麟著。主要版本有明南雍刊本,清岭南学海堂刊本,江苏书局本,广雅书局重编校刊“武英殿聚珍版全书”本,上海商务印书馆“国学基本丛书”本,以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