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六 列传二百三十六

列传

金 【十四】

○金十四

完颜匡

完颜纲

图克坦镒

通吉思忠

  穆延萨克达

完颜匡

完颜纲

图克坦镒

通吉思忠

穆延萨克达

△完颜匡

完颜匡本名苏色始祖九世孙事豳王永成为其府教读大定十九年显宗命詹事乌凌阿愿择德行淳谨才学该通者使教章宗兄弟愿

举匡及徐王府教读布萨额尔克显宗召见于承华西便殿问其年对曰二十八岁显宗曰詹事乃云三十岁何也匡曰詹事谓臣出入宫禁故

增言之耳显宗顾谓近臣曰笃实人也命择日使皇孙行师弟子礼七月丁亥宣宗章宗皆就学显宗曰每日先教汉字至申时汉字课毕教女

直小字习国朝语顷之世宗诏匡额尔克俱充太子侍读寝殿实达尔图们玖珠问匡曰伯夷叔齐何如人匡曰孔子称夷齐求仁得仁玖珠曰

夷齐轻去其亲不仓周粟饿死首阳山仁者固如是乎匡曰夷齐全父子兄弟之恩正君臣之分为天下后世虑至远也非仁人能若是乎是时

世宗如春水显宗从二人者马上相语遂后显宗问故玖珠以对显宗称善者良久显宗命匡作睿宗功德歌教章宗歌之其词曰我祖睿宗厚

有阴德祚有传储嗣当立满朝疑惧独先启策徂征三秦震惊来附富平百万望风奔仆灵恩光被时雨春旸神化周浃春生冬藏盖取宗翰与

睿宗定策立熙宗及平陕西破张浚于富平也二十三年三月万春节显宗命章宗歌此词侑觞世宗大喜顾谓诸王侍臣曰朕念睿宗皇帝功

德恐子孙无由知皇太子能追念作歌以教其子嘉哉盛事朕之乐岂有量哉卿等亦当诵习以不忘祖宗之功酒行极欢一夜乃罢二十五年

匡中礼部策论进士是岁世宗在上京显宗监国三月甲辰 【按选举志御试以三月二十日试策大定二十五年正月为乙酉朔则甲辰正

三月二十日也原文作二月误今改正】 御试匡下第布萨额尔克中四十五人后显宗谓匡曰但善教金源郡王无以额尔克登第怏怏也是

岁显宗薨章宗立为皇太孙匡仍为太孙侍读二十八年匡试诗赋漏写诗题下注字不取特赐及第除中都路教授侍读如故章宗即位除近

侍局直长迁翰林直学士使宋令权更名弼以避宋祖讳迁秘书监累迁签书枢密院事承安元年行院于抚州河北西路转运使 【章宗纪

作尚书户部侍郎】 温昉行六部事主军中馈饷屈意事匡以马币为献及私以官钱佐匡宴会费监察御史姬端修劾之时方委匡以边事遂

寝其奏寻入守尚书左丞 【章宗纪作右丞】 兼修国史进世宗实录章宗立提刑司专紏察黜陟当时号为外台匡与司空囊参政揆奏息

民不如省官圣朝旧无提刑司皇统大定闲数岁一遣使廉察郡县称治自立此官冀达下情乃是非混淆徒烦圣听乞自今提刑司不使兼采

访廉能之任而岁遣监察体察仍不时选使廉访帝从其议于是监察体访之使出矣初匡行院于抚州章格将攻边境会西南路通事洪果安

春使乌都温部知其谋奔告行院匡为之备迎击章格败之安春与八品职迁四官匡迁三官匡奏乞以所迁三官让其兄奉御赛音许之改枢

密副使授世袭穆昆宋韩侂冑尝再为国使窥知朝廷虚实与苏师旦倡议复雠泰和五年使边将寇确山邓州境以尝试朝廷遂平县获宋人

王俊唐州获宋谍者李仵备言侂冑谓大国西北用兵连年公私困竭可以得志江州鄂岳屯兵期以五月大入河南统军司奏请益兵为备乃

诏布萨揆宣抚河南遗书宋人宋人辞曰盗贼也边臣不谨今黜之矣朝论皆言江南败衄之余不敢渝盟匡曰彼置忠义保捷军取先世开宝

天禧纪元岂忘中国者哉及河南统军使赫舍哩子仁使宋还奏宋主修敬有加无他志帝问匡匡徐对曰子仁守疆圉不妄生事职也书曰有

备无患在陛下宸断耳于是罢河南宣抚司布萨揆还朝六年 【按宋史是年四月陈孝庆复泗州五月复虹县原文俱系之二月今删正】

宋人陷散关取泗州虹县灵壁四月复诏布萨揆行省事于汴制诸军顷之以匡为右副元帅匡奏布萨揆大军渡淮宋人聚兵襄沔以窥唐邓

汴京留兵颇少有掣肘之患请出唐邓从之遣前锋都统乌库哩庆寿以骑八千攻枣阳遣左翼提控完颜江山以骑五干取光化右翼都统乌

克逊尼敦取神马坡皆克之匡军次白虎粒都统完颜谙达取随州乌库哩庆寿扼赤岸断襄汉路宋随州将雷太尉遁去遂克随州于是宋邓

城樊城戍兵皆溃赐诏奖谕戒诸军毋虏掠焚坏城邑匡进兵围德安分遣诸将徇下安陆应城云梦汉川荆山宜城等县十二月败宋兵二万

人于信阳州之东诏匡以右副元帅权尚书右丞行省事先取襄阳以屏蔽蜀汉布萨揆得疾还诏右丞相宗浩代之七年九月宗浩薨匡为平

章政事兼左副元帅封定国公代宗浩总诸军行省于汴京初布萨揆至汴购得韩侂冑族人元靓使行闲于宋元靓渡淮宋督视江淮兵马事

邱崈奏之宋主时宋主见兵屡败以为忧得崈奏命遣人护元靓北归因请议和崈使其属刘佑送元靓申和议于揆揆曰称臣割地献首祸之

臣然后可及宗浩代揆方信孺至宗浩以信孺轻佻当遣忠实人诣军前议于是左司郎中王柟至汴以宋主及侂冑情实为请依靖康二年正

月请和故事世为伯侄国增岁币为三十万两匹犒军钱三百万贯苏师旦等俟和议定当函首以献以侂冑书上元帅府匡察其不妄乃具奏

章宗诏匡移书宋人当函侂冑首赎淮南地改稿军钱为银三百万两时宋吏部侍郎史弥远用事定计杀侂冑和好自此成矣廷议诸军已取

关隘不可与王柟再以宋参政钱象祖书来请归川陕关隘所画银两悉力祗备韩侂冑首必当函送遵上国之命匡奏闻诏报曰侂冑渠魁既

请函首宋之悔服可谓诚矣匡乃遣王柟还而复书许还陕西关隘王柟之归也匡要以先送叛亡驱掠然后割赐淮南川陕及彼誓书草木有

犯庙讳字及文义有不如体制者谕令改之宋人以叛亡驱掠散在州县一旦拘刷未易聚集岁币犒军物多非旬月可办钱象祖复以书来匡

即具奏诏报曰侂冑师旦首函及诸叛亡至濠州即听通谢人使入界军马即当撤还川陕关隘候岁币犒军银两至下蔡画日割赐匡得诏即

谕宋人使如诏书从事八年四月乙未宋献韩侂冑苏师旦首函至元帅府匡遣平南抚军上将军赫舍哩贞露布以闻五月丁未御应天门受

宋馘献之庙社以露布颁中外竿侂冑师旦首并二人画像于通衢百姓纵观然后漆其首藏之军器库丙辰匡朝京师进官两阶罢元帅府仍

为枢密院十一月丙辰章宗崩匡与元妃李氏俱受遗诏立卫诏王匡欲专定策功遂构杀李氏大安元年四月拜尚书令封申王十二月薨匡

自章宗幼年侍讲读最亲幸致位将相怙宠自用官以贿成承安中拨赐家口地土匡乃自占济南真定代州上腴田辄夺民业及限外自取尝

受人玉吐鹘然后与官公论鄙之

△完颜纲

完颜纲字正甫明昌中为奉御累官左拾遗迁刑部员外郎纲言诸犯死罪除名移推官司相去二百里并犯徒罪连逮二十人以上者并

令就问如上京路移推临潢路北京留守司移推西北路招讨司动经数月愈致积留乞依旧制令移推官司追取其人归问从之泰和元年为

赐夏主生日使转工部郎中上言太府监官兼尚食局官乞于少府监注能干官一员兼仪鸾局仪鸾局官一员兼少府监相须检治从之四年

诏纲与乔宇宋元吉编类陈言文字纲等奏凡关涉宫庭及大臣者摘进其余以省台六部各为一类凡二十卷迁同签宣徽院事六年与宋连

兵陕西诸将颇相异同以纲为蜀汉路安抚使都大提举兵马事与元帅府参决西事调羌兵之未附者哷里族帅曰埒尔锦吐蕃之种也据古

迭州有四十三族十四城三十余万户东邻宕昌北接临洮积石西行四十日至河外南行十日至笋竹大山盖蛮境也埒尔锦卒子额尔衮嗣

宋不能制縻以官爵传六世至青伊克尤劲勇得众曹佛哩为洮州刺史有智略能结诸羌青伊克畏慕佛哩请举国内附朝廷以与宋盟不许

明昌闲属羌伊伯杀郡佐反时纲为奉御奉诏与曹佛哩计事因召青伊克会兵击破伊伯佛哩迁同知临洮尹兼洮州刺史子普贤为洮州管

内巡检使纲屡以事至洮佛哩每言青伊克愿归朝出其至情纲辄奏之帝终不纳及纲部署陕西帝密敕经略西事时佛哩己死纲至洮驰召

普贤传箭入羌中青伊克大喜率诸部长籍其境土人民诣纲请内属纲奏其事帝以青伊克为迭州副都总管加广威将军曹普贤真授同知

洮州事纲迁拱卫直都指挥使进三阶宋程松袭据和尚原富察贞遣将击破之连败宋兵尽复故地十月纲与富察贞舒穆噜仲温完颜璘分

道出师宋将吴曦时为昭武军节度使成都潼川夔利等路宣抚副使遣兵出秦陇闲与纲等诸军相拒帝闻韩侂冑忌曦威名可以闲诱致之

梁益居宋上游可得志于宋封曦蜀国王铸印赐诏诏纲经略之纲次临江进之水洛访得曦族人端署为水洛城巡检使遣持诏闲行谕曦曦

得诏意动以程松尚在兴元未敢发及松兵败曦乃遣掌管机宜文字姚圆 【宋史作姚淮源】 与端奉表送欵纲遣前京兆府录事张仔

【原文遣仔字】 会吴曦于兴州之罝口 【原文作置口误】 曦尽出告身付张仔以报仍献阶州 【按续通鉴开禧二年四月吴曦遣

其客献阶成和凤四州于金求封蜀王十一月完颜纲以金主命遣人持诏书金印立曦为蜀王与宋纪所载相符是志乎叛者曦也本传序金

人之绩故先言赐诏封曦而以曦之叛及献阶州事次于后云】 寻遣使奉表献蜀地图志及吴氏谱牒七年正月召纲赴京师以为陕西宣抚

副使进三阶还军顷之宋安丙杀吴曦帝闻之遣使责纲诏以端之子为曦后宋人复陷阶州及西和州纲至凤翔诏撤五州之兵退保要害其

愿徙内地者厚抚集之富察贞撤黄牛戍宋安丙乘之遂陷昔散关巩州钤辖完颜爱实死之纲夺官一阶降兵部侍郎权宣抚副使遣尼玛哈

怀忠按治纲以下将吏未至纲与贞遣兵潜自昆谷西山养马涧入四面攻之复取散关斩宋将张统领遣使奏捷诏书奖谕贞等释不问八年

宋献韩侂冑苏师旦而诏以陕西关隘还之首罢兵纲还京师卫绍王即位除陕西路按察使累官尚书左丞至宁元年纲行省事于缙山图克

坦镒使人谓纲曰高琪驻兵缙山甚得人心士皆思奋与其行省亲往不若益琪兵为便纲不听图克坦镒复使人止之曰高琪措画已定彼之

功即行省之功纲不从至缙山兵大败呼沙呼斩关入中都迁卫绍王于宁邸命纲子安和作家书使亲信人召纲纲至押至市口使张霖卿数

以失四川败缙山之事杀之贞佑四年安和权复州刺史上书讼父冤乃追复尚书左丞弟鼎努亦知名仕至参知政事

△图克坦镒

图克坦镒本名安春上京路苏苏保子明安人父乌尼音北京副留守镒颖颖悟绝伦甫七岁习女直字大定六年选诸路学生三十余人

令编修官温特赫提克德教以古书习作诗策镒在选中遂通契丹大小字及汉字该习经史九年八月诏策女直进士问以求贤为治之道镒

等二十七人及第镒授两宫余授一官上三人为中都路教授四名以下除各路教授十五年镒自中都路教授选为国子助教左丞相赫舍哩

良弼尝到学中与镒谈论深加礼敬寻除国史院编修官太尉完颜守道荐镒有材力可任政事帝亦以镒容止温雅其心平易久之兼修起取

注累迁翰林待制兼右司员外郎章宗即位迁左谏议大夫兼吏部侍郎明昌元年为御史中丞无何拜参知政事监修国史章宗锐意于治平

镒上书其略曰臣窃观唐虞之书臣之进言于君曰戒哉懋哉曰吁曰都既陈其戒复导其美君之为治也必曰稽于众舍已从人既能听之又

能行之陛下诚宜稽古崇德留意于此又云唐陆贽尝陈隔塞之九弊上有其六下有其三陛下能愼其六为臣子者愼其三则大纲举而羣目

张矣进尚书右丞修史如故三年罢为横海军节度使改定武军节度使知平阳府事厯西京上京留守承安五年拜平章政事封济国公淑妃

李氏擅宠兄弟恣横朝臣往往出入其门是时烈风昏曀连日诏问变异之由镒上疏略曰今五常不立五德不兴缙绅学古之士弃礼义忘廉

耻细民违道畔义迷不知返非一朝一夕之故也今宜正风俗顺人心父子夫妇各得其道然后和气普洽福禄荐臻矣因论为政之术一宜正

臣下之心二宜导学者之志其言皆切时弊帝纳其说而不能行一日帝问汉高帝光武优劣镒曰光武再浩汉业在位三十年无沈湎冒色之

事高祖惑戚姬卒至于乱由是言之光武优帝默然镒盖以元妃李氏隆宠过盛故微谏云泰和四年罢知咸平府五年改南京留守六年徙知

河中府兼陕西安抚使布萨揆行省河南陕西元帅府虽受揆节制实颛方面帝思用谋臣制之由是升宣抚使一品镒改知京兆府事充宣抚

使陕西元帅府并受节制镒言初置急递铺本为转送文牒今一切乘驿非便帝深然之始置提控急递铺官邮达自此无滞七年吴曦死宋安

丙分兵出秦陇闲十月诏镒出兵金房以分掣宋人梁益汉沔兵势镒遣行军都统沃哷雅尔副统巴噶罕完颜果啰以步骑五千出商州十一

月雅尔拔鹘岭关果啰别将攻破燕子关新道口巴噶罕取小湖阅敖仓至营口镇破宋兵千余人追至上津县斩首八百余级遂取上津县雅

尔破宋兵二千于平溪将趋金州宋王柟以书乞和诏镒召雅尔军退守鹘岭关八年正月宋安丙遣景统领由梅子溪新道口朱砂谷袭鹘岭

关巴噶罕果啰击走之斩景统领于阵是岁罢兵镒迁特进赐赉有差攺知真定府事大安初加仪同三司封濮国公攺东京留守寻充辽东安

抚副使三年攺上京留守平章政事通吉思忠败绩于会河堡中都戒严镒曰事急矣乃选兵二万遣同知乌克逊鄂屯将之入卫中都朝廷嘉

之拜尚书右丞相监修国史镒言自用兵以来彼聚而行我散而守以聚攻散其败必然不若入保大城并力备御昌桓抚三州素号殷富人皆

勇健可以内徙益我兵势人畜货财不至亡失平章政事伊喇 【按本史国语解伊喇曰刘考卫绍王时亦无伊喇姓为平章政事者此处恐

有脱误】 参知政事梁■〈王堂〉曰如此是自蹙境土也卫绍王以责镒镒复奏曰辽东国家根本距中都数千里万一受兵州府顾望必须

报可误事多矣可遣大臣行省以镇之卫绍王不从其后失昌桓抚三州乃大悔顿之东京不守卫绍王自讼曰我见丞相耻哉顷之镒堕马伤

足在告闻呼沙呼难作命驾将入省遇兵士索人于闾巷镒乃还第呼沙呼诣镒问疾镒从容谓之曰翼王章宗之兄显宗长子众望所属元帅

决策立之万世之功也呼沙呼默然而去乃迎宣宗于彰德呼沙呼既杀图克坦南平欲执其弟知真定府事铭镒说之曰车驾道出真定镐王

家在威州河北人心易摇图克坦铭有变朝廷危矣不如与之金牌奉迎车驾铭必感元帅之恩呼沙呼从之至宁贞佑之际转败为功惟镒是

赖焉 【谨按通鉴辑览

御批云图克坦镒身为丞相遇国家大变既不能讨贼又不能尽节徒以定计策立委蛇自免岂得为忠臣哉史

以转败为功与之谬矣】 宣宗即位进拜左丞相封广平郡王授中都路德勒图世袭明安富尔锦必喇穆昆明年镒建议和亲言事者请罢按

察司镒曰今郡县多残毁正须按察司抚集不可罢遂止宣宗将幸南京镒曰銮辂一动北路皆不守矣今已讲和聚兵积粟固守京师策之上

也南京四面受兵辽东根本之地依山负海其险足恃备御一面以为后图策之次也不从是岁薨诏赙赠从优镒博学明敏一时名士多出其

门尝叹文士委顿当以仁义道德为本乃着学之急道之要二篇太学诸生刻之石有弘道集六卷

△通吉思忠

通吉思忠本名迁嘉努明昌六年为行省都事累迁同签枢密院事承安三年除兴平军节度使攺西北路招讨使初大定闲修筑西北屯

戍西自塔木色东至呼尔根几六百里工役促迫虽有墙隍无女墙副堤思忠增缮计工七十五万止用戍军役不及民帝嘉其劳优诏奖赐入

为签枢密院事转吏部尚书拜参知政事泰和五年宋将渝盟左丞相崇浩 【按宗端修傅章宗因避睿宗讳凡太祖诸子皆加山为崇攺宗

氏为姬氏考宗浩本传仍称原名此称崇浩从攺名也】 曰宋久败之国必不敢动耳思忠曰未虽羁栖江表未尝一日忘中国但力不足耳后

果如思忠策六年四月上议伐宋大臣犹言无足虑者思忠坚执前议帝深然之七年正月元帅左监军赫舍哩执中围楚州久不能下宰臣奏

请命大臣节制其军及益兵攻之思忠请行乃用唐宰相宣慰诸军故事以思忠充淮南宣慰使持空名宣敕赏立功者诏百官集议于广仁殿

既而宋人请和议遂寝顷之进拜尚书右丞大安初拜平章政事三年与参知政事承裕将兵屯边方缮完乌沙堡思忠等不设备元兵奄至取

乌云营思忠不能守坐解职

△穆延萨克达

穆延萨克达临潢路人其先以功授世袭穆昆萨克达幼袭爵守边有劳泰和六年南鄙用兵授蔡州防御使同知五月宋将李爽围寿州

田俊迈陷蕲县布萨揆遣安国军节度副使纳喇邦烈与萨克达以精骑三千戍宿州俊迈率步骑二万来袭邦烈萨克达逆击大破之郭倬李

汝翼以众五万继至攻城甚力城中丛射敌不能逼会淫雨潦溢敌路处劳倦邦烈潜遣骑二百突出敌后敌乱萨克达率骑击之杀伤数千人

敌复闻援军将至遂夜遁邦烈萨克达复追击大破之获田俊迈十月揆以行省兵三万出颍寿萨克达为骁骑将中军副统克安豊军战霍邱

花靥功居多十二月从攻和州 【按宋史宁宗纪开禧二年十一月金人破和州及安丰军十二月金人去和州纪月互异】 中流矢卒萨克

达形不过中人而拳勇善鬬所用枪长二丈又工用手箭箭长不盈握散置铠中以百数遇敌抽箭以鞭挥之或以指钳取飞掷数矢齐发无不

中敌以为神其箭皆以智创虽子弟不能传其法在北部守厌山营敌畏不敢近及死将士皆惋惜之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六

猜你喜欢
  卷三十八 高五王传第八·班固
  卷一百五十 志一百二十五·赵尔巽
  卷八 晋语二·左丘明
  卷一九四 唐紀十·司马光
  第四十四回 弟兄构衅湖上操戈 将相积嫌席间用武·蔡东藩
  卷之七十一·佚名
  九十二 曹寅奏请圣安恭祝万寿圣节摺·佚名
  卷十一·黄震
  第三十一册 天命六年十二月·佚名
  卷二·傅恒
  通鉴纪事本末卷八下·袁枢
  浙语二(查东山笔、沈仲芳阅)·查继佐
  李安民传·萧子显
  卷三十一·乾隆
  仪制六·徐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百五十七·彭定求

        卷557_1 【寄宜阳兄弟】易重   六年雁序恨分离,诏下今朝遇已知。上国皇风初喜日,   御阶恩渥属身时。内庭再考称文异,圣主宣名奖艺奇。   故里仙才若相问,一春攀得两重枝。   卷557_2 【发蕙风馆遇阴不

  • 卷一百六十二·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六十二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三十九 曾几 岭梅 蛮烟无处洗梅蘂不胜清顾我已头白见渠犹眼明折来知韵胜落去得愁生坐入江南梦园林雪正晴 邓帅寄梅并山堂酒 甓社湖边路诗筒得报回旧时云

  • 歌·徐志摩

    我死了的时候,亲爱的, 别为我唱悲伤的歌; 我坟上不必安插蔷薇, 也无须浓荫的柏树; 让盖着我的青青的草 淋着雨,也沾着露珠; 假如你愿意,请记着我, 要是你甘心,忘了我, 我再不见地面的青荫, 觉不到雨露的甜蜜; 再听不见夜莺的歌喉

  • ●卷二十六·邵博

      客有云:昔罢兖州掾曹,与一二友人祠岱岳,因登绝顶,行四十里,宿野人之庐,前有药灶,地多鬼箭、天麻、玄参之类。约五鼓初,各杖策而东,仅一二里,至太平顶,丛木中有真庙东封坛遗址,拥褐而坐,以伺日出。久之,星斗渐稀,东望如平地,天际已

  • 卷第一百九十四·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太中大夫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公食邑二千二百户食实封九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唐纪十〔起玄黓执徐(壬辰),尽强圉作噩(丁酉)四月,凡五年有奇。〕太宗文武

  • ●序·梁章钜

    自雍正庚戌设立军机处,迨兹九十余年,纲举目张,人才辈出,而载稽故实尚缺成书。章钜于嘉庆戊寅选充章京,亻暴直余闲,翻阅旧档,辄思辑为一书。随笔甄综,日有所积,至道光壬午春季奉命守郡,匆匆出直,此后遂无由再缀一词。因思五年以来

  • 卷之六十八·佚名

    光绪四年。戊寅。二月。丙申。遣官祭关帝庙。外起居注  ○以正黄旗汉军都统安兴阿署镶黄旗蒙古都统。正红旗满洲副都统克兴阿署镶红旗汉军副都统。正黄旗汉军副都统常星阿署正白旗护军统领。正黄旗汉军副都统恩麟

  • 卷八十七·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八十七雍正七年十月上谕三十五道初一日奉上谕闻盛京之部属旗员兵丁等每遇陞转迁移及喜庆等事俱攒集分金彼此馈送而无力之微员及兵丁人等亦不得不勉强从事往往日用不敷而此例不能废甚

  • 纲鉴易知录卷七·吴楚材

    周纪赧王纲 乙未,四十九年,秦君废其母,不治事。逐魏冉、芈戎、公子巿、公子悝。以范睢为丞相,封应侯。目 范睢日益亲,用事,因说秦王曰:“臣居山东时,闻齐之有孟尝君,不闻有王;闻秦有太后、穰侯,不闻有王。夫擅国之谓王,能

  • 原序三首·汪晫

    著书所以明道。非尚淹该而鬬绮靡也。天何言哉。圣人之于言。盖有不得已焉者耳。世降叔季。著述漫羡。蹈袭一轨。去道益远矣。新安康范先生汪公晫嘉遯殁世。无求于时。问学操履。孜孜师古。非有为人之私也。见曾子子思

  • 卷三十【起襄公五年尽九年】·杜预

    <经部,春秋类,春秋左传注疏>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注疏卷三十【起襄公五年尽九年】晋杜氏注 唐陆德明音义 孔颖达疏经五年春公至自晋夏郑伯使公子发来聘注发子产父叔孙豹鄫世子巫如晋注比鲁大夫

  • 女日鸡鸣·佚名

    ——和谐平淡的二人世界【原文】女曰鸡鸣,士日昧旦(1)。子兴视夜(2),明星有烂(3)。将翱将翔,弋兔与雁(4)。弋言加之⑤,与子宜之(6)。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7),莫不静好。知子之来之(8),杂佩以赠之(9)。

  • 云门匡真禅师广录卷下·文偃

    门人明识大师赐紫守坚集勘辨一百六十五则游方语录三十一则遗表遗诫行录并请疏勘辨师见新到云。雪峰和尚道。开却路。达磨来也。我问尔作么生。僧云。筑著和尚鼻孔。师云。地神恶发。把须弥山。一掴勃跳上梵天。拶破帝

  • 卷第九·箬庵通问

    续灯存稿卷第九 明 嗣祖沙门东吴 通问 编定 笠泽居士华亭 施沛 汇集 临济宗 大鉴下第二十五世 伏龙长禅师法嗣 苏州邓尉万峰时蔚禅师 温州乐清金氏子。襁褓中见僧辄微笑合掌。年十三从演庆升法师受业。十六得度

  • 莅政摘要·陆陇其

    二卷。清陆陇其辑。陆陇其(1630—1692),字稼书,初名龙其,浙江平湖人。康熙九年(1670)进士,历任嘉定、灵寿知县,官至监察御史。他为官清廉,鲠直不阿,严于律己,且崇奉程朱理学,贬斥王学,受到清世宗、高宗父子的表彰,成为有清一代第

  • 一只鞋·程小青

    我记叙我的老友霍桑的探案纪录已有好几十种。一般读者时常写信来寻找,此外还有没有别的案件可以公诸同好。在已往的二十多年中,霍桑凭着敏慧的智力,勇敢的精神和为大众服务的热忱,所经历的疑难案件何上一二百种,并且大半都

  • 庄子译注·庄子

    《庄子》是道家的一部重要著作,十余万言,由庄子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现存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内容丰富,博大精深。研究中国哲学,不能不读《庄子》;研究中国文学,也不能不读《庄子》。

  • 僧羯磨·怀素

    律学著述。唐怀素集。三卷。系集录《四分律》中羯磨部分之别行本。全书立“方便篇”至“修奉篇”共十七篇文。历代大藏经均有收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