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岭云海日楼诗钞卷九

(癸卯、甲辰稿)(清光绪二十九、三十年)

南武山人丘逢甲仓海著

同怀弟瑞甲、兆甲编辑

·梦题岳阳楼壁

梦拥灵旗宝纛行,鸾骖小驻岳阳城。蒙蒙云气开南极,浩浩江流作楚声。衡岳雁归秋万里,洞庭龙卧月三更。他年记取题诗处,南纪群真抗手迎。

·次韵答友人(四首)

天遣诸夷不乱华,自应骠骑不为家。独怜已似骑驴将,闲看西湖十里花。

傥容儒术济时艰,老抱遗经岂听闲。河镇未归金世界,大师犹解荐龟山。

庾信江南早赋哀,平生萧瑟漫论才。百王道尽焚书日,谁遣窥江虏马来。

遣日将诗也自宜,故乡犹幸有新知。吟成自漉炉头酒,权当黄龙痛饮时。

·饮镇平都司署赏菊,为题宋人所画报捷图

已过重阳菊尚开,霜天赏菊此衔杯。人饶韬略来香国,花亦英雄上将台。粤水闽山文武会,酒龙诗虎主宾才。西风吹解黄金甲,醉看红旗报捷来。

·次韵和友人除夕自寿

笑数雌雄几甲辰,梅花预报来年春。祭诗岛佛才如故,守岁坡仙语更新。自把屠苏开寿咽,兼持吟稿馈交亲。东风更送明朝喜,戴胜何妨属老人。分页符图标,请勿在代码中对其进行修改,否则可能会造成错误而不能使用!

·过三河,吊翁襄敏墓

落日青山虎气沉,河流还啮故城阴。地埋一代名臣骨,天鉴三边守将心。人物岭东前史在,关山直北战尘深。英灵异代应相感,一片寒云遶墓林。

翁万达谥襄毅,明末进士,有战守功,没葬大埔县三河。敏字似是毅字之误。

·题画(四首)

玉带犹留此结缘,金山楼殿耸云烟。何当自碾龙团饼,来试江心第一泉(金山)。

何处瓜牛旧结庐,六时宫殿震钟鱼。大江东去月西上,自闭山门读道书(焦山)。

金山看罢看银山,宫殿崔巍紫翠间。领略江南好风景,散花人去老僧闲(银山)。

虎踞龙蹯迹未消,尚留古剎话前朝。老僧不省英雄恨,夜夜寒江咽暮潮(甘露寺)。

·题菊花诗卷(五首)

北痛逆胡南篡贼,渊明心事菊花知。看花不尽千秋感,残照西风又一时。

谁吟金甲战秋风,黄败朱成事不同。傥有闲情来吊古,合编花史记英雄。

宁向枝头死抱香,不曾吹坠北风凉。如何海上新花样,化作东夷大宝章。

也知晚节留香好,独惜军中少一韩。任是黄花比人瘦,西风还拟卷帘看。

百尺澄台对落晖,旧吟花处地都非。重寻十七年前梦,飘尽黄金泪满衣。

·赠谢生(逸桥)

人言谢生颠,吾未敢从众。与言世界事,谈言动微中。即令能颠亦复奇,终胜老生了无用。神州大陆殊可哀,纷纷老朽无人才。眼中突兀少年在,令我郁郁心颜开。即今时事须放手,安得人尽颠如雷。谢生言论自由耳,已令世人骇欲死。丈夫何止用口舌,治世界事从今始。时哉时哉不可失,东南风吹大海水。分页符图标,请勿在代码中对其进行修改,否则可能会造成错误而不能使用!

·题兰史香海填词图(二首)

南宋国衰词自盛,各抛心力斗清新。零丁洋畔行吟地,又见江山坐付人。

此是本朝初割地,年来见惯已相忘。重吟整顿乾坤句,谁更雄心似鄂王?

·题黄生印谱(二首)

铭雀砚斋新印谱,七年前见景韩楼。萧萧风雨鮀江上,夜半题诗四壁秋。

五洲莽莽起风云,待扫亡秦旧篆文。留与他年添印谱,九头狮纽大将军。

·题刘铭伯制科策后(二首)

米雨欧风卷地来,有人策马上金台。空弹贾谊忧时泪,共惜刘蕡下第才。书剑南归沧海阔,河山北望战云颓。太平策在终须用,且抱乡心付岭梅。

早闻声价重龙门,一疏轰传叩九阍。吾辈当为天下计,此才岂藉特科尊!愁边在陆龙蛇起,梦里当关虎豹蹲。诵罢高文鸡喔喔,何时对舞共刘琨!

刘铭伯名士骥,广东龙门人,公之至友。

·君山

君山自是众山君,卓立中峰上插云。曾上君山最高顶,东南一气荡氤氲。

君山在镇平县文福乡之东北。

猜你喜欢
  严羽·唐圭璋
  北江诗话跋·洪亮吉
  伊川击壤集卷之八·邵雍
  第一幕·老舍
  楔子·关汉卿
  第二折·杨梓
  三集卷八十·乾隆
  卷424 ·佚名
  卷三十三·冯惟讷
  卷七十二·佚名
  御选明诗卷一百八·康熙
  咏史诗巻上·胡曾
  ●霓裳续谱 卷四·王廷绍
  卷十二·范成大
  徐伸词作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立斋·唐圭璋

      立斋有三四人之多:杜范、王侃、谢立斋、未知孰是。   沁园春   寿白侍从八十   表表耆英,松柏贞刚,冰霜洁清。正持囊紫禁,急流勇退,步角巾绿野,闲处安身。里社鸡豚,家山猿鹤,物我相忘法从荣。东溪畔,似非熊尚父,在渭

  • 赵抃·唐圭璋

      抃字阅道,西安(今浙江衢县)人。生于大中祥符元年(1008)。第景祐元年(1034)进士。神宗初参知政事。元丰七年(1084)卒,年七十七。   折新荷引   雨过回廊,圆荷嫩绿新抽。越女轻盈,画桡稳泛兰舟。芳容艳粉,红香透、脉脉娇羞。

  • 第二十一齣~第三十齣·徐元

    第二十一齣 周坚替死【风马儿】〔生上〕嫩竹摇竿雨初霁。葵榴吐半开红蕊。〔旦〕对景欢娱。一双两美。〔贴〕怎知道日来如是。〔生〕似水如鱼不暂离。人生莫负少年时。〔旦〕暮乐朝欢随所欲。乐极谁知有怨悲。驸马。

  • 卷六百八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八十七吴融春归次金陵春阴漠漠覆江城南国归桡趂晚程水上驿流初过雨树笼堤处【一作去】不离莺迹踈冠盖兼无梦地近郷园自有情更被东风动离思杨花千里雪中行途中见杏花一枝红艳【一作杏】出

  • 巻六·宋绪

    钦定四库全书元诗体要卷六     明 宋公传 编操体操者操也君子操守有常虽阨穷犹不失其操也若南风思亲拘幽猗兰等操皆称圣人之词未敢以为深信后之作者葢儗之思鲁操【虞集】山之隂隂兮有云垂天河目而海口兮将见

  • 卷四·沈季友

    钦定四库全书檇李诗系卷四平湖沈季友编元张文穆公伯淳伯淳字师道崇德人少举童子科与内弟赵孟頫人品相望举咸淳进士至元中世祖遣程文海访求江南人才伯淳与孟頫并被荐入见世祖问冗官风宪盐防楮币对皆称防命至政事堂将重

  • 卷七十三·列传第十一·脱脱

        阿离合懑 晏(本名斡论) 宗尹(本名阿里罕) 宗宁(本名阿土古)宗道(本名八十) 宗雄(本名谋良虎) 阿邻 按荅海 希尹(本名谷神)守贞(本名左靥) 守能(本名胡刺)   阿离合懑,景祖第八子也。健捷善战。年十八

  •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二十二·乾隆

      后汉  世祖光武皇帝  【癸卯】建武十九年春正月尊孝宣皇帝庙为中宗始祠元帝以上于太庙成帝以下于长安徙四亲庙于章陵五官中郎将张纯【字伯仁杜陵人安世元孙】与太仆朱浮奏议礼为人子事大宗降其私亲当除今亲庙

  • 卷五·王世贞

    ○文臣异途国朝文臣入仕正途,惟有进士、乡科、岁贡、选贡而已。其任子及国初贤良方正、人材举荐亦次之。其有不由是途而登大位者,略纪于是:太子少师、赠少师、荣国公姚广孝,左布政使吴印、华克勤,俱以僧。其翰林应奉李愿证

  • 卷之八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长孙晟传·魏徵

    长孙晟,字季晟,生性通敏,略涉书史,善于骑射,矫捷过人。 当时周朝崇尚武艺,贵族子弟都因有武艺而觉得了不起,每每与他骑马射箭,那些人都在他之下。 十八岁,任司卫上士,初不出名,人们还不认识他。 只有隋高祖一见他,就嗟叹不已,于是

  • 卷六十三 中庸二·黎靖德

      ◎第二章   或问"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曰:"君子只是说个好人,时中只是说做得个恰好底事。"〔义刚〕   问"时中"。曰:"自古来圣贤讲学,只是要寻讨这个物事。"语讫,若有所思然。他日又问,先生曰:"从来也只有六七

  • 近思录集注卷五·江永

    【朱子曰此卷改过迁善克己复礼】濓溪先生曰君子干干不息于诚然必惩忿窒欲迁善改过而后至干之用其善是损益之大莫是过圣人之防深哉【朱子曰此以乹卦爻辞损益大象发明思诚之方葢干干不息者体也去恶进善者用也无体则用无

  • 卷十二·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经传通解卷十二宋 朱子 撰学礼五臣礼将适公所宿齐戒居外寝沭浴史进象笏书思对命【齐侧皆反 思所思念将以告君者也对所以对君者也命所受君命也书之于笏为失忘也】既服习容观玉声【观古乱反玉佩】乃

  • 卷四·曾国藩

    卷四诚心篇曾国藩说,古今英雄“立得住”,如同先有根据地后能打天下一样,必须有诚心实意。荀子说,养心莫善于诚。诚就是不欺。今人讲:信义春常在,心诚则灵。程门立雪、三顾茅庐都深蕴一个诚字。曾国藩以忠诚为天下倡,选将练兵

  • 大唐内典录卷第七·道宣

    京师西明寺释氏撰历代小乘藏经翻本单重传译有无录第三序曰。所云小乘藏者。谓诸佛随缘赴机之渐教也。良由智识褊隘固执铿然。空有分疆心尘别境。封守界系位列因缘。排倒我之本基。折流转之缠结。惮佛道长远居止化城。

  • 黄帝阴符经集注·佚名

    黄帝阴符经集注,原题伊尹、太公、范蠡、鬼谷子、诸葛亮、张良、李筌等七家注。约成书于唐代。唐张果《阴符经注》已引伊尹、太公、诸葛亮、李筌诸家之说。《新唐书•艺文志》着录是书一卷,题太公、范蠡、鬼谷子、张良、

  • 肆献裸馈食礼·任启运

    三卷。清任启运撰。作者详见“宫室考”条。是编以《仪礼》中特性、少牢、馈食皆七礼为据,又采其他传记中王礼之说加以推演。不得于经,则求诸注疏以补之,共五篇。一曰祭统,二曰去蠲,三曰朝践,四曰正祭,五曰绎祭。其名取自《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