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六节 台湾亡

呜呼!我掷笔何忍言!成功之卒也年三十有九,经之卒也年三十有五。吾国民前途之运命随郑氏尽矣!南溟巨浸之中,绵延故明正朔垂二十余年,天厌朱德,元臣隤丧,吾国民奈何无滴泪溅之!经之卒也,其长子克■〈臧上土下〉次当立。克■〈臧上土下〉严肃沈毅,有成功风。或曰非郑氏子,乃立其次子克塽。克塽者,顽儿也。

于是清廷侦知之,且用兵矣。顾以南征辽远,动辄丧师,风涛险恶可怖,北人南来不谙水战,迟之又久而未得水军将其人。越二年,以闽督姚启圣之荐,授万正色为陆路提督、施琅为水师提督,内外决议,以明年大举攻台湾。

时郑氏水军将曰刘国轩。国轩素有将略,行军略仿成功。永历三十二年之役,国轩尝以寡兵亡满汉士卒三万余人。闻清师且大至,定以澎湖为第一防御地,募集民兵,修整战舰,自妈祖、台屿以次列炮城二十余座。沿海设短墙,置矢石,连亘三十余里。厉兵秣马,以待大战。

明年六月,清大军发自铜山,国轩自督兵二万应之。既战,南潮涨荡如山,清军前锋船冲折不可收拾,国轩乘之,清前锋军蓝理伤焉。十八日,清进取虎井屿。明日,施琅誓师,分兵大进,压清师而下,战酣,自辰至申,清兵势益励,国轩败,急乘舸自吼门佚。清军遂得澎湖。是役也,郑氏失部将一百六十五人、士卒四千八百五十三人、战舰二百余艘,兵尽力竭,殆不可战。

已矣!故明四百年之余烈,郑氏三十余年之辛苦经营,一朝乃大去!越一月,郑克塽遣冯锡珪、陈梦炜赍降表以投于清将施琅之军,附缴延平王金印一、招讨大将军金印一、公侯伯将军银印五,版籍数千里,户口百余万。琅驰奏清廷,清主许之,授郑克塽汉军公,以下有差。自郑成功起义,凡三世,三十八年,迄明永历三十八年,台湾亡。

呜呼!吾闻之台人,台之南安,成功庙在焉。庙有像,相传甚肖成功。距台亡十七年,清以成功明室遗臣,非乱臣贼子,诏改葬成功及子经于南安。今日台南、南安两地闻郑氏遗裔犹绵绵众且多也。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七十三·列传第六十一·张廷玉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九十三·李心传
  第五十八回 为选举曹吴联军败雨帅·黄士衡
  卷之一千八十一·佚名
  卷之三百七十一·佚名
  ◎军界风流话·吴虞公
  第五十六册 天聪六年六月·佚名
  一一六六 湖北巡抚李封奏本年缴换《通鉴纲目续编》部数并咨送旧本销毁折·佚名
  世家卷第四十二 高丽史四十二·郑麟趾
  卷四·司马贞
  ·修造台澎提学道署再记·丁曰健
  ●甲乙日历(下)·祁彪佳
  卷四十七 班梁列传第三十七·范晔
  张武传·张廷玉
  卷一百七十一·雍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一幕·老舍

    时间 二十九年秋。地点 重庆郊外,迁建区内某机关。人物 佟秘书于科长秦医官欧阳雪 周明远 方心正 单鸣琴 赵 勤〔开幕。佟秘书血压高而有时通夜打牌,朋友的面子不可却也,昨夜打了十六圈,今天午时才勉强起床,午后三

  • 第三十一出至第四十出·施惠

    第三十一出英雄应辟 【望远行】(生上)春风紫陌,又是大涯行客。(小生上)野草闲花,掩映水光山色。(末、净上)杏花朵朵欹红,杨柳丝丝弄碧,沙岸远涟漪初溢。 (生)携书挟策赴天邦,(小生)那更风光直艳阳,(末)路上野花钻地出。(净)

  • 七言律诗·刘因

    春阴淡淡春云暖更轻,一身酒力若云生。无人也笑乐所使,未醉先休气始平。时雨霑祜或有蘖,微风著物不闻声。人生日用本无事,闲倚西窗候晚晴。秋日有感自恐规模日蹙然,毎便孤坐静无边。仰观俯察无多地,往古来今共此天。或知或愚

  • 卷二百二十九·列传第一百二十五·柯劭忞

      ○循吏   刘义 谢天吉 赵振玉 黄顺翁 仓振 曾冲子 张耕 葛荣 齐克中赵志 阎从 王琚仁 杜处愿 刘济 周惠 李英 许维桢 王德亮 田滋 王安贞 邢裕 秉仁 徐泰亨 陈春 耶律伯坚 陈楚仙 刘辉 柯谦 九思 王肖翁 卢

  • 1925──中華民國十四年乙丑·郭廷以

      是年川滇黔湘贛大災荒  1﹐1(一二,七)  (1)段祺瑞邀請孫中山黎元洪參加善後會議。   (2)段祺瑞下大赦令,又命廢止將軍府。   (3)吳佩孚抵漢口(吳不肯入租界,蕭耀南不願其留鄂)。  1﹐2(一二,八)   (1)孫傳芳軍謝鴻勳攻入松江,陳樂

  • 第一百二十回 废旧约收回俄租界 拚余生惊逝李督军·蔡东藩

      却说北方各省军阀家,见了唐、刘两人的通电,就由曹锟、张作霖两使领衔,复电滇黔,也说得娓娓可听。文云:  接读通电,尊重和平,促成统一,语长心重,感佩良深。就中要点,尤以注重法律外交为解决时局之根本,群情所向,国本攸关。

  • 凡例·杨陆荣

    一、是编悉遵本朝正朔,各藩所僭位号不以统年。一、是编虽杂采「劫灰」、「浮海」、「甲子」、「江人事」、「江难」、「也是」、「遗闻」、「编年」、「遂志」等书,然一以王大司农奉旨分编之史传为正。故与野史所载,微有

  • 卷之一百四十五·佚名

    光绪八年。壬午。夏四月。丙辰朔。享太庙。遣惇亲王奕誴、恭代行礼。记注  ○上诣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乙酉皆如之。记注○山西巡抚张之洞奏、前准豁免交城等一十二州县坍荒地亩粮银米豆。及

  • 第二一四照会(抄)同治七年十月二十四日一一五○二—一·佚名

    英国领事吉,对鹿港厅惩办哨丁案抗议,并覆送条款及示稿照会(注一)大英钦命办理台湾二口(注二)兼办布、丹、法三国通商事务领事府吉为照核覆事。本月二十三日,接到贵道来函,附稿三件,照会条款一件,又照会开:「

  • 第三十五章 五原誓师·冯玉祥

    我在留俄的三个月内,接见了苏联朝野的许多人士:工人、农人、文人、妇孺,以及军政界的领袖。从和这些人的会谈以及我自己对于革命理论与实践的潜心研究和考察的结果,深切地领悟到要想革命成功,非有鲜明的主义与参加行动为中

  • 纲鉴易知录卷三·吴楚材

    周纪成王纲 丙戌,周成王元年,周公旦相王,践阼而治。纪 成王幼,不能涖阼,周公摄政,践阼而治,南面负扆,以朝诸侯。抗世子法于伯禽,欲令成王之知父子、君臣、长幼之道也。成王有过,则挞伯禽,所以示成王世子之道也。纲 周公旦作诰

  • 臣道篇第十三·荀况

    人臣之论:有态臣者,有篡臣者,有功臣者,有圣臣者。--内不足使一民,外不足使距难,百姓不亲,诸侯不信;然而巧敏佞说,善取宠乎上,是态臣者也。上不忠乎君,下善取誉乎民,不恤公道通义,朋党比周,以环主图私为务,是篡臣者也。内足使以一民,外足

  • 万章上·孟子

    本篇以长文为主,内容几乎全是有关尧、舜、禹、汤、孔子百里奚等三代贤王和春秋贤人的事迹,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但一般读者读来较为生涩,全篇原文共9章,本书除9·5“君权谁授”为全章外,前面3章均为节选。

  • 管子轻重七·马非百

    山国轨何如璋云:“‘山’字无义,当是‘官’字。文中桓公问‘官国轨’可证。官者设官治事以立轨数也。”张佩纶云:“通篇但言‘国轨’,未尝专指山国。与‘山

  • 卷一·佚名

    △转法轮品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一切自在。心得解脱。慧得解脱。譬如善调摩诃那伽。所作已办舍於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智得解心得自在。於

  • 问摩诃衍品第十九·佚名

    是时须菩提白佛言:何等为菩萨摩诃萨大誓。世尊,云何当知菩萨趣大乘。乘是乘当至何所。谁当成是乘者,佛告须菩提言:六波罗蜜是菩萨摩诃萨之大乘。何等为六。檀尸羼惟逮禅般若波罗蜜。须菩提白佛言:何等为菩萨檀波罗蜜。佛告

  • 翻译名义集卷第十六·法云

    心意识法篇第五十七华严云。诸业虚妄积集名心。末那思量。意识分别。眼等五识了境不同。愚痴凡夫不能知觉。怖老病死。求入涅槃。生死涅槃二俱不识。于一切境。妄起分别。楞伽云。略说有三种识。广说有八相。何等为三

  • 秃秃大王·张天翼

    中篇童话。作者张天翼。发表于1933年。秃秃大王是个残忍、愚蠢、奇丑无比的大暴君。一天,他在打猎返宫途中偶遇美丽的农家少女干干,便威逼干干嫁给他。干干不从,秃秃大王就派兵把干干、她的父母,以及一些欠债的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