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武士彟传

武士彟,字信,世代经商,喜欢结交朋友。高祖李渊在隋朝时领兵屯守汾、晋,曾在他家休息,就此成为朋友。后来李渊留守太原,就任武士彟为行军司铠参军。招募的兵集中后,交给刘弘基、长孙顺德统领。王威、高君雅私下对武士 彟说“:弘基等人都违背诏令不随皇上征辽,该当死罪,怎把兵权交给他们?我们应揭发并送他有司治罪。”武士彟说“:两人都是唐公的门下客,若把他们治罪,岂不叫唐公对我们生嫌?”王威等人才心有疑不敢告发。那时,司兵参军田德平想劝王威检举募兵的事,武士 彟威胁说:“讨捕兵全都隶属唐公。王威、高君雅没有兵权,只不过寄身于留守之位罢了,能有什么作为?”田德平也就不再提此事。

李渊兵起,武士 彟没有参与商议。后来以大将军府(李渊为大将军)铠曹参军随从平定京师,受官光禄大夫、义原郡公。

自称曾梦见皇帝骑着龙上天,皇帝笑着对他说“:你原是王威一党的人,因为能阻止治刘弘基等人的罪,心意可嘉,而且曾礼待我,所以封你官作为答谢,现在为什么来讨好巴结我呀?”后来升官至工部尚书,进封应国公,曾任利州、荆州都督。

死后追赠礼部尚书,加谥为“定”。高宗永徽年间,以武士 彟的二女儿为皇后,所以又追赠并州都督、司徒、周国公。咸亨年间,再次加赠为太尉兼太子太师、太原郡王,附祭于高祖的庙廷,位列功臣之上。武后监朝,又被尊为忠孝太皇,建崇先府,置官属,追赠为五世王。武后革命,在东都立武氏七庙,追册封为皇帝,他们的妻子们也随皇帝而称为皇后。先天年间,玄宗有诏削去武士 彟的伪帝号,恢复太原王名位,其庙也随之而废。

当初,武士彟娶妻相里氏,生了两个儿子:武元庆、武元爽。后来又娶杨氏,生了三个女儿。长女嫁给贺兰越石,很早就守寡了。小女儿嫁给郭素慎,是个小官。武士 彟死后,两个儿子对于杨氏继母不尽人子之礼,杨氏心中怀恨。武后立为帝,封母亲杨氏为代国夫人,后来进封为荣国夫人,封姊姊为韩国夫人。

那时,武元庆已任宗正少卿,武元爽任少府少监,还有堂兄弟武惟良任卫尉少卿。

杨氏劝武后上疏请将元庆等调为外官以表示谦让。因此,武元庆出京到龙州,武元爽到濠州,武惟良到始州。武元庆忧愤而死,武元爽后因犯罪被流放到振州。

乾封年间武惟良及弟弟淄州刺史武怀运与各州刺史到泰山朝觐。那时,韩国夫人的女儿在宫中,皇帝非常喜爱她。武后想一并杀死她,于是引导皇帝到她母亲家里。惟良等送上食物,武后在食物中放了毒药,韩国夫人的女儿贺兰氏吃了,猝死。武后说是惟良等人意图害主,皇帝立将他们处死。武后还指使有司改他们的姓为“蝮氏”,逐出武氏籍。武元爽也受株连而死,其家属流放岭外。

武后将贺兰敏之继为武士 彟之后人,赐姓武,承袭封号,提拔为左侍极、兰台太史令,与名儒李嗣真等人同在弘文馆。敏之风采翩翩,颇为自恃,得到杨氏的溺爱。敏之倚仗外祖母之宠,轻佻放浪,颇多过失。荣国夫人死后,武后拿出许多珍宝钱币要敏之建佛堂为外祖母祈福,敏之侵吞了自己用;司卫少卿杨思俭的女儿被选为太子妃,婚期都已经定下了,敏之听说姑娘很美,强与之私通;荣国夫人的丧期未毕,敏之就脱掉孝服,奏乐作乐;太平公主到外婆家,连同跟随而去的宫人,敏之都逼迫与之通奸。武后累积了这些事,到出了与太子妃私通之事,就揭发了他的各种坏事,流放雷州,上表让他恢复原姓贺兰。敏之在流放途中自缢而死。于是仍由武元爽的儿子武承嗣承祀武士 彟,宗属均回来。

武士彟的哥哥一个叫武士眣,一个叫武士逸。士眣字彦威,忠厚老实,在家种田。后来任司农少卿、宣城县公,曾经主管苑囿的栽培种植的事。死后,追赠潭州都督,陪葬献陵。

士逸字逖,有战功,任齐王府户曹参军、六安县公。随从齐王守太原,被刘武周抓去,曾经派一个人来说破贼的计策。

贼乱平后,提拔为益州行台左丞,多次议论当世的得失,高祖很赞许,接受了他的一些建议。死时是韶州刺史。

猜你喜欢
  吴主五子传第十四·陈寿
  列传第四十八 诸夷·姚思廉
  卷一百三十四·列传第七十二·外国上·脱脱
  卷十二·浦起龙
  第十二册 天命四年八月·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 隐逸传三·纪昀
  钦定元史语解卷十二·佚名
  一一四 复辟前后三·周作人
  郑世家第十二·司马迁
  方正化传·张廷玉
  卷二百十三·佚名
  卷五·赵汝愚
  卷五十·佚名
  卷三十九·孔毓圻
  第二十四章 隋唐的学术和文艺·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编订说明·唐圭璋

      旧版《全宋词》在一九三一年着手编纂,至一九三七年初稿竣事,商务印书馆曾予排印,一九四○年抗战时期在长沙出版。这部书的印数无多,流传不广,而且存在着很多缺点。最严重的,就是由于条件和时代的限制,在材料上有许多书不

  • 卷二十六·董康

      ○雙錘記   一名合歡錘。刻本看松主人作。不載姓氏。自序劇中事云。本小說逢人笑。演博浪沙力士。誤中副車。以雙錘投海中。爲琉球國女主姊妹各得其一。後招以爲壻。故名。按史記博浪沙中力士。不載姓名。此云

  • 初集卷二十六·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初集卷二十六古今体九十一首【乙丑三】偶忆盘山别业命笔写之并题以句盘山太行脊千里走蓟易峰峦特秀拔往往露奇石别业构其间匪学烟霞客来往偶停骖一览千巗碧孟夏雨未足展转愁无麦飞亷势复扇熇蒸日若

  • 卷八十六 刺客列传第二十六·司马迁

    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

  • 卷一百八十四·列传第八十一·柯劭忞

      姚天福 崔彧   姚天福,字君祥,绛州稷山人。少为怀仁县吏,见同列所为,耻之。从儒者受《春秋》,学能知大义。世祖以皇太弟驻白登,县令使天福进蒲萄酒于行帐,应对敏给,帝奇之,留直宿卫。至元初,授怀仁县丞。丞相塔察儿奉使

  • 卷四百六十二 元祐六年(辛未,1091)·李焘

      起哲宗元祐六年七月庚午盡其月   七月庚午,三省、樞密院言:「通判沅州賀瑋奏請,本州蠻漢雜居,相犯則漢人獨被真刑,而歸明人止從罰贖,實於人情未便。乞將沅州、誠州蠻漢人相犯,立定年限,從法律斷罪。下本路轉運、提刑、

  • 战国纵横家书 全文·佚名

    《战国纵横家书》(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  ○一、苏秦自赵献书燕王章  自赵献书燕王曰:始臣甚恶事,恐赵足……臣之所恶也,国外冒赵而欲说丹与得,事非□……臣也。今奉阳〔君〕…&h

  • 第五十二回 逐太后兼及孤儿 用贤相并征名士·蔡东藩

      却说顺帝既放逐伯颜,好似捽掉了一个大虫,非常喜悦,所有宫禁中一切近臣,俱给封赏,自不消说。惟顺帝是个优柔寡断的主子,每喜偏信近言,优柔寡断四字,是顺帝一生注脚。前此伯颜专政,顺帝无权,内廷一班人物,专知趋奉伯颜,买动欢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五·佚名

    景泰二年六月戊辰朔 太上皇帝居南宫○钦天监先言是日卯初刻日当食至期不食○户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江渊言窃见今春土星入垣近日太白昼见今又日食于朔旦夫岂无其故哉其必纪纲不振法度纵弛而致之也伏望 皇上敬天法祖保

  • 卷之四百六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三十五册 天聪五年二月至三月·佚名

    第三十五册 天聪五年二月至三月二月初一日,南方刘五哥之五人徒步携货物至,所携货物之数:毛青蓝布一百一十八,值银七十一两;水银十四斤半、值银四十三两五钱;药二斤半,焊值银七两五钱;胭脂、梳篦子,值银三两;针四万八千,值银十两

  • 二○五 护理湖南巡抚觉罗敦福奏遵旨给还原书及查办违碍书缘由折·佚名

    二○五 护理湖南巡抚觉罗敦福奏遵旨给还原书及查办违碍书缘由折乾隆三十九年十一月十二日护湖南巡抚 湖南布政使臣觉罗敦福跪奏,为遵旨覆奏事。窃照乾隆三十九年七月三十日承准四库全书处咨,钦奉上谕:闻外省采访遗书,交

  • 脱脱传·宋濂

    脱脱,速浑察之孙,继承其祖父爵位。禀性深沉,有智略,曾奉命征讨,战无不克。脱脱的父亲为撒蛮,自幼聪颖。婴儿时,世祖当作自己的儿子来抚育。南征还带在身边。撒蛮长大后,侍奉世祖于左右。世祖对他说:“男女各行其道,这是古制,皇宫

  • 卷八十六·赵汝愚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宋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八十六宋 赵汝愚 编礼乐门明堂上仁宗议上帝五帝同异 宋 祁臣窃见郑康成以上天之神凡六昊天者天皇大帝五帝者太微五帝王肃曰昊天唯一神以五帝为次神

  • 卷二十五·长孙无忌

    <史部,政书类,法令之属,唐律疏义  钦定四库全书唐律防义卷二十五唐 长孙无忌等 撰诈伪【凢二十七条】防义曰诈伪律者魏分贼律为之歴代相因迄今不改既名诈伪应以诈事在先以御寳事重遂以伪造八寳为首闘讼之后须防诈

  • 卷一百七十九·佚名

    △初分赞般若品第三十二之八复次世尊,若菩萨摩诃萨起如是想。如是般若波罗蜜多。於佛十力。若作大小不作大校於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若作大小不作大校於佛十力。若作集散不作集散。於四无所

  • 卷二十九·佚名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七之十九善现,汝复观何义言:即内空若有愿若无愿增语非菩萨摩诃萨。即外空乃至无性自性空若有愿若无愿增语非菩萨摩诃萨耶。世尊,若内空有愿无愿。若外空乃至无性自性空有愿无愿。尚毕竟不可得。性非有

  • 法华玄义释签卷第五·湛然

    次别释中二。先结数示妙。次正释妙。初文中三粗一妙者。且以但粗对独妙说。余之三味粗妙相带故略未论下文具列。于中二。先结数。次若破下示妙。初文中云本迹等者。本迹各十具列在文。若观心十并皆附在诸文之末。或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