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入松幔〗(外冠带,引众上)孤城虽得保无虞,属境丘墟。妖氛未靖劳宸虑,一年守土功虚。下官受事之日,已曾上疏请兵,至今一载,王师未下。前日蛮寇薄城,亏我用奇兵退去;如今蒙圣上调京营铁骑,命新科状元监督前来,与下官协同征剿。我 
-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一百十四   明 冯惟讷 撰	陈第七	江总【字总持济阳考城人初仕梁累官至尚书仆射陈天嘉中转太子詹事後主嗣位历任尚书令不持政务但日与後主随宴後庭多为艶诗国政日颓君臣昏乱陈亡入隋拜上开 
- 生平简介 蜀妓,姓氏及生平不详。际游客自蜀携归。存词一首。 ●鹊桥仙 蜀妓 说盟说誓,说情说意,动便春愁满纸。 多应念得脱空经,是那个先生教底? 不茶不饭,不言不语,一味供他憔悴。 相思已是不曾闲,又那得功夫咒你。 蜀妓词作 
-   楚語上   1 莊王使士亹傅太子箴〔一〕,辭曰:「臣不才,無能益焉。」王曰:「賴子之善善之也〔二〕。」對曰:「夫善在太子,太子欲善,善人將至;若不欲善,善則不用。故堯有丹朱〔三〕,舜有商均,〔四〕啟有五觀〔五〕,湯有太甲〔 
- 正统十四年九月戊寅朔 上在迤北○令升礼科都给事中章瑾为礼部右侍郎兵部郎中项文曜为本部右侍郎刑部郎中李棠为本部右侍郎大理寺右评事李茂为本寺右寺丞俱以吏部推举也○令升都指挥佥事张輗为都督佥事专领护驾将军○ 
- 论自汉以后始盛传极组织之巧镂心抉肠始成一家言至流誉千秋群口无妒即作者亦不可多得葢制作如林或以名理发其宗或以景物抒其蕴直探元始不烦转待独论则不然人与时而俱积事与迹而同冥从有意无意间窥情之所必至以推情之所 
- 谢西园带回的衣箱内的那些书,日记上存有目录,计《清议报》合订八册,《新民丛报》两册,《新小说》一册,《译书汇编》四册,《雷笑余声》一册(是什么书已忘记了),《林和靖集》两册,《真山民集》一册,《朝鲜名家诗集》一册(均活字小本 
-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五十六象纬考【一】【臣】等谨按宋郑樵作天文略自谓汉唐诸儒所不得闻後之论者疑其矜诩过甚然马端临象纬考颇依据之其大指欲学者识垂象授时之意絶 
-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订义卷十七    宋 王与之 撰小司徒之职掌建邦之教灋郑锷曰或谓周之教典建于大宰大司徒则施其教法小司徒地官之贰于教法亦掌建之何也盖设教而无法则教不行有法而不建则法不立教官之长推其法教官 
- ——对傲慢无礼还以颜色 【原文】 公薨之月①,子产相郑伯以如晋②,晋峰以我丧故,未之见也。子产使尽坏其馆之垣而纳车马焉③。士文伯让之,曰④:“敝邑以政刑之不修,寇盗充斥,无若诸侯之属辱在寡君者何⑤,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高 
-            ●(以下论四土)凡圣同居、方便有余二土, 乃约带业往生之凡夫, 与断见思惑之小圣而立, 不可约佛而论。若约佛论, 非但西方四土, 全体寂光。即此五浊恶世、三途恶道, 自佛视之, 何一不是寂光?故曰:“毗卢遮那,  
- 盖闻。至觉权真乘物机而诞迹。灵枢擅妙应群品以扬筌。振融山而秀大千。腾委海而津八万。叆慈云而广庇。骤法雨以遐清。滋两木之分华润三草之殊茂。然以幼商倦于绵险始循诱于化城。稚子玩于羬轩竟照晋于犪驾。由是。摧 
- 	新修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四	淛东沙门 昙噩 述	精进学	感通科	晋安慧	则不知何许人也。读书善谈论。永嘉中。天下大疫。慧则夜祷请天。早降神药。以活百姓。一日出寺。见两石大如瓮。视之水盈中。以施病者。无不愈 
- 慧体之三——道非道智见清净“这是道,这是非道”,象这样知道了道与非道所建立的智为“道非道智见清净”。欲求完成那(道非道智见清净)的人,先应以称为聚的思惟的方法观而行瑜伽。何以故?因 
- 医论著作。6卷。明·赵献可撰。刊于1617年(明万历45年)。明·崇祯元年重刊本,题作《医无闾子医贯》3卷。赵氏在学术思想上推崇薛己的温补学说。此书分为:“玄元肤论”、“主客辨疑”、“绛雪丹书”、“先天要论”、“ 
- 笔记。宋欧阳修(1007—1072)撰。二卷。修有《欧阳文忠公集》已著录。本书成于治平四年(1067),自序称:“朝廷之遗事,史官之所不记,与夫士大夫笑谈之余而可录者,录之以备闲居之览也。”跋尾又称以李肇《国史补序》为法,“言报 
- 南宋董弅撰。书名据《直斋书录解题》所说,系“取士相与谈仁义于闲燕之义”。三卷,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有抄本,未见。《历代小史》本仅一卷,存二十一则,所记皆宋代朝野杂事,部分内容系据他书转引,但多数则出作者自撰。所 
- 有二:一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数珠功德经之略称。一佛说校量数珠功德经一卷,唐宝思惟译。此二为同本,校量数珠之体质而以菩提子为至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