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高遵裕传

高遵裕,字公绰,是忠武军节度使高琼的孙子。因父亲的恩荫历迁供备库副使、镇戎军驻泊都监。夏人入侵大顺城,李谅祚中箭逃走。恰好英宗去世,派高遵裕向西夏告哀,到达宥州祖庙,夏人派王盥接待,王盥穿着吉服来,高遵裕严辞谴责他,他才换去吉服。不久在客馆摆上酒席,席间谈到大顺城的事,王盥说:“你们是剽掠之徒。”高遵裕说:“你们的主上侵犯我们边境,负伤而逃,你的话不太荒谬了嘛!”夏人认为受了侮辱,立即派人应对,但来人终席没敢开口,王盥愤怒地说“:你蔑视我们夏国,我国城池虽小,也有十多万兵马,可以同你们在战场上一试高低。”高遵裕瞪着眼睛说“:我们主上有天赐的神武,你们别太张狂而去冒死。”当时李谅祚在屏风后偷看,摆手制止王盥。神宗听说后赞扬高遵裕,提升他为保安军知军。

横山豪杰想归宋,皇上让高遵裕告诉种谔谋取他们,种谔就攻取绥州。统帅因种谔擅自发兵而愤怒,想要对种谔处以军法,种谔恐惧,说是在高遵裕那得到的皇上密旨,因此种谔获罪,高遵裕也降为乾州都监。高遵裕升任通事舍人,主管西路羌部,驻在古渭寨,把他所部的羌兵分成三等,教他们学习军法。

熙宁初年,朝廷用王韶收复洮、陇二州,命令王韶为秦凤路沿边安抚,高遵裕为副安抚。不久把古渭寨作为通远军,任命高遵裕为知军。

第二年,他拿着归附的羌部的图籍和绘制的青唐、武胜的地形图入朝献给皇上,他被提升为引进副使、带御器械,让他回来治军。大军临时驻在庆平堡,晚上行军,早晨到野人关,羌人阻拒,高遵裕率亲兵一鼓作气打败敌人,在武胜城下安营,羌人逃走,就占据了武胜城。皇上下诏以武胜城为镇洮军,由高遵裕任知军。不久,以熙、河、洮、岷、通远为一路,高遵裕升任西上..门使、荣州刺史、充任总管,仍为通远军知军。第二年,王韶想攻取河州,高遵裕说“:古渭寨举事时,是先建堡寨,循序渐进,故此一举攻下武胜城。现在兵马和粮草都不齐备,一旦离开大本营很远去夺人之地,假使敌人占据要害阻击我们,我军就进退两难了。”王韶和李宪笑着说“:你怎么这么快就变了呢?”就派他守临洮。王韶攻打河州,果然没攻破。皇上赞同高遵裕的议论,命令他专管洮、岷、叠、岩州的没归附者。

高遵裕因俞龙珂的地界有盐井,于是筑盐川寨。瞎吴叱率诸羌威胁青唐,想侵扰边境,皇上下诏派张玉攻讨。高遵裕说“:青唐人没罪,只不过被生羌所胁迫罢了。”派副将和俞龙珂率众抵御瞎吴叱。青唐人见到俞龙珂哭诉,瞎吴叱知道青唐人不归附自己,就退去。高遵裕跟从王韶攻取岷州,攻下岷州后,高遵裕传令兵士说:“活捉老幼与得首级相同。”数万人得以活命。捷报传到京城,高遵裕加官为岷州刺史。

第二年,羌人乘景思立失败之机,围河、岷二州,道路几个月不通。有人请求退保别处,高遵裕说:“有敢议论这些的斩首!”岷州缺兵,守城者恐惧,高遵裕登上西门,派将纵入敌阵,又另选精骑兵从南门鼓噪而出,合击羌人,羌人败走。当时朝廷认为岷州城远难守,决定放弃。诏书到后,羌人已溃退了。高遵裕因功升为团练使、龙神卫都指挥使、熙州知州。因推荐张穆之为转运使,而张穆之有罪,他也获罪被罢为颍州知州。不久,转到庆州,又因事获罪,被罢为淮阳知军。

元丰四年(1081),又任庆州知州。皇上诏命他和诸路一起讨伐夏国,他请求增加兵将,得到东兵十一将,马不够用,就用群牧马补充。皇上又命令他节制泾原兵,刘昌祚先到灵州,差一点得到灵州城,高遵裕嫉妒他,故意不采纳刘昌祚的计谋,结果兵败而回,此事见《刘昌祚传》。高遵裕被贬为郢州团练副使。

哲宗即位后,高遵裕被任用为右屯卫将军,主管中岳庙。去世时,享年六十岁,被赠官为永州团练使。绍圣中期,推重他,赠他为奉国军节度观察留后的官职。他的堂弟叫高遵惠。

猜你喜欢
  列传第四十四·魏徵
  卷一三三 宋紀十五·司马光
  卷七十六 蜀录一·崔鸿
  東觀漢記卷二·多人
  第三十九回 逞阴谋毒死赵智庵 改约法进相徐东海·蔡东藩
  通鉴续编卷五·陈桱
  卷十·六朝(晋)·蒋一葵
  卷一百二十·杨士奇
  卷之三十六·佚名
  卷之一百五十五·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二 列传二百七十二·纪昀
  第六章 伪满十四年 八 几个“诏书”的由来·溥仪
  回忆鲁迅先生·许寿裳
  雷万春传·欧阳修
  陈执中传·脱脱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王若虚

      荆公有“两山排闼送青来”之句,虽用“排闼”字,读之不觉其诡异。山谷云“青州从事斩关来”,又云“残暑已促装”,此与排闼等耳,便令人骇愕。  山谷《闵雨》诗云:“东海

  • 第九章 从师学道·屠隆

    〔外末同上〕天上英雄岂无故。富贵功名草头露。金针一拨转瞳人。回头便指西天路。木淸泰被我两人唤醒。辞家入道云游来了。仙子。我和你不免接引他一番。远远望见来也。〔生上〕云山烟水路茫然。竹杖芒鞋

  • 第三十一齣~第四十齣·汤显祖

    第三十一齣 吹台避暑【西地锦】〔刘上〕西地凉州无暑。有中天冰雪楼居。一时胜事夸河朔。看他小飮如无。〔一落索〕画戟垂杨吹幕府。台馆新成。燕雀窥簷语。珠帘暮。凉州唱彻人无暑。参佐风流时一聚。閒学如才鹦鹉。

  • 提要·刘履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八风雅翼         总集类提要【臣】等谨案风雅翼十四卷元刘履编履字坦之上虞人入明不仕自号草泽间民洪武十六年诏求天下博学之士浙江布政使强起之至京师授以官以老疾固辞赐钞

  • 唐音巻十二·杨士弘

    元 杨士宏 撰张 震 注唐诗遗响五李长吉【长吉名贺系出郑王后七嵗能辞章仕至协律郎辞尚竒诡所得皆惊迈絶去翰墨畦迳当时无能效者乐府数十篇云韶诸工合之弦管又玉川之怪长吉之诡天地之间自欠此体不得又大厯以后吾所

  • 大事记续编卷十一·王祎

    汉肃宗孝章皇帝建初元 春正月丙寅诏二千石劝农桑有司谨选举顺时令理寃狱【以本纪修】觧题曰肃宗初承永平故事吏政尚严切尚书决事率近于重陈宠以帝新即位宜改前世苛俗乃上疏曰圣贤之政以刑罚为首 者断狱严明所以威惩

  • 桑哥传·宋濂

    桑哥,胆巴国师之弟子,能通诸国语言,曾任西蕃翻译。为人狡诈专横,爱谈财利,世祖喜欢他。后来,飞黄腾达了,便闭口不说师从胆巴之事,背弃了胆巴。至元年间被提拔为总制院使。总制院是负责掌管佛教和兼治吐蕃的机关,御史台曾想任章

  • 唐纪八十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下之上天复三年(癸亥、903)·司马光

    唐纪八十 唐昭宗天复三年(癸亥,公元903年) [1]二月,壬申朔,诏:“比在凤翔府所除官,一切停。” [1]二月壬申朔(初一),昭宗颁布诏令:“近来在凤翔府任命的官员,全部解除职务。” 时宦官尽死,惟河东监军张承业、幽州监军张居翰、清海

  • 巻四·努尔哈赤

    大清太祖承天广运圣徳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文定业髙皇帝圣训巻四辑人心天命十年乙丑八月乙酉科尔沁奥巴台吉闻蒙古察哈尔林丹汗欲兴兵侵之以书乞援上报奥巴书曰尔借兵多多与尔若少少与尔勿过忧也然兵不在多

  • 卷二十二下·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二十二下 朱批李绂奏摺 雍正四年正月初十日广西廵抚【臣】李绂谨 奏为修理省会城垣事【臣】蒙 天恩简任广西廵抚初入粤境经由全州见城垣

  • 卷十一 王制第五·郑玄

    (陆曰:“如字,徐于况反。卢云:‘汉文帝令博士诸生作此篇。’”)[疏]正义曰:案郑《目录》云:“名曰《王制》者,以其记先王班爵、授禄、祭祀养老之法度,此于《别录》属制度。”《王制》之作,盖在秦汉之际。知者,案下文云“有正听之

  • 提要·李光地

    【臣】等谨案尚书七篇解义二巻国朝李光地撰是书仅解尧典舜典大禹谟臯陶谟益稷禹贡洪范七篇盖未竟之本所不以训诂为长词防简约而多有精义大禹谟篇不以古文为伪而云孔安国有所删添东汉以后儒者又有所窃窜以解文词平易

  • 了本品第十四·佚名

    须菩提白佛言:菩萨号为菩萨。其句义云何。佛告须菩提,菩萨句义无所有。所以者何。道者无有句义亦无我。菩萨义者亦如是,须菩提,譬如鸟飞虚空无有足迹。菩萨义者亦如是,譬如梦幻热时炎影。如来所化无所有。菩萨义者亦如是,譬

  • 佛说古来世时经·佚名

        失译人名附东晋录闻如是。一时佛游波罗奈仙人鹿处。尔时诸比丘饭食已后。会于讲堂而共讲议。设有长者所行平等。有净戒比丘奉行真戒。来入其舍从受分卫。若复曰获致百斤金。何所胜乎。或有比丘报之曰。百斤千

  • 卷十八·彭绍升

    居士传十八王敬初陈操甘行者张秀才传王敬初襄州人。初见睦州陈尊宿。尊宿曰。今日何故入院迟。敬初曰。看打球来。尊宿曰。人打球。马打球。答曰人打球。曰人困麽。曰困。曰露柱困麽。敬初惘然。归至私第。中夜忽然有

  • 云巢编·沈辽

    宋代诗文别集。10卷。沈辽撰。前6卷为诗,第7、8卷为杂文,包括赞、序、碑、传、记、书等,第9、10卷为墓志铭、表、启文、祭文、铭、箴等。卷末附黄庭坚赠作者的诗及书信;另外尚有沈辽的妹夫兼亲家所撰墓志铭。此墓志铭

  • 古今滑稽联话·范左青

    范左青著,琴石山人校,1册。民国十八年(1929)上海会文堂书局初版,排印本,至民国二十二年(1933)已出16版。诗词联对,文章小道,余自幼喜之特甚。忆龆时夏日纳凉,有族长口述古人巧对数则,余喜而笔之,族长嘉之,乃为更诵谐联数则

  • 心经随喜·胡兰成

    《心经随喜》的作者是胡兰成。讲述了胡兰成亡命日本,1966年应邀在名古屋讲述佛教重要经典《心经》,这段期间,他流亡如新,生命亦彷佛在萧条之境中,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创造的生机。胡兰成讲《心经》,彷佛是在聊生活、谈时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