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延平二王遗集

·郑成功·

春三月至虞谒牧斋师同孙爱世兄游剑门

西山何其峻,巉岩暨穹苍。藤垂涧易陟,竹密径微凉。烟树绿野秀,春风草路香。乔木倚高峰,流泉挂壁长。仰看仙岑碧,俯视菜花黄。涛声怡我情,松风吹我裳。静闻天籁发,忽见林禽翎。夕阳在西岭,白云渡石梁。巘崿争■〈山突〉屼,青翠更苍茫。兴尽方下山,归鸟宿池傍。

越旬日复同孙爱世兄游桃源涧

闲来涉林趣,信步渡古原。松柏夹道茂,绿叶方繁繁。入林深几许,瞻盼无尘喧。清气荡胸臆,心旷山无言。行行过草庐,瞻仰古人园。直上除荆棘,攀援上桃源。桃源何秀突,风清庶草蕃。仰见浮云驰,俯视危石蹲。拭石寻旧游,隐隐古迹存。值问何朝题,宋元遑须论。长啸激流泉,层烟断屐痕。遐迩欣一览,锦绣罗江村。黄鸟飞以鸣,天净树温温。远色夕以丽,落日艳危墩。顾盼何所之,洒然灭尘根。归来忘所历,明月上柴门。

孟夏草木长,林泉多淑气。芳草欣道侧,百卉旨郁蔚。乘兴快登临,好风袭我襟。濯足〔清〕流下,晴山绿转深。不见樵父过,但闻牧童吟。寺远忽闻钟,杳然入林际。声荡白云飞,谁能窥真谛?真谛不能窥,好景聊相娱。相娱能几何?景逝曾斯须。胡不自结束,入洛索名姝。

牧斋师评:声调清越,不染俗氛,少年得此,诚天才也!

瞿给事评:桃源上首,曲折写来,如入画图;一结尤清绝。次首瞻瞩极高,他日必为伟器,可为吾师得人庆。

复台(即东都)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太师会兵积粮于此,出仕后为红毛荷兰夷酋弟揆一王窃据)。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

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

缟素临江誓灭胡,雄师十万气吞吴(拟并复吴会州县)。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

晨起登山踏看远近形势

旭日东升万壑明,高林秋爽气纵横。千峰无语闲云过,瀑布湍飞系我情。

陈吏部逃难南来,始知今上幸缅甸,不胜悲愤;成功僻在一隅,势不及救,抱罪千古矣闻道吾皇赋式微,哀哀二子首阳薇(痛惜瞿、何二督师前已殉节;使有一人在,今日必不至此)。频年海岛无消息,四顾苍茫泪自挥。

天以艰危付吾俦,一心一德赋同仇。最怜忠孝两难尽,每忆庭闱涕泗流(太师为满酋诱执,迫成功降,再四思量,终无两全之美,痛愤几不欲生;惟有血战,直渡黄龙痛饮,或可迎归终养耳,屈节污身不为也)。

·郑经·

痛孝陵沦陷

故国河山在,孝陵秋草深。寒云自来去,遥望更伤心!

满酋使来,有不登岸、不易服之说,愤而赋之王气中原尽,衣冠海外留。雄图终未已,日日整戈矛。

三月八日,宴群公于东阁,道及崇、弘两朝事,不胜痛恨温、周、马、阮败坏天下,以致今日胡祸滔天而莫能遏也;爰制数章,志乱离之由云尔燕京峨峨兮易水悠悠。思宗御极兮大势横流。皇赫斯怒兮客魏虔刘,阉党劋尽兮贤相旁求。皇纲再正兮旁无赞助宸衷独断之嘉猷。敷王道之荡荡兮不刚而不柔,真勤政而爱民兮宜平治而垂旒。何期历数之屯兮凶胡杀掠,致民穷为流贼之由。初起扑灭兮易策易筹,将相视如疥癣兮剿抚之计不讲求,一任其东西驰突兮固位卒岁而优游。精神全注于缺之美恶兮贿不足是忧,情面多而担当少兮九伐之政不修。前有病贤误国温、薛兮,继以好货庸懦之陈、周;卒至寇虏交讧兮,犹交相蒙蔽而勿置可否。所以纵成凶焰吨悀戚实群臣之寡谋。最可痛十七载圣皇兮,苦身孤立而焦愁,竟遭千古未有之惨兮,抱长恨于冠雠!寡人嗣位兮贡志未酬,每与群公道及兮伤悲而涕泪难收。将区区之愚忠直兮,同心同德赋同仇,倘皇灵降鉴兮庶不我尤。

钟山巍巍兮长江洋洋。圣安监国兮旋正位于南京。内有史阁部之忠恳兮,外有黄靖国之守危疆。苟用人尽当其职兮,岂徒继东晋、南宋之遗芳!胡乃置贤奸于不辨兮,罢硕辅而宵小用张;付万机于马、阮兮,致宁南之猖狂;任四镇之争夺相杀兮,不闻不问而刑赏无章。妙选之使四出兮,既酗酒而后作色荒。慨半壁之江南兮,已日虑于危亡。元首何昏昏兮股肱弗良,庶事之丛脞兮安得黎庶之安康。陈、马使北而无成兮,竟延胡寇以撤防;谋国有如是之乖刺兮,俾腥膻泛澜于四方。致黄唐之冑裔兮,尽彳亍而彷徨。贤人之不甘污辱兮蹈东海而远扬。痛恨乎奸谄遗害无穷兮,迨今兹而强胡虐焰方长。

与群公分地赋诗,得京口

京口瓜州指顾间,春风几度到钟山。迷离绿遍江南地,千里怀人去不还。

读张公煌言满洲宫词,足征其杂揉之实;李御史来东都,又道数事,乃续之十二栏干月色鲜,百花烂熳自逞妍。昭阳殿里妆初罢,喜道名王着意怜(胡酋初死,妻不耐独宿,私于酋弟伪九王,每闻王入宫,欣悦倍常,遍告宫娥阿监,王格外爱怜之意)。

九王旧好漫相寻,椒室沉沉月色侵。宫监忽惊见故主,频闻悲怨到更深(王与伪后绸缪之际,监等忽见故主惨淡之容,回翔庭户间,并闻悲泣声;传言入内,王后二人大怒,责告者)。

元旦后王入庙门,深宫寂静祀祆神。狂淫大像巍然立,跪毕登盘裸体陈(胡俗:元日黎明,伪帝后入宫祀祆神。宫在人不到处,所供大像,男女相抱,构精而立。二人跪拜毕,即裸体登盘,如牲牢之式,男左女右。为监窥见,传言于外,始知其事。真禽兽之恶习。且酋死弟蒸嫂代行此礼,堂然称父皇也)。

亭亭婉嫕蕙兰花,毡帐承恩莫谩夸。严诏忽颁俾骨醉,铁牌前跪犹鞭挝(伪豫王寇江南,掠得二妇,一黄姓自留为妻,一宋蕙湘献九王。王嬖之。后闻,大怒,将宋妇截去手足眼耳鼻舌,置瓮中,陈筵前纵观。遂命伪相竖立「汉族妇女不得入宫」铁牌于宫门,呼九王跪牌前,大肆鞭挝。王誓不再私妇女,始已;然已血肉狼藉,痛苦不堪矣)。

效行行重行行

昔与君别离,杨柳绿依依;今我来相思,雨雪已霏霏。岁月易如驰,音书一何稀;相隔万余里,何从知音徽。朝愁南浦云,暮惊孤雁飞;思君寝不寐,皓月透素帏。中夜起踯躅,白屋霜四围。芳年度华月,良人归不归。

效迢迢牵牛星

皎皎明月光,烈耿银河凉。牵牛为之阻,织女以彷徨。相隔复几许,欲渡河无梁。旧愁未能释,新思萦其肠。玉泪和秋风,盈盈遥相望。

效涉江釆芙蓉

琼蕊何峨峨,郁彼山之阿。釆釆盈怀袖,郁郁思谁何?怅望故闾里,冷冷归云过。归云不寄音,踯躅发悲歌。

谕忠振伯洪旭

先王功盖寰区,忠垂奕祀;方拟整戈北伐,平荡中原,而疾疢弥留,中道殂落。孤子等号天泣地,哀惨莫名。叔袭包藏祸心,伪矫遗命,自称护理,俶扰彝伦,蔑弃世子,通款夷狄,诚大明之贼子,斧钺所必诛者也。

惟尔洪旭简自先王,诚节昭著,闻丧泣血,屡陈祖训。孤自阙然,罔有丕绩,然敬惠来旨,义无有违,已于永历□年□月□日嗣位于厦门。爰整貔貅,恭行天罚,命全斌等统率六师,水陆并进,肃清东都,孤为其过,防络绎继路也。第满夷闻之,恐乘隙入寇;其训饬将士,严为防范勿怠,俾孤无北顾之忧,是所厚望!此谕。

谕东都群臣

皇明祖训:王薨世子嗣位,亲郡王至侯伯罔不皆然,三百年来未有变易、废长子而以弟继者也。先王不幸薨背,世子当立,想尔群工必明斯义。而叔袭矫作遗言,迷误朝野,以乱大伦,以逞逆志。孤以至亲之故,未即进讨,屡陈训告,冀其改过,而凶志未离,又几旬矣。尔文武等为所诱胁,孤悉知之。早日归诚,咸与维新,爵赏无替;若执迷不悟,自有国法在,孤亦不敢私也!此谕。

谕承天知府郑省英

管蔡作难,承天荡析。尔省英仁声仁闻,遐迩咸知;俾抚民生以安善类,副寡人养民至意!此谕。

谕周全斌呈进兵方略

东都险要,惟恃安平。尔全斌从先王征讨有年,必谙悉地方情形。今进兵当从何条港路登岸,速条陈方略来看!此谕。

谕兵都事张宸

叔袭巽懦逆乱之谋,皆起黄昭、萧拱宸二贼,今之所诛,二人而已,毋伤叔袭。尔张宸其以孤言布告军士人等知悉。此谕。

余十年前于友人处见延平王诗一章,红笺八行,书苍劲,句雄伟豪宕,悲慨淋漓,实肖王平生,真豪杰而忠孝圣贤也,故东海夫子称三代下希有人物;每恨未录存,性健忘不能记得。

七月七日,贺表侄抱孙喜,忽见新得旧册中有斯一卷。循读再三,狂喜之极。向之假归,靳弗与;乃宿斋中,侄寝后急抄一通,将书置原处而归。昔求一首不可得,今嗣王诗亦在焉,尤为希有,何快如之!虽祗十余纸,足为希世珍。

时直忌讳,文字狱繁兴。越半月,表侄忽来饶舌,谓余抄此书以害之。余辨无有,则坚称书僮目击。原本已付祝融,索此册去,同付焚如。拒之不能已,邀亲友共保无事,始恨恨而去。复于东海夫子所见墨谕附录于后。今吕氏已为灰烬,谕亦毁灭,幸存于此,弗致湮没。倘他日文网稍宽,得以留传,俾后人得见真迹,亦天之厚爱二贤王也,所以巧于遇合,转展获存,真有神灵呵护。

猜你喜欢
  董卓列传第六十二·范晔
  卷二十三·黄以周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一百·乾隆
  ●卷二·邵廷采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一·佚名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九·佚名
  卷之一千四十六·佚名
  文惠太子传·萧子显
  凌云传·张廷玉
  ●皇朝通典卷二十三·佚名
  卷十下·雍正
  卷三十六·孔毓圻
  第十九章 隋之统一与政治·吕思勉
  五、俄国假道出师与胁诱割地·蒋廷黻
  卷一百二十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489 ·佚名

    张耒 到陈午憩小舍有任王二君子惠牡丹二盘皆绝品也是日风雨大寒明日作 初来淮阳春已晚,下里数楹聊寝饭。 此邦花时人若狂,我初税驾游独懒。 任王二君真解事,来致两盘红紫烂。 天姝国艳照蔀屋,持供佛

  • 卷四百十六 元祐三年(戊辰,1088)·李焘

      起哲宗元祐三年十一月癸卯盡是月甲辰   十一月癸卯朔。   甲辰,三省、樞密院言:「檢會都水使者王孝先狀:『伏思大河決塞不常,為國之患屢矣。比自小吴之決,遂失隄防,貽患為甚。欲乞於西岸上自北京內黃第三埽,先起截河

  • 卷八 西凉录·崔鸿

      李暠   李暠,字玄盛,陇西狄道人也。汉前将军广十六世孙,广子侍中敢之后。李氏世为西州著姓,祖父弇,前凉武卫将军,天水郡太守、安世亭侯。父昶,字中坚,幼有令名,世子侍讲,年十八卒。暠,昶之遗腹子,少而好学,沈敏有器度。后凉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十六·佚名

    万历十九年五月乙丑朔○先是五台矿盗张守清自开矿洞招纳亡命三千余众设立头子二百余名缔婚代藩潞城新宁二王势甚张大矿徒不遵约束者立毙杖下远近村落咸惧其焰按臣连标疏乞敕守清改过散党仍谕二王绝婚已有旨依议守清乃

  • 卷之七百五十八·佚名

    乾隆三十一年丙戌夏四月庚子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  ○谕、据彰宝奏查汛徇情帮助段成功弥补亏空之各州县自一千七八百两至一二百两不等请敕部议处等语从前蒋洲在山西侵亏库项令属员帮银弥补一案经朕特派大臣前往查办

  • 卷八 邻交志下二·黄遵宪

    泰 西自美约钤印,于是庆恕、庆笃、庆喜、庆永等初,德川家康封其诸子于尾张、于纪伊、于水户,为三亲藩,使辅翼宗家,班列三百诸侯上,仍称德川氏。秀忠又封其兄子及其子于越前、于会津,别为松平氏。世以德川氏为宗族,松平氏为支

  • 袁炜传·张廷玉

    袁炜,字懋中,浙江慈溪人。嘉靖十七年(1538)考中会试第一名,殿试第三名,初任编修。他为人不加检点,曾被御史包孝弹劾过,世宗宽恕了他,未予惩治。进为侍读很久以后,又被选择到西苑值勤,他写的宫体诗词最能令世宗满意。三十五年,阁

  • 一、大东小东的地望和鲁、燕、齐的初封地·傅斯年

    《诗·小雅·大东》篇序曰:“东国困于役而伤于财,谭大夫作是诗以告病焉。”其二章云:“小东大东,杼柚其空。”大东小东究在何处,此宜注意者也。笺云:“小也大也,谓赋敛之多少也。小亦

  • 提要·吕柟

    【臣】等谨案朱子抄释二卷明吕柟撰是编乃嘉靖丙申柟为国子监祭酒时所定宋儒之中惟朱子著述最富辨论亦最多其时诸弟子所述者有池録饶録饶后録建録诸刻黎靖徳刋除重分类编次尚得一百四十卷则浩博可知矣柟此夲所抄止于

  • 大学纂疏·赵顺孙

    钦定四库全书大学纂疏       宋 赵顺孙 撰朱子章句子程子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頼此篇之存【语录曰大学一书如一部行程歴相似皆有节次今人防了须是行去今日行得到何处

  • 续高僧传卷第第二十一下·道宣

      习禅六之余(本传七人 附见二人)   唐衡岳沙门释善伏传十四。   代州照果寺释解脱传十五(普明僧奣)   润州牛头沙门释法融传十六。   卫州霖落泉释惠方传十七。   扬州海陵正见寺释法向传十八。   蕲

  • 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一·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等奉 诏译  金刚界大曼拏罗广大仪轨分第一之一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大毗卢遮那如来。具足一切如来金刚加持种种最胜三昧邪智。获得一切如来殊胜宝冠

  • 马鸣菩萨传·佚名

    后秦三藏鸠摩罗什译有大师名马鸣菩萨。长老胁弟子也。时长老胁勤忧佛法入三昧观。谁堪出家广宣道化开悟众生者。见中天竺有出家外道。世智聪辩善通论议。唱言若诸比丘。能与我论议者。可打揵椎。如其不能。不足公鸣揵

  • 第九卷·圆瑛

    福州鼓山涌泉禅寺圆瑛弘悟述 受法弟子明旸日新敬校辛二 阿难明心生信 分三  壬初 承示开悟  二 赞谢获益  三 发广大心 壬初分二  癸初 叙承示  二 叙开悟  今初尔时阿难,及诸大众,蒙

  • 渊鉴类函·张英

    此书为清圣祖敕撰,张英、王士禛等编纂。凡450卷,计分45部,有2500余小类。其扩充明人俞安期《唐类函》,博采《太平御览》、《玉海》、《山堂考索》、《天中记》等书,广收宋、元、明各代的文章事迹,远有所稽,近有所考,源流本末,

  • 吴子兵法·吴起

    兵书。亦称“吴子”。中国古代著名兵书, 《武经七书》之一。相传战国吴起著。故又称“吴起兵法”。《汉书·艺文志》著录有《吴起》 48篇,后大都散佚。今本《吴子》仅存图国、料敌、治兵、论将、应变、励士6篇,近5000字

  • 机警·王文禄

    明代文言轶事小说集。 一卷。明王文禄撰。 《千顷堂书目》编入子部小说类, 今存有《百陵学山》本、《续说郛》本、《丛书集成初编》本。卷首有撰者自题曰: “予生也朴窒,见事每迟。阅书史中应变神速转败为功者,录以开予心

  • 绿牡丹·佚名

    清代白话长篇侠义公案小说。又名《宏碧缘》、《四望亭全传》、《龙潭鲍骆奇书》、《异说绿牡丹》、《反唐后传》、《绿牡丹续反唐传》。八卷六十四回。不题撰人。或谓作者为二如亭主人,其真实姓名不详。成书于清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