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袁世凯帝制运动之开始

袁世凯帝制运动,表面上虽自筹安会设立始,实则处心积虑,为时已久。当民国四年一月十八日,日本提出二十一条要求,东京留学界非常愤激,主张对日宣战,全体即日束装回国。时余尚在日,驻日使馆某君与余交笃,密告余:“国权关系,自宜力争,然此事政府与日本恐已早有默契,大概除留一二项为政府掩饰门面外,余将全部承认,大家但知外交可虑,以我个人推测,恐内政上或难免别有波澜”云云。果也政府对日所提五项,只末一项未加承认,而日本并未强迫,袁氏报纸及封疆大吏反以此歌颂总统外交成功,一切俱不出某君所言。盖其时驻日公使为陆宗舆,早已奉袁密命,与日本商妥,以此为将来承认帝制之交换条件也。至其后日本反首先提出反对,则或出于外交形势之变迁,而袁之帝制运动,此时即已开始,殆无疑问。

猜你喜欢
  大婚解第四·王肃
  卷七·龙衮
  第七十二回 髯将军败敌扬威 愚参谋监军遇害·蔡东藩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二十五·徐乾学
  卷三·戴冠
  卷之六十六·佚名
  ◎镇守使延师条件·李定夷
  郑板桥年谱·佚名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六十二·阿桂
  卷四十二之二·佚名
  元谧传·李延寿
  攸哈剌拔都传·宋濂
  卷四十一·佚名
  卷三十四·孔毓圻
  “消息”·沈从文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私情长歌·冯梦龙

    [丢砖头]丢砖头了搬子场。弗曾听我情哥说一声。我间羹汤篮提子个糠虾来里眼泪出。升箩里坐子蚕茧细思量。(白)细思量。细思量。我里个情哥是个铁心肠。我搬来里子一个月日。你也弗直得来看看张张。料道弗离个苏松常镇庐

  • 卷二十二·陈邦彦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二十二目録山水类题朱审寺壁山水画【唐柳公权】同族弟金城尉叔卿烛照山水壁画歌【唐李白】台中寓直晨览萧侍御壁画山水【唐羊士谔】奉和李右相书壁画山水【唐孙逖】观于舍人壁画山水【

  • ●卷九十六·徐梦莘

      靖康中秩七十一。   诸录杂记。   靖康小录曰:国家自太祖开基太宗继统平靖天下四方无虞黎民安业百有馀年至熙甯元丰间邪臣用事托儒文奸口道孔孟之言身行商鞅之术始变祖宗良法改乱旧章无有存者祸乱之阶实兆於此

  • 一三一二 军机大臣等奏遵查文源阁应补各书分缮清单呈览片(附清单二)·佚名

    一三一二 军机大臣等奏遵查文源阁应补各书分缮清单呈览片(附清单二)乾隆五十三年十月十五日臣等遵旨带同纪昀至文源阁,查看得各书皆系上年八阿哥、刘墉督同详校官各员详加校正,尚无匣页损坏之处,所有空函二百四十九匣,现在

  • 敬乡录卷五·吴师道

    元 吴师道 辑王师心字与道金华人政和八年进士初为海州沭阳县尉败剧贼宋江境上诏改承奉郎绍兴以后敭歴中外金人来归侵疆楼炤使陜西辟为干办公事又尝充假金国生辰使屡典大郡歴江西湖北浙东福建安抚使皆有治绩在袁州时

  • 御制平定金川方略序·来保

    金川方略纂辑既竣诸臣以圣祖平定朔漠方略御制序文之例为请夫所谓方略者非遥执事权掣其肘而矜自用千里请战之谓也惟天子将将将将之道无他信赏必罚而已夫以一隅之不靖徴发士旅飞挽刍粮驿骚率及数省举亿兆生灵之命委之一

  • 弘一大师最后一言--谈写字的方法(2)·李叔同

    既然要发心学写字的话,除了写篆字而外,还有大楷、中楷、小楷,这几样都应当写。我以前小孩子的时候,都通通写过的。至于要学一尺二尺的字,有一个很简便的方法: 那就可用大砖来写,平常把四块大砖拼合起来,做成桌子的样子,而且用

  • ●牧令书卷二十三 宪纲·徐栋

    安肃徐栋致初辑 牧令书曷以列宪事也亲民者州县能使州县亲民者上官州县每视上官为转移天下若皆知人善任尽心民事之上官天下安有不治之州县哉故以宪纲终焉 赵吉士 胡承诰 魏象枢 陈宏谋 栗毓美 张贞生 袁守定 卢锡晋 袁

  • 同、顯盗殺人案·佚名

    原文:【□□□】大女子嬰等告曰:[棄婦毋憂縛死其田舍,衣襦亡。]令獄史【……】【……】狀,及潛訊居處、薄宿所,讎。同曰:[歸義。

  • 卷二十·范处义

    <经部,诗类,诗补传> 钦定四库全书 诗补传卷二十    宋 范处义 撰 变小雅 四月大夫刺幽王也在位贪残下国构祸怨乱并兴焉周室在位之人以贪而致残则下国之远因乱而生怨幽王曾不加恤欲无祸得乎四月次於大东之後盖

  • 菩提道次第略论卷第二·宗喀巴

    丙二正取心要之法如何分二,丁初于道总建立生起决定,丁二正明受持心要之法。 初又分二,戊初三士之道摄一切圣教之理,戊二显示从三士门次第引导之相。 今初一切佛陀,从初发心,中积资粮,最后现证正遍知觉,是皆惟为饶益有情,故说

  • 净名玄论卷第四(宗旨上)·吉藏

    第二论宗旨凡有二。一总定宗旨。二别释二智。一总定宗旨者论曰。已知名字。宜识旨归。旨归不同。凡有四说。有人言。此经名不思议。即以不思议为宗。标净名。叙能说之人。题不思议。辨经宗致。故肇公以四句明不思议本

  • 起信论疏笔削记卷第九·子璇

    长水沙门子璇录二释本觉名。疏二。初随文别释。责意云二者。但反覆成难。而实无二故。本疏云。进退成难。以对等者。下云。当知染法净法皆悉相待。今此且约对于新生。立为本有。以始觉从修新生。本觉性自元有。由是对

  • 第二 现观相应·佚名

    [一]第一 爪尖一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二其时,世尊为令取爪尖之小垢,谓诸比丘曰:&ldquo;诸比丘!作如何思惟耶?我此所取爪尖之小垢与大地土,何者较多耶?&rdquo;三&ldquo;大德!此大地土为多,世尊所取爪尖之小

  • 内炼金丹心法·伍守阳

    气功著作。不分卷。明伍冲虚撰于天启二年(1622年)。此书系统论述先天炁与后天气之区别;药物、鼎器之真实含义;筑基、炼己之秘诀奥窍、炼药之修习顺序;伏气、胎息之方法奥秘。说理浅近,对道家性命双修、炼精化气、炼气

  • 洞真太一帝君太丹隐书洞真玄经·佚名

    洞真太一帝君太丹隐书洞真玄经。简称《大丹隐书》。撰人不详,约出放东晋。系早期上清派重要经典。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卷5《上清大洞真经目》著录 《上清大有八素大丹隐书

  • 大洞玉经·佚名

    道家符咒书。二卷。撰者不详。本书为《大洞经》现存三本之一,即太玄赵真人注本。该本亦倡存神,但尤重符咒。《古今图书集成·道书部汇考二》:“若能行持经中符咒,精诚混炼,存神日新,返老还童,长生久视。尝考《神仙通

  • 去国集·胡适

    去国集,胡适选录其1910-1916年所作旧体诗词15首编辑而成。附于1920年3月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的《尝试集》之后。1920年3月上海亚东图书馆初版。1922年10月第4版为增订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