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吴芉传

吴瞞字唐卿,吴..的弟弟。年少时爱好骑马射箭,随从吴..征战,立功升官到..门宣赞舍人。绍兴元年(1131),箭瞞关之战时,隔断没立与乌鲁折合的部队,使他们不能会合,金兵北逃,吴瞞立功最多,朝廷破格提升他为和尚原兵马统制,于是吴..驻兵河池,吴瞞专门守卫和尚原。等到兀..大举入侵,吴..兄弟拼死守卫。金兵阵势集中分散三十多次,吴瞞随机应变,到神坌发起伏兵,金军大败,兀..中流矢负伤逃遁。张俊秉承朝廷命令任命吴瞞为泾原路马步军副都总管,晋升为康州团练使。

绍兴三年(1133),升为荣州防御使、知秦州,管辖阶、文州。这年,吴..在祖溪岭失利,当时吴瞞还在和尚原,吴..命令吴瞞放弃和尚原在仙人关列营扎寨,以防止金军深入。绍兴四年(1134),兀..、撒离喝果然率十万大军到仙人关下,吴瞞从武、阶路率兵增援。先写信送给吴..,说杀金平地势开阔,前面的防线分散漫长,必须在后面险隘地区建立第二道防线,然后才能够战胜敌人。吴..采纳这一意见,急忙修筑第二道防线。吴瞞在敌人的包围中接连转战,同吴..会合于仙人关。敌人果然极力进攻第二道防线,众将中有人请求另选险要地形守御,吴瞞激奋地说:“两军刚刚交锋而退走,这是不战而败,我估计敌人不久就要撤走,诸君只管忍耐。”擂鼓换旗,连日血战。金军大败,兀..、撒离喝两人从此之后数年期间不敢窥视四川。

捷报传告朝廷,升任定国军承宣使、熙河兰廓路经略安抚使、知熙州。绍兴六年(1136),朝廷新设行营两护军,吴瞞任左护军统制。绍兴九年(1139),升任都统制,不久又任秦凤路经略安抚使、知秦州。吴..去世后,朝廷授予吴瞞为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

当时金朝废黜刘豫,归还河南、陕西地区。楼火召出使陕西,以可以便宜行事的身份打算任命三位将领分区守卫陕西,以郭浩为..延路首领,杨政为熙河路首领,吴瞞为秦凤路首领,准备把川口各军全部移驻到陕西。吴瞞说“:金朝反复无常难以信任,恐怕会发生变故。现在我移居陕西,蜀口一带空虚,敌人如果从南山截击我陕右的军队,直捣川口,我不战而自败。应当暂且依托山险为营寨,控制要害地区,等到看见敌人真实情况精疲力尽时,再逐渐图谋进据陕西地区。”楼火召采纳了他的意见,命令吴瞞和杨政两军屯驻内地保卫四川,郭浩一军屯驻延安以守卫陕西。

不久胡世将以四川制置使的身份权任宣抚司事务,来到河池,吴瞞会见他说“:金军大部队屯驻于河中府,中间只隔着大庆一座桥梁,骑兵奔驰而来,不用五天时间就能到达川口。我军远在陕西,紧急之时不能集结,关口险隘没有修缮,粮运道路断绝,这正是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吴瞞的家庭亲族固然不足怜悯,但对于国家大事却不可不虑!”当时朝廷依赖讲和忘记战备,打算放弃仙人关。于是胡世将拒绝接受朝廷命令上奏说“:应当对外坚持讲和欢好,内部加强防御守备,今天部署军队,应使陕西、四川互相连接,近日士兵宫贺仔侦察了解到撒离喝曾密谋说:‘要进入四川并不难,只要放弃陕西不顾,三五年宋军必来占据,陕西山川道路我已全部了解,一旦出兵必然夺取四川。’敌情像这样,万一果然如此,那我就应该做破坏敌人谋略的准备,仙人关不宜急忙放弃,鱼关仓也应该屯积粮饷。”于是吴瞞只派一名小校率三队士兵奔赴秦州,留下大军守备阶、成州山寨,告诫众将不得撤除守备。不久胡世将被任命为真正的宣抚使,置宣抚司于河池。

绍兴十年(1140),金人毁弃盟约,朝廷诏令吴瞞指挥陕西各路兵马。撒离喝渡河进入长安,直扑凤翔,陕右各军被阻隔在敌人后方,远近都十分震惊恐慌。当时杨政在巩州,郭浩在..延,只有吴瞞随从胡世将在河池。胡世将急忙召集众将商议对策,只有泾原将田晟和杨政一同赶至,参谋官孙渥说河池不能守御,想退保仙人原,吴瞞严厉地斥责他说:“懦弱的言论沮丧我军士气,应该斩首!吴瞞请求用全家百口性命做保击破敌军。”胡世将激励他,并指着自己所居的军帐说“:世将立誓死于此地!”于是派遣孙渥到泾原,命令田晟率三千人迎战。吴瞞又派遣姚仲在石壁寨抵御敌人,将金军击败。诏令他指挥陕西各路军队。

吴瞞写信给金将约战,金将鹘眼郎君率领三千名骑兵攻击吴瞞的军队,吴瞞派李师颜率精锐骑兵将敌军击退。鹘眼郎君败入扶风,吴瞞又攻拔扶风,俘虏金军三位将领及一百一十七人。撒离喝十分恼怒,自率军在百通坊同宋军交战,排开二十里的阵势。吴瞞派姚仲极力苦战击败撒离喝军队,朝廷授予吴瞞为镇西军节度使,升任侍卫步军都虞候。绍兴十一年(1141),吴瞞同金统军胡盏在剡家湾大战,击败胡盏,收复秦州及陕右各州郡。

当初,胡盏同习不祝会合军队五万人屯驻在刘家圈,吴瞞请求进攻他们。胡世将询问进攻的计策,吴瞞说:“有一种新近创立的叠阵法:再次战斗,将长枪手部署在前面,坐下而不能站起;其次是强大的弓箭,再次是强劲的弩,士兵屈膝跪立等待;最后是神臂弓。敌军前来进攻大约至一百步以内,就先用神臂弓箭击;到七十步内,用强弓齐射;就这样依次击敌。凡是布列阵势,用拒马木做屏障,其间用铁钩互相连接,等到毁坏之后就用新的替代。替代之时击鼓为号。骑兵分两翼布列在前面掩护,阵势布成后骑兵后撤,称之为‘叠阵’。”众将开始时还私下议论说“:我军不会被歼灭在此地吧?”吴瞞回答说“:这是古代约束部伍的法令,古代军法上有记载,诸君不知道罢了。得车战的遗意,古兵法之奇,无出于此者,将士心情安定就能持久,敌军即使士气旺盛,也不能抵挡。”等到同胡盏和习不祝相遇时,便使用这种战法。

胡盏和习不祝精通军事,占据险阻自固,前面面临峻岭,后面控制腊家城,以为宋军必然不敢轻易冒犯。战斗的前一天,吴瞞召会众将询问攻敌的方法,姚仲说“:同敌人在山上交战就能胜利,在山下交战就会失败。”吴瞞认为他说得对,于是告知敌军请求决战,敌军讥笑他。吴瞞半夜时分派遣姚仲和王彦衔枚登上山岭,约定两人登上山岭后发火为号。两将到达山岭后,四周寂静听不到声音,军队布列完毕之后,万把火炬一齐点燃,金军惊骇地说:“我们的事情失败了。”习不祝善长谋画,胡盏善于攻战,两人意见不合。吴瞞先派兵挑战,胡盏果然出兵同吴瞞部鏖战。吴瞞用叠阵法轮番休息作战,自己身披一层薄薄的皮衣立马指挥部队,士卒都殊死搏斗,金军大败。投降的达到一万人,胡盏败退入保腊家城,吴瞞挥军将腊家城包围并发起进攻。腊家城就要攻破时,朝廷用快信诏令吴瞞班师,胡世将长叹停止攻城。次年,宋朝竟将和尚原割让给金朝。撤回戍兵割让土地,都是秦桧主持的。

绍兴十二年(1142),吴瞞入朝觐见高宗,被高宗拜为检校少师,阶、成、岷、凤四州经略使,赐给汉中田地五十顷。绍兴十四年(1144),朝廷议论将利州路分为东西两路,以吴瞞任西路安抚使,治所兴州,将阶、成、西和、凤、文、龙、兴七州划归他管辖。当时朝廷正坚决同金讲和,而吴瞞治理军队经营武备,常常如同敌军就要到来。绍兴十七年(1147),朝廷移吴瞞为奉国军节度使,改行营右护军为御前诸军都统制,吴瞞依旧任安抚使。绍兴二十一年(1151),朝廷因为吴瞞守卫边境安全宁静,拜他为少保。绍兴二十六年(1156)吴瞞领受兴州驻答刂御前诸军都统制职位事务,改判兴州。南宋自渡江以后从没有节度使兼任都统制职务的先例,当时吴瞞已是开府仪同三司,因此改任此职。

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颜亮背叛盟约,朝廷拜吴瞞为四川宣抚使。秋天,完颜亮渡过淮河,派合喜任西元帅,以兵控制大散关,派遣游骑进攻黄牛堡。吴瞞乘坐肩舆上杀金平,将军队驻扎在青野原,增调内地州郡兵分道前进,授给进取的方法谋略。制置使王刚中前来会见吴瞞商计对策,吴瞞不久即将檄文传告契丹、西夏及山东、河北,声讨金朝的罪行。不久,朝廷任命他兼任陕西、河东招讨使。吴瞞因病返回兴州,总领王之望快信报告当朝执政,说吴瞞多病,突然发生紧急情况,四川形势必然危险。请求让吴瞞的侄儿京襄守将吴拱回到四川,以协助西线军事。共上报五封书信而朝廷没有回答。当时吴瞞病情已十分严重,又带病来到仙人关。

绍兴三十二年(1162),吴瞞派遣姚仲攻取巩州,王彦屯驻商、虢、陕、华等州,惠逢攻取熙河。有的久攻不下,有的得而复失,最终没有成功。金军占据大散关六十多天,双方对峙不分胜负。姚仲舍弃巩州转攻德顺已超过四十天,吴瞞以知夔州李师彦取代他,派遣自己的儿子吴挺指挥兵马。吴挺与敌人在瓦亭交战,击败敌人。吴瞞亲自率军至城下,守卫城墙的敌兵听说高呼“相公来了”,互相观望议论嗟叹,不忍发箭。吴瞞按视巡察各部,预先修治黄河战场工事,斩杀不服从命令的士兵,先用数百名骑兵引诱敌人。敌军鼓声一响,精锐士兵倾城跃出突击吴瞞的部队。吴瞞军由于事先修筑了工事,无不以一当十。到暮色降临时,吴瞞忽然高声传呼:“某将没有极力作战”,士兵更加奋然搏斗,敌军大败,逃入城中。第二天黎明,吴瞞再次派出军队,敌人坚壁不动。恰逢天刮大风电闪雷鸣,金军拔营退走,共八天时间攻克德顺城。吴瞞进入城中,集市照常营业,父老百姓拥住他的坐骑欢迎叩拜的连绵不断。吴瞞不久返回河池。

四月,原州被金军包围,吴瞞命令姚仲率领德顺的兵力前往救援,吴瞞亲自前往凤翔视察军队。众将虽然极力苦战,敌人进攻更加急迫,增加兵力达到七万人。五月,姚仲同敌人在原州的北岭展开激战,姚仲遭到失败。当初,姚仲从德州到原州,自九龙泉登上北岭,命令各军小心戒备慢慢行进。以卢士敏部为前锋,所部六千军士分为四阵,姚志部为后卫。随着地形便利排列阵势,同敌人鏖战数十个回合。恰逢辎重车队随行扰乱了阵形,敌军冲击,姚仲军于是溃败,丧失将领三十多人。开始,吴瞞出兵时,王之望曾经说:“这次行动士兵的斗志士气,已不如前时候旺盛锐利,姚仲今年以来数次发生意外,不能委派他担任重要职位。”等到姚仲至原州,吴瞞也写信给姚仲,说原州之围不能立即解除,暂且还回德顺。书信未到而姚仲已经失败,吴瞞也无功而返。不久解除姚仲兵权,准备把他处死,因有人劝说作罢,把他囚禁在河池监狱之中。

孝宗即位以后,赐给吴瞞书信,命令他兼任陕西、河东路宣抚招讨使。吴瞞估计金军必然再次争夺德顺,急忙奔赴德顺城下,而完颜悉烈等率领十多万大军果然前来进攻。金万户豁豁又领精兵从凤翔随即赶到。吴瞞在东山修筑堡垒守卫,金兵极力争夺,被杀伤大半,而最终没能攻克城堡。当时议论者认为大军驻扎在外,距离川口遥远,恐怕敌人袭击,打算放弃三路。于是诏令吴瞞退兵。敌人乘机在后面尾追,吴瞞将士伤亡甚多,三路又被敌人占有。朝廷拜吴瞞为少傅。隆兴二年(1164)冬天,金军入侵岷州,吴瞞率兵至祁山,金军听说这一消息,退兵,派遣使者前来通告说“:两国已经修好讲和了。”恰逢诏令到达,于是双方都解兵而退。

沈介任四川安抚、制置使,同吴瞞议论不合,兵部侍郎胡铨上书,其中有不少话语涉及到吴瞞。吴瞞拒绝诏令请求到朝廷,孝宗亲自写信准许他前来。还没到一半路程,吴瞞请求罢免宣抚使和退休,都没被允许。乾道元年(1165)吴瞞来到京城,孝宗派遣宦官前往慰问,并在便殿召见他,准许他到德寿宫朝见高宗。高宗接见吴瞞,叹息说:“我与你,是老君老臣了,可以数次前来见我。”吴瞞叩首感谢。高宗和孝宗派往慰劳吴瞞的使者前后相继,又命皇太子前去看望。朝廷拜吴瞞为太傅,封为新安郡王。过了数天,诏令吴瞞仍任宣抚使,改判兴元府。等到返回四川时,高宗和孝宗设宴饯行十分荣宠。吴瞞到德寿宫向高宗辞行,凄然泪下。高宗也为分别怅然难过,解下所佩带的刀剑赐给吴瞞说“:以后思念我,看到它就可以了。”

吴瞞到达汉中,修复褒城旧坝,灌溉田地数千顷,民众感到十分便利。乾道三年(1167),吴瞞去世,终年六十六岁。朝廷赠太师官衔,追封他为信王。孝宗震惊哀悼,停止两天上朝视事,加倍赠送财物给家属置办丧礼。高宗也赐给白银一千两。当初,吴瞞病重,招呼幕僚草拟遗书,命令在书中直接写着:“希望陛下不放弃四川,不要轻易出兵。”而没有言语说到自己的家事,人人称赞他的忠诚。

吴瞞刚强勇敢,喜爱大节,忽略小节,阅读史书通晓大义。代替兄长吴..为将后,守卫四川二十多年,俨然为方面重臣,威名仅次于吴..。高宗曾询问战胜敌人的方法,吴瞞回答说:“先派老弱出战,然后用精锐继后跟进。”高宗说:“这是孙膑三驷的方法,一败而两胜。”

曾经著作《兵法》两篇,大概意思是说“:金军有四种长处,我军有四种短处,应当避开我的短处,抑制敌人的长处。金军的四项长处一是骑兵强大,二是士兵坚韧,三是身穿重甲,四是善长弓矢。我集中汉和少数民族所长,兼收并用,用分队抑制敌人骑兵;用轮番休战抑制敌人坚韧;抑制敌人重甲,就用强弩劲弓;抑制敌人弓矢,就用远克近,以强制弱。布列阵势的方法,就是用步兵作为阵心、左右两翼,将骑兵布列在左右两肋,拒马木布列在两肋之间,至于临时增加减少的不同,就在于随机应变。”了解军事的人认为有可取之处。

王刚中曾谈论刘钅奇的长处,吴瞞说:“刘钅奇有宽宏的气度,但却没有英雄的气概,天下人都随声附和同声赞誉他,恐怕不能抵挡叛逆完颜亮,吴瞞私下为此忧虑。”王刚中不以为然,刘钅奇果然无功,因忧愤而逝。吴瞞选拔众将都以功劳做标准,有推荐人才的,吴瞞说“:执掌军队的官员如不经过尝试,难以了解他的才能。如果因小小优点而提升他任将,那么投机取巧的人得志,而长期戍边的士兵和久经战阵的老将的心就涣散懈怠了。”

猜你喜欢
  卷二十八·本纪第二十八·脱脱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四十二·杨仲良
  提要·陈厚耀
  ◎“精神感召”·恽逸群
  资治通鉴考异卷二十三·司马光
  一一三二 掌浙江道监察御史左周奏请清查全书缮字总数并采进书籍折·佚名
  四七五 谕内阁着国史馆总裁于应入《贰臣传》诸人详加考核·佚名
  卷八·傅恒
  代序二 她比烟花更寂寞·陆小曼
  孙处传·沈约
  李训传·刘昫
  卷二十四·阿桂
  卷一百六十四·雍正
  当税例·佚名
  卷二十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五出 忠佞异议·王世贞

    【高阳台】〔生扮杨上〕司马淸曹。郞官节钺。微名已序鸳列。光岳攸锺。须知要守全节。闻鸡蹴起英雄志。看手中逆竖头裂。怕为臣尸位忘言。未成功业。〔满江红〕执笏弹冠。相庆处九重恩渥。凝望眼。豺狼当道。谩萦心

  • 巻二十·邵浩

    钦定四库全书坡门酬唱集卷二十宋 邵浩 编栾城韩干三马【李伯时所藏】老马侧立鬃尾垂御者高拱持青丝心知后马有争意两耳微起如立锥中马直视翘右足眼光已动心先驰仆夫旋作奔佚想右手正控黄金羇雄姿骏发最后马回身奋鬛

  • 姜氏秘史 卷四·姜清

    辛巳三年正月辛卯朔,帝御奉天殿,始受亲王百官朝贺。是日,宴百官于奉天门,颁赏于四夷朝使,作凝命神宝成,诏诰天下。初元年,得青玉于雪山,为玺,方六寸九分,篆曰:“天命明德,表率万方,精一执中,宇宙永昌。”至是成,方孝孺有颂

  • 七七 两江总督高晋奏呈续购遗书目录折·佚名

    七七 两江总督高晋奏呈续购遗书目录折乾隆三十八年五月二十一日太子太傅 内大臣 大学士仍留两江总督统理河务革职留任臣高晋谨奏,为续购遗书,仰祈圣鉴事。窃臣钦遵谕旨,购觅遗书,叠经奏蒙圣鉴。兹臣督同所属,实力体访,设法

  • 史记集解卷四十一·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四十一越王句践世家第十一越王句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文身断发披草莱而邑焉后二十余世至于允常允常之时与吴王阖庐战而相怨伐允常卒子句践立是为越王元年吴王阖庐

  • 来調传·欧阳修

    来調是..州永寿县人。他父亲来曜,行伍出身,开元末年,被任命为碛西副大使、四镇节度使,在西部边境有名气,后任右领军大将军时去世了。来調略懂典籍,重视名誉和节操,奋发有大志向。天宝初年,跟父亲在四镇任重要的官职。多次升官

  • 卷六十七·徐天麟

    钦定四库全书西汉会要卷六十七宋 徐天麟 撰方域四黄河汉兴三十有九年孝文时河决酸枣东溃金堤於是东郡大兴卒塞之其後三十六岁孝武元光中河决於瓠子东南注钜野通於淮泗上使汲黯郑当时兴人徒塞之辄复坏是时武安侯田蚡

  • 春秋春王正月考辨疑·张以宁

    明 张以宁 撰冬不可以为春辨【附改正朔不改月数】或曰前代诸儒曰冬不可以为春曰建子非春亦明矣今以周正建子之月为春何邪曰此非愚之臆説子朱子晩年之定説也非子朱子之创説吾夫子告顔子为邦之明説也是何也春夏秋冬四

  • 卷十九·鄂尔泰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钦定仪礼义疏钦定四库全书钦定仪礼义疏卷十九公食大夫礼第九之一正义郑氏康成曰主国君以礼食小聘大夫之礼于五礼属嘉礼大戴第十五小戴第十六别录第九 贾氏公彦曰下别言食上大夫之法故知此据小聘

  • 八王分舍利品第三十一·马鸣

    诸力士悲感,在於王殿上。供养尊舍利,如是至数日。邻侧七国王,时各寻遣使。皆共同一时,如会至城下。各通其王命,诸力士相闻。皆陈其敬意,求得舍利分。诸力士答言,佛於我国灭。自供养舍利,不能以相与。尔时诸国使,相闻至数返。力

  • 一切经音义卷第六十二·唐慧琳

       翻经沙门慧琳撰  音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律四十卷  根本毗奈耶杂事律第一卷  砖揩(上拙缘反埤苍云[鹿*瓦]甊也字书云瓴甓也从瓦专声[鹿*瓦]音鹿瓴音零甓音瓶历反下客皆反说文云措摩也拭也从手皆声)。

  • 大乘广百论释论 第十卷·护法

    大乘广百论释论 第十卷圣天菩萨本 护法菩萨释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教诫弟子品第八复次正论已立邪道伏膺。于密义中尚余微滞。以净理教。重显真宗。遣彼余疑。故说颂曰由少因缘故  疑空谓不空依前诸品中  

  • 圣阎曼德迦威怒王立成大神验念诵法一卷·佚名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尔时释迦牟尼佛。观净居天宫诸菩萨天龙八部。告文殊师利言。过去十阿僧祇俱胝如来。皆于大圣文殊师利菩萨。发无上

  • 卷第八·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八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世主妙严品第一之一 【论】稽首十方清净海法界真报卢遮那六位因果诸菩萨文殊普贤大海众所说法门

  • 缀术·祖冲之

    【已经失传】古代数学经典名著。刘宋祖冲之著。共5卷(或6卷)。成书约于5世纪中叶至6世纪初。唐初,被列为“十部算经”之一,是国子监算学科钦定的教科书,规定学习年限为4年。早在北宋时期已经失传。据《隋书·律历志》等

  • 洗冤集录·宋慈

    简称《洗冤录》又称《宋提刑洗冤集录》。5卷。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法医学专著。中国宋代宋慈著。最早版本是宋淳祐七年(1247)宋慈的自刻本。后经多次印版发行,后人对之进行了补充,注释,现有最古本是元刻本。宋慈(1186—1

  • 金身陀罗尼经·佚名

    佛说金身陀罗尼经,一卷,赵宋施护译。佛为众生说一陀罗尼,念诵之,能得金刚身之利益。

  • 从容录·行秀

    凡六卷。南宋万松行秀撰。又称万松老人评唱天童和尚颂古从容庵录、天童觉和尚颂古从容庵录。今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系将天童山宏智正觉禅师所作颂古百则附加示众、着语、评唱而成。从容,为万松行秀晚年所居庵名。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