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来調传

来調是..州永寿县人。他父亲来曜,行伍出身,开元末年,被任命为碛西副大使、四镇节度使,在西部边境有名气,后任右领军大将军时去世了。

来調略懂典籍,重视名誉和节操,奋发有大志向。天宝初年,跟父亲在四镇任重要的官职。多次升官后任殿中侍御史,伊西、北庭行军司马。有诏推举有智谋善决断、才能可以服众的人,拾遗官张镐推荐他能决定大事,有抵御入侵的才能,于是提升他为颍川太守、招讨使。遇到母亲去世免职,以行孝出名。

安禄山反叛,张土自又推荐他,他从守丧处赶来,被任命为汝南郡太守。还没有上路,改任颍川郡太守。叛军进攻颍川,当时储备的粮食很多,来調又修好城墙做了准备,他亲手射敌兵,都是一箭一个。叛军派投降的将领毕思琛招降他,毕思琛是来調的父亲过去的部将,在城下跪拜,哭着吊唁来調的父亲,来調不理,先后俘虏杀死了很多叛军。叛军怕他,称他叫“来咬铁”。因功加封为防御使,河南、淮南游弈逐要招讨使。又调他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取代鲁炅,遇上嗣虢王李运上奏说鲁炅正在坚守南阳,就恢复来調的旧有官职。叛军围攻南阳很急,来調和魏仲犀合军救南阳,作战不胜,军心动摇。来調能安抚训练士兵,军容严整,叛军不敢侵扰。又调任淮南西道节度。长安洛阳收复了,被封为颖国公,食实封两百户。

乾元二年(759),被调到河西。还没上路,唐军在相州战败,有诏任命他为陕虢节度,兼任潼关防御团练镇守使。第二年,襄州将领张维瑾等人杀死了襄州刺史史岁羽,调来調任山南东道襄、邓、均、房、金、商、随、郢、唐、安十州节度使。他到任后,张维瑾投降了。上元二年(761)春季,他在鲁山打败了史思明余部,俘虏了叛军的首领,又在汝州作战,缴获了马、牛、骆驼。两次战斗,共杀死敌人上万名。

第二年,有诏命来調回京,来調喜欢襄州,部下也喜欢他治理,因此他示意大家挽留自己,表面装着要上路。到了邓州,又有诏书要他回驻地。唐肃宗听说了他的花招,厌恶他。吕..、王仲升等人都说:“来調收买了人心,不能留任,”于是改任山南东道襄、邓、唐、复、随、郢六州节度。不久王仲升和叛军在申州作战,被叛军抓住。开始,王仲升被包围了,江陵郡吕..生病,来調观望不马上去救援。到他率军出发时,王仲升已被俘了。来調的行军司马裴罫上表报告了这情况,并说:“来調多谋勇敢,恐以后难以制服,现马上除掉他,可以一举擒获。”皇帝认为很对,就调来調任淮西道申、安、蕲、黄、光、沔和河南道陈、豫、许、郑、汴、曹、宋、颍、泗十五州节度来表示对他的宠信,实际上是夺他的权,提升裴罫为襄、邓等七州防御使来取代来調。来調害怕了,假托“淮西没有粮食,等收了麦子才能去”,又示意部下坚决挽留。

唐代宗即位,又任命他为襄州节度、奉义军渭北兵马使;秘密下诏命裴罫进攻他。裴罫从均州率兵乘船顺汉江下来。到了黄昏,哨兵报告来調,来調和将领商议,副将薛南阳说:“您奉诏命留任,而裴罫率兵强行取代,是背理的。他智谋勇敢都不是您的对手,而且军心不向着他。他如乘我不备,放火夜晚进攻,确实使人担忧。如果等到天亮,就一定能打败他。”第二天裴罫率兵五千在谷水北边列阵,来調率军迎上前去,对他的军队喊道“:你们来有什么事?”答道“:你不接受诏命,所以裴御史中丞来讨伐你,”来調说“:有诏命我回到这州镇守。”于是将诏书给他们看。他们都说:“这是假的,我们老远来讨伐罪人,难道空手回去吗?”就争着用箭射过来,来調跑到大旗下。薛南阳说“:请您坚守不动。”就率三百名骑兵为奇兵,沿着南山,从对方阵后杀出夹攻他们。裴罫的军队几乎被消灭光了,他自己脱身逃跑,到了申口,被抓住了,送到京城。来調也到朝廷去请罪,皇帝对他没有疑心,任命他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又任皇陵使。

这时,程元振在朝廷当权,讨厌来調,就告发他对巫师说话大逆不道。遇到王仲升回来了,又说因来調和叛军配合,所以被叛军俘虏了。皇帝的怒气增加了,就下诏书免去来調的官爵,贬为播川县县尉,员外安置。他走到..县,又把他杀死,没收了他的家产。来調死后,府中门客都离开了,尸体被埋在土坎中,校书郎殷亮独自后到,到尸体边哭了,给他准备棺材衣服安葬了他。皇帝逐渐知道了程元振的诬陷,因别的罪行把他流放到溱州。

此前,来調的行军司马庞充率兵两千人驻守河西,到了汝州,听说来調死了,就回来偷袭襄州,偏将李昭抵御他,他逃到房陵。李昭、薛南阳和梁崇义互不买账,梁崇义杀死了李昭等,皇帝任命梁崇义为节度使代替来調。后来他给来調建了祠堂,四季都去祭祀,避开来調的大堂不用,上奏请求按礼改葬,皇帝下诏同意了。广德元年(763),下诏恢复了来調的官职和爵位。

猜你喜欢
  卷二·应劭
  纲目续麟彚览卷下·张自勋
  竹书统笺卷首上·徐文靖
  卷之一百八十三·佚名
  ●崇祯实录卷之十四·佚名
  第四十八章 明清的兴亡·吕思勉
  卷四·萧常
  五○五 寄谕各省督抚访查周乃祺所撰《历志》一书送京销毁·佚名
  四五三 寄谕两江总督高晋等饬属访查《字贯》及相类悖逆书籍·佚名
  卷之一百二·祁韵士
  卷十三·胡一桂
  三国史记卷第四十四。·金富轼
  长孙晟传·魏徵
  钦定南巡盛典卷三十七·高晋
  吴家高·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外集·李贺

    南园方领蕙带折角巾,杜若已老兰苕春。南山削秀蓝玉合,小雨归去飞凉云。熟杏暖香梨叶老,草稍竹栅锁池痕。郑公乡老开酒樽,坐泛楚奏吟《招魂》。假龙吟歌石轧铜杯,吟咏枯瘁。苍鹰摆血,白凤下肺。桂子自落,云弄车盖。木死沙崩恶

  • 巻三·宋绪

    钦定四库全书元诗体要卷三     明 宋公传 编七言古体上继学王公【黄清老】大风卷地沙尘昏十日不得一岀门眼中俗子浩于海思欲一见云中君云中之君玉为节廌冠峩峩照晴雪振衣惊落琪树花片片人间作明月有时霹雳生风

  • 本纪第三 太宗下·刘昫

    四年春正月乙亥,定襄道行军总管李靖大破突厥,获隋皇后萧氏及炀帝之孙正道,送至京师。癸巳,武德殿北院火。二月己亥 ,幸温汤。甲辰,李靖又破突厥于阴山,颉利可汗轻骑远遁。丙午,至自温汤。甲寅,大赦,赐酺五日。民部尚书戴胄以本

  • 卷三·吴广成

      宋太祖建隆元年春正月,定难军节度使西平王李彝兴加太尉。  彝殷于显德中虽受恩秩,贡奉甚稀。闻太祖受禅,遣银州防御使李光严奉表入贺。避宣祖讳,改名兴。太祖嘉之,使守太尉。光严,彝兴族子也。陈师道曰:宋初职备三

  • 宋史全文卷三十·佚名

    宋宁宗三戊辰嘉定元年春正月戊寅,右谏议大夫叶时、殿中侍御史黄畴若、监察御史章燮、余崇龟等上言侂胄专政无君,僭上不道,乞枭其首领,置之淮甸,积尸丛冢之间,以谢天下。不许。辛巳,章再上,又不许。诏曰:『朕以眇躬,获遵洪业。所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六十六·佚名

    万历二十一年十一月辛亥朔卯时日当食不食○顺义王扯力克兄子侄来进贡鞍马弓矢金撤带赐宴赏○壬子以佐击将军署都指挥佥事李蕾为分守宣府南路右参将○癸丑户部覆浙江巡按彭应参所报各属地方亢旱异常分别蠲折赈济从之○

  • 通志卷一百二十九上·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列传第四十二上晋王羲之【子元之 凝之 徽之 徽之子桢之 徽之弟操之 献之 许迈】王逊蔡豹 羊鉴 刘允 桓宣【族子伊】朱伺 毛寳【子穆之 安之 孙璩 宗人徳祖】刘遐

  • 卷二十三·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二十三天文略【六】仪象【臣】等谨按灵台仪象志所载南怀仁新制黄道经纬仪赤道经纬仪地平经仪地平纬仪【即象限仪】纪限仪天体仪又仪象考成所载戴进贤新制锡

  • 第一章 初唐兴,武功盛·吕思勉

    第一节 高祖与太宗:开国定鼎父子兵汉、唐并称中国盛世。贞观、永徽之治,论者以比汉之文、景,武功尤远过之;然非其时之君臣,实有过人之才智也。唐太宗不过中材。论其恭俭之德,及忧深思远之资,实尚不如宋文帝,更无论梁武帝;其武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十·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十 丙午夏四月壬子朔。 癸丑,夏主明昇遣其学士虞某来聘。 乙卯,上阅古车制,至周礼五辂曰:“玉辂太侈,何若止用木辂。”詹同对曰:“昔颜渊问为邦,孔子答以乘殷之辂,即木辂是也。孔子以其朴素浑坚,质而

  • 卷一○六·邱濬

    ▲详听断之法 《易讼》之彖曰:讼,上刚下险,险而健,讼。“讼有孚窒惕,中吉”,刚来而得中也。“终凶”,讼不可成也。“利见大人”,尚中正也。 程颐曰:“讼之为卦,上刚下险,险而又健也,又为险健相接、内险外健,皆

  • 卷六·杨甲

    <经部,五经总义类,六经图钦定四库全书六经图卷六     宋 杨 甲 撰毛邦翰 补形似壶大者一斛刻木为之画为山云之形坫以致爵漆赤中画赤云气亦随爵为饰玉爵受一升口径四寸底二寸上下径二寸二分柄长二尺四寸受五

  • 卷九·王元杰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谳义卷九     元 王元杰 撰襄公公名午成公子简王十四年即位谥法因事有功曰襄经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仲孙蔑会晋栾黶宋华元卫甯殖曹人莒人邾人滕人薛人围宋彭城程子曰围彭城书宋以明彭城宋之分地

  • 卷五·王质

    <经部,诗类,诗总闻钦定四库全书诗总闻卷五宋 王质 撰齐风鸡鸣一章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匪鸡则鸣苍蝇之声非鸡鸣乃蝇声非东眀乃月光所以不安二章东方明矣朝既昌矣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三章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防且归矣无庶

  • (一)·钱穆

    《近思录》第一卷道体,凡五十一条,首采濂溪《太极图说》。兹录伊川一条以为例。其言曰:“乾,天也。天者乾之形体。乾者天之性情。乾,健也。健而无息之谓乾。夫天,专言之则道也。天且弗违是也。分而言之,则以形体谓之天,以主宰

  • 卷第二·佚名

    (一名中印度那兰陀大道场经于灌顶部录出别行)    唐天竺沙门般剌蜜帝译  尔时阿难及诸大众。闻佛示诲身心泰然。念无始来失却本心。妄认缘尘分别影事。今日开悟如失乳儿忽遇慈母。合掌礼佛。愿闻如来显出身心真

  • 醉翁谈录·金盈之

    宋代文言轶事小说。南宋金盈之撰。足本八卷,是编载记唐代轶闻遗事、宋代诗文记事和汴京风俗,多有参考价值。有《碧琳琅馆丛书》、 《芋园丛书》、 《适园丛书》等本。1960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出版排印本。 《宛委别

  • 泪珠缘·陈蝶仙

    近代白话章回小说。6集96回,另“楔子”1回。天虚我生(陈蝶仙)著。初集、2集32回本有两种本子:光绪二十六年(1900)大观报馆(杭州)铅印本;同年四月萃利公司(杭州)铅印本(光绪二十九年(1903)九月再版)。光绪三十三年(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