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庙学典礼卷四

  王御史言六事

行御史台,至元二十九年四月日札付该:据监察御史王龙泽呈:窃照卑职旧隐金华,专意书册,地势幽远,人迹鲜至,不出门户垂二十年,所见无名山大川之胜,所闻无伟人达士之言。及今误蒙拔擢,俾任察官,愿效朴忠,深虞寡陋,既居职守,何敢不言?辄因书生之所深知,平日之所亲见者,条为学校六事,陈述于左。一曰定建学之规,以正风俗。三代盛世,礼乐具举,莫不有学,虽庠序、学校之名沿革不同,而劝民兴学之意后先则一。即目各道州、县,有见设学校去处,或微有隳废,失时修营,或旧曾欹倾,遂至覆压,或初制浅陋,或旧无规矩,或为过客之馆舍,或为军伍之聚庐,借为设局,往来游宴。且如两淮来安、清流诸县,旧无学校,为日已久,其间颓废局促十而八九。卑职乡郡之武义县学,不修废坏为甚,先圣庙宇,粪土堆积,明伦堂后,税务指占,至于斋舍,税官、铺军居止,上安下恬,官莫之禁。即此推之,非所目见如此类者必多,甚非所以钦崇先圣、兴吉士风之意。谓宜令各处旧有庙学,遇有损坏,实时修营,旧无庙宇,随力建创,立以期限,务要完整,岁时朔望,行礼唯谨。各处承流宣化之官及合庙谒人员,或有慢怠不至者,官吏罚俸,人士罚直,入学置册,修理公支,庶几震动民听,新美善化之意。二曰立养士之法,以育人材。三曰设课试之程,以考行艺。四曰黜浮薄之文,以明经理。五曰隆乐善之礼,以崇有德。六曰严教道之责,以劝小学。又照得各道廉访司以宣明教化为职,按行监临之地,常切考验成否,岁终逐项开申。继今而后,不致玩弛,庶几古昔之盛,复见今日。呈乞钧详事。宪台:除其余四事,开坐移咨御史台照验外,照得近准御史台咨,奏奉圣旨节该:属孔夫子庙田地根?里,不是官司底来,是秀才每置来底田地,同和尚、先生田地一般,分付各处孔夫子庙秀才每为□□出来底钱粮,修理孔夫子庙,春秋丁祭、朔望祭祀者,交教养人材者。若穷寒年老、无倚靠底好秀才每呵,那的每根底养济者。钦此。已经遍行合属,依上施行去讫。今据见呈武义县学废坏,明伦堂后,税务指占,斋舍铺兵居止等事,合下仰照验,行移合属,即便钦依所奉圣旨事意,将所指务官、军人起移他处,应据旧有属学堂舍地土,责付县学,修整完备,春秋朔望,依例祭祀,勉励学校,毋得违错。如有似此去处,依上禁治施行。 【 札付浙东海右道。】 

  庙学田地钱粮分付与秀才每为主

御史台,至元二十九年四月呈该:照得先为南人石国秀、尹应元陈献江南诸路赡学田土,认办课程三千定,官为收系,所在学校废坏,文风陏土地,至元二十年有本台崔中丞言。 【 自「三代、汉、唐」至「岂止百万顷学田之比哉」云云,具在第一卷《复石国秀、尹应元所献学田》条内。】 得此,呈准中书省札付:江南赡学田产所收钱粮,合令所在官司明置文簿,另行收贮。如遇修理庙宇,春秋释奠,朔望祭祀,学官请俸,住学生员食供,申覆有司,照勘端的,依公支用。若有耆宿名儒、实无依倚者,亦于上项钱内约量给付,毋令不应人员中间作弊。除贡士庄钱粮系开选用度,合听官为拘收外,赡学钱粮合令学官收贮,依公支用。至元二十三年,中书省奏奉圣旨节该:江南立学校,赡学钱粮分付各学为主。至元二十四年,南人叶李上言改钞法,柄用王 【 [一] 王,当系王巨济,见《元史》卷二○五《桑哥传》。】 桑噶,设立尚书省,朋奸党恶,专务聚敛,差詹玉等一十人分道前去江淮、荆湘、闽广、两浙等处,理算各路赡学钱粮,尽数起解,交付集贤院营运,以便其私。所差人等,苦害儒生,南方学校极弊大坏。至元二十八年,政化更新,奸党诛斥,并尚书省为中书省,累准行御史台咨节该:近年以来,为起解赡学钱粮公事,所差官如詹玉、杨勖等,皆以刻核聚敛为功,逼吉州路学教授刘梦荐自刎,淮海书院郑山长、杭州路王学录等自缢,诸学不胜其扰。近承奉中书省札付,备集贤院呈:江南学田钱粮,若依江淮行省并国子监所拟,令学校官管领,赡养生徒,官司不为理问相应,仰议拟呈省。承此,本台因议得:江南路分贡士庄田地,照依已行合听所在官司取勘见数,官为收系。其各路元属孔夫子庙赡学田地,每年所产钱粮,拟合闻奏分付庙学依旧为主。如遇修理庙宇,春秋祭丁,朔望祭祀,学官请俸,住学生徒食供,及有耆宿名儒、贫无依倚者,于上项钱内依公养赡。仍令肃政廉访司常切监临体察,无致冒滥侵欺,违者究治。如此似为相应。于至元二十九年正月十一日,太傅御史大夫裕噜诺延、崔中丞、庆安经历奏过事内一件:江南属孔夫子庙底田地有,那田地里出来底钱粮,桑噶立尚书省呵,差歹人每前去取将这里来也,多交秀才每生受来。如今中书省官人每俺根底与将文字来,商量了拟定说者。么道与将来。俺如今验看文书,商量分拣拟定来:江南路分里有底贡士庄名字底田地根?里,不属孔夫子庙,交行省、行台差人取勘数目,合教属官者。属孔夫子庙底田土根?里,不是官司底来,是秀才每置来底田地,同和尚、先生田地一般,已前中书省、御史台奏奉圣旨,分付与秀才每来。如今皇帝可怜见呵,依前体例里,分付与各处孔夫子庙秀才每为主。每年那田地里出来底钱粮呵,修理孔夫子庙,春秋祭丁、朔望祭祀者,交教养人材者。若有穷寒年老、无倚靠底好秀才每呵,那底每根底养赡者。这般行呵,是底一般。钦奉圣旨:那般者。钦此。本台除已移咨行台,并下各道肃政廉访司钦依外,合行具呈中书省照详,移咨各处行中书省钦依施行。 【 前件系抄连御史台元呈。】 江浙等处行中书省,至元二十九年五月札付该:照得近为浙西道儒学提举司等处申赡学田粮事,本省议得:至元二十三年,中书省奏奉圣旨与了秀才了当。江南僧、道、秀才,自来各有置到养赡田亩产业,其僧、道产业,依旧隶属寺、观,秀才田土,已有钦奉圣旨与了秀才,即合与僧、道一般,听从秀才修葺文庙,养赡生徒,官司不必理问,是为相应。移咨中书省咨该:又据集贤院呈,亦为此事。于至元二十九年正月十一日,太傅御史大夫裕噜诺延、崔中丞、庆安经历奏过事内一件:江南属孔子庙底田地有,那田地里出来底钱粮,桑噶立尚书省呵,差歹人每前去取将这里来了也,多教秀才每生受来。如今中书省官人每俺根底将与文字来,商量了拟定说?。么道与将来。俺如今验?文书,商量分拣拟定来:江南路分里有底贡士庄名字底田 【 地】  【 [二] 据本条上文补。】 根?里,不属孔夫子庙,交行省、行御史台差人取勘数目,合教属官者。属孔夫子庙底田地根?里,不自官司底来,是秀才每置来底田地,同和尚、先生田地一般,已前中书省、御史台奏奉圣旨,分付与秀才每。如今皇帝可怜见呵,依在前体例里,分付与各处孔夫子庙秀才每为主。每年那田地里出来底钱粮呵,修理孔夫子庙、春秋祭丁、朔望祭祀者,交教养人材者。若有穷寒年老、无倚靠底好秀才每呵,那底每根底养赡者。这般行呵,是的一般。钦奉圣旨:那般者。钦此。除外,具呈钦依事。都省:除外,今抄元呈在前,咨请照验,钦依施行事。准此。省府:除外,今将御史台元呈抄连在前,合下仰照验,钦依圣旨事意施行。 【 札付浙东道宣慰司。】 

  教授俸例

中书省,至元二十九年七月札付:至元二十九年五月十六日,奏过事内一件:各处汉儿城子里蒙古字教授、医学教授这两枝儿吃俸钱有,儒学教授无俸有,也依?那体例与俸钱呵,怎生?商量来。么道。奏呵,那般者。么道圣旨了也。钦此。送户部,照勘到各支俸例。都省议得:除江淮等处已有学粮去处不须支俸外,今将各各俸例开坐前去,除已行移合属,自至元二十九年闰六月为始支付外,合下仰照验施行。各路每员月支一十二两,散府每员月支一十一两,上州每员月支一十一两,中州每员月支一十两。 【 札御史台。】 

  三教约会

至元三十 【 三】  【 [三] 至元无三十三年,三字显讹。今据《元典章》卷五三、刑部卷之一五《约会?儒道僧官约会》相应文字删。】 年正月初九日,阿都台集赛 【 [四] 集赛,见卷二注[二]。】 第一日紫檀殿里有时分,浩尔齐 【 [五] 浩尔齐,元代文献常作「火儿赤」,参见《元史》卷九九《兵志二》。】 托欢、舒库尔齐 【 [六] 舒库尔齐,元代文献常作「速古儿赤」,参见《元史》卷九九《兵志二》。】 图列台、伊噜特穆尔、锡保齐 【 [七] 锡保齐,见卷三注[九]。】 济尔噶朗、济尔噶、和塔拉、特穆尔、扎萨固逊、特穆尔布哈、必齐齐 【 [八] 必齐齐,见卷三注[一一]。】 蒙克托迪这的每,本院官托音、达什爱满、额特、布延克图、呼必布哈参议等奏过事内一件:托克托、察楚克等行宣政院官人每与将文书来,这里的和尚每、先生每、秀才每一处告争差的言语有呵,和尚每的为头儿的、先生每的为头儿的、秀才每的为头儿的一同不问,先生、秀才每管民官根底私地下告管?,先生每的,秀才每的为头儿一同不问,管民官与和尚的头目一同问?。如今和尚每的、先生每的、秀才每的一处有?争差的言语呵,和尚每的为头儿的,先生每的为头儿的、秀才每的为头儿的一同问者。么道与将圣旨来的说将来有。俺商量的,去年俗人与和尚每有争差的言语呵,和尚每的为头儿、管民官一同问了断者,和尚每根底休教断者。么道圣旨与将去了来。如今和尚一处,先生每、秀才每有争差的言语呵,管民官一处休教问,和尚每为头儿的、先生每的为头儿的、秀才每的为头儿的一同问者。么道圣旨与将去呵,怎生?奏呵,那般者。么道圣旨了也。 【 中书省,至元三十年五月咨行省该,宣政院呈,钦奉到。】 又至元三十年正月某日,钦奉皇帝圣旨:行中书省、行枢密院、行御史台、泉府司、宣慰司、廉访司、转运司官人每根底,城子里达噜噶齐 【 [九] 达噜噶齐,见卷一注[三]。】 、官人每根底,管军官每根底,军人每根底,百姓每根底宣谕的圣旨:托克托、察楚克为头儿行宣政院官人每奏将来,年时俗人每、和尚每一处折证的言语他每的有呵,管民官每、和尚每的头目一处问了归断者,俗人每休断和尚者。么道圣旨有来。如令和尚每、先生每、秀才每折证的言语他每的有呵,先生每的、秀才每的头目每一处不问了。先生每、秀才每、民户的官人每根底,廉访司官人每根底下头背地里告呵,管民官、和尚每的头目每一处问有。么道奏来。如今呵,依?在先圣旨体例里,俗人、和尚一处折证的言语他每的有呵,管民官每、和尚每的头目每一处问了归断者。别个和尚每、先生每、秀才每一处折证的言语他每的有呵,和尚每的头目每、先生每的头目每,秀才每的头目每一处问了呵,归断者。和尚每、先生每、秀才每其间里折证的言语他每的有呵,民官每休问者。么道这般道了呵,问的民官每、廉访司官人每有罪过者。么道。圣旨俺的。蛇儿年正月十二日,大都有的时分写来。

  辩明儒人难同诸色户计

江南浙西道肃政廉访司榜文内一件该:钦奉圣旨节该:今后在籍秀才,做买卖纳商税,种田纳地税,其余一切杂泛差役并行蠲免,所在官司常切存恤。钦此。照得各处官司故纵胥吏,违背诏书,舞文弄法,往往将儒人户计与民一体当差。除已行移各路戒约所属,钦依圣旨施行,仰司、县官今后本处附籍儒户,除种田纳地税,买卖纳商税外,民间一切杂泛差役,钦依圣旨蠲免,毋得乱行勾扰,雷例差拨。如违,定将判署官以故违制书之罪罪之。今来本县将儒户雷例科差夫役,显见违别制书。告讫施行。得此,宪司照得:元钦奉圣旨,止该军、站、礼乐户及弘州纳面户计,和顾和买一例均当,别不曾该载儒户,亦无杂泛差役语句。据此,除外,合下仰照验,钦依圣旨节该:今后在籍秀才,做买卖纳商税,种田纳地税,其余一切杂泛差役并行蠲免,所在官司常切存恤,毋得违错。?江南浙西道肃政廉访司分司,至元三十年十一月日指挥:据盐官县学教谕黄谦之呈,据本学儒户杨垕等状告,近承奉司行下为修筑海塘公事,因奉上司札付,有不问投下是何诸色户计,指挥被县吏不问元系免役儒户,亦作投下户计,与民一体科差勾扰。伏 【 下盐官县。】 浙东道儒学提举司,至元三十一年二月指挥:承奉浙东海右道肃政廉访司分司指挥该,来申儒户与医户系一体事理,诚恐司、县将儒人动摇不安, 【 讫】  【 乞】  【 [一○]据行文体例改。】 照详事。得此,宪司:除已移牒绍兴路依例施行外,合下仰照验施行。承此,照得近据本路儒学状申,亦为此事。又照得近会验到江浙等处官医提举司申,奉到省府札付该,元准都省咨文,别不曾令此项户计应当杂泛差役等事。奉此,儒司参详:医儒户计,即系一体事理。为此,已经牒呈本路总管府,并下本处学、院,依例除免施行,及市覆浙东海右道肃政廉访司分司照详。去后,今承前奉,除已再牒本路总管府,照依肃政廉访司分司所行,仍钦依累降圣旨,将所管在籍儒户除免杂泛差役外,合下仰照验,依上施行。 【 下绍兴路儒学。】 人均匀?者。钦依施行外,有常州路申,行省欲令水马站户、医、儒等户与民一例当差,因而动摇。遂蒙宪司及医、儒提举司申明,乃获除免。?省府:检照至元二十九年八月初四日,奏过事内一件节该:太庙里礼乐户四百余户,弘州纳面的户计,和顾和买事,不分军、站、民户,

  添设教授

翰林国史院,至元三十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关:近准来文承奉中书省判送拟议添设教官事。准此。照得先准吏部呈,亦为此事,已经委请本院学士王嘉议等官拟议。外,今准国子监备本部郎中王奉训牒该:添设之由本因阙少,若科设一教授,恐医学指例,不亦冗乎?正合选采该博通儒一员,俾充教授,亦自省减俸钱。请一就拟议明白,希公文回示。准此。施行间,准翰林学士王承旨留中奉等官牒:近见集贤院学士傅通议建明添设儒学教授事,其间犹未详悉。照得宋时儒人合入教授名阙,本郡多是两员,又诸处书院山长,亦是教授资格,元不曾随科设立。自归附以来,各处教授员数,或一或二,因循未有定例。又有随路及府、州之别,路教授例不轻注,?缘江南自来皆是府、州通为列郡,如今?是一路。即目江南诸郡多为路,所以散州、散府十无一二。令吏部初注路教人员例注府、州,以此阙少员多,选法涩滞,坐困孤寒。当职等以为,若准傅学土所呈,每郡各设教授二员,实为允当。初不分别经、赋添设,置行省、宣慰司所在各道都会去处,留此名阙,以待经任该博名儒。外,其余不限路、州、府、军,止作一体通注,正合旧例,又免淹滞在都人员。?江南学校皆有养士钱粮,学官俸给就内支破,即不支费国家正俸。牒请照验,行移合属,定夺施行。准此。当院议得:集贤学士傅通议、翰林学士承旨留中奉等官牒该添设教官事,实为允当,合行移关,请照验施行。 【 关中书礼部。】 

  保勘教授

推服,堪充教授或学正、录、教谕。如是已后,但有虚冒,发露到官,将教授量情降罚。教授恐其累己,庶可核真。具呈照详。都省:除外,咨请依上施行。?。果能颜渊德行,贾谊高材,不拘此限。而又今之教授,月有俸给,任有出身,岂宜纵令散儒滥保。莫若立法,今后荐举学职,责任教授,须用保结所录文字即非假手,委是中程,堪以传授,年高德劭、为?中书省,至元三十年七月咨:礼部呈照得在先选取教官,皆凭本路保申,抄录廉访司体覆牒文,委是堪充师范,将亲笔文字十篇申部,行下集贤院司直司,转申本院下国子监考试中程,司直司申部,于教官内铨注。元行如此。近年以来,各路止凭儒人保举,别无儒学正官保结,上下相蒙,关节附会,将年少晚进保充。虽有文十篇,亦未知是本人亲作或假手于人。监学考校,有称可以模范一路,可以学正、录、教谕,高下不等。即自人人希望,耻作以次学官,窠阙塞满,调选诚难。切详教授赡仰师尊,释奠焚香,在诸儒人之首,讲书会课,坐正席之中,生员听其传经,路官与之抗礼。晚进年少,恐难服 【 咨江西行省。】 

  升用教授资格

中书省,至元三十年七月十二日咨:来咨,各处书院合设是何职名,今后选拟教官定例,请照验。准此。送吏部,照得除扬州、嘉兴、杭州、平江各设教授二员,其余去处合依至元二十年额设员数,依差设学教授官例,学录、教谕一考升学正,学正一考升府、州教授,府、州教授一考升路教授。又照得江南各处书院止设山长,受行省□付,此同学正出身,一考于府、州教授内任用。都省:咨请依上施行。 【 咨福建行省。】 

  学正三年满考

江西行省,至元三十一年月札付:据儒学提举司申:瑞州路学正杨震仲呈,至元二十九年五月勾当,今至元三十二年五月,方及三周年讫,依《至元新格》内事理,三周年满替。卑司看详,今后各学正、录、山长,合无照依职官格例,以三周岁为任满,唯复照依元奉国子监指挥,三十个月为考满,给由迁转。 【 讫】  【 乞】  【 [一一]据行文体例改。】 明降。得此,照得近准都省咨,学录、教谕一考升学正,学正一考升府、州教授。今据见申,照得《至元新格》诸职官在外以三周岁为任满,据山长、学正即系学职,仰照验施行。

  廉访司体察教官学职

所敬服、可为后进师范之士,提举司保结,移文提刑按察司,牒文资正官体覆,如实相应,准回文方许委用。承此,已经遍行照会去讫。又照得近准本道肃政廉访司分司牒,今后提举司应保儒职,须要依例推选真才实学纯正之士,明白拟铨近阙,申司体覆相应,然后照会勾当。准此,亦已行下儒学提举司,依上施行去讫。在后节次据儒学提举司申婺州路儒学保举到儒人堪充学、院山长、正、录、教谕等职,移牒文资正官体覆相应,行下提举司照验了当。至元三十年七月十九日,承奉行御史台札付,准御史台咨,承奉中书省札付,礼部呈,今后荐举学职,责任教授人员,须要保结所录文字委是亲作,即非假手;又须保结所录文字委是中程,堪以传授;又须保结年高德劭、今寿几何,委是为众推服;又须保结委是堪充教授或正、录、教谕。如是以后,但有虚冒不实,发露到官,止将教授量情降罚,教授恐其累己,选举庶可核真。仰依例体察施行。承此,已经移牒监治各路分司,依例体察施行。外,今又据儒学提举司申,保到儒职文解,止依旧例申司体覆,有此差池。宪司看详:儒门教官,乃后进之本源模范,作育人材以备时用,今奉选例,委自教授荐举,责任甚重,务要实行。除已依例体察外,相度合下仰照验。今后荐举儒职,须要教授依例保结,就便依例施行,缴连本人所业文字申司照验,毋得乱申,体覆违错,先具依准甘结申来。?浙东海右道肃政廉访司,至元三十一年正月二十日指挥该:照得前按察司申:奉到行御史台札付,教授、山长,照依定例体覆。外据学正、学录、教谕等职,今后须凭乡曲善士公同举保文行兼备、 【 下浙东道儒学提举司。】 

  正官教官训诲人材议贡举拨学田

至元三十一年四月十四日,皇帝登宝位诏赦内一款:学校之设,所以作成人材,仰各处正官、教官钦依先皇帝已降圣旨,主领敦劝,严加训诲,务要成材,以备擢用。仍仰中书省议行贡举之法。其无学田去处,量拨荒闲田土,给赡生徒,所在官司,常与存恤。

  崇奉孔祀教养儒生

所尊敬者,月支米粮,优恤养赡,庙宇损坏,随即修完。作养后进,严加训诲,讲习道艺,务要成材。若德行文学超出时辈者,有司举保,肃政廉访司体覆相同,以备选用。本路总管府、提举儒学、肃政廉访司宣明教化,勉励学校。凡庙学公事,诸人毋得沮扰,据合行儒人事理,照依已降圣旨施行。彼或恃此非理妄行,国有常宪,宁不知惧?钦此。?至元三十一年七月日,皇帝圣旨谕中外百司官吏人等:孔子之道,垂宪万世,有国家者,所当崇奉。曲阜林庙,上都、大都、诸路府、州、县邑应设庙学、书院,照依世祖皇帝圣旨,禁约诸官员、使臣、军马,毋得于内安下,或聚集理问词讼,亵渎饮宴,工役造作,收贮官物。其赡学地土产业,及贡士庄,诸人毋得侵夺,所出钱粮,以供春秋二丁、朔望祭祀,及师生?膳,贫寒老病之士、为

  还复濂溪书院神像

行御史台,至元三十一年八月日札付该:据岭北湖南道肃政廉访司申:准全、永、道州分司牒,道州濂溪书院收藏亡宋御史「道州濂溪书院」六字,及楼阁内有金篆牌匾该写「宸奎阁」三字,又有收顿御书小阁子一个,并亡宋省札一道。看详宋自亡国之后,江南归附近二十年,上项文字即系亡宋御书,上有故宝印文,学舍相沿收掌,往来士庶人等递相传翫。详此,合行拘收焚毁,今藏之学舍,实为未便。又见书院正厅塑像七位,问得系是亡宋封赠濂溪先生周元公等。为此,会验江南诸处书院供依宣圣庙,例塑孔子神像,其濂溪书院既是学舍,又有万寿牌,合塑宣圣神像,诸儒朔望谒奠,于礼为当。其濂溪先生等?系亡宋道学之士,其教出于孔子,纵有明道辅世之功,终是人臣,不当据素王之位,合议改正。当司除前项亡宋御书并省札,追收到官就取讫,本院学士汤鼎不合不行具申本管上司区处,依前收留在学,招伏。契勘江南诸处学校,并亡宋故官之家,恐有似此收藏亡宋御书故宝文字,若不一体拘刷,诚恐滋长奸伪,愚民易惑,妄生事端。当司除书院合改塑宣圣一节,省会道州路改塑外,今将追到前项亡宋御书、省札,牒请收管施行,准此。卑司照得:道州乃濂溪先生本乡,后人思慕为之立祠,至亡宋理宗始赐书名额,本州岛岛已有文庙塑立孔子神像,书院遂因其旧址立濂溪先生像貌,以弟子二程先生等列位其次,今已年远。看详濂溪书院改塑孔子神像,及拘收亡宋御书等事节,系集贤院、翰林院讲究事理。为此,移牒道州、全、永分 【 司】  【 [一二]据行文体例补。】 听候外,将拘收到亡宋御书、省札缴连申讫。 【 乞】  【 [一三]据行文体例补。】 明降事。得此,送察院议拟。去后,回呈:议得濂溪先生学续千载,道传二程,维持纲常,发明仁义,实大惠于学者,乃有功于圣门,学被斯民,礼宜通祀,岂止乡土一祠而已。但国家混一之初,未有定例,?《礼》云: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盖礼乐者,自天子出也,有司不敢擅自定夺。其廉访司官所至之处,勉励学校,宣明教化,申理?狱,建白利病,顾此不为,乃擅自改易庙像,甚非所宜。亡宋御书、牌匾,即系前代事理,?腹里并江南僧、道寺、观皆有异代牌匾、碑石,岂独濂溪书院。江南四省书院非一,恐复有不知典故之人私意更改,深为未便。宜咨御史台,具呈中书省,送礼部、集贤院、翰林院讲究区处。呈 【 讫】  【 乞】  【 [一四]据行文体例改。】 扰人事理,难议施行,理合钦依圣旨事意,条理学校,岁时致祭圣帝、明王、忠臣、烈士。移准上都御史台咨:合准所拟相应,咨请照验。准此。宪台:合下仰照验施行。?照验事。得此,照得至元十三年二月内钦奉圣旨宣谕条画内一款:名山大川寺、观、庙宇,并前代名臣遗迹,不许拆毁。钦此。札付本道钦依圣旨事意施行,及移咨御史台照详、去后,今准回咨:本台看详:诸处寺、观收顿古今书画、墨迹、碑铭、牌面,处处有之,中间别无禁制。此系动 【 札浙东廉访司。】 

  山长充教授廉访司体覆

中书省,元贞元年三月日咨该:来咨,景星书院山长盛应春,勾当过四十个月,系都省咨发人员,请定夺。准此,送吏部照拟,回据呈该:施行间,准翰林国史院关,盛应春元系本院试中、都省准拟人员,难同创保入仕,如充江南各路教授相应。本部照得:各处行省咨到考满学正、山长,俱令廉访司体覆,及录连所业文字,移集贤院考校中式,于教授内定夺。盛应春虽经翰林院考试,都省咨发委充山长,合升教授,终是未经体覆,合咨行省依上施行。都省:咨请依上施行。 【 咨江西行省。】 

  教官任满给由

行御史台,元贞元年四月日札付该:据江南湖北道肃政廉访司申:准监治常、沣分司签事赵奉训牒,照得钦奉圣旨条画内一款节该:提刑按察司所至去处,勉励学校,宣明教化。钦此。又至元二十九年,御史台奏过事内一件节该:江南属孔夫子庙底田地里出来底钱粮,皇帝可怜见,依前体例里,分付与各处孔夫子庙秀才每为主。每年那田地里出来底钱粮呵,修理孔夫子庙,春秋祭丁,朔望祭祀,教养人材者。这般行呵,是底一般。奉圣旨:那般者。钦此。宪台:合下仰照验钦奉圣旨事意,常加监临体察,毋致中间冒滥作弊违错。又钦奉诏书内一款节该:学校之设,所以作成人材,仰各处正官钦依先皇帝已降圣旨,主领敦劝,严加训诲,务要成材,以备擢用,仰中书省议行贡举之法。又钦奉诏旨节该:孔子之道,垂宪万世,有国家者,所当崇奉。其赡学地土产业,及贡士庄,诸人毋得侵夺,所出钱粮,以供春秋二丁,朔望祭祀,及师生?给,庙宇损坏,随即修完,作成后进,严加训诲,务要成材,有司保举,肃政廉访司体覆相同,以备选用。钦此。照得常、沣直学各状呈首教授人等侵使学粮不公等事另行外,窃谓学校乃风化之源,人材所出之地,职教者,可不谨其选欤?近年以来,委任不得其人,教养之道寂然无闻,侵蠹之风相扇成俗。其视学?不啻己物,营私规利,侵破不存,坐视庙学陏颓,不顾祭器损阙,经板散失,略不修完,在学有圣像、书籍,盗移驰送官员。甚者将学舍拆毁,田粮隐瞒,枵腹而来,饱载而去,任满得替,结托本处官司,馈赂提举司官吏,桩?虚文褒美,滥行保举,欺诳上司,别求选用。且如教授、学正,提举司保申,学录以下,自行委用,为提举者,不问其寿几何,学业优劣,德行有无,以苞苴之多寡,为职事之高低,以致侥幸躁进之流,无才有力者,得以滥处师席,老成前辈有科名者,耻与此曹为伍,介然自守,不可出仕。此等之人,营干之时,既有所费,到任之后,窥伺学?,惟务吞图,是以礼义风衰、廉耻道丧,欲求其教行俗美、作成人材也难矣。向者石国 【 英】  【 秀】  【 [一五]据卷一《省台复石国秀尹应元所献学田》条改。】 陈言以为学粮无益,可以拘没入官,遂致詹玉之徒,恣行惨酷,迫胁教官致死,亦此曹有以自取之也。且教授之职,例历两考,转入流官,既为师儒,已有侵盗之名,一朝理民,鲜不为贪婪者矣。推原其由,盖因有司不以吾道为念姑息之过,任满不行,依例给由,虽有过恶,无由上闻,所以肆无忌惮。钦惟圣天子即位之初,涣颁明诏,首以教养人材,议行贡举为急务。为今之计,必欲学校修明,在选举儒师为重。今后宜严责各道廉访司文资官从实体察,及戒约提举司以每岁举用当否,定为黜陟之例,仍从国子监命题引试相应,综名核实,然后注授。已后考满,须要将仕内收支钱粮、教养生员、月书季考课业实迹,又庙学房舍、经史书籍、图志版文、祭器一切系官对象交割明白,依例开写,从本处官司给由,廉访司体察相同,别无侵欺黏带过犯,方许求仕。如此庶望职教得人,侥幸冒滥之弊可以少革,礼义廉耻之风得以复明,其于国家化民成俗、作养人材之意,未必无少补也。牒请照验。准此。申 【 讫】  【 乞】  【 [一六]据行文体例改。】 照详事。得此,宪台:除选注学官,移咨御史台照验,外据其余事理,合下仰照验,体察施行。 【 札浙东廉访司。】 

  设立随省儒学提举司

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元贞元年月札付:准中书省咨:元贞元年五月初七日奏准:江南儒学提举司,各省各存留一个,其余宣慰司有的罢了者。钦此。除钦依外,札付礼部铸造到下项印信。都省:除已责付本省儒学副提举陈友龙收管前去,咨请收管,依例发落,就追旧印,咨发施行。准此。除外,今将发到本司从五品铜印一颗,就令副提举陈友龙收领前去,合下仰照验,收管行用施行。 【 札江浙儒学提举司。】 

  岁贡知吏事儒人

元贞元年七月日,圣旨条画内一款:议行贡举,前诏已尝及之,比及设科以来,自元贞二年,诸路有儒知吏事、吏通经术、性行修谨者,各路荐举,廉访司试选,每道岁贡二人,省台委官立法考试,必中程序,方许录用。如所贡不公,罪及选举官司。

  完颜签事请令文资正官兼提举学校职衔

浙东海右道肃政廉访司分司,元贞元年十一月牒该:准本道肃政廉访司牒该:近准本道监治台、庆分司牒该,本道签事完颜承务牒,照得至元六年立按察司钦奉圣旨条画内一款节该:所至之处,劝课农桑,问民疾苦,勉励学校,宣明教化。又至元三十一年五月内钦奉诏书内一款节该:学校之设,所以作成人材,仰各处正官、教官钦依先皇帝圣旨,主领敦劝,严加训诲,务要成材,以备擢用。又钦奉圣旨节该:本路总管府、提举儒学、肃政廉访司宣明教化,勉励学校。凡庙学公事,诸人毋得沮坏。钦此。除钦依外,窃照学校乃人材之所出,张国家之治具也,内而朝廷,外而路、府、州、县,设为庠序,乐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正欲将来以备擢用。圣天子即位之初,首以学校颁降诏条,不为不重也。今随路虽有设立学校,所在官司,敦劝之道视以为常,各处学官与夫提举司官,务以滥保人员,分差教谕,专为己任,于人品之贤否,学校之兴废,何尝究心。是故学校之设,似有若无,生员之盛,虽多奚益。参详学校风化之源,衣食农桑之本。朝廷尚恐农桑之事,有司正官不为用心勉励,且于职衔兼管劝农以专其任至于学校,似缓而实急者也,若照兼管劝农例,令路、府、州、县文资正官兼提举学校职衔,以遵典故,庶使中外究心,申明教化,期有成效。终任之后,于解由开写,以定优劣,似望学校不致虚设,作成人材,岂曰小补。牒请照验,移牒本道肃政廉访司更为会议,申覆行御史台照详施行。准此。牒请照验,更为会议,备申施行。准此。备申行御史台照详。去后,今回奉行御史台札付:照得勉励学校,已有定例,更为行移有司,常切用心提调,无致隳废。承此,除外,牒请行移监治路分,依上施行。准此。牒可照验,依上施行。 【 牒绍兴路。】 

  儒户不同诸色户计当役

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元贞二年四月日札付该:钦奉圣旨节该:据中书省奏,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平章特穆尔、穆尔布哈等陈说,有力富强之家,往往投充诸王位下,及运粮水手、香莎糯米、财赋、医人、僧、道、火佃、舶商等诸项户计,俱各影占,不当杂泛差役,止令贫难下户承充里正,钱粮不办,偏重生受。乞降圣旨。准奏内一款:江浙钱粮,为数浩大,元系富户催办。今富强者苛避差役,下户承充里正、主首,以致靠损贫民,钱粮不能办集。仰照勘不以是何投下诸色影蔽有田纳税富豪户计,从本省分拣,与其余富户一例轮当里正、主首,催办钱粮,应当杂泛差役。于内若有疑惑不能与决者,具申中书省定夺,?不得因而动摇违错。钦此。已经遍行各处,钦依施行去讫。省府议得:托克托哈噶拉克齐 【 [一七]噶拉克齐,元代文献常作「哈剌赤」,参见《元史》卷九五《食货志三》。】 、布琳济达平章养老户计,并财赋佃户、生帛户,另行定夺。外,今照勘分拣到合当合免各色户计并合行事理,开坐前去,仰照依圣旨事意施行。于内若有疑惑不能与决者,具申中书省定夺,?不得因而那上趱下,放富差贫,一概动摇违错。一合免里正、主首、杂泛差役项下一件,儒籍内自来委系儒人户。 【 札付绍兴路。】 

猜你喜欢
  世袭列传二·薛居正
  卷二十一·本纪第二十一·脱脱
  卷二百三十·列传第一百十八·张廷玉
  卷三百三十 元豐五年(壬戌,1082)·李焘
  卷第七·徐鼒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五 宗室传十五·纪昀
  第四辑·佚名
  谭嗣同传·梁启超
  废帝纪·李百药
  黄宏传·张廷玉
  钱粮例·佚名
  礼四二·徐松
  149.女皇帝武则天·林汉达
  曹丽云女士·周诒春
  何杰·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邢俊臣·唐圭璋

      俊臣,汴京戚里子。忤梁师成,责越州钤辖。   临江仙   神运石   巍峨万丈与天高。物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   又   陈朝桧   远来犹自梁陈。江南无好物,聊赠一枝春。   又   咏梁师成诗   用心勤苦

  • 丙集第七·钱谦益

    桑柳州悦七十五首【感怀诗(四十首。有序)】(予自薄宦以至归山,其间几三十年,凡有所见及有感触皆形于言,共成古诗若干篇,立意颇深,寄兴颇远。苟经平子,复遇子云,不求牝牡之间,索之酸咸之外,则有得矣。)侯巴爱鼓

  • 卷四·顾瑛

    钦定四库全书草堂雅集卷四元 顾瑛 编张翥字仲举晋寜人由国子助教起家仕至翰林待制送玉继学宪使之官淛东沧海遥东析木津太防光动婺华新吏来逺驿迎官舸使出南台捧帝纶酒浸别筵秋满树弩驱前马路无尘玉堂学士如公几咫尺

  • 诸序·顾贞观

    余弱冠与徐子石渔定交于一一堂,见其手录梁汾先生《弹指词》一卷,每风清月夜,相与歌“季子平安否”二阕,激昂慷慨,如李少卿更衣循发时,于以见情词入人深也。越今二十馀年,先生之孙仲温重刻《弹指词》成,而属余为之序

  • 卷三百二十一·列传第二百九·外国二·张廷玉

        ◎外国二   ○安南   安南,古交阯地。唐以前皆隶中国。五代时,始为土人曲承美窃据。宋初,封丁部领为交阯郡王,三传为大臣黎桓所篡。黎氏亦三传为大臣李公蕴所篡。李氏八传,无子,传其婿陈日炬。元时,屡破

  • 卷四十四 咸平二年(己亥,999)·李焘

      起真宗咸平二年正月盡是年六月   春正月甲子,詔尚書丞郎、給舍舉升朝官可守大州者各一人,限一月以名聞,俟更三任有政績,當議奨其善舉,有贓私罪亦連坐之。   乙丑,命禮部尚書溫仲舒知貢舉,御史中丞張詠、刑部郎中知制

  • 卷之一百九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涌幢小品卷之十七·朱国祯

    罗先生念庵先生。年六十。门人欲为寿。以书辞之曰。今世风俗。凡男妇稍有可资。逢四五十谓之满十。则多援显贵礼际以侈大之。为之交游亲友者亦皆曰。某将满十。不可无仪也。则又醵金以为之寿。至乞言于名家。与名家之

  • 三九 打靶与出操·周作人

    吃过早饭后,在八点钟上课之前,每天的功课是打靶,但是或者因为子弹费钱的缘故罢,后来大抵是隔日打一次了。打靶是归兵操的徐老师指挥的,那时管轮堂监督暂兼提调,所以每回总是由他越俎经管,在一本名册上签注某人全中,某人中一两

  • 王轨传·令狐德棻

    王轨,太原祁地人,小名沙门,是汉朝司徒王允的后代。世代都是州郡第一大族。祖辈都在魏国当官,赐姓乌丸氏。父亲王光,自幼雄健英武,有将帅的才能谋略。每次参加征战,都立有战功。太祖了解他勇敢果断,待他十分优厚。官至骠骑大将

  • 卷三十一·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三十一国用考漕运宋宁宗嘉泰二年六月浚浙西运河初孝宗淳熙八年十月浚行在至镇江府运河至是复浚之宋史食货志曰嘉定兵兴扬楚间转输不絶濠庐安丰舟楫

  • 序·史洁珵

    原序清康熙.史洁珵功过格之书,其来尚已。周濂溪先生云:「正初学入德之门。」邵尧夫先生云:「可以扶经翼传。」杨龟山先生云:「指点善恶,历历醒人,读之如闻清夜钟。」朱晦翁先生云:「四书为理,此格为条,初学不可一日不置案头。」

  • 卷九·崔子方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本例卷九宋 崔子方 撰内大夫门例时如庄二十五年冬公子友如陈庄二十七年秋公子友如陈葬原仲庄三十二年冬十月公子庆父如齐【承子般卒月】僖五年夏公孙兹如牟僖七年秋七月公子友

  • 周穆王第三·列子

    【原文】 周穆王时①,西极之国有化人来②,入水火,贯金石③,反山川,移城邑,乘虚不坠,触实不硋④,千变万化,不可穷极,既已变物之形,又且易人之虑⑤。穆王敬之若神,事之若君,推路寝以居之⑥,引三牲以进之⑦,选女乐以娱之⑧。化人以为王

  • 护国言论集校后·太虚

    在一般人心眼中的佛教,总是脱不了消极遁世,虚无缥渺,不涉现实的幻影;实则佛教的真理,是教人们从消极著手,渐渐趋向积极之途。“灰身泯智”那些小乘行,这不过是学佛经过的途程,并不是究竟的佛教;究竟的佛教,是大乘积极利世的精神

  • 小品方·陈延之

    原名《经方小品》,医方著作。陈延之撰。约成书于南北朝宋孝建元年至永徽元年 (454—473)。书名之 “经方”源自 《汉书 ·艺文志》,“小品”之义则取自佛家典籍 “小品般若”(亦译作《小品经》)。原书久佚,历代无刊本

  • 愚鼓词·王夫之

    《愚鼓词》系王船山先生词集之一内分《前愚鼓乐》和《后愚鼓乐》两部分。《前愚鼓乐》为鹤鸽天词十首,《后愚鼓乐》为渔家傲词十六首,最后并附有和青原药地大师《十二时歌》一首。它是用道家乐歌形式阐述内丹丹法,借

  • 乙卯入国奏请·沈括

    日记。一卷。熙宁八年(1075 年),沈括以“回谢国信使”出使辽国。他由河北白沟河(今拒马河)出发,经古北口、富峪馆(今宁城县甸子乡)、到辽中京、松山州(今松山区城子乡),过潢水(今西拉木伦河),直达单于庭(道宗行在兔儿山,今巴林左旗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