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咸丰九年八月初六日

早,写漱六信毕。饭后写季仙九先生信一封。派戈什哈朱长彪往溧阳迎接陈作梅,寄途费银百两。李少泉亦派一家丁同去。巳初起行。余亦即于已初开船。见客二次。是日风色不甚顺。自九江以上,须得东风,泝流乃顺。本日北风甚微。行三十里,至陆家嘴泊宿。与雪琴久谈。登岸散步,行半里许,天气甚热,与少泉露坐久谈。阅次青代雪琴所为《昭忠祠记》,将一二不稳处批出。

猜你喜欢
  卷二百八十一·列传第四十·脱脱
  卷四百八十三 列传二百七十·赵尔巽
  第二十九回 郑汝成力守制造局 陈其美战败春申江·蔡东藩
  卷六十三·宋·蒋一葵
  卷之二百·佚名
  卷之六十七·佚名
  第一○一卷 艺术 二·缪荃孙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五 列传五十五·纪昀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五十二·杜大珪
  六朝通鉴博议卷五·李焘
  ·复林少穆制军书·丁曰健
  田单列传第二十二·司马迁
  卷二十一·佚名
  卷九十·佚名
  卷三·戴锡章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九出 禁怨·陆采

    【西地锦】〔外上〕志气长冲碧汉。今朝陷入深渊。思家恋旧愁千万。凋尽素发衰颜。〔南歌子〕晚景入桑楡。一点寃心甚日除。食缺衣单图苟活。山妻。陷在深宫那得知。寂寞锁幽居。岁暮西风吹破庐。最是夜深肠断处。娇

  • 第三十四出 诇药·汤显祖

    〔末上〕“积年儒学理粗通,书箧成精变药笼。家童唤俺老员外,街坊唤俺 老郎中。”俺陈最良失馆,依然开药铺。看今日有甚人来? 【女冠子】〔净上〕人间天上,道理都难讲。梦中虚

  • 灉湖作·张说

    赵冬曦三湖返入两山间,畜作灉湖弯复弯。 暑雨奔流潭正满,微霜及潦水初还。 水还波卷溪潭涸,绿草芊芊岸崭岝。 适来飞棹共回旋,已复扬鞭恣行乐。 道旁耆老步跹跹,楚言兹事不知年。 试就湖边披草径,莫疑东海变桑田。 君讶今时

  • 一八七 我的工作四·周作人

    一九五二年“三反运动”已经过去,社会逐渐安定下来,我又继续搞翻译工作了。在这困难的期间,我将国民党所抢剩的书物“约斤”卖了好些,又抽空写了那两本《鲁迅的故家》等,不过那不是翻译,所以可无需细说了。自此以后我的工作

  • 张琇传(附张腛传)·刘昫

    张琇,蒲州解县人。父亲张审素,为..州都督,呆在边境多年。后有人检举审素在军中有贪赃的罪行,诏命监察御史杨汪乘驿站车马急行赶往军中审查这件事。杨汪在路途中被张审素的同党所劫持,当着杨汪的面杀了检举的人,胁迫杨汪上奏

  • 李吉甫传·刘昫

    李吉甫字弘宪,是赵郡人。父亲李栖筠在代宗朝担任御史大夫,当时的名声很大,国史上有他的传记。李吉甫年轻时好学,能够写文章。二十七岁时任太常博士,学识渊博,见闻多,尤其精通本朝的掌故和沿革的评断,当时很多人称赞他。后来升

  • 卷十六·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十六七音略【三】华梵字谱【臣】等谨按反切之学自西域入中国至齐梁间盛行第今所存广韵集韵古今韵会诸书皆止华言并无梵韵所以转梵为华之故稽考实难我朝文德

  • 食货三七·徐松

    市易原书天头注云:「此按:别本乃重出市易一卷,误名和买,非和买文有同市易者么。」太祖建隆元年八月,禁商人不得赍箭妡、水银、丹添等物于河东境上贩易,违者重致其罪。沿边民敢居停河东商人者,弃市。 开宝二年九月,开封府司录

  • 孟子集疏卷四·蔡模

    宋 蔡模 撰公孙丑章句下【凡十四章自第二章以下记孟子出处行实为详】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谓时日支干孤虚王相之属也地利险阻城池之固也人和得民心之和也】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

  • 劝孝歌·王中书

      清&middot;王中书   孝为百行首,诗书不胜录。   富贵与贫贱,俱可追芳躅。   若不尽孝道,何以分人畜。   我今述俚言,为汝效忠告。   百骸未成人,十月怀母腹。   渴饮母之血,饥食母之肉。   儿身将欲生,母

  • 卷二十五中·朱熹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仪礼经传通解__仪礼经传通解续钦定四库全书仪礼经传通解续卷二十五中宋 杨复 撰宗庙中 祭礼九中大宗伯之职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示之礼以佐王建保邦国【述立也立天神地祗人鬼之礼者谓祀之祭之子

  • 妙法莲华经安乐行品第十四·佚名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摩诃萨、白佛言:&lsquo;世尊,是诸菩萨,甚为稀有,敬顺佛故,发大誓愿,于后恶世、护持读说是法华经。世尊,菩萨摩诃萨、于后恶世、云何能说是经。&rsquo;佛告文殊师利:&lsquo;若菩萨摩诃萨,于后恶世、欲说

  • 卷第七十九·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七十九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结蕴第二中十门纳息第四之九如契经说苦圣谛应以慧遍知。阿毗达磨说。智所遍知谓一切法。问若一切法是所遍知如阿毗达磨说。何故契经唯说以慧应遍知

  • 卷第十二(弥沙塞)·佚名

    五分律卷第十二(弥沙塞)宋罽宾三藏佛陀什共竺道生等译第二分之三尼律舍堕法佛在舍卫城。尔时优波离问佛。世尊已为诸比丘结戒。若比丘三衣竟舍迦絺那衣已长衣乃至十日。若过尼萨耆波逸提。乃至若比丘自捉金银及钱若使

  • 卷第七(二诵之一)·佚名

    十诵律卷第七(二诵之一)后秦北印度三藏弗若多罗译明三十尼萨耆法之三佛在拘睒弥国。尔时拘睒弥比丘。作新憍施耶敷具。此国绵贵缕贵衣贵茧贵。多杀蚕故。比丘数数乞。语居士言。比丘须绵须缕须衣须茧。擘治引贮多事多

  • 华严经传记卷第四·法藏

    京兆崇福寺僧沙门法藏集讽诵第七&middot;释普圆&middot;释普济&middot;释辨才&middot;释慧悟&middot;释昙义&middot;苑律师&middot;中天竺日照三藏&middot;居士樊玄智&middot;于阗国沙弥般若弥迦&middot;京师人姓王(

  • 洞玄灵宝定观经注·泠虚子

    洞玄灵宝定观经注。原不题撰者,经文约出於南北朝末或隋唐之际。又据徒跋,注文当系唐代道士泠虚子撰。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玄部玉诀类。参校本:《云笈七签》卷十七。经文与《太上洞玄灵宝观妙经》大同小异,可能为不同

  • 顺权方便经·佚名

    梵名Stri^vivarta-vya^karan!a-su^tra 。凡二卷。西晋竺法护译。又称顺权方便品经、转女身菩萨经、转女菩萨所问授决经。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经名‘顺权方便’,意为随顺众生之意乐,而发导道意。本经重点在于释尊之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