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宋敏求传

宋敏求,字次道,赐进士及第,初任馆阁校勘。因参加苏舜钦进奏院的集会,被调离京城,出任集庆军判官。王尧臣修《唐书》,因为宋敏求熟习唐朝的事情,便上奏请他担任编修官。后因祖母去世服丧,皇帝下诏令他住在家中修史书。服丧完毕,任同知太常礼院。

石中立去世后,他的儿子也死了,没有其他儿子。他的孙子石祖仁对服丧的礼节疑惑不懂,便交给礼官讨论。宋敏求说应服三年的丧,并应辞官,斩衰。同僚们援引依据不统一,判寺宋祁也同意宋敏求的说法,于是将此定为制度。升任集贤校理。后应宋庠的请求,随他出任西京通判。后任群牧度支判官。因从马上跌下来伤了足,被降为亳州知府。治平年间,被朝廷召去担任《仁宗实录》检讨官,任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判太常寺等职。

宋英宗殡丧期间,有人说皇族宗室成员血缘关系较疏远的在丧期也可以婚嫁,宋敏求认为先皇帝还没有出殡,绝不可以婚嫁。一年后,又有人这么说。宋敏求说宗室普遍服丧,由穿丧服降到穿练服时,便可以嫁娶婚姻了。因为他的说法前后互相矛盾,被贬职为绛州知府。王王圭、范镇乞求朝廷留他,让他完成《仁宗实录》。宋真宗说:“典礼制度,是国家大事,而谬误得如此,哪能没有责任。”宋敏求的议论最初本没错,但曾公亮痛恨礼院里的刘瑾附和宋敏求的说法,所以要借此除去他。当年,宋敏求就被诏令回京。

徐国公主将丈夫的兄长认作侄儿,并上奏官府,宋敏求上疏说这是乱了天伦,应将她抓捕正法。王安石不喜欢吕公著,诬陷吕说过韩琦想要利用人心,如当年赵鞅在晋阳起兵,借此驱逐君主身边的恶人奸臣,将吕公著降为颍州知府。宋敏求准备草拟诏书时,王安石传旨给他,要他在诏书中说明吕公著的罪状,而宋敏求却只说他敷陈失实。王安石发怒,告诉皇帝,皇帝命陈升之将诏书中的话改了,宋敏求请求解除自己官职,皇帝没批准。

遇上李定自秀州判官升任御史,宋敏求将委任诏书封回不发,于是李定以本官右谏议大夫身份升为朝请大夫。主持贤良方正的考试,因为孔文仲对答时语言切直不阿,便将他评为优等。王安石更加愤怒,罢免了孔文仲。人们都为宋敏求担忧,而皇帝却保护他,并任他为史馆修撰、集贤院学士。邓润甫对皇帝说“:近来大臣们多喜欢互相攻击告发,并非国家的好现象,应该提拔任用敦厚的人,以便改变这种浅薄的风气。”于是升宋敏求为龙图阁直学士,命他修著《两朝正史》,掌管均国公的笺奏。元丰二年(1079)去世,享年六十一岁。特例追赠为礼部侍郎。

宋敏求家中藏书达三万卷,都粗略地阅读诵习过,所以他对朝廷典故很熟悉,士大夫们每有疑议,必前来请求指正。他补修了唐武宗以下的《六世实录》共一百四十八卷,所著的其他著作很多,学者们大都参考这些书。曾建议说“:河北、陕西、河东等籍的举子,性格厚朴扎实,但辞藻却不工巧华丽,所以中进士的较少。请下令转运使选择那些有品行材艺武略的人,特例给他们升官,使人材能充分发挥其作用,而士子们有可以进升的途径。又各州郡只有学校而无学官,所以学生士子容易离开本乡本土到外面去拜师求学,请求在各州县设立学官。”后来朝廷多能实行他的建议。他的族弟有一个宋昌言。

猜你喜欢
  列传第十一 薛渊戴僧静桓康尹略焦度曹虎·萧子显
  卷八·本纪第八·柯劭忞
  第七十一回 入洞庭擒渠扫穴 返庐山奉榇奔丧·蔡东藩
  ●复社总纲·陆世仪
  湖南防守篇第一·王闿运
  提要·芮长恤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六十九·佚名
  卷之一百六十三·佚名
  卷之五百六十六·佚名
  卷之二十九·佚名
  卷之一百三十一·佚名
  卷之四十一·佚名
  殷仲堪传·房玄龄
  卷三十一厘金二·冯煦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五十三·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十九·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十九 明 曹学佺 编 盛唐八 崔颢【汴州人】 古游侠呈军中诸将 少年负胆气好勇复知机仗剑出门去孤城逢合围杀人辽水上走马渔阳归错落金鏁甲蒙茸貂鼠衣还家行且猎弓矢速如飞地迥鹰犬疾

  • 卷之九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通志卷二十五·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氏族略第一臣谨按司马迁曰书班固曰志东观曰记华峤曰典张勃曰录何法盛曰説诸史通谓之志然志者古史之名今改曰畧畧者举其大纲云氏族序自隋唐而上官有簿状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由于

  • ●名卿绩纪一·王世贞

    王世贞 刘基 章溢 于谦 罗通 王竑 ○刘基 刘基字伯温处州青田人十四从师受春秋请假旬日即暗诵大义了了属文气昌而奇稍长于书鲜所不读天文地理兵书数学尤极精究举元进士拜高安丞以廉节着颇抑豪贵武断者右小民诸豪贵不

  • 卷十一·胡一桂

    钦定四库全书史纂通要卷十一元 胡一桂 撰晋室五胡僭僞晋室僭伪之国实起於前凉张軓【惠帝大安二年癸亥】次蜀李特【癸亥】次前燕慕容廆【户贿切癸亥】次汉刘渊【後改号前赵惠帝求兴元年甲子】次後赵石勒【元帝大兴二

  • 史记正义论例諡法解·张守节

    史记正义论例諡法解论史例古者帝王右史记言左史记事言为尚书事为春秋太史公兼之故名曰史记并采六家杂?以成一史备论君臣父子夫妻长幼之序天地山川国邑名号殊俗物类之品也太史公作史记起黄帝高阳高辛唐尧虞舜夏殷周秦

  • 第六章 伪满十四年 七 吉冈安直·溥仪

    关东军好像一个强力高压电源,我好像一个一精一确灵敏的电动机,吉冈安直就是传导性能良好的电线。 这个高颧骨、小胡子、矮身材的日本鹿儿岛人,从一九三五年起来到我身边,一直到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和我一起被苏军俘虏时

  • 十国春秋卷十·吴任臣

    检讨吴任臣撰吴十列传尚公廼黄讷尚公廼丹徒人初为升州冯铎牙将铎遣诣太祖求润州太祖未之许公廼大言曰公不见听恐终不敌楼船也及铎败归太祖太祖戏公廼曰颇忆求润州时否公廼下席谢曰将吏各为其主但恨无成耳太祖笑

  • 董俊传·宋濂

    董俊字用章,真定藁城人,少务农,长大涉猎书史,善于骑射。金贞..年间,边境战事紧急,藁城县令设立靶子召募兵将,射艺优良者提升为将领。众人没有谁能射中,只有董俊一发中的,于是率所募士兵抵御南下蒙古大军。乙亥年(1215)蒙军南下

  • 后周纪二太祖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中广顺二年(壬子、952)·司马光

    >后周纪二后周太祖广顺二年(壬子,公元952>年) [1]九月,甲寅朔,吴越丞相裴坚卒。以台州刺史吴延福同参相府事。 >[1]>九月,甲寅朔(初一),吴越丞相>裴坚去世。任命台州刺史>吴延福共同参预丞相>府事务。 [2]庚午,敕北边吏民毋得入

  • 卷四十一(起元年,尽元年)·孔颖达

    ◎昭公(○陆曰:昭公名?,襄公子,母齐归。在位二十五年,逊于齐,在外八年,凡三十三年。薨于乾侯。谥法:“威仪恭明曰昭。”)[疏]正义曰:《鲁世家》:“昭公名稠,襄公之子,齐归所生。以周景王四年即位。”谥法:“威仪共明曰昭。”是岁岁

  • 序·高诱

    淮南鸿烈解序淮南王名安厉王长子也长高皇帝之子也其母赵氏女为赵王张敖美人高皇帝七年讨韩信於铜鞮信亡走匈奴上逐北至楼烦还过赵不礼赵王赵王献美女赵氏女得幸有身赵王不敢内之於宫为筑舍於外及贯高等谋反发觉并逮治

  • 卷十·朱熹

    大全集拾遗圣人未尝无喜也,「象喜亦喜」;圣人未尝无怒也,「一怒而安天下之民」;圣人未尝无哀也,「哀此茕独」;圣人未尝无惧也,「临事而惧」;圣人未尝无爱也,「仁民而爱物」;圣人未尝无欲也,「我欲仁,斯仁至矣」。但中其节,则谓之和

  • 净土十疑论·智顗

    净土十疑论序宋.无为子杨杰述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之寿则无量矣。娑婆备诸苦;彼土则安养无苦矣。娑婆随业转轮生死;彼土一往则永证无生法忍,若愿度生,则任意自在,不为诸业

  • 论平等·皮埃尔·勒鲁

    《论平等》是法国思想家皮埃尔·勒鲁创作的政治学著作,首次发表于1838年,收录于《新百科全书》中。在该书中,作者对平等的历史发展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和论述。认为自由是人的生存权利,平等是兄弟般的相亲、相爱和互助,博爱则

  • 浔阳记·张僧鉴

    地理杂志。晋张僧鉴撰。一卷。作者生平无考,成书年代亦不详。浔阳,古县名,治所在今江西九江市。书人记浔阳山川地貌、物产风俗等资料八条。其中记庐山、鸡笼山、麻姑山等四座,并载庐山顶有湖广数顷,风景秀美,山上盛产

  • 青红帮演义·吴虞公

    《青红帮演义》是一部演义型长篇小说,共6卷,30回,叙述了青红帮自乾隆12年至清末的起始、成立、发展的历史。

  • 婆薮槃豆法师传·佚名

    全一卷。南朝陈·真谛译。婆薮槃豆,为梵语vasubandhu 之音译,又作婆薮槃陀、筏稣槃豆、婆修槃驮等。婆薮译为天或世,槃豆译为亲;意即天亲、世亲。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册。此书内容记载:古代北印度富娄沙富罗国国师憍尸迦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