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复社总纲

崇祯元年〔戊辰〕:上年丁卯,张釆中式经魁,张溥恩贡,周锺选社十三子文。

崇祯二年〔己巳〕:尹山大会。温体仁入阁。用内臣。蒋德璟授编修,黎元宽、周镳俱礼部主事(周南主),张釆授临川知县,徐汧、金声并庶吉士。

三年〔庚午〕:乡试,杨廷枢中解元,张溥、吴伟业并经魁,吴昌时、陈子龙并中式。金陵大会。

四年〔辛未〕:会试,主考周延儒;会元吴伟业、会魁张溥,杨以任、马世奇、成德、管正传、周之夔、刘士斗并中式;殿试,吴伟业榜眼、张溥庶吉士、周之夔授苏州府推官、刘士斗授太仓州知州。钱龙锡戍定海卫,吴伟业疏参蔡弈琛。

五年〔壬申〕:张溥给假葬亲,归。虎邱大会,张溥为盟主,合诸社为一,定名复社,刊国表社集行世。十二月,周镳疏谏用内臣,奉旨削籍。

六年〔癸酉〕:六月,周延儒驰驿归,温体仁为首辅。乡试,姜曰广为正主考;陈名夏、胡周鼒、归继登并中式,刘侗在北闱中式。

(七年甲戌事未详)

八年〔乙亥〕:行保举。七月,文震孟拜大学士,撤回内臣,召起刘宗周、惠世扬、黄道周。十月,文震孟闲住,何吾驺致仕。

九年〔丙子〕:二月,三科武举陈启新建言,授吏科;张汉儒疏讦钱谦益、瞿式耜,奉旨逮问。五月,监生陆文声疏论复社。夺情召起杨嗣昌为兵部尚书。八月,孙以敬、周家玉并中式。

十年〔丁丑〕:会试,孙以敬中式。

十一年〔戊寅〕:吴昌时授行人,拜首辅薛国观门下。薛国观疏题监生王陛彦为中书舍人。

十二年〔己卯〕:三月,考选,吴昌时授科,钦改礼部主事。乡试,赵自新、张若义、吴晋锡并中式。

十三年〔庚辰〕:会试,胡周鼒中式。四月,黄道周、解学龙下狱六月,给事中袁恺疏参贪官受贿,首辅薜国辅回籍。冢臣傅永淳、少司寇蔡弈琛俱下狱,叶有声亦下狱,薛国观即讯。十二月,吴昌时给假归。

十四年〔辛巳〕:二月,黄道周戍辰州卫。三月,杨嗣昌自缢于军。四月,召起阁臣周延儒、贺逢圣、张至发(辞不起),延儒、逢圣应命。五月,张溥卒。六月,薛国观赐死、中书王陛彦弃市,各籍其家。

十五年〔壬午〕:二月,吴昌时起官礼部主事,寻改文选司郎中。黄道周复职。皇极门黏贴二十四气。钦点吴甡、陈演、黄景昉入阁。下冢臣李日宣于狱,并及司官。

十六年〔癸未〕:四月,周延儒视师。九月,会试,会元陈名夏,吴易、张若羲、黄淳耀、周锺、朱积时中式;时贼势孔迫,故改试期。十二月,周延儒赐缢,吴昌时弃市。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七 儒林 卢诞 卢光 沉重 樊深 熊安生 乐逊·令狐德棻
  國朝獻徵錄卷之八十二·焦竑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五十四·佚名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七十六·佚名
  卷之二百三·佚名
  卷之七百五十·佚名
  卷下·继昌
  卷六十六·张守节
  南唐书卷二十五·马令
  车胤传·房玄龄
  蔡凝传·姚思廉
  一七、孔子畏匡乃过蒲一事之误传与阳虎无涉辨·钱穆
  唐纪十二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中之中贞观十五年(辛丑、641)·司马光
  卷二十一·黄训
  卷十三·纪昀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四集卷九十五·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九十五古今体九十七首【癸卯三】题文源阁文渊昨岁庆筵行文溯因巡亦促成【昨岁四库全书第一分完竣适春仲经筵礼成於文渊阁锡宴赏赉有差以落其成其二分书照式誊写易於蒇事因命馆臣上紧督办送至

  • 卷334 ·佚名

    宋太宗 逍遥咏 一法从何有,三皇五帝前。 周知多异境,猛利要精专。 我命须依道,阴功及物缘。 善心通感应,动静理深玄。 宋太宗 逍遥咏 还丹百数细须寻,以验从来道理深。 火候混成如白屑,水中

  • 序·陈元龙

    御制厯代赋彚序赋者六义之一也风雅颂兴赋比六者而赋居兴比之中盖其敷陈事理抒写物情兴比不得并焉故赋之于诗功尤为独多由是以来兴比不能单行而赋遂继诗之后卓然自见于世故曰赋者古诗之流也班固又谓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

  • 卷三百九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百九十四李贺南园方领蕙带折角巾杜若已老兰苕春南山削秀蓝玉合小雨归去飞凉云熟杏暖香梨叶老草梢【一作蒲】竹栅鏁池痕【一作漘】郑公乡老开酒尊坐泛楚奏【一作酒】吟招魂假龙吟歌石轧铜杯

  • 卷四十六·黄以周

      徽宗   △宣和五年(癸卯,一一二三)   1、正月(案:钱氏《四史朔闰考》:正月乙卯朔。) 丁巳,大金国使副李靖、王度剌、撒卢母以乙卯朔入国门,诏赵良嗣、周武仲复馆之。(《纪事本末》卷百四十三。案:马扩《自序》曰:朝廷差良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七十八·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二十有七年冬十月乙未直秘阁主管台州崇道观林大声落职罢宫观以殿中侍御史王圭论大声向自永嘉县丞深结秦氏父子以致超迁家居侯官干扰州县故也丙申权刑部侍郎徐林陈正同言近来不住有官员雪诉被罪冤抑其

  • 第九十八回 革命军云兴应义举 摄政王庙誓布信条·蔡东藩

      却说清廷闻武昌兵变,即派陆军两镇,令陆军大臣荫昌督率前往,所有湖北各军及赴援军队,均归节制调遣。一闻鄂耗,即派陆军大臣前往,势成孤注,可见清政府之卤莽。又令海军部加派兵轮,饬萨镇冰督驶战地,并饬程允和率长江水师,即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十八·佚名

    嘉靖十七年十一月辛未朔 上诣 南郊恭上 皇天大号册表曰嗣天子有道玄孙明王臣 上言伏以洪荒暝昧弗知大道之原混沌蒙默罔识人物之本若此于斯生民何有洪惟 上帝判立阴阳肇生人物群宰三才掌握万化统天制地神祗悉赖

  • 殿阁词林记卷二十·廖道南

    (明)黄佐 廖道南 撰授经国初置大本堂取古今图书充其中召四方名儒教皇太子亲王用学士宋濓待制兼编修王祎修撰王僎耆儒陶凯軰分畨夜直选才俊之士充伴读所授经书必亲督之尝命祎采故实韵为四言诗以授皇太子上时赐燕赋诗商

  • 补编四·佚名

    醇亲王奕譞致军机处尺牍一顷送一函,计承青及。兹接公函,备悉刻下局势已定,惟就事力办;法人蹈机之谋不能后顾,亦不必卢也。借款成,固挥霍有资,否亦可省利银。总之,主见既定,惟仰承庙算而已。原件附缴。醇亲王覆。二十八午正。二

  • 221.一只眼的石人·林汉达

    元朝从成宗以后,又传了九个皇帝,皇室内部斗争十分激烈,政治也越来越腐败,人民灾难深重。最后一个皇帝元顺帝(又叫元惠宗)妥懽帖睦尔即位后,荒淫残暴,闹得国库空虚,物价飞涨,百姓忍受不下去,很多地方爆发了农民起义。河北有个农民

  • 卷四十九 有司彻第十七·郑玄

    [疏]《有司彻》第十七。○释曰:郑《目录》云:“《少牢》之下篇也。大夫既祭傧尸于堂之礼。祭毕,礼尸于室中。天子、诸侯之祭,明日而绎。有司彻于五礼属吉。《大戴》第九,《小戴》第十二。《别录》,《少牢》下篇第十七。”○

  • 第一章 分地为百度·梁启超

    举全地经纬分为百度,赤道之北五十度,赤道之南五十度。东西百度,共一万度。近南北极之度少狭矣;其余各度,近中国之四百里弱,略当英之百里乎。以四洲海陆截长补短计之,亚细亚东西可七干英里,南北可五千三百英里,并岛屿计之,面积

  • 颜习斋先生年谱卷上·颜元

    门人李塨纂 王源订明崇祯八年乙亥(一六三五)三月十一日卯时先生生 先生姓颜,讳元,字浑然,号习斋。父讳昹,博野县北杨村人。(蠡县刘村朱翁九祚养为子,遂姓朱,为蠡人)。妻王氏,孕先生十有四月,乡人望其宅,有气如麟,忽如凤,遂产先生。

  • 大乘中觀釋論卷第三·欧阳竟无

      安慧菩薩造   宋譯經三藏光梵大師惟浄等奉詔譯   觀有爲品第[一]七   復次或有人言.勝義諦中有彼貪等諸雜染法.以有爲故.譬如眼等。論者言.若如是   說徧所成故立喻不正.何以故.勝義諦中若有眼等應有生等

  •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四·佚名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一一七八)如是我闻。一时。佛住弥絺罗国庵罗园中。时。有婆四吒婆罗门尼。有六子相续命终。念子发狂。裸形被发。随路而走。至弥絺罗庵罗园中。尔时。世尊无量大众围绕说法。婆四吒婆罗门尼遥见

  • 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卷下(末)·窥基

        基撰    第七卷   依于寻伺有染离染立三地别。不依彼种现起有无等者。瑜伽释略有三解。有义。三地就二前后相应建立。谓欲界地.及初静虑粗心.心所。前后相续可有寻伺共相应故。名有寻有伺地。静虑中间粗

  • 上清黄庭五藏六府真人玉轴经·佚名

    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当为唐宋间道士所作。南宋《秘目》和《通志•艺文略》均着录「黄庭五藏导引玉轴经一卷」,当即此书。今本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此经乃元始天尊授黄帝,以行气吐纳之术,论述五脏六腑补泻之道。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