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十二

钦定四库全书

唐诗品彚卷四十二

明 高棅 编

五言絶句五

接武【中】

皇甫曾

送王司直

西塞云山逺东风道路长人心胜潮水相送过浔阳

山下泉

漾漾带山光澄澄倒林影那知石上喧却忆山中静

刘方平

采莲曲

落日清江里荆歌艳楚腰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乗潮

长信宫

梦里君王近宫中河汉高秋风能再热团扇不辞劳

朱放

铜雀妓

恨唱歌声咽愁翻舞袖迟西陵日欲暮是妾断肠时

题竹林寺

嵗月人间促烟霞此地多殷勤竹林寺更得防囘过

李嘉祐

春日归家

自觉劳乡梦无人见客心空余庭草色日日伴愁襟

白鹭

江南緑水多顾影逗轻波终日秦云里山高奈若何

张起

春情

画阁余寒在新年旧燕归梅花犹带雪未得试春衣

郎士元

山中即事

入谷多春兴乘舟棹碧浔山云昨夜雨谿水晓来深

韩翃

汉宫曲二首

骏马绣障泥红尘扑四蹄归时何太晚日照杏花西绣幙珊瑚钩春闺翡翠楼深情不肯道娇倚钿箜

耿湋

长门怨

闻道昭阳燕嚬蛾落叶中清歌逐寒月遥夜入深宫

秋日

返照入闾巷忧来谁共语古道少人行秋风动禾黍

秋夜

高秋夜分后逺客雁来时寂寂重门掩无人问所思

卢纶

和张仆射塞下曲六首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月黑鴈飞高单于逺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野幙蔽琼筵羌戎贺劳旋醉和金甲舞雷鼔动山川调箭乂呼鹰俱闻出世能奔狐将迸雉扫尽古丘陵亭亭七叶贵荡荡一隅清他日题麟阁唯应独不名

长门怨

空宫古廊殿寒月落斜晖卧听未央曲满箱歌舞衣

李端

拜新月

闻帘见新月即便下阶拜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

芜城懐古

风吹城上树草没城边路城里月明时精灵自来去

送人下第

献防未得意驰车东出秦暮年千里客落日万家春

晦日逰曲江

晦日同擕手临流一望春可怜杨栁陌愁杀故乡人

谿竹逢雨与栁仲庸

日落众山昬萧萧暮雨还那堪两处宿共聴一声猿

鸣筝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司空曙

金陵怀古

辇路江枫暗宫庭野草春伤心庾开府老作北朝臣

玩花与卫象同醉【英华作卫长林】

衰鬓千茎雪他乡一树花今朝与君醉防却在长沙

寒塘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鴈渡南楼

晚思

蛩吟牕下月草湿阶前露晚景凄我衣秋风入庭树

别张赞

今日山晴后残蝉菊发时登楼见秋色何处最相思

别卢秦卿

知有前期在难分此夜中无将故人酒不及石尤风【洪容齐五笔云石尤风不知其义意其为打头逆风也唐人诗多好用之陈子昻入峡苦风诗云故乡今日友欢防坐应同宁知巴峡路辛苦石尤风戴叔伦送裴明府云知君未得去惭愧石尤风司空文明又云不及石尤风计南朝篇咏必多用之未暇忆也】

张继

长相思

辽阳望河县白首无由见海上珊瑚枝年年寄春燕

顾况

忆番阳旧逰

悠悠南国思夜向江陵泊楚客断肠时月明枫子落

丘丹

答韦苏州

露滴梧叶鸣秋风桂花发中有学仙人吹箫弄山月

聴江笛送陆侍御

离尊闻夜笛寥亮入寒城月落车马散凄恻主人情

戎昱

别离作【一作戴叔伦诗】

手把杏花枝未曽经别离黄昏掩门后寂寞心自知

畅当

别卢纶

故交君独在又欲与君离我有新愁泪非关秋气悲

登鹳雀楼

迥临飞鸟上高出人世间天势回平野河流入断山

宿潭上

夜潭有仙舸与月当水中佳宾爱明月逰子惊秋风

李益

鹧鸪词

湘江斑竹枝锦翅鹧鸪飞处处湘云合郎从何处归

幽州

征戍在桑干年年蓟水寒殷勤驿西路北去向长安

代人乞花

绣户朝眠起开帘满地花春风解人意吹落妾西家

感怀【间气集作张继诗】

调与时人背心将静者论终年帝城里不识五矦门

赠卢纶

世故中年别余生此防同却将悲与病独对朗陵翁

卢和诗

戚戚一西东十年今始同可怜风夜相对两衰翁【容斋随笔云二诗读之使人凄然皆奇作也】

戴叔伦

闗山月

月出照闗山秋风人未还清光无逺近乡泪半书间

容州囘一首送陆三

西南积水逺老病喜生归此地故人别空余泪满衣

三闾庙【一作储光羲诗】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逰道林寺

佳山路不逺俗侣到常稀及此烟霞暮相看复欲归

赠李山人【唐】

此意无所欲闭门风景迟栁条将白发相对共垂丝

夏夜江楼防别

不作十日别烦君此相留雨余江上月好醉竹间楼

栁谈

江行

繁隂乍隠舟落叶初飞浦萧萧楚客帆日暮寒江雨

杨子途中

楚塞望苍然寒林古戍邉秋风人渡水落日鴈飞天

刘商

古意

达曙衾衣冷开门霜雪凝风吹昨日泪一片枕前氷

登相国寺阁

晴日登临好春风各望家垂杨夹城路客思遂杨花

雍裕之

自君之出矣

自君之出矣寳镜为谁明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

杨衡

题花树

都无看花意偶到树邉来【刘须溪云来得惨淡】可怜枝上色一一为愁开

张仲素

宫中乐

月彩浮鸾殿砧声隔凤楼笙歌临水槛红烛乍迎秋

春江曲

揺漾越江春相将采白苹归时不觉夜出浦月随人

春闺

袅袅城邉栁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令狐楚

宫中乐三首

月上宫花静烟含苑树深银台门巳闭仙漏夜沈沈九重青闼百尺碧云楼明月秋风夜珠帘上玉钩楚塞金陵靖巴山玉垒空万方无一事端拱大明宫

从军行二首

孤心眠夜雪满眼是胡沙万里犹防塞三年不见家胡风千里惊汉月五更明纵有还家梦犹闻出塞声

思君恩二首

小苑莺歌歇长门蝶舞多眼看春义去翠辇不曽过紫禁香如雾青天月似霜云韶何处奏只是在昭阳

长相思

几度春眠觉纱牕晓望迷朦朦残梦里犹自在辽西

逰春词

阊阖春风起蓬莱雪水消相将折杨栁争取最长条

于鹄

古挽歌

隂风吹黄蒿挽歌渡秋水车马却归城孤坟明月里

唐诗品彚卷四十二

猜你喜欢
  ●卷二一·陈衍
  第二十四出 赴任·李渔
  ◆竹房先生吾丘衍(竹素山房诗)·顾嗣立
  卷下·南宋辽金元·叶申芗
  第二折·王实甫
  第三折·关汉卿
  第二折·关汉卿
  茶山集卷二·曾几
  四集卷六十六·乾隆
  卷502 ·佚名
  荆南倡和诗集原序·周砥
  卷三·胡文学
  卷三百七十九·佚名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法婴秘籍》·张次溪
  第十五场·田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五十四·佚名

    嘉靖二十八年十一月丙寅朔南京科道官郑维城杨顺等交章论劾尚书夏邦谟謟附贪戾新改铨曹不协人望章下所司邦谟上自理并求引退不允○庚午 恭让章皇后忌辰遣中官祭 陵寝○辛未 孝烈皇后将及大祥礼应祔 庙先是礼部题请奉安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五·佚名

    万历四十一年二月己丑朔庚寅祭 大明于 朝日坛遣成国公朱纯臣行礼是日又祭 先农之神○宣城县生员梅振祚梅宣祚等以奸宦媳徐氏为生员芮应元芮永缙等所举发前巡按御史王国祯劾奏捕治振祚等贿匿狱久不结巡按御史荆餋乔

  • ◎麻袋中之女尸·李定夷

    上海某晚八时许,有一身穿短衣年约三四十岁之某甲,雇坐黄包车。车中随带麻袋一只,分量极重。由老北门进城,声称往关帝庙地方。迨行至红栏杆桥堍,甲命停车,付给车资。当将麻袋取下,放在该处电杆木下。讵甲四顾无人,即弃之而逸。

  • 咸同将相琐闻·佚名

    ◎陆建瀛失金陵洪军既踞武昌,遂乘势东下,步骑夹岸,旗蔽野,帆樯如云。诸王皆衣黄袍,侯以下衣红,绣龙织凤,间以云物及麟狮鸾鹤之属,冠亦如之。时据船楼上置酒会饮,悬灯张彩,夜半照耀如火龙。后舱则鸣金擂鼓,丝竹间作,如世俗之戏十

  • 一 谕内阁着直省督抚学政购访遗书·佚名

    一 谕内阁着直省督抚学政购访遗书乾隆三十七年正月初四日乾隆三十七年正月初四日内阁奉上谕:朕稽古右文,聿资治理,几余典学,日有孜孜。因思策府缥缃,载籍极博。其巨者,羽翼经训,垂范方来,固足备千秋法鉴;卽在识小之徒,专门撰述

  • 卷十七·楼昉

    钦定四库全书两汉诏令卷十七宋 楼昉 编东汉五殇帝【四】皇太后诏【延平元年五月】皇帝幼冲承统鸿业朕且权佐助听政兢兢寅畏不知所济深惟至治之本道化在前刑罚在后将稽中和广施庆恵与吏民更始其大赦天下自建武以来诸

  • 卷四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通礼卷四十五凶礼周官凶礼有五丧居其首昭慎终也唐显庆礼删国恤之条后世遂末由详考厥制下逮臣庶罕得遵循或泥古而失其情或从俗而违于义者有之我朝孝治光昭与成周嫓美三年之丧自天子达于庶人其间称

  • 李锡之·周诒春

    李锡之 字仲荣。年二十六岁。生于安徽合肥。本籍住址。安徽合肥县二郞庙巷李宅。已婚。初学于安徽高等学堂及京师大学堂。授拔贡。宣统二年。以官费游美。入麻省工业学校。习机器工程。民国四年。得学士学位。为留美

  • 钦定书经传说汇纂卷十四·王顼龄

    梓材集传亦武王诰康叔之书谕以治国之理欲其通上下之情寛刑辟之用而篇中有梓材二字比稽田作室为雅故以为简编之别非有他义也今文古文皆有○案此篇文多不类自今王惟曰以下若人臣进戒之辞以书例推之曰今王惟曰者犹洛诰之

  • 卷一百六十七·佚名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三十之六十五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教赡部洲诸有情类。皆住菩萨不退转地。於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等。由此因缘得福多不。天帝释言:甚多世尊,甚多善逝。佛言: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於

  • 辨中边论颂释·太虚

      —─二十六年十二月在重庆佛学社讲──   甲一 安立论体分   甲二 分别论义分    乙一 通辨中边     丙一 辨境      丁一 辨相       戊一 辨法相        己一 辨中

  • 诸佛集会陀罗尼经一卷·佚名

    唐三藏法师提云般若等奉 制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恒伽河边。护世四天王之所围绕。尔时世尊告毗沙门等四天王言。汝等当知一切众生。若男若女若长若幼。皆为四种大怖所缠。谓生老病死。然于其中死怖一种最难除遣。我今

  • 北京梨园金石文字录·张次溪

    戏曲史料集。张次溪辑。收有《梨园馆碑记》、《重修喜神祖师庙碑志》、《重修喜神殿碑记》等碑文11篇,记录刻有戏班演员铭文的文物6件。对研究清代戏曲有一定价值。收入《清代燕都梨园史料》。

  • 台阳笔记·翟笠山

    本书(一册三七面二二、二○○字)不分卷,翟灏撰。灏字笠山,山东淄川人。在台所撰「台阳笔记」一编,内为记者九、为论者四、为说者一,益以五言绝句八;其篇目,依次为「全台论」、「粤庄义民记」、「嘉义县火山记」、「生番归化记

  • 春在堂随笔·俞樾

    笔记。清人俞樾(1821—1907)撰。十卷。樾有《春在堂全书》已著录。是书为平素所作笔记整理编纂而成。约十二万五千字。内容丰富。大体按撰 写年代编次,各卷不分类目。内容有对经史诸 子、文字音韵的考证,对古今诗文的评

  • 洞玄灵宝升玄步虚章序疏·佚名

    撰人不详,约出於隋唐。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玄部赞颂类。斋醮颂词,有序及注。

  • 鹿洲公案·蓝鼎元

    《鹿洲公案》,原名《公案偶纪》,是蓝鼎元在狱中回忆记述知潮阳县期间审判的案例,自刊刻以来,颇受各地吏员称许,后被收入《四库全书》史部传记类。清末,有人将《鹿洲公案》改名为《蓝公奇案》,与《包公案》、《施公案

  • 春秋别典·薛虞畿

    十五卷。明薛虞畿撰。书前自序称尝阅往牒,见春秋君臣往迹,不下千事,散见百家,皆三氏所未录。间或微掇其端,而未究其绪,存其半而不采其全。所以作者略仿《左传》之例,分十二公以统其世,稽三传人名以系其事。书目后跋文由虞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