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一百九十三

洪武二十一年八月壬寅朔西平侯沐英调都督甯正帅兵会頴国公傅友德军讨东川

○暹罗斛国遣使进象三十只及方物番奴六十人

○乙巳命户部运钞七十五万七千四百锭往四川永宁宣抚司赐普定侯陈桓等所统征南军士十二万九千三百九十七人及乌撒卫军士五千三百余人

○夜太阴犯亢宿有星大如杯赤色起自北斗杓徐徐东南行三丈余分为二星又五丈余分为三星经昴宿复为二星又经天廪复为一星至天苑中没

○丙午给赐羽林左等卫军士十九万四千一百余人绢人一疋

○丁未遣官释奠于先师孔子 ○戊申祭大社大稷

○置辽东义州卫指挥使司初大军讨纳哈出诏指挥同知何浩等统金复盖三卫军马往辽河西十三山屯种守御至是始置卫及五千户所

○己酉诏五军都督府凡天下武官擅调千百户军旗混乱队伍者指挥千百户杖而罢职总小旗从者罪同若身自首告者升一等著为令

○壬子罢府州县耆宿初令天下郡县选民间年高有德行者里置一人谓之耆宿俾质正里中是非岁久更代至是户部郎中刘九皋言耆宿颇非其人因而蠹蚀乡里民反被其害遂命罢之

○癸丑命故海西侯纳哈出子察罕袭爵改封沈阳侯诰曰朕惟列爵建侯子孙世禄国之大典非有勋劳者不得与焉尔察罕父纳哈出昔为元臣自元运告终退守金山几二十载比者知天道之莫违率众来降朕嘉其能全一方之民特封为海西侯肩于功臣迩命从征百夷冀其成功忽途中婴疾而逝闻之恻然然父死子袭初誓不忘兹特改封尔察罕为钦承父业推诚效力武臣柱国沈阳侯尔尚一乃心力上思朕所以待尔父之诚下为尔父报立国之功岂不神人共鉴而福禄悠久者乎勉之毋怠

○户部郎中刘九皋言古者狭乡之民迁于宽乡盖欲地不失利民有恒业今河北诸处自兵后田多荒芜居民鲜少山东西之民自入国朝生齿日繁宜令分丁徙居宽闲之地开种田亩如此则国赋增而民生遂矣  上谕户部侍郎杨靖曰山东地广民不必迁山西民众宜如其言于是迁山西泽潞二州民之无田者往彰德真定临清归德太康诸处闲旷之地令自便置屯耕种免其赋役三年仍户给钞二十锭以备农具

○甲寅监察御史桂满劾奏右都御史凌汉刑部左侍郎高铎失职左迁汉为刑部右侍郎铎为右佥都御史俱停其俸时汉等奉命往松江按事与锦衣卫千户戴德同署公牍故满劾之

○以兵科给事中曹铭为大理寺左寺丞

○命兵部遣使整治北平山东山西河南狭西凤阳滁州等处驿传驿夫有自洪武初至今应役贫乏者悉代之

○召天下致仕武臣升任布政司官者还京

○高丽千户陈景来降言其故为高丽国元帅崔完者部曲是年四月国王王禑欲寇辽东率其都军相崔莹李成桂缮兵于西京成桂使景屯艾州以粮饷不继退师王怒杀成桂之子率兵还王城成桂乃以兵逼王攻破王城囚王及崔莹景惧祸及不敢归时景妻子已为辽东白帖木儿招谕入境故与其属韩成李帖木儿来降  上知其故敕辽东谨烽堠严守备仍遣人以侦之

○乙卯命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官各举文学干济之士

○丙辰遣官祀历代帝王

○八百媳妇国遣人入贡方物

○命兵部遣人护送指挥失剌把都儿等一十三人并妻子往福建安置仍给以指挥之禄令有司各与第宅及乳牛以餋之

○丁巳祭太岁风云雷雨岳镇海渎山川月将城隍诸神

○遣官祭旗纛○天鸣有星大如杯青白色有光起自西北行至云中没

○己未刑部论奏青州府知府贾绍祖暨所属州县官十七人先后坐视民饥不即上闻皆左迁之

○庚申夜有星大如杯赤色有光起自天津西北行至游气中没后有二小星随之

○癸亥天鼓鸣

○纳哈出故部属行省平章朱高枢密院同知来兴狭西行省右丞阿里沙岭北行省参政孛罗辽阳行省左丞末方河南行省左丞必剌秃甘肃行省右丞哈剌中政院使脱因宣政院使脱怜太史院使邦住省都镇抚完者秃太常礼仪院使台里帖木儿翰林院学士哈剌把都儿行枢密院知院纽怜将作院使梁三保奴通政院使扯里帖木儿太府监卿怯都古都护府都护速哥干宣徽院同佥灰里赤行宣政院同知怯古里不花千户朵儿秃秃甲爱马忽鲁答司农司丞孛罗不花兴和路府判哈剌帖里温海西宣慰司同知剌八蒸太仆寺少监末里赤内政司丞蛮歹大宁路同知张德林中瑞司卿李不颜内史佥院哈剌曲赤山东宣慰司同知也提河东宣慰司同知帖木儿不花大都督府总管失列门太医院同知忭都长秋司丞失兰歹御史帖木儿等一千余人自辽东来降

○甲子赐故元吴王朵儿只并其将校二千九百余人钞一万锭绢一万一千七百匹

○天鸣自壬戌至是日昼夜不止

○丙寅征虏大将军永昌侯蓝玉遣都督徐司马等送俘获故元诸王官属士马至京

○丁卯征虏大将军永昌侯蓝玉等还朝  上谓玉曰尔率将士北征功最大然虏主妃来降不能遇之以礼乃纵欲污乱又尝恃劳遣人入朝觇伺动静此岂人臣之道哉今闵尔功劳屈法宥尔尔其率德改行以慎厥终玉顿首谢于是论功行赏赐玉白金二千两钞一千锭文绮五十疋左副将军延安侯唐胜宗右副将军武定侯郭英白金各一千两钞四百锭文绮一十疋定远侯王弼白金一千两钞八百锭文绮四十疋右参将都督孙恪白金五百两钞三百锭文绮一十五疋都督徐司马等六人白金各四百两钞一百锭文绮八疋指挥使萧琦等白金各三百两钞一百五十锭文绮六疋指挥同知陈镛等一十人白金各二百五十两钞一百四十锭文绮五疋指挥佥事张敬等三十五人白金各二百两钞一百三十锭文绮四疋千百户镇抚王英等各赐白金文绮钞有差

○戊辰宴征北诸将于奉天殿  上谓诸将曰元运既终天命归朕于今二十余年而残胡无知犹立王庭欲为不靖故命尔诸将征之尔等克用朕命以底成功漠北遂空边庭无警民息转输之劳军无战伐之苦四海晏然尔等可以坐享富贵矣诸将顿首谢曰自汉唐以来夷狄常为中国患或要以和亲或赂以货宝然其心谲诈反覆无常终为边害今  皇上威德覆被区夏仁义所感罔有不怀况神谟庙筭包括无遗故臣等得以汛扫腥膻效犬马微劳  陛下不以慢师为责而重加赏赍臣等仰荷恩宠无以报称  上悦赋平胡诗二章命群臣和之

○封后军都督府都督佥事孙恪为全宁侯诰曰夫勋旧世禄之家而能始终无过建功立名者自古至今厥惟艰哉尔孙恪父兴祖开国将臣四征强敌实有功能朕念不忘俾尔常居左右以观厥成又数年复授尔职谨敏小心未尝有过近者命参大将出师北征乃能奋勇克成厥功以显尔考可谓忠孝之臣矣呜呼继世显荣勤劳无二既成世禄之功宜受无穷之福今特封尔为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柱国全宁侯食禄二千石以及子孙世世尔尚益加敬慎以保禄位传于永久钦哉

○思州宣慰使田琛遣其弟琦来贡马诏赐文绮钞锭

○己巳以指挥同知张春为前军都督府都督佥事罗楫为中军都督府都督佥事茅鼎为后军都督府都督佥事

○庚午皇第二十九孙悦火廉生蜀王世子也

○是月御制谕武臣敕一曰守边之将抚军以恩二曰边境城隍务宜高深三曰修筑城池葺理以渐四曰操练军士习于闲暇五曰军士顿舍勤于点视六曰体念军士毋得加害七曰事机之会同僚尽心八曰沿海卫所严于保障凡八条颁之将士永为遵守九月壬申朔航海侯张赫督江阴等卫官军八万二千余人出海运粮还自辽东

○除授郡县官张士平等千四百余人赐以冠带袭衣

○乙亥贵州宣慰使霭翠以蠲其逋租上表谢恩贡马

○丙子给赐故元国公哈剌章男玉出忽儿秃哈白金一千二百五十两钞二百五十锭文绮帛各二十五疋

○丁丑敕五军都督府臣曰养兵而不病于农者莫若屯田今海宇宁谧边境无虞若但使兵坐食于农农必受弊非长治久安之术其令天下卫所督兵屯种庶几兵农兼务国用以舒古之良将若赵充国辈皆以此策勋当时垂名后世其藩镇诸将务在程督使之尽力于耕作以足军储则可以继美于古人矣尔都督府其申谕之

○戊寅定中外卫所马步军士服色惟驾前旗手一卫用黄旗军士力士俱红胖袄盔甲之制如旧其余卫所悉用红旗红胖袄凡胖袄长齐膝窄袖内实以绵花旗帜各分记号用青蓝为边玄黄紫白间色俱不许用凡为旗帜衣装布绢绵花苏木枣木之类皆官给之毋令军士自备

○辛巳  上以乃儿不花在边遣使谕山西北平二都司练兵以防之

○壬午升水军左卫指挥佥事马俊为中军都督府都督佥事

○癸未田州府知府岑坚遣其侄烈等上表贡马

○赐  燕府长史朱复致仕复凤阳寿州人洪武初以贤良官取赴京选入内府教书洪武三年二月授国子助教六年九月迁  燕相府参军七年升长史十一年拜本府左相十三年三月罢相府官改为本府长史至是以年老致仕

○乙酉辽东都指挥使司送故元来降辽王并其臣属四十九人来朝贡马○湖广黄道溪等处长官司梁思礼等贡马

○丙戌秦王樉晋王  今上周王橚楚王桢齐王榑湘王柏鲁王檀潭王梓来朝

○封故乐浪公濮英子玙为西凉侯诰曰朕惟古者人臣尽事君之心坚许国之志其或临于不测之难则不贪身而丧节宁杀身以成仁故能垂名久远泽及子孙尔濮玙父英往者从征沙漠陷身虏庭守义不屈虽负败军之罪能怀死节之忠念其初心良可哀悯朕既加恤典兹特封尔玙为钦承父业推诚宣力武臣柱国西凉侯食禄二千五百石以及子孙世世尔尚思乃父之艰难以忠立志以礼律身永保禄位传之后人尔其敬哉

○四川乌撒军民府土酋叶原长献马三百匹米四百石于征南将军西平侯沐英靖宁侯叶昇以资军用先是  上命以白金于其境内市马故原常以是来献且言欲收集土军从征英等以闲诏从之并免其市马

○真腊国遣其臣柰茅俚等贡象二十八只象奴三十四人番奴四十五人谢赐印恩也诏赐使臣衣钞有差

○撒马儿罕驸马帖木儿遣回回答术丁等五十九人来朝贡马三百匹驼二只诏赐白金人六十两及钞有差

○丁亥琉球国中山王察度山北王帕尼芝遣其臣甚模结致等上表贺  天寿圣节贡马赐来使钞有差

○己丑  天寿圣节  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晏群臣于奉天华盖二殿

○庚寅广西太平思明等府进象

○改荆州卫为荆州左护卫

○夜有星二其一起自室宿西行至天市垣内宗星没一小星随之其一起自壁宿东南行至土司空傍没后有一小星随之

○辛卯贵州水西土官霭晖等进马诏赐钞三百四十锭○壬辰秦晋等九王还国赐其从官将士钞有差

○给赐故元指挥那木罕等一十七人钞各二十锭罗衣一袭

○癸巳以监察御史郑赐为湖广布政使司试左参议翰林院检讨吴文为试右参议

○故元将哈刺海等并阿劄失里来降赐白金五十两钞三百五十锭绮衣四十二袭

○金筑安抚使密定遣其子德弟贡马诏赐钞一百锭通事以下有差

○越州土酋阿资与罗雄州营长发束等叛命总兵官西平候沐英会征南将军頴国公傅友德将兵讨之阿资者土官龙海子也越州夷言为苦麻部元末龙海居之部属俱罗罗种王师征南时英驻兵其地之汤池山谕降之龙海遂遣子入朝诏以龙海为是州知州寻即为乱英以计擒之徙居辽东至盖州病死阿资继其职益桀骜梗化至是叛

○地震日上有真黄气○甲午景川侯曹震靖宁侯叶昇领兵分讨东川叛蛮

○诏更定岁贡生员例府学岁一人州学二岁一人县学三岁一人  上谓礼部尚书李原名曰昔人有言不素餋士而欲求贤譬犹不琢玉而求文采夫天下未尝无贤才顾餋之之道何如耳尝命天下学校凡民间子弟愿遣入学者听复其身家今定岁贡之例必资性淳厚学问有成年二十以上者方许充贡尔礼部其申明之

○故元司徒阿速知院琐住率所部官属八十一人来降

○乙未指挥同知张泰等讨捕潮惠等州贼众禽获一千三百五十九人抚安信丰等县陷贼良民一千四百九十九户

○丙申赐秦府左长史文原吉致仕

○夜太阴行太微垣

○戊戌  上以内外卫所军伍有缺遣人追取户丁往往鬻法且又骚动于民乃诏自今卫所以亡故军士姓图籍送兵部然后照籍移文取之毋擅遣人违者坐罪寻又诏天下郡县以军户类造为册具载其丁口之数如遇取丁补伍有司按籍遣之无丁者止自是无诈冒不实役及亲属同姓者矣

○己亥太阴犯亢宿

○庚子给赐故元司徒阿速等并千百户军士一百六十三人白金三千六百三十两钞四千八百锭文绮二百一十六疋帛如之绮罗布衣共五百五十一袭

○改建历代帝王庙于鸡鸣山之阳命崇山侯李新董之

○是月置中湖铜鼓新花亮寨黎坪四守御千户所隶五开卫

猜你喜欢
  卷一百九十·列传第八十七·柯劭忞
  卷十一 后燕录·崔鸿
  卷十六·吴广成
  皇清开国方略卷十九·阿桂
  卷之一千二百八十二·佚名
  卷之六百八十七·佚名
  ●江南闻见录·佚名
  ◎土布大面俭德规人·宣南吏隐
  第一五九手摹结状光绪十四年四月一一三二三—二九·佚名
  卷五十八·傅恒
  世家卷第四十一 高丽史四十一·郑麟趾
  太祖孝慈高皇后传·张廷玉
  卷一百七十二·雍正
  职官三八·徐松
  七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初集卷三十六·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初集卷三十六古今体七十一首【丙寅八】三箭山龙泉关侧崇崖竦峙康熙二十二年我圣祖经此勒马而射连飞三矢直逾岩顶居民遂呼其处为三箭山经过其下仰维扬之烈蹟切如在之溯思不愧无文因成有述柔弓长箭夙

  • 陵阳集补钞·吴之振

    韩驹恭赋御画双鹊图君王妙画出神机,弱羽争巢并占时。想见春风鳷鹊观,一双飞上万年枝。舍人簪笔上蓬山,辇路春风从驾还。天上飞来两乌鹊,为传喜色到人间。戏作冷语石崖蔽天雪塞空,万仞阴壑号悲风。纤絺不御当元冬,霜寒堕落冰

  • 山谷外集诗注卷十一·黄庭坚

    <集部,别集类,北宋建隆至靖康,山谷外集诗注> 钦定四库全书 山谷外集诗注卷十一 宋 黄庭坚 撰 史 容 注 已未过太湖僧寺得宗汝为书寄山蓣白酒长韵诗寄答 从学晚闻道【庄子曰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谋官无见功

  • ●明朝小史卷十一 正德纪·吕毖

    ○猪与朱同 帝以猪字声音,同于朱字,犯御姓,令天下禁杀猪。 ○勉起堂 伶官臧贤,颇解音律,能作小词为帝所眷,得赐殊服。尝奉敕祠于泰山,摄卯而行,后乞骸归西山,号雪樵,寻被召用,特赐堂名日勉起。 ○雪中表信 臧贤得宠时,中外官僚,争

  • 卷之九百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八百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史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一百八十·佚名

      康熙三十六年丁丑二月壬午朔钦天监豫奏日食分数上谕大学士等曰日食虽人可豫算然自古帝王皆因此而戒惧盖所以敬天变修人事也若庸主则诿诸气数矣去年水潦地震今又日食意必阴盛所致岂可谓无与于人事乎。可谕九卿如

  • 通志卷八十三下·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宗室传第六下梁武帝八男昭明太子统【子欢 欢子栋 誉】豫章王综 南康简王绩【子会理 通理 义理】庐陵威王续【子应】邵陵王纶【子坚确】武陵王纪【子圆照 圆正 圆肃】

  • 通志卷二十四·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年谱第四南北朝年谱(图略)

  • 难势第四十·韩非

    慎子曰:‘飞龙乘云,腾蛇游雾,云罢雾霁,而龙蛇与螾螘同矣,则失其所乘也。贤人而诎于不肖者,则权轻位卑也;不肖而能服于贤者,则权重位尊也。尧为匹夫不能治三人,而桀为天子能乱天下,吾以此知势位之足恃,而贤智之不足慕也。夫弩弱而

  • 第二章&nbsp;中国哲学的背景·冯友兰

    在前一章 我说过,哲学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在思想的时候,人们常常受到生活环境的限制。在特定的环境,他就以特定的方式感受生活,因而他的哲学也就有特定的强调之处和省略之处,这些就构成这个哲学的特色。就个

  • 卷上·佚名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游行至彼末利城中。与刍众。而共集会。时彼城中。有一净信优婆塞。亦名末利。於其城内。新造一舍。种种严饰。清净宽广。是舍先未曾有。沙门婆罗门等。安止其中。时末利优婆塞。闻佛世尊与刍众游行至

  • 菩提道次第略论卷第二·宗喀巴

    丙二正取心要之法如何分二,丁初于道总建立生起决定,丁二正明受持心要之法。 初又分二,戊初三士之道摄一切圣教之理,戊二显示从三士门次第引导之相。 今初一切佛陀,从初发心,中积资粮,最后现证正遍知觉,是皆惟为饶益有情,故说

  • 发扬佛化以济现世界之恐慌·太虚

    ──十四年十月在神户欢迎会讲──同人等此次赴东亚佛教大会,道经贵地,承贵会招待之殷,实深感谢!同人此次以纯粹佛教之资格,赴东亚大会,其宗旨即在与贵国之佛教同胞谋真实之亲善,扬我佛之真光而救世界之战乱,非惟瞻仰贵国之佳

  • 范文忠集·范景文

    明代诗文别集。范景文著。范景文所著诗文有《味元堂疏稿》、《忠仁堂存稿》、《玉静阁存稿》、《且园存稿》、《澜园存稿》、《餐冰斋诗稿》。其子范毓秀与其甥王孙锡等合编为《范文忠公初集》,凡12卷,于清康熙四十年

  • 老君二十七戒·佚名

    中国道教道德戒条。据《云笈七签》卷三八,分为上九戒、中九戒、下九戒。其内容为:勿费用精神;勿食含血之物、乐其美色;勿伤王气;勿贪宝货;勿忘道;勿为妄动;勿枝形名道;勿杀生;勿贪功名。此为上九戒。勿为耳目鼻口所娱

  • 周易参义·梁寅

    十二卷。元梁寅撰。寅字孟敬,新喻(今属江西)人。元末明初经学家。世业农,家贫。寅自力于学,淹贯百家。元末召集庆路儒学训导,以亲老辞。明初征召天下名儒修述礼乐,寅在礼局中讨论精审,诸儒皆推服。书成,将授以官,复以病辞归,结

  • 往生净土忏愿仪·遵式

    全一卷。宋代遵式(964~1032)撰于大中祥符八年(1015)。又称往生净土忏仪。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本书依据大无量寿经、称赞净土经等诸经,揭示十种行法:严净道场、方便法(入道场之方便法)、正修意、烧香散花、礼请法、赞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