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灭十方冥经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一时佛游于迦维罗卫释氏精庐尼拘类树下。与大比丘众俱。比丘千二百五十人。诸菩萨无央数。佛以明旦著衣持钵。与诸比丘眷属围绕入城分卫。时有释种幼少童子。名面善悦。严驾车乘晨朝出城。遥见世尊与诸圣众。而俱发来至于佛所。下车步进稽首佛足。右绕三匝却住一面。时面善悦忧戚低头。佛以预知故而问言。童子所奏。而早出城心怀忧灼颜色惨戚。面善悦白佛言。唯天中天。今我二亲身不安和。横为人非人所见侵娆昼夜寤寐不得宁息。出入行步亦见逼恼。又我之身虽处大国。遭此困厄穷苦无赖。窃自思惟不知何计。不审当设何等方便。假遇怨贼。或遭非人妖蛊奸邪。无以防护。唯愿世尊。告示以法随时救济令无娆害。佛告面善悦。谛听谛受善念持之。当为汝说拥护之法。时释幻童子受教而听。佛言东方去此过于八千那术佛土。有世界名拔众尘劳。其佛号等行如来至真等正觉。今现在说经法。人若东行先当稽首归命供养于东方佛。则无恐惧莫敢侵娆。所欲游行有所兴作。悉当如愿志未曾乱。如心所念辄得成就。佛时颂曰。

  先奉最正觉  等行大圣人

  然后东向行  尔乃无恐惧

 

  佛告童子。南方去此过于十亿百千佛土。有世界名消冥等要脱。其佛号初发心念离恐畏归超首如来至真等正觉。今现在说经法。若欲南行。当遥稽首归命彼佛尔乃发进。一心专念意不离佛。则无恐惧不遇患难。佛时颂曰。

  已离于众想  童子当修是

  若行至南方  不复遇恐惧

 

  佛告童子。西方去此如恒河沙诸佛刹土。有世界名善选择。其佛号金刚步迹如来至真等正觉。今现在说经法。若欲西行。先当讲说思惟本净之法。永无所见无起无灭寂然清净。先当稽首礼于彼佛一心归命尔乃发进。则无恐惧不逢患难。佛时颂曰。

  诸法无所生  亦无有所灭

  晓了知此者  则为无恐畏

 

  佛告童子。北方去此过二万佛土。有世界名觉辩。其佛号宝智首如来至真等正觉。今现在说经法。若欲北行设在家居。稽首作礼归命彼佛尔乃发进。则无恐惧不遇患难。佛时颂曰。

  若在于家中  一切诸居业

  所有赍北行  则无所畏惧

 

  佛告童子。东北方去此过于百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持所念。其佛号坏魔慢独步如来至真等正觉。今现在说经法。又彼如来诣佛树下适一心坐。化于三千大千世界诸魔官属及诸魔天。悉劝立之于不退转。当成无上正真之道。是为如来诣树下时之所感动。若诣东北方。当遥稽首归命彼佛然后乃进。所在获安则无所畏佛。时颂曰。

  始从初发意  则降伏魔兵

  心常念此佛  寻便无恐惧

 

  佛告童子。东南方去此过二恒河沙等佛土。有世界名常照曜。其佛号初发心不退转轮成首如来至真等正觉。今现在说经法。其如来本为菩萨时。常兴众行不退转轮义。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不乱成就智慧。是为如来本为菩萨时之所感动。若东南行先当稽首五体投地一心归命。然后乃进则无恐惧。佛时颂曰。

  先五体作礼  然后乃出家

  在欲所至到  则不逢贼害

 

  佛告童子。西南方去此过于八万佛土。有世界名覆白交露。其佛号宝盖照空如来至真等正觉。今现在说经法。若西南行。先当稽首彼方如来。以华遥散念于无相。然后乃进则无恐惧。佛时颂曰。

  供养等正觉  以华而奉散

  用无相之心  则无有恐惧

 

  佛告童子。西北方去此过六恒河沙佛之刹土有世界名住清净。其佛号开化菩萨如来至真等正觉。今现在说经法。其佛国土清净无秽。亦无爱欲无有女人离于五欲。若西北行。先礼彼佛自归悔过净修梵行。然后出家则无恐惧。佛时颂曰。

  先当修梵行  然后出于家

  安隐不遇贼  所在无众难

 

  佛告童子。下方去此过九十二垓佛之刹土。有世界名念无倒。其佛号念初发意断疑拔欲如来至真等正觉。今现在说经法。若欲坐时若夜卧时。念斯如来稽首自归。常以普慈念救众生。然后坐卧则无恐惧所愿必果。佛时颂曰。

  普慈念众生  定坐若卧眠

  于梦若寤寐  则无有恐惧

 

  佛告童子。上方去此过六十恒河沙等佛土。有世界名离诸恐惧无有处所。其佛号消冥等超王如来至真等正觉。今现在说经法。若从坐起。常礼彼佛自归供养。常怀慈心愍于众生。然后起行则无恐惧。在所至奏则获吉安。用是念故常得拥护。佛时颂曰。

  常怀慈等心  愍于众生类

  用哀群生故  则无有恐惧

 

  佛告童子。汝当谛受此诸佛名奉持思惟怀抱在心。所欲至到则无危难。面善悦释种童子前白佛言。我已奉受此诸佛名。怀抱在心思惟奉行。其事无量自立己心。我见十方无所蔽碍。如今向者世尊所说。宣传经道及诸佛名。皆如所闻审谛无异。时彼众会满百千人闻佛所说。皆从坐起整服长跪而白佛言。如来至真等正觉大慈普覆。乃为我等说此经典。我及一切皆见诸佛。内外通彻无有阴冥。如佛所说无有异也。

  于是舍利弗前白佛言。此族姓子等。得眼清净何其速疾。睹见诸佛无所挂碍。功德之力乃如是乎。为是诸佛威神所接。将自宿命福勋所致耶。佛语舍利弗。是佛威神亦本功德也。尔时佛放大光明普照十方。地即大动天散华香。箜篌乐器不鼓自鸣。贤者阿难即从坐起。更整衣服长跪叉手前白佛言。于今何故。现大光明无所不照。地复大动天散华香。佛告阿难。汝为宁见满百千人叉手自归佛前者不。阿难对曰。已见世尊。佛言。此百千人以是德本所兴立行。无央数劫不归恶趣。各各更历恒河沙等世界。为转轮圣王主四天下。一作圣王常见诸佛。而得由已志愿如意。然后于世当得成佛。号曰立眼清净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为佛众祐皆同一字。各各异界而成其道。佛适授此诸族姓子决。应时地神及虚空神。佥然举声而称扬曰。斯诸族姓功德无量。其声乃彻于四天王忉利天炎摩天兜术天不憍乐天化自在天。乃至魔界上通梵天。及第二十四阿迦腻吒天。悉共歌叹难及难及至未曾有。诸佛世尊威恩可济巍巍堂堂乃如是乎。劝发显化诸族姓子而授其决。当成无上正真之道。慧无挂碍普见悉达。面善悦释种童子前白佛言。今此经典号名云何以何奉持。佛告童子。此经名曰灭十方冥。所以者何。念十方佛一心自归。心中坦然如冥睹明无复恐惧。是故名曰灭十方冥。当奉持之。又复名曰如来所叹。当奉持之。又复名曰了无相法。又复名曰空无所有。殷勤执持。佛告童子。假使有人受此经典。持讽诵读为他人说。具足备悉令不缺减速成所愿。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此经而讽诵读终无恐惧。若到县官不见侵抂。若行贼中不见危害。若行大火中即为消灭。若行水中终不没溺。天龙鬼神阿须轮迦留罗真陀罗摩休勒。弊恶之神及余众鬼人若非人无敢触者。师子虎狼猛兽熊罴无敢近者。饿鬼魍魉及反足鬼溷边诸鬼无能娆者。亦无所畏。若在闲居旷野树下露地独处。则为如来之所建立而见拥护。若族姓子族姓女。受此经典持讽诵读书着经卷者。已曾供养过去诸佛。殖众德本所作功德欲办。

  尔时佛告贤者阿难。假使有人今面见佛。至心供养衣被饮食床卧之具病瘦医药。不如有人受持是经书讽诵读载著竹帛为他人说。则为具足供养于佛。时天帝释与无央数诸天俱来。各赍天华供养散佛。而白佛言。吾当将护持此经者。四天王及上诸天。各赍华香以供养佛。各白佛言。我当拥护族姓子女受此经典持讽诵读为他人说若著竹帛载持经卷者。所在游居周匝营护。令无伺求得其便者。

  佛说如是。天帝释众。面善悦释种童子。及四天王天龙鬼神阿须伦世间人。闻经欢喜作礼而退。

  佛说灭十方冥经

猜你喜欢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三十卷·湛然
  宝行王正论一卷·龙树
  卷五百三十七·佚名
  思益梵天所问经卷第四·佚名
  卷第四十九·志磐
  四分律卷第二十二(二分之一明尼戒法)·佚名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 第十六卷·佚名
  卷第二十一·道宣
  成唯識論卷第六·欧阳竟无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第九·智顗
  菩萨本生鬘论卷第二·佚名
  卷之二十二·别庵性统
  善見律毗婆沙卷第二·欧阳竟无
  宗镜录卷第八十一·延寿
  上一下·元照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宗室四王三侯列传第四·范晔

    齐武王縯 子北海靖王兴 赵孝王良 城阳恭王祉 泗水王歙 安成孝侯赐 成武孝侯顺 顺阳怀侯嘉齐武王縯字伯升,光武之长兄也。性刚毅,慷慨有大节。自王莽篡汉,常愤愤,怀复社稷之虑,不事家人居业,倾身破产,交结天下雄俊。莽

  • 第十一回 降真龙光韬泗水 斩大蛇夜走丰乡·蔡东藩

      却说秦二世元年九月,江南沛县地方,有个丰乡阳里村,出了一位真命天子,起兵靖乱,后来就是汉朝高祖皇帝,姓刘名邦字季。父名执嘉,母王氏,名叫含始。执嘉生性长厚,为里人所称美,故年将及老,时人统称为太公。王氏与太公年龄相等,

  • 第十一回 商垫款熊秉三受谤 拒副署唐少川失踪·蔡东藩

      却说国务总理唐绍仪,正因借款交涉,受了银行团代表的闷气,心中非常懊恼,凑巧来了一个阁员,看官道是何人?便是新任财政总长熊希龄。希龄字秉三,湖南凤凰厅人,素有才名,时人呼为熊凤凰,此时来京任职,当由唐总理与他叙谈,把借款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七十·佚名

    废帝郕戾王附录第八十八景泰七年九月戊辰朔 太上皇帝居南宫 命右佥都御史陈泰巡抚南直隶苏州松江等处时泰在扬州疏浚河道巡抚南直隶都御史邹来学卒户部以闻故命泰代之○夜昏刻有流星大如盏色赤尾迹有光起紫微东藩内西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十八·佚名

    弘治元年九月辛酉朔翰林院检讨杨时畅丁忧眼阕复除原职○壬戌总督漕运兼巡按凤阳等处左副都御史秦纮奉例考察请黜老疾等官凤阳府知事王英等八十四员吏部覆奏从之○降狭西都指挥佥事康永为西安卫指挥使不得管军管事坐守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一 文苑传八·纪昀

    文苑传宋 【五】○宋五梅尧臣 江休复 苏洵章望之 王逢孙唐卿黄庠杨寘唐庚【伯虎】 文同杨杰贺铸刘泾鲍由黄伯思梅尧臣江休复苏洵章望之王逢孙唐卿黄庠杨寘唐庚 【唐伯虎】文同杨杰贺铸刘泾鲍由黄伯思△梅尧臣梅尧

  • 通鉴纪事本末卷三十五下·袁枢

    宋 袁枢 撰朋党之祸唐穆宗长庆元年翰林学士李德裕吉甫之子也以中书舎人李宗闵甞对防讥切其父恨之宗闵又与翰林学士元稹争进取有隙右补阙杨汝士与礼部侍郎钱徽掌贡举西川节度使段文昌翰林学士李绅各以书属所善进士于

  • 卷之末·沈有容

    (附)家言赠出塞(四首)宁海颂(十二章章八句)为仲兄五十初度纂(有序)赠出塞(四首)叔懋学一骑乘春出玉门,长安明月照离尊;丈夫莫负封侯骨,须定天骄报主恩。其二尔自吾家千里驹,霜蹄汗血羡长驱;一逢伯乐空群日,嘶向胡天夜月孤。其三从来壮

  • 卷四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通礼卷四十五凶礼周官凶礼有五丧居其首昭慎终也唐显庆礼删国恤之条后世遂末由详考厥制下逮臣庶罕得遵循或泥古而失其情或从俗而违于义者有之我朝孝治光昭与成周嫓美三年之丧自天子达于庶人其间称

  • 卷九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九十四王礼考后妃命妇以下首饰服章制度【臣】等谨按宋后妃命妇以下首饰服章制度宁宗以後可见於史者惟理宗绍定三年有出封桩库缗钱二十万制皇后褘衣事然亦无关於制度也若辽史所载自太宗大

  • 谷梁折诸卷首·张尚瑗

    <经部,春秋类,三传折诸__谷梁折诸钦定四库全书谷梁折诸卷首  兴国县知县张尚瑗 撰先正评说宣帝闻卫太子好谷梁问韦贤夏侯胜史高皆鲁人言谷梁本鲁学公羊乃齐学也宜兴谷梁自元康中始讲授郎十人至甘露元年积十余嵗皆

  • 佛说方等般泥洹经卷上·佚名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哀泣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游鸠夷那竭国双树间力士所生处。时佛欲般泥洹。告贤者阿难言。多陀竭出于山间。般泥洹时本瑞云何。如今日宁见闻丛树间感应不乎。答吾所问。尔时阿难以偈答佛言

  • 俱舍论疏 第二十二卷·法宝

    俱舍论疏 第二十二卷沙门法宝撰分别贤圣品第六之一云贤圣者。说文云。有多才行。谓之为贤。桂苑珠丛云。无事不通。谓之为圣。依仁王经。地前为贤。地上名圣。经云三贤.十圣故。依此论云。圣谓已得无漏道生。远

  • 卷第四十九·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四十九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临济宗南岳下二十世径山范禅师法嗣袁州仰山雪岩祖钦禅师浙之婺州人。五岁出家。十六薙染。十八行脚。初参双林远

  • 卷之二·别庵性统

    续灯正统卷二 南海普陀嗣祖沙门西蜀 性统 编集 临济宗 大鉴下第十六世 昭觉勤禅师法嗣 宁波府育王山佛智端裕禅师 绍兴府钱氏子。吴越王后裔也。生而岐嶷。眉目渊秀。十四驱乌大善寺。十八得度受具。往依净慈一。

  • 月江和尚语录序·月江正印

    前鸡足山师弟比丘 正澄 述原夫。真理无当。至音绝常。然理无不周。音无不备。扩而充之。必待旷世开士出焉。师之语要。真理至音之谓乎。廓洪机之自在也。若海潮之洒雪。迅玄辩之自然也。类天鼓之訇霆。乾乾纲宗。罔

  • 医法圆通·郑钦安

    综合类著作。清郑寿全撰。四卷。成书于同治十三年(1874)。首论用药弊端,倡治病辨证之理全在阴阳虚实四字,告诫医者深究医理,切莫做庸医杀人。后分症详述辨治之法。卷一、二为杂病、妇、儿等科; 卷三、四为伤寒、时病

  • 听秋声馆词话·丁绍仪

    词话。清丁绍仪撰。二十卷。绍仪有《清词综补》已著录。是编自序撰于同治八年(1869),成书当在此间,约二十万字。广涉明、清词坛逸事,对诸多未见别人论及之作家、作品,有恰切评论。论词以浙派为根基,对朱彝尊的《词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