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

  高氏,讳季兴,字贻孙,峡州峡石人也,东魏司徒昂之后,幼好武而有胆气。乾符末,所在寇贼竞起。时梁祖为元帅,专征伐,潜有飞扬跋扈之志,思得义勇者与之同力。时季兴潜察之,乃谒梁祖于郊。梁祖见之,悦,寻拔为制胜军使。其后,累从征讨,以功授宋州团练使。未几,移授荆南兵马留后。及梁祖禅代,正拜江陵尹兼管内节度观察处置等使。季兴以江陵古之重地,又当天下多事,阴有割据之志。乃大兴力役,重筑城垒,执畚者逮十数万人,皆将校宾友负土助焉。其郭外五十里坟冢,皆令发掘,取砖以甃之。及土功毕,阴惨之夜,皆闻鬼哭,鬼火数起,将扑之,奄然而灭。如此者,累月方定,论者以为发掘坟冢,使幽魂不安故也。

  时诸侯争霸,急于用人。进士梁震登第后,薄游江陵,季兴请为掌书记。震性抗直,临事敢言。时庄宗反正,下诏征诸侯王入觐。季兴忻然,奉诏将行,震谏曰:“朝廷自反正后,有吞并诸侯之心。若我缮甲以自守,犹恐不保其地,况敢抛弃军国,千里入觐哉?且又今之诸侯为梁朝旧人者唯公耳,安知朝廷不以仇敌相待耶?幸望图之,无使怀王之患复见于今日也。”季兴曰:“吾计决矣!多言奚为?”及至,庄宗果欲留之。及归,值夜,将吏、父老出迎于郊外,季兴乃握震手曰:“不听君言,几葬虎口。”初,季兴方对,庄宗谓之曰:“今天下负固不服者,唯吴与蜀耳。联今欲先有事于蜀,而蜀地险阻,尤难之。江南才隔荆南一水耳,朕欲先征之,卿以为何如?”季兴对曰:“臣闻蜀国地富民饶,获之可建大利,江南国贫,地狭民少,得之恐无益。臣愿陛下释吴先蜀。”时庄宗意欲伐蜀,及闻季兴之言,大悦。未俞年,庄宗伐蜀,季兴私自喜曰:“此吾以计绐之,彼乃信而用耳。”未几,遣使册季兴为南平王。秀兴谓震曰:“此恐吾与蜀连衡故也。”及蜀破,书至,季兴方食,落箸而叹曰:“此吾之失计也!所谓‘倒持太阿,授人以柄’。”梁震曰:“大王勿忧,今蜀虽破,未必为福。”未几,庄宗宴驾,果再乱,一如梁震之言。初,季兴尝从梁祖出征,引军旦发,至逆旅,未晓,有一妪秉烛开门而迎,其礼甚谨。季兴颇疑而问之,妪对曰:“妾适梦金甲人推门呼曰:‘宜速起,有王者来。’及起开门,果有君子至,岂非所谓王者邪?所以不敢亵慢耳。”季兴大悦。后果然。洎季兴卒,从诲立,震独不悦,谓所亲曰:“先王平生与吾相见,兄弟之不若也。今日之下,安能屈节北面,复事其子邪?”于是求解职,退处于郊外,灌园鬻蔬为别业,称处士。每从诲以事召至府,则倒跨黄牛,往往直造厅事前。呼从诲不以官阀,止称“大郎君”而已。从诲以其先王旧人,不忍以过杀之。

  有李载仁者,唐室之后也,唐末避乱于江陵,季兴署为观察推官。载仁自负文学,常感季兴见知,每从容接侍,不为少礼。然为性迂缓,一日将赴季兴召,方上马,无何,部曲相殴,载仁怒,且命急于厨中取饭并猪肉,令相殴者对餐之。仍令军将戒之曰:“如敢再犯,必当于猪肉中加之以酥!”闻者无不笑之。

  及从诲嗣立,有孙光宪者,本成都人也,旅游江陵,方图进取,从诲辟之,用为掌书记。自是,凡笺奏收檄,皆出其手,载仁尸位而巳。由是,载仁遂与光宪有隙,光宪犹能避之,故论者多光宪。光宪每患兵戈之际,书籍不备,遇发使诸道,未尝不厚赍金帛购求焉。于是三年间收书及数万卷,然自负文学,常怏怏如不得志,又尝慕史氏之作,自恨诸侯幕府不足展其才力,每谓交亲曰:“安知获麟之笔,反为倚马之用?”因吟刘禹锡诗曰:“一生不得文章力,百日空为饱暖家。”

  有梁延嗣者,复州景陵人,唐天成中,将兵守复州监利。季兴之入觐也,庄宗欲杀之,既而逃归,益怀怨愤,遂以兵攻取复之监利、星沙二县。延嗣兵败,为季兴所获。至从诲既立,擢为大校,遂承制,授归州刺史。未几,又迁复州团练使,仍掌亲军。延嗣虽起非行阵,自以累典戎事。才年十九,讳健儿士卒之语,每聚谈,或有伤犯之者,往往交游变为仇雠。光宪与延嗣年甲相亚居,常自谓筋力不衰。一旦赴球场,上马左右扶持者甚众,延嗣且在后笑曰:“孰谓大卿年老而弥壮?观其上马轻健,良由扶持者众尔!”光宪乃回顾曰:“非因众扶,盖是老健。”延嗣不胜愤怒。论者以此少之。

  有王惠范者,平江军节度保义之子,美风仪,好读书。初,保义之奔荆南也,季兴以为行军司马。未几,生惠范,及长,以门荫为文学,累迁观察推官。从诲立,以女妻之,且以惠范本家将子,欲使自幕府事,掌内外军政。惠范为人,闲谈不羁,闻之不悦,入告从诲,且辞之。自是复以从诲为不知已,至军国之事,皆不参预,但以金帛购求古书图画,日以披玩为志焉。

  建隆三年,武安军节度使周行逢薨,子保权嗣位。衡州刺史张文表不服,举兵反,直入长沙,杀行军司马廖简。保权惧,告急朝廷,乞王师为援。朝廷遣宣徽使李处耘,领兵万余人救之。李以路由江陵,虑继冲不测,先遣使谕之曰:“比者王师救应,东道之主,诚在足下。然利在急速,故不淹留,但假一向道,使于城外经过,幸矣!”继冲将许之,犹豫未决。有大校李景威者,素勇悍,越次白继冲曰:“兵尚权变,城外之说实不可信。以臣观之,彼实欲乘衅伐我耳!况今精兵数万,自先王已训练备矣,景威虽不才,愿尽以相付,不顾性命,为大王拒之!”继冲闻之,曰:“事未可知,尔勿忧也。”及王师至,果如景威之言。继冲大惧,乃不得已,出郊迎王师。且请李公乞上表入朝,李公飞骑以闻,天子大悦,遣使就除继冲徐州节度使,便道赴任。盖孙光宪之谋也。景威以其不用己谋,遂扼喉而死,继冲闻而伤之。先是,荆南尚使瓷器,皆高其足,而公私竞置用之,谓之高足碗。至大军一临,举族东迁,高足之谶,一朝应之。盖由天命,信矣哉!

猜你喜欢
  卷六十四·表第二·皇子表·脱脱
  前汉孝文皇帝纪上卷第七·荀悦
  第四十九回 恋爱妃密誓长生殿 宠胡儿亲饯望春亭·蔡东藩
  平定三逆方略卷四十九·佚名
  卷之二百八十九·佚名
  卷之九·佚名
  ●绎史摭遗卷十五·温睿临
  第四○保结状光绪六年三月十一日一一二○五-一○·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三 列传六十三·纪昀
  卷十二·司马迁
  鲁褒传·房玄龄
  高尚传·刘昫
  卷二百三十八·杨士奇
  卷二十八·黄训
  第六十二章 竞选副总统的动机与筹备经过·李宗仁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李师中·唐圭璋

      师中字诚之,楚丘人。大中祥符六年(1013)生。庆历二年(1042)登进士。仁宗朝,提点广西路刑狱。历天章阁待制、河东都转运使。贬和州团练副使安置,稍迁至右司郎中。元丰元年(1078)卒,年六十六。有李诚之集,不传。   菩萨蛮  

  • 第三折·佚名

    (孛老同旦儿上)(孛老云)老汉王文用的父亲。自从孩儿做买卖去了,至今不见回还。天那,我这河南人多少在外做客的,怎么再没一个顺便稍封信儿来家也?(旦儿云)父亲且自宽心,这早晚回家也不见的。(邦老上,云)某乃铁幡竿白正。自

  • ●景德镇陶歌·龚鉽

    江南雄镇记陶阳。绝妙花瓷动四方。廿里长街半窑户。赢他随路唤都昌。离镇五里观音阁下。有江南雄镇坊。窑业多都昌县人。武德年称假玉瓷。即今真玉未为奇。寻常工作经千指。物力艰难那得知。陶有窑。有户。有工。有彩

  • 再不见雷峰·徐志摩

    再不见雷峰,雷峰坍了一座大荒冢, 顶上有不少交抱的青葱; 顶上有不少交抱的青葱,再不见雷峰,雷峰坍了一座大荒冢。为什么感慨,对着光阴应分的摧折? 世上多的是不应分的变态, 世上多的是不应分的变态;为什么感慨,对着光阴应分

  • 客中·徐志摩

    今晚天上有半轮的下弦月; 我想携着她的手, 往明月多处走—— 一样是清光,我说,圆满或残缺。 园里有一树开剩的玉兰花; 她有的是爱花癖, 我爱看她的怜惜—— 一样是芬芳,她说,满花与残花。 浓阴里有一只过时的夜莺; 她受了秋凉

  • 卷二百六十七·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六十七 明 曹学佺 编 元诗三十七 刘永之 秋怀 白日行西陆气候惨以凄沈沈夜未旦皎皎明月辉寒蛩响隂砌羁鸟鸣高枝耿耿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天道谅幽远人理固

  • ●素梅玉蟾·沈泰

    (勾余六桐叶宪祖编西湖林完沈泰评新安端木汪楷、明卿姚文谟阅) 正名宝二郎惊散姻缘,金三舅别聘婵娟。 凤司理登科归娶,杨素梅守志重圆。 △第一折 【满江红】〔生〕木落庭皋,楼阁外彤云半拥。偏则向凄凉书舍,早将寒送。眼角

  • 卷一百五十四·杨士奇

    八月辛丑朔 车驾至京师 上御奉天殿文武群臣上表贺○壬寅大宴文武群臣及从征将校 命礼部会文武大臣议将士功赏○交阯总兵官英国公张辅执送贼首陈季扩阮帅至京师伏诛○甲辰浚淮安府海州城南官河二百四十里○丙午免

  • 卷之一百三十五·佚名

    成化十年十一月壬子朔钦天监进成化十一年大统历 上御奉天殿受之给赐亲王及文武群臣颁行天下○以明日 万寿圣节遣驸马都尉蔡震杨伟谒告 长陵 献陵 景陵裕陵○太监黄赐传奉 圣旨升锦衣卫百户李克宣为世袭副千户○

  • 尉迟运传·令狐德棻

    尉迟运,是大司空、吴国公尉迟纲的儿子。从小精强干练,有志功名。魏大统十六年(550),由于父亲的功勋而封为安喜县侯,食邑一千户。孝闵帝登基,授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不久,孝闵帝被废,朝中议论,打算拥立世宗,于是命令

  • 卷一百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十四营建志三京城营建规制三【八旗仓厫 八旗教场 八旗礮厰 八旗火药厰】八旗仓厫海运仓在东直门内鞭子衚衕北口外镶黄旗地方原设厫四十五座内四座六间余俱五间计二百二十九间空基十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七十八·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八 洪武十九年五月乙卯朔,上谕吏部臣曰:“国家人才非一日所能造就,曩者,进士魏安仁等六人尝以过谪为浙江按察司书吏,使知自新,今已历年,恐为小人所侮,则终身丧志,虽欲改过,不可得矣。其召还用之

  • 卷三十·道世

    △住持灾第二十二(此有十部)▲述意部第一夫法不自弘,弘之在人。人通邪正,法逐人讹。将欲住持三宝,必须德行内充。律教一宗,兼先谙究。不惮劳苦,不好声誉,令遐迩道俗,欣心有据。界中行者,慕崇进业。缁素相依,法得久祝故《四分律》

  • 宗玄集·吴筠

    唐代诗文别集。吴筠撰。吴筠弟子曾私谥他为宗玄先生。《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为《吴筠集》10卷。现存为鲍廷博知不足斋抄本3卷,附录《元纲论》1卷。《内丹九章经》1卷。前有权德舆序。共载诗赋论119篇。鲍氏跋说:“世无

  • 香乘·周嘉胄

    二十八卷。明周嘉胄撰。周嘉胄,字江左,扬州 (今江苏扬州市)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著有 《香乘》。是书初成于万历戊午 (1618)年间,当时全书只有十三卷,书前有李维祯序言一篇。后来,作者认为是书简略,疏漏较多,广泛

  • 雅舍谈吃·梁实秋

    1985年初版。《雅舍谈吃》是梁实秋的一部散文作品集,初版收录文章64篇,每篇都以一种食物的名称为题目,篇篇精致,充满闲情逸趣,读来常常口齿生津,馋涎欲滴。梁实秋先生一生在饮食文化方面才华的集中展示。“馋,则着重在食物的

  • 徐闇公先生年谱·陈乃干

    本书(一册一○四面六二、四○○字)不分卷,陈乃干、陈洙纂辑。乃干,浙江海宁人;洙,江苏江浦人。两人阅历不详。此谱成于民国十四年,刊在徐着「钓璜堂存稿」之前。按暗公名孚远,暗公其号,晚号复斋,松江华亭人;明末几社六于之一。崇

  • 壹输卢迦论·龙树

    龙树菩萨造 元魏中天竺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   明一切法无常自体空,自体空不离无常,非离诸行而有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