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思明传
张思明字士瞻,祖先是获嘉人,后迁徙到辉州居住。思明颖悟超群,读书能日记千言。至元十九年(1282),由侍仪司舍人征召为御史台属官,又为尚书省属官。左丞相阿合马死后,世祖要追查他奸诈欺骗的罪行,召右丞何祖荣、左丞马绍进宫,思明为他们读文牍,从黄昏到黎明,帝听着竟忘了疲劳,说“:读的人吐音很像侍仪舍人。”右丞回答说“:正由舍人升为佐助。”帝很惊奇,说:“这个人可以重用。”第二天越级提拔任大都路治中,思明推辞,后改任湖广行省都事。
元贞元年(1295),任中书省检校后,六部无积压案件,升迁为户部主事。大德初,提拔为右司都事,当初江浙设立海道运粮万户府。授职的人害怕历险,不起程。思明请求给以优厚待遇,并写成命令。五年转迁吏部郎中。九年改任集贤司直。十年授江浙行中书省左右司郎中。十年春,两浙遭重灾,思明首先开仓救灾。
至大三年(1310),调迁两浙盐运使,还未就职,改入参议枢密院事,又改任中书省左司郎中。皇庆元年(1312)再任两浙盐运使,每年征收赋税都能超额。同僚请求增加赋税,思明说:“增额、减额,都不是不变的,万一以增加的为定额,是我求个人的荣誉而留下了百世的危害。”二年,征召为户部尚书,延..元年(1314),参议中书省事,三年授中书参知政事。
仁宗即位,僧人妙总统受宠,诏令中书,予他弟弟五品官爵。思明执意不从,帝大怒,召见,责问思明,回答说:“人才选拔是治天下的重要方面,小路一开,来的人就众多而杂乱,所以宁愿违诏定罪,不忍毁坏祖宗成法,使天下的人来窥视陛下的深浅。”帝暗自认为有理,可已经特许过,就说:“你可暂且答应,下不为例。”于是,思明任此人为万亿库提举,不定其官阶。时间长了,近臣妒忌他执法严峻刚直,一天天造成谗言离间,因而出任工部尚书,帝问左右的人:“张士瞻在工部该不会不乐意吧?”回答说“:主持事务同当初一样。”帝更赞叹,命令授给宣政副使。五年,任西京宣慰使。岭北守卫的战士大多贫困,遇上灾荒,引起事变,思明既用威力又有仁慈,才使边境安定。由于上疏陈述和林运粮十一条不便,帝用端砚和一尊好酒慰问他。
适逢左丞相哈散辞职,帝不允许,他请求更加坚决,帝问:“你为什么要辞职?”回答说:“我估量自己的才能太差,恐怕误了国事,一定要我任职,推荐一个人佐助我。”帝问:“是谁呢?我能听你的。”哈散说“:张思明。”当天就授给思明中书参知政事。帝到上都,在路上见到思明,帝慰勉他说:“你没有辜负我的委托,所以我采用哈散的话,又起用你。”不久,升左丞。
帝崩,英宗居丧,右丞相帖木迭儿管理政事,大杀无辜,气势汹汹。思明谏道“:先帝奉安刚毕,新君未立,恣纵杀戮,全国的人会说有反叛之心。万一诸王、驸马怀疑不来此,将怎么办?不能不深思熟虑。”大家都很忧惧,帖木迭儿大悟,说:“要不是左丞相提醒,几乎要误大事。”帝修建寿安山寺,监察御史观音保、琐咬儿哈的迷失、成王圭、李谦亨强谏,帝盛怒,杀了观音保、琐咬儿哈的迷失,把成王圭、李谦亨作为属吏,思明告诉丞相说“:进谏是御史的职责,自祖宗以来,不曾杀谏臣。”成、李既是属吏,应当按法论处,丞相极力说明道理,二人才从轻惩处。拜住任右丞相,与帖木迭儿各树朋党,残害忠良,思明怕惹祸,多次上表辞官,未准,后来被诬陷为不供给蒙古子女口粮,饿死四百人,于是罢官在家,闭门六年。
文宗天历元年(1328)起用为江浙行中书左丞相。正当陕西重灾,中书拨江浙盐运司赋税十万锭救灾。有吏劝说应给中书回话,赋税已交京师。思明说:“陕西灾民如无水之鱼,不得水而干死。把下年征收如数交上,如判罪由我来承担。”事后朝廷认为做得对。二年恢复中书左丞职务,入宫见帝,详细陈述历朝任用贤能、治民富国的经验。因衰老呈请辞官,帝未同意,第二天就告辞走了。至元三年(1337)卒,享年七十八岁。
思明生平不治产业、不存钱,收集书三万七千多卷,同谢仲和、曹鼎新同称三绝。赠推忠翊治守义功臣、中书左丞、上护军、清河郡公,谥号贞敏。
猜你喜欢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李心传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李心传 纲目续麟卷十八·张自勋 卷三十五·萧常 卷八·温达 九三 辛亥革命二——孙德卿·周作人 樊郦滕灌列传第三十五·司马迁 读例存疑卷五十四·薛允升 刘尼传·李延寿 武延秀传·刘昫 卷二十八·雍正 世宗宪皇帝上谕八旗卷一·允禄 卷十一·佚名 卷十三·纪昀 卷一十 孝文本纪第十·司马迁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