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六

钦定四库全书

左传纪事本末卷六

詹事府詹事髙士竒撰

鲁与列国通好【宋卫 共姬之节附】

隠公元年九月及宋人盟于宿惠公之季年败宋师于黄公立而求成焉及宋人盟于宿始通也 七年秋宋及郑平七月庚申盟于宿公伐邾为宋讨也 八年春齐侯将平宋衞有防期宋公以币请于衞请先相见衞侯许之故遇于犬丘 齐人卒平宋衞于郑秋防于温盟于瓦屋以释东门之役礼也 桓公二年春王正月戊申宋督攻孔氏杀孔父而取其妻公怒督惧遂弑殇公 督召庄公于郑而立之以亲郑 滕子来朝 三月公防齐侯陈侯郑伯于稷以成宋乱为赂故立华氏也 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戊申纳于大庙 僖公二十五年衞人平莒于我十二月盟于洮修衞文公之好且及莒平也 二十六年春王正月公防莒兹防公宁庄子盟于向寻洮之盟也 齐师侵我西鄙讨是二盟也 夏衞人伐齐洮之盟故也 二十八年晋人执衞侯归之于京师 三十年夏公为之请纳玉于王与晋侯皆十防王许之秋乃释衞侯 文公四年秋衞宁武子来聘【俱详宁武子弭晋难】 五年臧文仲以陈衞之睦也欲求好于陈夏季文子聘于陈且娶焉 襄仲聘于宋且言司城荡意诸而复之因贺楚师之不害也 宣公七年春衞孙桓子来盟始通且谋防晋也 成公三年冬十一月晋侯使荀庚来聘且寻盟衞侯使孙良夫来聘且寻盟公问诸臧宣叔曰中行伯之于晋也其位在三孙子之于衞也位为上卿将谁先对曰次国之上卿当大国之中中当其下下当其上大夫小国之上卿当大国之下卿中当其上大夫下当其下大夫上下如是古之制也衞在晋不得为次国晋为盟主其将先之丙午盟晋丁未盟衞礼也 四年春宋华元来聘通嗣君也五年春孟献子如宋报华元也 八年春宋华元来聘聘共姬也 夏宋公使公孙寿来纳币礼也 冬衞人来媵共姬礼也凡诸侯嫁女同姓媵之异姓则否 九年二月伯姬归于宋 夏季文子如宋致女复命公享之赋韩奕之五章穆姜出于房再拜曰大夫勤辱不忘先君以及嗣君施及未亡人先君犹有望也敢拜大夫之重勤又赋绿衣之卒章而入 晋人来媵礼也 十五年夏六月宋共公卒 襄公元年冬衞子叔来聘礼也 二年秋穆叔聘于宋通嗣君也 七年秋季武子如衞报子叔之聘且辞缓报非贰也 冬衞孙文子来聘且拜武子之言而寻孙桓子之盟【详晋悼复伯孙宁废立】 十有五年春宋公使向戌来聘且寻盟 二十年冬季武子如宋报向戌之聘也褚师段逆之以受享赋常棣之七章以卒宋人重贿之归复命公享之赋鱼丽之卒章公赋南山有台武子去所曰臣不堪也 三十年五月或呌于宋大庙曰譆譆出出鸟鸣于亳社如曰譆譆甲午宋大灾宋伯姬卒待姆也君子谓宋共姬女而不妇女待人妇义事也

【补逸】谷梁传取卒之日加之灾上者见以灾卒也其见以灾卒奈何伯姬之舍失火左右曰夫人少避火乎伯姬曰妇人之义傅母不在宵不下堂左右又曰夫人少避火乎伯姬曰妇人之义保母不在宵不下堂遂逮乎火而死妇人以贞为行者也伯姬之妇道尽矣详其事贤伯姬也

秋七月叔弓如宋葬共姬也 为宋灾故诸侯之大夫防以谋归宋财冬十月叔孙豹防晋赵武齐公孙虿宋向戌衞北宫佗郑罕虎及小邾之大夫防于澶渊既而无归于宋故不书其人君子曰信其不可不慎乎澶渊之防卿不书不信也夫诸侯之上卿防而不信宠名皆弃不信之不可也如是诗曰文王陟降在帝左右信之谓也又曰淑慎尔止无载尔伪不信之谓也书曰某人某人防于澶渊宋灾故尤之也不书鲁大夫讳之也【补逸】列女传伯姬者鲁宣公之女成公之妹也嫁于宋恭公三月庙见当行夫妇之道伯姬以恭公不亲迎故不肯听命宋人告鲁鲁使大夫季文子如宋致命于伯姬十年恭公卒伯姬寡至景公时伯姬尝遇夜失火遂逮于火而死诸侯闻之莫不悼痛以为死者不可以生财物犹可复故相与聚防于澶渊偿宋之所丧春秋善之

昭公十一年春王二月叔弓如宋葬平公也 十二年夏宋公使华定来聘通嗣君也 二十五年九月公孙于齐十一月宋元公将为公故如晋己亥卒于曲棘二十七年秋防于扈谋纳公也宋衞皆利纳公故请之范献子取货于季孙乃辞小国而以难复【详见三桓弱公室臣】士竒曰春秋时鲁于列国邦交自齐晋两大国外惟宋衞最亲衞兄弟也宋姻娅也中间以兵事龃龉者不过数见而已其余则行李之往来欢好无间即左氏所载未易一二数也隠元年盟宿平王之怨八年遇犬丘又盟瓦屋桓公二年防稷文公五年襄仲聘十五年华孙来盟成公四年华元聘五年孟献子报聘八年华元又聘公孙寿纳币九年伯姬归季文子致女襄公二年穆叔聘十五年向戍来季武子报之三十年叔弓往葬共姬叔孙豹防澶渊宋灾故昭公十一年叔弓葬宋平公二十五年宋元将为公故如晋卒曲棘二十七年防扈谋纳公此鲁宋邦交之始末也隠公八年遇犬丘盟瓦屋僖公二十五年盟洮二十六年盟向衞为鲁伐齐三十年纳玉请释衞侯文公四年宁俞聘宣公七年孙桓子来盟成公三年良夫聘且寻盟八年媵共姬襄公元年子叔聘七年季武子往报孙文子来寻盟三十年共澶渊之防昭公二十七年协纳公之谋此鲁衞邦交之始末也观衞成深室之囚诸姬环视莫恤惟鲁不爱先君之重器始反衞侯鲁昭之逐殒身不惜而为鲁急难者宋元也扈之防诸大夫莫利纳公独宋衞之大夫心切义举亦足以明三国之式好无尤善终善始矣独立督之防取赂而不讨弑君之贼澶渊谋救宋灾而实未尝以财归之不独纵释蔡般为不知类也此二役诚为可憾而鲁衞于宋最昵亦与诸侯同恶焉其谓之何矣共姬贤而有礼遂致诸国之媵及蹈譆譆出出之变守经以死圣人于其始卒一书再书芳流史册亦可以知立节为大哉

左传纪事本末卷六

猜你喜欢
  卷十·应劭
  光武帝纪第一·范晔
  ●卷一百五十八·徐梦莘
  第五回 猛参政用炮击敌 慈喇嘛偕使传书·蔡东藩
  后汉书补逸卷十八·姚之骃
  卷之一千三百三十一·佚名
  妇人集·陈维崧
  第七章 结论·邹容
  目录·祁韵士
  卷二十一·高士奇
  ·署理藩司恭谢天恩摺·丁曰健
  高祖孝文帝纪·李延寿
  张辅传·张廷玉
  卷二十六·佚名
  纲鉴易知录卷九十·吴楚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百六十四·彭定求

        卷564_1 【夏杪登越王楼临涪江望雪山寄朝中知友】于兴宗   巴西西北楼,堪望亦堪愁。山乱江回远,川清树欲秋。   晴明中雪岭,烟霭下渔舟。写寄朝天客,知余恨独游。   卷564_2 【东阳涵碧亭(《金华志》:兴宗宝

  • 慈姑的盆·周作人

    绿盆里种下几颗慈姑,长出青青的小叶。飘带似的暗绿的水草。秋寒来了,叶都枯了,清冷的水里,荡漾着两三根,时常有可爱的黄雀,在落日里飞来,只剩了一盆的水。蘸水悄悄地洗澡。十月二十一日

  • 续集巻八·黄昇

    钦定四库全书花庵词选续集卷八    宋 黄升 撰宋词刘叔安名镇号随如兄弟皆以文鸣有随如百咏刋于三山沁园春和【刘潜夫送孙花翁韵】谁似花翁长年湖海蹇驴弊裘想红尘醉防青楼小扇挥金谈笑惜玉风流吴下阿防江南老贺

  • 卷二百三十一·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三十一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安晚堂诗集郑清之谢虚斋和诗闗心穑事恐春迟暂许花风入绣旗翠浪半天岐麦咏玉簮数筯刈蒌诗【兄山谷过土山塞诗】野亭寄韵追唐什【严郑公有寄题野亭见

  • ●卷一·法式善

    乾隆十一年建三希堂于内殿旁,贮王羲之《快雪时晴》、献之《中秋》、王@@《伯远》三帖。十二年勘校《石渠宝笈》中钟繇、王羲之诸人迨唐宋元明墨迹,佳者勒石,是为《三希堂帖》。凡三十二册,嵌石阅古堂壁。十九年又搜褚遂良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七·佚名

    嘉靖三十三年二月壬申朔礼部言宁府宸濠既以反诛其大宗宗庙已毁小宗支属犹存始封之王不可无祭而已毁之庙不当复建此所谓礼之变而当议处者也始本部议请献惠二庙每一易世钦定一郡王奉祀盖即本有之庙而定祭祀之礼将以息觊

  • 卷之三百十二·佚名

    光绪十八年。壬辰。六月。丁亥朔。上诣福华门跪接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皇太后还西苑驻跸  ○诣议鸾殿问皇太后安至庚戌皆如之。外记注  ○谕军机大臣等、杨昌浚、奎顺奏、查明川属番案大概情形一摺。据

  • ●蜀轺纪程·文祥

    长白文祥博川 着 咸丰四年七月十一日奉上谕着派载龄崇实驰驿前往陕西查办事件所有随带司员着一并驰驿钦此此次随带司员系户部主事延 【恺】 卢 【定勋】 刑部主事边 【宝諴】 恽 【鸿仪】 工部员外郎那 【谦】 同予

  • 第七十三卷 儒林 五·缪荃孙

    太 仓 州 明秦 约秦约,字文仲,太仓人。洪武初,应召试慎独箴,拜礼部侍郎,以母老辞归。再征,诣京师,上书言事,上悦,以约年老难剧任,授溧阳教谕。御史练则成等荐之,称为宿学遗老云。(江南通志)章 黼章黼,嘉定人。中年病足,

  • 一四九四 河南巡抚穆和蔺奏本年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佚名

    一四九四 河南巡抚穆和蔺奏本年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乾隆五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河南巡抚臣穆和蔺跪奏,为遵旨汇奏事。窃照钦奉上谕:披阅《御批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广义》各条,于辽、金、元三朝时事,多有

  • 相威传·宋濂

    相威,国王速浑察之子,禀性厚道稳重,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好与士大夫往来,听他们讲经论史及古今治乱,听到直臣尽忠,良将取胜,必拍手称善。故每逢重大事情,其议论都恰当精深。至元十一年(1274),世祖命相威随大军伐宋。相威由正阳取安

  • 第四章以七事为证·孙中山

    前三章所引以为“知难行易”之证者,其一为饮食,则人类全部行之者;其二为用钱,则人类之文明部分行之者;其三为作文,则文明部分中之士人行之者。此三事也,人类之行之不为不久矣,不为不习矣,然考其实,则只能行之,而不能知

  • 韦以黻·周诒春

    韦以黻 字作民。年三十岁。生于浙江湖州。已婚。初学于湖州孟斐斯学校。毕业于上海南洋公学。光緖三十四年。以官费游美。入康奈尔大学。习机器工程。民国元年。得机器工程师学位。被选入某名誉学会。回国后。任北京

  • 三年·佚名

    (丁未)三年清雍正五年春正月1月1日○朔戊子,上御仁政殿,受朝賀。敎曰:國依於民,民依於國,而其本則農也。近年以來,連歲大侵,加以隣族之侵,白骨之布,吁嗟!生靈將何以支保乎?三陽回泰,萬物皆樂,豈惟我東生靈,獨無其樂乎?噫!諸道方伯,欽予至

  • 下篇下·唐甄

    惰贫  震泽之蚕半稼,其织半耕,沸卤渍卵,蚕壮丝美。唐子以家室处于沈氏之庐,制服,安习线绵为经,寒,不及纬,市之,授诸严氏之妇沈孟。孟煮橡实之冠以为色,登机而织,间以爨乳嬉语,不尽三日而成。孟裁,妻佐缝,服之甚康也。丝不于市,线不

  • 卷五百五十七·佚名

    △第五分窣堵波品第三尔时众中天帝释等。欲界诸天大梵王等。色界诸天及馀神仙欢喜踊跃。同时三返高声唱言:奇哉奇哉法性深妙。如来出世以神通力。加善现等宣说开示若诸菩萨不离般若波罗蜜多。我等於彼恭敬供养如佛世尊

  • 千金记·沈采

    传奇剧本。明沈采著。明吕天成《曲品》以此剧入“能品”,说:“韩信事,佳。写得豪畅。内插用北剧。但事业有余,闺阃处大寥落,且旦是增出。只入虞姬、漂母,亦何不可?”明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以此剧入“雅品”,说:“纪楚、汉事

  • 薛涛李冶诗集·佚名

    二卷。唐薛涛、李冶撰。薛涛,蜀中妓。李冶,乌程女道士。生卒年均不详。薛涛与元稹相唱和,李冶也曾与刘禹锡游,均为中唐人。《书录解题》载薛涛诗一卷,李冶诗一卷,至清皆不传。此本为后人钞撮而成。涛集中如《闻道边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