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毗沙门仪轨

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 诏译

阿他渴嚧蔇室拏末拏写摩诃罗阇写摩罗满怛蓝钵罗毗沙弥萨婆萨埵苏诃钵唅萨婆萨埵[口*皿]底史南怛侄他摩尼吠达驮罗野莎婆诃布噜拏跋达啰野莎婆诃摩拏罗也野莎婆诃悉澄迦罗耶莎婆诃

心真言

唵薛室啰末拏耶娑婆诃(有恶难及官府言语口舌事诵千遍)

心中心真言(亦名诸佛同契陀罗尼)。

唵弹(上声)那驮罗野娑婆诃(求财诵一万遍)

功德天心咒

唵枳你枳你萨婆迦哩野沙达尼辛你辛你阿沩(虑蚕)弥拏舍耶阿婆诃野淴弥弟毗室哩薜室罗末拏野娑婆诃

净身真言

唵殑伽萨婆[口*姪][口*栗]他避木仙莎婆诃(右手掬水诵七遍净身)

召请真言

娜谟薜室罗末拏写摩诃翼史捺罗写志他婆跋婆都哆莎婆诃(欲召请供养诵七遍)

灯烛真言

唵婆毕底梨娑婆诃(七遍)

供养香华真言

唵萨婆瞢褐罗陀哩尼莎婆诃(净器盛水及香等诵七遍)

发遣真言

唵毗噜迦野哆赖耶[口*慕]耶萨婆毒契瓢萨本惹三婆罗娑婆诃

坛作法 牛粪涂地上。用香泥涂上。外棱两肘一量。内棱一肘一量。像在北面而坐南。内院著清水香华果子。外院著乳粥饼等。

香供养法真言

摩拏阿罗他钵哩布啰迦野莎婆诃

安悉香。檀香。龙脑香。天木香。魂胆香。右伴香捣讫蜜和。于像前诵此咒一百八遍。右手持香精诚祝像前。数满讫由供养。如无香依时。诵此真言亦当供养(已上仪轨了)。

北方大毗沙门天王。唐天宝元戴壬午岁。大石康五国围安西城其年二月十一日有表请兵救援。圣人告一行禅师曰。和尚安西被大石康□□□□□□国围城。有表请兵。安西去京一万二千里。兵程八个月然到其安西。即无朕之。所有。一行曰陛下何不请北方毗沙门天王神兵应援。圣人云朕如何请得。一行曰唤取胡僧大广智即请得。有敕唤得大广智到内云。圣人所唤臣僧者。岂不缘安西城被五国贼围城圣人云是。大广智曰。陛下执香炉入道场。与陛下请北方天王神兵救。急入道场请。真言未二七遍。圣人忽见有神人二三百人。带甲于道场前立。圣人问僧曰此是何人。大广智曰。此是北方毗沙门天王第二子独健。领天兵救援安西故来辞。圣人设食发遣。至其年四月日。安西表到云。去二月十一日巳后午前。去城东北三十里。有云雾斗闇。雾中有人。身长一丈。约三五百人尽著金甲。至酉后鼓角大鸣。声震三百里。地动山崩停住三日。五国大惧尽退军。抽兵诸营坠中。并是金鼠咬弓弩弦。及器械损断尽不堪用。有老弱去不得者。臣所管兵欲损之。空中云放去不须杀。寻声反顾城北门楼上有大光明。毗沙门天王见身于楼上。其天王神样。谨随表进上者。中华天宝十四载。于内供养僧大悲处。写得经及像。至大历五年。于集洲见内供养僧良贲法师。移住集洲开元寺。勘经像与大悲本同。昔防援国界。奉佛教敕。令第三子那吒捧塔随天王。三藏大广智云。每月一日。天王与诸天鬼神集会日。十一日第二子独健辞父王巡界日。十五日与四天王集会日。二十一日那吒与父王交塔日。其日须乳粥供养。无乳则用苏蜜粥供养其天王。有天灵异奉敕宣付十道节度。所在军领令置形像。祈愿供养。天宝元载四月二十三日。内谒者监高慧明宜天王第二子独健。常领天兵护其国界。天王第三子那吒太子。捧塔常随天王。吉祥天女亦名功德天自有真言。婆萸仙。大广智云是观世音菩萨化身。

若请召天王时。结根本印。即诵请召真言七遍。顶上散印。真言曰。

怛你也(二合)他(一引)曩谟吠室啰(二合)摩拏(鼻音)野(二)曩谟(引)驮曩(上)娜(引)野(三)驮曩湿嚩(二合)啰野(四)阿(上引)蘖瑳(引)跛哩弭多驮[寧*頁]湿嚩(二合)啰跛啰么迦(引)噜抳迦(五)萨嚩萨怛嚩(二合)[口*皿]哆唧多(二合)么么(六)达曩么弩钵啰(二合)曳瑳(七)娑嚩野么(引)蘖瑳(八)娑嚩(二合)贺(已上上卷)

私记

唵药叉布多那吽因陀罗弊娑婆(二合)贺毗左者耶娑婆贺(女使也即爱愿也)

毗沙门天王心真言

曩谟啰怛曩(二合)怛啰(二合)夜(引)也(一)曩谟吠室啰(二合)摩拏也(二)摩贺罗惹耶(三)萨缚萨怛嚩(二合)曩摩舍跛哩布啰拏也(四)悉地迦啰也(五)苏骞娜也(六)怛娑每(二合)曩莫塞讫哩(二合)怛嚩(二合七)伊[牟*含]吠室啰摩拏也纥哩乃也(八)摩[革*(卄/(ㄇ@人)/戊)]多以洒(引)弭(九)萨嚩萨怛嚩(二合)苏佉缚憾(十)怛你也(二合)他(十一)唵(十二)悉地悉地悉地悉地(十三)苏母苏母(十四)左左左左(十五)左罗左罗(十六)羯罗羯罗(十七)枳哩枳哩(十八)句噜句噜(十九)祖噜祖噜(二十)娑驮也(二十一)遏贪(二十二)摩摩[寧*頁]底也末他拏婆(去)嚩娑缚(二合)贺(二十三)吠室啰摩拏也(二十四)娑嚩(二合)贺(二十五)达曩那也娑嚩(二合)贺(二十七)摩拏啰他跛哩布啰迦也(二十八)娑嚩(二合)贺(二十九)

中天竺国三藏婆罗门达摩伽陀那译

南冒摩诃失利夜耶(一)南冒吠失啰(二合)漫那耶(二)摩诃药叉(二合)细那拔陀曳(三)怛侄他(四)沮吠沮吠(五)(别本云湿吠娑缚诃沮吠娑嚩诃)莎缚莎嚩(六)扇演秣底娑嚩诃(七)施晚怛梨莎嚩诃(八)惹耶拔底梨娑缚诃

我今说根本印。以二手右押左内相叉。竖二无名指头相合。屈二头指如钩。若迎请即顶上散。然后取念珠专注念诵。次结吉祥天女身印。以二手虚心合掌。开二头指二中指二无名指。屈如莲华形。二大指二小指竖合。若念诵时。当心结印诵真言七遍。顶上散(别本文)。

又法取白月及黑月十五日。于净房中或露地面向北坐。对像供养乳粥。及烧薰陆香。诵此陀罗尼三夜。诵一千八遍云云。

又法若求官位对像前。一日一夜诵贵人名字一遍一称之。满一千八十遍。所求官位即得。

若有斗战竞处欲得强者。用白[疊*毛]作索。一咒一结一千八十遍。系左臂上。更即胜。

又法用牛黄。于铜器中盛。对像前诵一百八遍。即取涂于身上。得一切人爱敬。

又法若欲得国王忆念。每日夜诵一千八十遍。王即忆念所须皆得之。

同三藏之又译也。

阿陀伽部怛罗(二合)耶(一)地舍耶(二)吠赊罗(三)跋那写(四)摩诃喝罗阇写(五)夜叉地婆怛写(六)婆摩怛写(七)萨都怛写(八)婆赊耶钵啰(二合)婆诃那写(九)喜摩达吒吒尼钵罗(二合)沙夜迷(十)怛侄他(十一)俱洒弥俱洒弥俱沙毗赊罗摩那写(十二)摩诃喝罗阇(十三)绮槃达伽写(十四)哆罗摩车都(十五)娑婆诃

行者上下衣服并净洁。一上厕一洗浴。白月十五日起首。对像前诵咒满十万遍讫。然后取香复涂坛上。复设种种饮食。行者取薰陆香一百八枚。各咒一遍投著火中。天王即现。

又法行者若欲得。曷罗阇所爱敬者。取赤小豆。一咒一遍投火中烧。如是满一百八遍。其曷罗阇即遣人唤来极急。

又法若欲得大官爱敬者。取白芥子一咒一遍投火中。如是满一百八遍。即自来敬仰大喜。

又法若欲远行。咒谷木柱。行一切难更无著障碍。

又法若欲人爱敬。取苦练子一百八颗。一咒一遍投火中烧之。如是一切人爱敬咒师如亲父母。悉满心所愿。

又法若欲怨家远相却者。取苦练子百八颗。一咒一遍投火中烧。其人即远行不在。

又法若欲令人降伏。称前人姓名。咒酪一百八遍烧之。

又法欲令自在威光者。咒墨涂额上。一切见者无不爱仰。

又法若有鬼病心痛者。咒石榴华汁饮之即差。

又法若患野狐鬼魅。咒杨枝打病者即差。

又法若患一切风。咒苏二十一遍食之即差。

又法若患虐病者咒杨柳枝二十一遍。令打病人即差。

又法患狂言鬼语。咒水令服之即差。

又法若患心痛。咒黄土涂之。

若患一切鬼病者。咒石榴杖百八遍。打病人即差。

作印法。二小指相钩。二无名指向外直竖。二中指二头指反相叉。二大母指向外直竖。手掌相背是(以上所说二法中皆用此印)诵此真言数满。即诵使者真言七遍。又诵八天真言各三遍。

毗沙门天王使者咒

娜谟吠失罗(二合)钵那耶摩诃药叉栖那钵多耶唵萨婆羯啰(二合)那尾数陀抳萨嚩(二合)诃(增益)

娜莫三(去)曼多勃驮(引)喃(上引一)阿钵啰(二合)底(丁以反)贺多舍(引)娑曩(引)南(二)唵(引)却却佉(去引)呬佉呬(声异反上同三)吽(引)吽(引)入嚩(二合)攞入嚩(二合)攞(四)钵啰(二合)入嚩(二合)攞钵啰(二合)入嚩(二合)攞(五)底瑟姹(二合)底瑟吒(二合六)瑟置哩(三合引七)娑发吒(半音呼)娑发吒(半音)娑嚩(二合)诃(息灾)尾沙野娑嚩铬(又云波底)唵药叉布弹那吽因陀罗弊萨嚩贺毗沙遮那娑嚩贺(降伏陀弥使者)

诵此真言用此契。二手作拳直竖二食指。次开二大母指。次右食指超左食指背上入掌中。以左食指入右掌中。次二大母指。左把右食指。二头出外。

八大天王。摩尼跋陀罗 布噜娜跋陀罗 半只迦 娑多祁里 醯摩嚩多 毗洒迦 阿陀嚩迦 半洒攞

毗沙门仪轨

八家录云。毗沙门天王仪轨一卷睿。此轨以智积院慈顺僧正御本。当山爱染院大宣等挍合。予亦挍订而寿梓。

亨和改元辛酉秋八月 丰山僧快道志

 一挍加笔了慈顺

 文政三年庚辰八月二十八日以秀阳阇梨本挍合之了 龙肝

 同 四年辛巳九月二十三日以板桥日曜寺本再挍之了(朱注是也) 龙肝

猜你喜欢
  佛法原理与做人·太虚
  卷五百三十一·佚名
  佛说法集经卷第一·佚名
  卷第一·行策
  佛说华手经卷第五·佚名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十二·念常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十一·自融
  舍利弗阿毗曇論卷第十四·欧阳竟无
  欢迎缅甸记者访华团致词·太虚
  毗尼母经卷第三·佚名
  五分比丘尼戒本·明徽
  卷五·佚名
  金刚般若经旨赞卷上·昙旷
  卷第四十九·霁仑超永
  宝藏天女陀罗尼法·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九十·徐世昌

    那逊兰保那逊兰保,博尔济吉特氏,字莲友,蒙古旗人,自署喀尔喀部落女史。宗室副都御史恒恩室,祭酒盛昱母。有《芸香馆遗诗》。成趣园夜坐林壑杳以深,拂石坐忘冷。凉月不亲人,孤松转清影。游西山清晨驾巾车,日晡

  • 卷169 ·佚名

    李曾伯 癸卯制参黎用之为八仙领客和韵 扑面惊埃扫不开,都忘柳色暗章台。 偏饶玳席嘉宾乐,特遣瑶池仙子来。 自分铁心徒自苦,相逢玉兔莫相陪。 樽前休讶清香少,待约琼花共一杯。 李曾伯 桂林即事

  • 御选明诗卷四·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四乐府歌行一刘基艾如张有菀者林众鸟萃之我欲张罗榛楛翳之既砺我斧又饬我徒孰是奥秽而不剪除爰升于虚以相乃麓有条我纲载秩我目有鸟有鸟五采其章??喈喈率彼高冈张之弗获忧心且伤寤寐怀思曷云能

  • 卷二十八·表第二·柯劭忞

      ○氏族表上   (表略)

  • ●奉天靖难记一·佚名

    今上皇帝,太祖高皇帝第四子也。母孝慈高皇后,生五子,长懿文皇太子,次秦王,次晋王,次今上皇帝,次周王也。 今上皇帝初生,云气满室,光彩五色,照映宫闼,连日不散。太祖高皇帝、孝慈高皇后心异之,独钟爱焉。比长,聪明睿智,仁孝友弟,出于

  • 卷之二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藳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二百二十三 苏州织造李煦奏谢再监察两淮盐课一年摺·佚名

    康熙五十五年十月二十一日 奴才李煦跪奏: 窃奴才与曹寅蒙万岁天高地厚之恩,轮视两淮盐课,乃十年之久,未将织造衙门亏欠补苴,上负圣恩,犬马抱愧,真觉无地可容。而我万岁大仁大慈,不但赦奴才重罪,凡亏欠钱粮,特敕接任御史臣李陈常

  • 凡例·鄂尔泰

    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凡例一每卷之首以书名卷次顶格写姓氏为纲标出地名人名为目并低二格写纲目大书纲目下注语俱另起双行细书各低二格以便擡写姓氏下总书地名地名下各叙得姓缘由及支分派别人名下撮其人官阶事实为传一八旗

  • 徐廷爵·周诒春

    徐廷爵 字健侯。年四十一岁。生于广东香山。永久通信处。天津英租界中街一百零四号。已婚。子二。女五。初学于上海梅溪书院。中西书院。及北洋大学。光緖二十六年。自费游美。入倭克兰工业学校。习商业。光緖二十七

  • 虞书·尧典·佚名

    昔在帝尧,聪明文思,光宅天下。将逊于位,让于虞舜,作《尧典》。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乃命羲和,钦若昊

  • 卷三十四(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日藏分护持正法品第一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菩萨其数无量不可称计前後围绕。及馀十方诸佛世界。无量无数不可思议阿僧祇。诸大菩萨声闻之众。地及虚空皆悉遍满。俱来集会前後围绕。复有十方

  • 无坚要品第七十五·佚名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假令有相者不得顺忍不得逮觉。若无相者当得顺忍不。当及声闻八地不。当及辟支佛地不。当及菩萨地不。可得度脱不。能得道念不。能令罗汉辟支佛习绪除不。能使菩萨得上菩萨位不。上菩萨位已能得萨

  • 维摩经略疏卷第二·智顗

    佛国品之二复有万梵下三辨杂众证成不谬。此中具有大小凡圣故名为杂。此有权实。实随业生。若法身住二十五三昧。应迹受生此谓权也。故上叹菩萨云。而生五道以现其身。又下文云众生病则菩萨病。此诸天等预座闻经者今傍

  • 卷五十一·彭绍升

    居士传五十一蔡刘三黄传蔡维立名懋德。苏州崑山人。祖母沈氏修净业。一日徧谢诸亲邻。无疾而逝。临终念佛声不绝也。父允忠。为人慈善。有节概。持佛戒。维立母徐氏。长斋六十年。年七十余忽识字。日诵金刚经。维立少

  • 卷第二十七·佚名

    禅宗颂古联珠通集卷第二十七 宋池州报恩光孝禅寺沙门法应 集元绍兴天衣万寿禅寺沙门普会续集 祖师机缘 六祖下第六世之二(南岳下第五世之余) 晋州霍山景通禅师(嗣仰山)初参仰山。山闭目坐。师翘起右足曰。如是如是

  • 玉台书史·厉鹗

    书法史传,一卷。清 代书学家厉鹗撰。厉鹗 (1692~1752),字太 鸿,号樊榭。浙江钱塘 (今属杭州)。康熙举 人。嗜书,工诗。此书专辑历代妇女中工书 者为一编,各具一传,并附书迹、题跋,各 注出处,征引有据。分宫闱、女仙、

  • 双照楼诗词稿·汪精卫

    汪精卫(1883-1944),原名兆铭,字季新。浙江山阴人,生于广东番禹。1904年留学日本,1905年加入中国同盟会,曾任《民报》主编,1911年因密谋刺杀清摄政王而名重一时。抗战期间于1938年12月秘密逃离重庆,前往越南河内,发表“艳电”投

  • 民族与古代中国史·傅斯年

    《民族与古代中国史》是傅斯年生前未能完成的一部中国古代史专著。他从1929年开始着手写《民族与古代中国史》,由于时局动乱和公务繁忙,他先后撰写的主要章节,分别以《夷夏东西说》、《姜原》、《周东封与殷遗民》、《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