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赛典赤赡思丁传

赛典赤赡思丁,一名乌马儿,回回人,别庵伯尔之后裔。回回族语“赛典赤”,即汉语贵族之意。太祖西征时,赡思丁率千骑奉文豹、白鹘迎降。太祖命他参加宿卫军,随太祖征伐,只呼他为赛典赤而不叫他本名。

太宗即位后,授他为丰、净、云内三州都达鲁花赤;后改任太原、平阳二路达鲁花赤;以后又入朝燕京为断事官。宪宗即位后,命他与塔剌浑同理六部政事;后调任燕京路总管,因多行惠政,擢升为采访使。宪宗伐蜀,赛典赤主持军饷供应,始终尽职尽责,军饷不缺。

世祖即位,设立十路宣抚司,升赛典赤为燕京宣抚使。中统二年(1261),拜中书平章政事。至元元年(1264),设置陕西五路西蜀四川行中书省,以赛典赤为平章政事,在任三年,该省增户九千五百六十五户、军一万二千二百五十五、钞六千二百二十五锭、屯田粮九万七千二十一石,节省官府购买民间物品的钞三百三十一锭。中书省上报朝廷,朝廷赏银五千两,并命陕西五路四川行院大小官员均受赛典赤管辖指挥。

至元七年,赛典赤镇守四川,宋将昝万寿拥强兵驻守嘉定,与赛典赤军对峙。赛典赤待之以诚,不侵掠宋国,万寿心服。不久,赛典赤将召还京师,万寿在宋营为他设宴饯行。左右都疑惧,赛典赤竟往宋营不疑。宴席上左右劝他不要饮酒,赛典赤笑曰:“你们见识真小,昝将军即使能毒死我,岂能尽毒死我朝之人吗?”万寿叹服。八年,朝廷传旨:大军现正围攻襄阳,各道应进兵以牵制敌军。于是赛典赤偕同郑鼎率兵水陆并进,至嘉定,俘宋将二人。乘筏顺岷江而下,断宋军浮桥,缴获战舰二十八艘。不久,命他至兴元执行行省职务,专供军粮。

至元十一年,太祖对赛典赤说:“云南朕曾亲临其境,近来因委人不当,使那里的百姓不安,打算选派一位谨慎厚道的官员去安抚,而舍卿无人。”赛典赤当即受命,退朝后便去访求熟知云南地理者,命他绘出云南的山川、城郭、驿舍、军屯营地及远近险要的地图,呈进朝廷,世祖大喜,立即拜赛典赤为平章政事,负责云南政务,赐钞五十万缗以及无数金宝。

这时,宗王脱忽鲁正镇守云南,听了左右的谗言,以为赛典赤来后必会夺去他的权力,于是整军严阵以防。赛典赤闻知,派遣其子纳速剌丁先到王府去说明“:天子有鉴于云南的守臣不得其人,致使诸族背叛,故命臣来安抚。今来到云南,不敢专断独行,请王派一人来共同商议大计。”王闻言,立即斥骂下人:“吾几乎为你们所误!”第二天,派亲臣撒满、位哈乃等去赛典赤的官府。赛典赤问应以何礼相见。来人回答说“:我等与纳速剌丁一同来,视为兄弟,请用父子之礼相见。”二人以名马为进献行跪拜礼,见者大为惊异。赛典赤设宴款待,宴罢将皇上所赐金宝饮具都送与此二人,二人大喜过望。第二天辞谢,赛典赤道:“二君虽是宗王亲臣,但未有名爵,不能商议国事。我本想授二位为行省断事官,但因未见到宗王,不敢擅自授职。”于是先令一人还府,禀告宗王。宗王大喜。从此云南政令全听赛典赤一人的指示。

至元十二年,赛典赤向朝廷呈奏道:“云南诸夷未归附者还有许多,今准备让宣慰司兼行元帅府事,听行省指挥。”还建议将大理(哈剌章)、云南地方的万户、千户改为州县长官。这些建议都被朝廷采纳,第二年即将云南所改郡县上报朝廷。云南风俗:男女往往自相配偶,父母死则实行火葬,也不祭奠。当地不种植稻谷桑麻,子弟也不知读书。赛典赤教他们行跪拜礼,婚姻由媒人从中介绍结合,死者以棺安葬,进行祭奠,教民种植,挖塘建池以防水旱灾害,建立孔庙和明伦堂,购置经史书籍,授与学田。从此文风稍兴。云南民间以贝为钱,政府欲行钞法,人民反而感到不便,赛典赤如实报告朝廷,请允许仍通行贝币。云南山路险远,盗贼出设,旅客通行不便。赛典赤在一些适当地方建立城镇,每镇以土人酋长一人为吏,一人为百夫长,负责治安,如果行人遭到抢劫,问二人之罪。

有少数土著官吏抱怨赛典赤,向朝廷诬告他专断独行。朝廷知是诬告,将他们押回云南送赛典赤处治。赛典赤把他们释放了,仍旧委任他们为官。这伙人叩头拜谢道“:我们诬告,本有死罪,今平章不杀,还让我们为官,我等当誓死报效。”

交趾叛服无常,湖广省多次派兵征讨,都不利。赛典赤派人去交趾讲明叛必招祸,服必有福的道理,并约定结为兄弟。交趾国王大喜,亲至云南,赛典赤到郊外迎接,以贵宾相待。国王请求永为大元朝的藩臣。

萝..甸反叛,赛典赤领兵讨伐,面有忧色,随行者问他何故,他说“:我并非为出征而忧,忧的是你们可能在战争中牺牲,忧的是你们会掳掠平民,使他们不得聊生,必将重新反叛,则又要兴兵征讨。”蒙军围困萝..城三日,守军不降,诸将要求攻打,赛典赤不准,遣使去劝降。萝..酋长答应归降,但过了三天仍无行动。诸将再次请求进攻,赛典赤还是不准。有将士不听,发起进攻,赛典赤大怒,立即鸣锣收兵,召万户斥责道:“天子命我安抚云南,未曾命我杀戮。没有主将命令而擅自攻城,当按军法处死。”命左右推出斩首。诸将忙叩头请求待城攻下之日再加惩治。萝..酋长闻此事,不禁叹息道“:平章如此宽大仁义,我若拒不投诚是不应该的。”于是举国出降。原不听命而擅自进攻的将卒,也释放不杀。从此以后,西南诸夷都相继归顺。各族酋长每次来拜见,照例有所贡献,赛典赤都分给随从官员或贫民,自己丝毫不取;设宴慰劳各酋长,以上好的衣服鞋袜更换酋长们的蓑衣草鞋,酋长们无不心悦诚服。

赛典赤在云南主政六年,至元十六年卒,百姓为之痛哭,葬于鄯阐北门。交趾国王遣使十二人身着丧服来吊唁,其祭文中有“生我育我,慈父慈母”之语,吊唁使者哭声震野。太祖思念赛典赤的功劳,诏令云南省的大臣,完全遵行赛典赤的成规,不得任意改变。大德元年(1297),赠守仁佐运安远济美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咸阳王,谥“忠惠”。

有子五人,长子纳速剌丁,三子忽辛各有传。

猜你喜欢
  卷九·应劭
  卷七十八·列传第十六·脱脱
  ○豹房故智五则·许指严
  卷之二百十三·佚名
  卷之一百四十一·佚名
  ◎刘玉凤之哀史(始乱之终弃之张生毋乃不情)·李定夷
  七八九 谕着添派和珅同办《日下旧闻考》·佚名
  第28章 我检阅湘黔川军队·冯玉祥
  卷一·李天根
  柴中行传·脱脱
  吴良传·张廷玉
  卷八十三·雍正
  道释一·徐松
  卷三十六、内禅之真相·黄鸿寿
  三十三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东浦词 全文·韩玉

      ☆水调歌头(张魏公生日)  间世真贤出,吉梦兆维熊。玉麟天上谪见,帏薄贯长虹。追念当年筹算。封魏封留勋业,千古事攸同。语云仁者寿,何必喻乔松。  嗣天子,乘九五,驭飞龙。分麾契符阃外,凭倚定寰中。由是天才英纵,散入枢

  • 石田诗选巻十·沈周

    (明)沈周 撰○咏物喻席组织文章七尺身庚庚烟缕碧菅新放开尽自有安地巻动如何又信人舍者相争昧容德管生因割堕偏尘只随野老高眠稳纸帐藜床且任贫雕牙杖头歌象齿截玉三寸强刻划老彭精不爽垂手偻背颅顶光笑颜半破唇吻张坠

  • 卷一百十九·列传第十六·柯劭忞

      木华黎上(孛鲁塔思、霸都鲁安童、兀都带、拜住)   木华黎,札益忒札剌儿氏。祖估列枯秃伯颜,父孔温窟洼。太祖征主儿乞,师还,帖列枯秃伯颜使孔温窟洼率木华黎与其弟不合,谒太祖于行在。自是,遂留事左右。孔温窟洼从太祖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四 逆臣传八·纪昀

    逆臣传元○元 特克实 博啰特穆尔特克实 博啰特穆尔 △特克实 特克实故丞相特们德尔义子也当英宗初即位由翰林学士丞旨为宣徽太医二院使至治元年特授御史大夫佩金虎符领忠翊侍卫 亲军都指挥使依前太医院使如故既又命

  • 一八一 谕内阁着考官曹秀先等于乡试落卷内挑取誊录备用·佚名

    一八一 谕内阁着考官曹秀先等于乡试落卷内挑取誊录备用乾隆三十九年八月十九日乾隆三十九竿八月十九日,内阁奉上谕:办理四库全书处并荟要二处,所用誊录计六百余名,而应行缮录之书籍甚多,誊录中颇有遵例报捐陆续开缺者,卽须

  • 一六五 大学士舒赫德奏遵旨查明提调等失察黄寿龄携书外出请交部察议折·佚名

    一六五 大学士舒赫德奏遵旨查明提调等失察黄寿龄携书外出请交部察议折乾隆三十九年七月初二日臣舒赫德谨奏,为遵旨查奏事。四库全书处纂修黄寿龄遗失《永乐大典》六册一事,奉上谕:馆中设有提调人员,稽查乃其专责。黄寿龄

  • 窦泰传·李百药

    窦泰,字世宁,大安捍殊人氏。本是清河观津的后代,祖罗,魏统万镇镇将,因此迁居到了北方边地。父乐,魏末破六韩拔陵作乱,他与镇将杨钧固守城池,遇害身亡。泰富贵后,追赠为司徒。早年,泰母梦风雷骤起,好似要下雨,出门观看,见电光刺眼,暴

  • 第六章 两汉的制度·吕思勉

    “汉治”是后世所号为近古的。这因其时代早,在政治制度和社会风俗上,都有沿袭古人之处。在官制上,汉代的宰相,权力颇大,体制亦尊,这是和后世不同的。宰相初称丞相,或称相国。后来今文经说盛行,乃将丞相改为司徒;又把掌武事的太

  • 钦定南巡盛典卷九十三·高晋

    奏议乾隆二十一年十一月十七日江苏巡抚庄有恭奏言准户部咨乾隆二十一年闰九月二十六日奉上谕朕明春巡幸江浙所有供宿顿次皆出自帑项丝毫不以累民苐扈从官兵以及外省接驾人等辐辏云集经过地方钱米价值恐一时或致腾踊着

  • 卷八 太甲下第七·孔颖达

    伊尹申诰于王曰:“呜呼!惟天无亲,克敬惟亲。言天于人无有亲疏,惟亲能敬身者。[疏]“伊尹申诰于王”○正义曰:伊尹以至忠之心喜王改悔,重告于王,冀王大善,一篇皆诰辞也。天亲克敬,民归有仁,神享克诚,言天民与神皆归于善也。奉天宜

  • 卷十二·杨简

    钦定四库全书慈湖诗传卷十二    宋 杨简 撰小雅二祈父予王之爪牙胡转予于恤靡所止居祈父予王之爪士胡转予于恤靡所底止祈父亶不聪胡转予于恤有母之尸饔补音牙讹胡切易林讼之鼎曰虎聚磨牙以

  • 春秋纂言总例卷五·吴澄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纂言總例卷五   元 吳澄 撰軍禮伐【趙氏曰凡師稱罪致討曰伐】蔡人衛人陳人從王伐鄭【桓五】【以上從伐者一左傳曰王以諸侯伐鄭永嘉陳氏曰春秋之法有天子在則其諸侯稱人有諸侯在則其大夫稱人曰蔡

  • 卷首下·王鸿绪

    <经部,诗类,钦定诗经传说汇纂钦定四库全书钦定诗经传说彚纂卷首下纲领一【此篇论作诗删诗及传诗源流】虞书诗言志歌永言班氏固曰诵其言谓之诗咏其声谓之歌郑氏康成曰诗者弦歌讽喻之声也唐虞始造其初至周分为六诗孔氏

  • 卷九十三(後秦三藏法师罗什译)·佚名

    △善臂菩萨会第二十六之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有菩萨摩诃萨善男子,名曰善臂。来至佛所头面礼佛足。礼已卻坐一面。尔时世尊,告善臂菩萨言:善男子,是六波罗蜜。菩萨常当具足。何等六。檀波罗蜜。尸波罗

  • 嘱累品第六十七·佚名

    於是释提桓因白佛言:世尊,我所说者颇为随顺为应法不。佛言:如是如是,拘翼。汝所说问者为顺事形无有谬误。释提桓因言:世尊,尊者须菩提所说甚可奇异。所说不离空无相无愿。不离三十七品亦不离於道。佛告释提桓因言:拘翼。长老

  • 卷四·印光

    卷四/记释迦如来真身舍利来仪记(代撰)释迦如来真身舍利来仪记(代撰)中天调御,释迦世尊,尘点劫前,早成正觉。泯三际而住寂光,常享四德。愍九界而示受生,频垂八相。从初出世,乃至涅槃。演偏圆顿渐之法,施种熟解脱之益。六道四生,三

  • 卷三十六·性音

    宗鉴法林卷三十六 集云堂 编 大鉴下二十五世 苏州邓尉万峰时蔚禅师(千岩长嗣) 参千岩。岩问将什么与老僧相见。师竖拳曰者里与和尚相见。岩曰死了烧了向何处安身立命。师曰。沤生沤灭水还在。风息波平月映潭。 风高

  • 阿閦佛国经·佚名

    支娄迦谶译,二卷。与宝积经之不动如来会同本异译。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也。生死已断无复有结。悉坏牢狱。已得自在意。已善解智慧。为度诸天龙王。皆为之伏。所作